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華為王軍停職,餘承東或獨掌智慧車業務,華為距離造車更進一步?

首頁 > 科技

傳華為王軍停職,餘承東或獨掌智慧車業務,華為距離造車更進一步?

來源:娛樂大起底 釋出時間:2023-02-08 00:10

近日,有訊息稱,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Business Unit,以下簡稱華為車BU)COO(營運長)王軍已經被停職,華為車BU CEO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

2月6日,紅星資本局向華為汽車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沒有回覆。目前華為未公開回應此傳聞,而王軍已多日未公開露面。就在2月6日,一張阿維塔CEO譚本宏、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餘承東一起觀看阿維塔產品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開來。

王軍負責華為Huawei Inside(HI)模式,代表產品是極狐;餘承東則支援華為智選模式,代表產品是問界AITO。而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等業務表現不佳。餘承東一直是華為造車的支持者,若他主導智慧車業務,華為或距離造車更進一步。

問界M5 據視覺中國

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表現不佳

華為車BU於2019年5月成立,王軍被任命為總裁,目標是做智慧汽車市場Tier 1(一級汽車供應商)。2021年4月,餘承東出任車BU CEO,同時身兼消費者BG(Business Group)的CEO。王軍轉任車BU COO兼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向餘承東彙報。

此後,華為汽車業務的商業模式穩定為三種:一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二是華為HI模式,提供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三是華為智選模式,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使用者體驗等各個環節。

據瞭解,王軍負責的是HI模式,合作品牌有北汽極狐、阿維塔、廣汽埃安;餘承東主導的是華為智選模式,代表作是AITO問界。兩種模式下產品銷量千差萬別。

新車交強險資料顯示,極狐汽車2022年累計銷量為11895輛,還不到年銷量目標的一半。極狐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於2021年4月釋出,直到2022年7月才開啟交付。北汽藍谷(600733.SH)預計2022年淨虧損52億元-58億元。

阿維塔汽車自去年12月底開啟交付以來,截至2月5日,累計交付超2000臺,今年的交付目標是10萬臺。

相比之下,與賽力斯(601127.SH)合作的AITO問界的銷量表現亮眼。資料顯示,自2022年3月開啟交付以來,AITO問界系列銷量超8萬輛。賽力斯2022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35億元到35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0.38%到109.36%,公司的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報告期內單季度毛利率環比正增長。

合作車企們也更傾向於智選模式。除了問界,華為已相繼與奇瑞汽車、江淮汽車(600418.SH)、北汽極狐等敲定智選車業務合作。

華為離造車更進一步?

華為多次強調不造車。2020年10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的《關於智慧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明確有一條“華為不造車”的警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不過餘承東一直是華為自己造車的堅定支持者。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老餘隻有一票,華為最高層最終投票選擇了“不造車”方案。

汽車獨立分析師劉昊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如果王軍被停職,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的訊息為真,在餘承東的領導下,華為智選模式勢必會成為華為車BU的重心,華為HI模式則可能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餘承東曾說,“華為在汽車業務上投入很大,一年花掉幾十億美元。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絕對是燒錢的生意,絕對是很難乾的生意。”他還立下了車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的目標。面對銷量表現天地之別的兩條路線,餘承東當然會選擇更有回報的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決議》將在2023年到期,華為汽車是否會自己造車引發行業關注。

不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短時間內華為不會選擇造車。“智選模式下,華為除了不造整車,其他什麼都幹了,業內一直有‘合作車企淪為華為代工廠’的說法。整車製造環節投入大、毛利還不高。問界大賣,賽力斯的虧損反而擴大了,增收不增利。”

相關資訊顯示,華為智選模式下,華為與賽力斯的分成比例為1:9。在華為的10%中,8%是華為渠道的營銷費用,包含華為為門店投入的門店建設、場地投入、人員培訓、售前售後服務等;2%則是技術授權費用,並且賽力斯採購華為指定的零部件,還需要付出物料成本。

