唐朝古墓出土韓國王子墓誌,記載中韓隱沒歷史,糾正韓國史書錯誤

首頁 > 歷史

唐朝古墓出土韓國王子墓誌,記載中韓隱沒歷史,糾正韓國史書錯誤

來源:北京體育廣播 釋出時間:2023-02-07 09:50

  【導讀】洛陽農民在耕作時,意外挖出了一方唐朝的青石墓誌,作為唐朝和武周王朝的東都,洛陽發現唐代古墓和文物原本是稀鬆平常的事,但這次出土的墓誌標題卻很奇特,不是位於首行,而是放在了末行,名為《大唐故光祿大夫行太常卿使持節熊津都督帶方郡王扶余君墓誌》。

  光祿大夫、太常卿都是漢朝沿用下來的官職,唯獨熊津都督這個官職十分扎眼,因為熊津並不在中國境內,而是位於現今韓國的忠清南道(半島西南部)。

  墓主究竟是誰呢?我們節選一部分墓誌的關鍵資訊:“公諱隆,字隆,百濟辰朝人也……祖璋,百濟國王……父義慈……顯慶之始,王師有徵。公遠鑑天人,深知逆順……而馬韓餘燼,狼心不悛……以公為熊津都督,封百濟郡公……翦滅奸匈……尋奉明詔,修好新羅……春秋六十有八,薨於私第……以永淳元年歲次壬午十二月庚寅朔廿四日癸酉葬於北芒清善裡禮也”。

  墓主名叫扶余隆,身份是百濟第三十一代國王扶余義慈的王子。百濟是韓國曆史上的政權,脫胎於三韓之一的馬韓,所以,這位扶余隆可是位正統的韓國王子。

  據史書記載,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三月,百濟不顧唐朝勸阻,聯合高句麗攻伐新羅,唐高宗遂令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統水陸大軍十萬討伐百濟,同年七月,百濟亡,上至國王下至將領親族共計1萬餘人被押送到了長安。唐朝將百濟故地分為了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以及帶方州六個行政區域。

  由於扶余隆在史書中無傳,事蹟散見於新舊《唐書》高宗本紀條目,所以,墓誌記載的扶余隆生平事蹟,可謂彌補了部分唐朝隱沒的歷史:在唐軍主力班師後,“馬韓餘燼”向日本的齊明天皇求援,唐龍朔三年(663)三月,日本派出精兵2.7萬人,立留日的另一位王子扶余豐為新王發動了反唐戰役。

  據墓誌記載,唐高宗在調集重兵救援的同時,還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命扶余隆為平叛大軍的副帥。百濟王扶余義慈在赴長安後不久即病逝,而太子扶余隆顯然成為百濟唯一合法的繼承人。果然,唐高宗此舉可謂釜底抽薪,面對倭國扶持的扶余豐,在正統太子扶余隆抵達百濟故地後,反叛勢力迅速瓦解,黑齒常之、沙吒相如等百濟反抗舊將紛紛被感召投附唐朝,白江口一戰日軍大敗,實現了“翦滅奸匈”的戰略目的。

  戰事稍緩之後,唐高宗又以“陪覲東嶽”(陪同封禪泰山)為名,將扶余隆召回國內,而任職熊津都督,手握百濟故地軍政大權的扶余隆也藉口“留居半島,必被新羅戕害”,迅速返回唐朝,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忠唐的決心。

  扶余隆墓誌的生平內容,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千多年前唐朝在經略東北亞格局時的諸多智慧。而五都督府的設立,也讓唐軍得以實現南北夾擊高句麗的戰略規劃,最終完成了隋煬帝、唐太宗兩代帝王平定高句麗的夙願。

  此外,墓誌的出土,還糾正了韓國史書的錯誤。按照韓國史書《三國史記》以及現代學者金壽泰等的說法,百濟的太子是扶余孝而非扶余隆,並且逃亡到了高句麗並未回到唐朝。但墓誌卻清楚地說明了扶余隆的正統身份,並利用這層政治影響力平定了“復國反唐”運動。扶余隆68歲時薨於私第葬於北芒也說明了末代太子扶余隆始終忠於唐朝,而未逃亡高句麗。

  而百濟王族後裔也秉持著忠唐之心,到唐德宗貞元三年(787)時,扶余隆的後裔中有位叫扶余準的將領,出使吐蕃時被扣留長達30年之久,卻始終未接受吐蕃的招降,其陷沒吐蕃與蘇武被扣留於匈奴的經歷非常類似。扶余王族的這一經歷,也從側面佐證了唐朝雄踞世界東方,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強盛王朝之一,正是得益於它極強的包容性,可以將異國人甚至異國文化融入自身血脈當中。

上一篇:武王伐紂,為... 下一篇:60萬人遠征2...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