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我送您一頂白帽子。”朱棣聽了這話嚇得一身冷汗:“白”加“王”即為皇,他怎知我心思?大聲呵斥:“休得胡說。”隨後派人悄悄跟上姚廣孝。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秦王嬴政繼位以後,秦國對山東列國的戰爭由過去的稱霸戰演變為滅國戰,不再侷限於以往的擊敗對方以割讓城池,滅國戰因持續時間長,因而對國家的糧食、兵源消耗極大。所以,在短則數月長則數年的滅國戰中,後勤保障能力就成為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洛陽農民在耕作時,意外挖出了一方唐朝的青石墓誌,作為唐朝和武周王朝的東都,洛陽發現唐代古墓和文物原本是稀鬆平常的事,但這次出土的墓誌標題卻很奇特,不是位於首行,而是放在了末行,名為《大唐故光祿大夫行太常卿使持節熊津都督帶方郡王扶余君墓誌》。
公元前1044年(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是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周武王率領戰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人從鎬京(今陝西西安)出發,開啟了對商朝的顛覆之戰。出乎預料的是,面對這個與周邊方國征戰了500餘年的殷商王朝,小邦周國的軍事行動顯得格外順利。二月二十七日,近5萬周軍已抵達朝歌以南的牧野(今河南衛輝)。
導讀:1861年二月,丁汝昌跟隨程學啟投降了圍困安慶城的湘軍,從此結束他七年的太平軍生涯,成為曾國藩組建的湘軍一分子。此時,丁汝昌不過二十五六歲年紀,在程學啟率領的眾多親信將士中,他並不是特別顯眼,誰都沒想到日後他能成為舉足輕重的北洋海軍提督。
導讀: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袖之一,石達開更是成為了清朝統治者的眼中釘,肉中刺。可想而知,落到清政府的手中,石達開的日子一定不好過。據史料記載,石達開在獄中飽受折磨,最終死於寸磔(zhé )之刑。在受此酷刑之時,石達開從頭到尾一聲不吭,所有人只道石達開是一條漢子,但經過後來的專家研究發現,不是石達開不想吭聲,而是他根本不能吭聲。
周武王滅商後,為了鞏固新興的周王朝,大規模地推行“封國土建諸侯”,據《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雲記載:“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周姓者五十五,地上不過百里,下三十里,以輔王室”。
涿鹿之戰是我國曆史上記載的最早最詳實的戰爭,交戰雙方分別是炎黃聯軍和蚩尤。此戰過後,軒轅氏稱天子,華夏文明進入了黃帝紀元,不同血緣部族之間開啟了大規模的融合。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將司馬錯和秦相張儀就秦國用兵方略問題展開了激烈辯論,最終,司馬錯以“王地小民貧,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為由,成功說服秦惠文王發兵滅巴蜀。自公元前356年秦國推行商鞅變法到公元前316年司馬錯伐蜀,秦國“廢井田開阡陌、軍功賜爵、獎勵耕戰”已推行了40年,為什麼司馬錯還會說秦國“地小民貧”呢?
1979年,在神秘的北緯30度附近的湖南常德理縣車溪鄉城頭山村,考古人員發現一處距今6200年的史前遺址,後被命名為“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導讀:商朝有叫個武丁的君王,他的王后十分勇猛,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還是優秀的女政治家。她就是堪稱一代女戰神的商朝王后婦好,她曾帶兵平定商朝北方的部落鬼方、羌方、土方等,幫武丁掙下了不少家業。婦好死後,被葬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被發現後,考古學家意外地發現遺址裡竟然有外國人的頭骨?這才恍然大悟:三千多年前,婦好拯救了中華民族啊。
導讀:作為古代行使法律的一種極具威懾力的處罰手段,一定程度上,這種殘忍的刑罰有效地約束了古代人的犯罪行為。而作為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三國時期,由於政局動盪社會不穩,關於在此時代的刑罰亦是十分常見的殘酷。尤其是曹操殺死呂布的方式,細究起來不禁令人倒吸一口涼氣。
2014年6月21日,剛剛重新開館的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收到了一份來自中國的禮物—“青銅縱目面具”複製品。青銅縱目面具原件出土自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因其造型眼球柱狀突出,雙耳張開,故又被稱作“千里眼順風耳”,是神秘三星堆文化的典型代表。
公元227年,蜀漢建興五年,諸葛孔明寫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出師表》,這道表文,拉開了蜀漢集團對曹魏進行北伐的序幕。自夷陵兵敗後,先主劉備去世,諸葛亮在內憂外患之下,外聯東吳,內平南蠻,嚴刑峻法,大力發展蜀中經濟,使得本來已經弱小至極的蜀國重現生機,間接的為蜀漢軍政創造了有利條件,而北伐已經是箭在弦上的事情。
敗走麥城是三國名將關羽的臨終之戰,也是蜀漢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公元215年,孫劉湘水劃界,關羽所鎮守的荊州所轄三郡,分別是:南郡、零陵郡、武陵郡。4年後,關羽以半個荊州郡的版圖率孤軍向曹操發起了戰略進攻,目標是拿下昔日荊州的首府:襄陽。關羽之所以如此急切地發動北伐,絕非是貪功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