去年5月就有“賽力斯/問界車主摳掉尾標換成華為”的新聞。多位消費者告訴紅星資本局,現在在他們眼裡,問界仍然只是華為汽車,就差一個LOGO。

“沒有華為,賽力斯什麼都不是。一旦華為決定自己造車,收購賽力斯就可以無縫銜接。”劉昊表示,“無非是願不願意,價格能不能談攏的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餘冬梅

近日,有訊息稱,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Business Unit,以下簡稱華為車BU)COO(營運長)王軍已經被停職,華為車BU CEO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

2月6日,紅星資本局向華為汽車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沒有回覆。目前華為未公開回應此傳聞,而王軍已多日未公開露面。就在2月6日,一張阿維塔CEO譚本宏、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餘承東一起觀看阿維塔產品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開來。

王軍負責華為Huawei Inside(HI)模式,代表產品是極狐;餘承東則支援華為智選模式,代表產品是問界AITO。而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等業務表現不佳。餘承東一直是華為造車的支持者,若他主導智慧車業務,華為或距離造車更進一步。

問界M5 據視覺中國

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表現不佳

華為車BU於2019年5月成立,王軍被任命為總裁,目標是做智慧汽車市場Tier 1(一級汽車供應商)。2021年4月,餘承東出任車BU CEO,同時身兼消費者BG(Business Group)的CEO。王軍轉任車BU COO兼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向餘承東彙報。

此後,華為汽車業務的商業模式穩定為三種:一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二是華為HI模式,提供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三是華為智選模式,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使用者體驗等各個環節。

據瞭解,王軍負責的是HI模式,合作品牌有北汽極狐、阿維塔、廣汽埃安;餘承東主導的是華為智選模式,代表作是AITO問界。兩種模式下產品銷量千差萬別。

新車交強險資料顯示,極狐汽車2022年累計銷量為11895輛,還不到年銷量目標的一半。極狐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於2021年4月釋出,直到2022年7月才開啟交付。北汽藍谷(600733.SH)預計2022年淨虧損52億元-58億元。

阿維塔汽車自去年12月底開啟交付以來,截至2月5日,累計交付超2000臺,今年的交付目標是10萬臺。

相比之下,與賽力斯(601127.SH)合作的AITO問界的銷量表現亮眼。資料顯示,自2022年3月開啟交付以來,AITO問界系列銷量超8萬輛。賽力斯2022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35億元到35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0.38%到109.36%,公司的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報告期內單季度毛利率環比正增長。

合作車企們也更傾向於智選模式。除了問界,華為已相繼與奇瑞汽車、江淮汽車(600418.SH)、北汽極狐等敲定智選車業務合作。

華為離造車更進一步?

華為多次強調不造車。2020年10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的《關於智慧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明確有一條“華為不造車”的警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不過餘承東一直是華為自己造車的堅定支持者。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老餘隻有一票,華為最高層最終投票選擇了“不造車”方案。

汽車獨立分析師劉昊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如果王軍被停職,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的訊息為真,在餘承東的領導下,華為智選模式勢必會成為華為車BU的重心,華為HI模式則可能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餘承東曾說,“華為在汽車業務上投入很大,一年花掉幾十億美元。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絕對是燒錢的生意,絕對是很難乾的生意。”他還立下了車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的目標。面對銷量表現天地之別的兩條路線,餘承東當然會選擇更有回報的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決議》將在2023年到期,華為汽車是否會自己造車引發行業關注。

不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短時間內華為不會選擇造車。“智選模式下,華為除了不造整車,其他什麼都幹了,業內一直有‘合作車企淪為華為代工廠’的說法。整車製造環節投入大、毛利還不高。問界大賣,賽力斯的虧損反而擴大了,增收不增利。”

相關資訊顯示,華為智選模式下,華為與賽力斯的分成比例為1:9。在華為的10%中,8%是華為渠道的營銷費用,包含華為為門店投入的門店建設、場地投入、人員培訓、售前售後服務等;2%則是技術授權費用,並且賽力斯採購華為指定的零部件,還需要付出物料成本。

去年5月就有“賽力斯/問界車主摳掉尾標換成華為”的新聞。多位消費者告訴紅星資本局,現在在他們眼裡,問界仍然只是華為汽車,就差一個LOGO。

“沒有華為,賽力斯什麼都不是。一旦華為決定自己造車,收購賽力斯就可以無縫銜接。”劉昊表示,“無非是願不願意,價格能不能談攏的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餘冬梅

近日,有訊息稱,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Business Unit,以下簡稱華為車BU)COO(營運長)王軍已經被停職,華為車BU CEO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

2月6日,紅星資本局向華為汽車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沒有回覆。目前華為未公開回應此傳聞,而王軍已多日未公開露面。就在2月6日,一張阿維塔CEO譚本宏、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餘承東一起觀看阿維塔產品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開來。

王軍負責華為Huawei Inside(HI)模式,代表產品是極狐;餘承東則支援華為智選模式,代表產品是問界AITO。而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等業務表現不佳。餘承東一直是華為造車的支持者,若他主導智慧車業務,華為或距離造車更進一步。

問界M5 據視覺中國

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表現不佳

華為車BU於2019年5月成立,王軍被任命為總裁,目標是做智慧汽車市場Tier 1(一級汽車供應商)。2021年4月,餘承東出任車BU CEO,同時身兼消費者BG(Business Group)的CEO。王軍轉任車BU COO兼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向餘承東彙報。

此後,華為汽車業務的商業模式穩定為三種:一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二是華為HI模式,提供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三是華為智選模式,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使用者體驗等各個環節。

據瞭解,王軍負責的是HI模式,合作品牌有北汽極狐、阿維塔、廣汽埃安;餘承東主導的是華為智選模式,代表作是AITO問界。兩種模式下產品銷量千差萬別。

新車交強險資料顯示,極狐汽車2022年累計銷量為11895輛,還不到年銷量目標的一半。極狐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於2021年4月釋出,直到2022年7月才開啟交付。北汽藍谷(600733.SH)預計2022年淨虧損52億元-58億元。

阿維塔汽車自去年12月底開啟交付以來,截至2月5日,累計交付超2000臺,今年的交付目標是10萬臺。

相比之下,與賽力斯(601127.SH)合作的AITO問界的銷量表現亮眼。資料顯示,自2022年3月開啟交付以來,AITO問界系列銷量超8萬輛。賽力斯2022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35億元到35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0.38%到109.36%,公司的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報告期內單季度毛利率環比正增長。

合作車企們也更傾向於智選模式。除了問界,華為已相繼與奇瑞汽車、江淮汽車(600418.SH)、北汽極狐等敲定智選車業務合作。

華為離造車更進一步?

華為多次強調不造車。2020年10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的《關於智慧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明確有一條“華為不造車”的警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不過餘承東一直是華為自己造車的堅定支持者。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老餘隻有一票,華為最高層最終投票選擇了“不造車”方案。

汽車獨立分析師劉昊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如果王軍被停職,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的訊息為真,在餘承東的領導下,華為智選模式勢必會成為華為車BU的重心,華為HI模式則可能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餘承東曾說,“華為在汽車業務上投入很大,一年花掉幾十億美元。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絕對是燒錢的生意,絕對是很難乾的生意。”他還立下了車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的目標。面對銷量表現天地之別的兩條路線,餘承東當然會選擇更有回報的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決議》將在2023年到期,華為汽車是否會自己造車引發行業關注。

不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短時間內華為不會選擇造車。“智選模式下,華為除了不造整車,其他什麼都幹了,業內一直有‘合作車企淪為華為代工廠’的說法。整車製造環節投入大、毛利還不高。問界大賣,賽力斯的虧損反而擴大了,增收不增利。”

相關資訊顯示,華為智選模式下,華為與賽力斯的分成比例為1:9。在華為的10%中,8%是華為渠道的營銷費用,包含華為為門店投入的門店建設、場地投入、人員培訓、售前售後服務等;2%則是技術授權費用,並且賽力斯採購華為指定的零部件,還需要付出物料成本。

去年5月就有“賽力斯/問界車主摳掉尾標換成華為”的新聞。多位消費者告訴紅星資本局,現在在他們眼裡,問界仍然只是華為汽車,就差一個LOGO。

“沒有華為,賽力斯什麼都不是。一旦華為決定自己造車,收購賽力斯就可以無縫銜接。”劉昊表示,“無非是願不願意,價格能不能談攏的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餘冬梅

近日,有訊息稱,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Business Unit,以下簡稱華為車BU)COO(營運長)王軍已經被停職,華為車BU CEO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

2月6日,紅星資本局向華為汽車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沒有回覆。目前華為未公開回應此傳聞,而王軍已多日未公開露面。就在2月6日,一張阿維塔CEO譚本宏、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餘承東一起觀看阿維塔產品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開來。

王軍負責華為Huawei Inside(HI)模式,代表產品是極狐;餘承東則支援華為智選模式,代表產品是問界AITO。而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等業務表現不佳。餘承東一直是華為造車的支持者,若他主導智慧車業務,華為或距離造車更進一步。

問界M5 據視覺中國

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表現不佳

華為車BU於2019年5月成立,王軍被任命為總裁,目標是做智慧汽車市場Tier 1(一級汽車供應商)。2021年4月,餘承東出任車BU CEO,同時身兼消費者BG(Business Group)的CEO。王軍轉任車BU COO兼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向餘承東彙報。

此後,華為汽車業務的商業模式穩定為三種:一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二是華為HI模式,提供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三是華為智選模式,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使用者體驗等各個環節。

據瞭解,王軍負責的是HI模式,合作品牌有北汽極狐、阿維塔、廣汽埃安;餘承東主導的是華為智選模式,代表作是AITO問界。兩種模式下產品銷量千差萬別。

新車交強險資料顯示,極狐汽車2022年累計銷量為11895輛,還不到年銷量目標的一半。極狐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於2021年4月釋出,直到2022年7月才開啟交付。北汽藍谷(600733.SH)預計2022年淨虧損52億元-58億元。

阿維塔汽車自去年12月底開啟交付以來,截至2月5日,累計交付超2000臺,今年的交付目標是10萬臺。

相比之下,與賽力斯(601127.SH)合作的AITO問界的銷量表現亮眼。資料顯示,自2022年3月開啟交付以來,AITO問界系列銷量超8萬輛。賽力斯2022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35億元到35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0.38%到109.36%,公司的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報告期內單季度毛利率環比正增長。

合作車企們也更傾向於智選模式。除了問界,華為已相繼與奇瑞汽車、江淮汽車(600418.SH)、北汽極狐等敲定智選車業務合作。

華為離造車更進一步?

華為多次強調不造車。2020年10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的《關於智慧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明確有一條“華為不造車”的警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不過餘承東一直是華為自己造車的堅定支持者。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老餘隻有一票,華為最高層最終投票選擇了“不造車”方案。

汽車獨立分析師劉昊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如果王軍被停職,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的訊息為真,在餘承東的領導下,華為智選模式勢必會成為華為車BU的重心,華為HI模式則可能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餘承東曾說,“華為在汽車業務上投入很大,一年花掉幾十億美元。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絕對是燒錢的生意,絕對是很難乾的生意。”他還立下了車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的目標。面對銷量表現天地之別的兩條路線,餘承東當然會選擇更有回報的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決議》將在2023年到期,華為汽車是否會自己造車引發行業關注。

不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短時間內華為不會選擇造車。“智選模式下,華為除了不造整車,其他什麼都幹了,業內一直有‘合作車企淪為華為代工廠’的說法。整車製造環節投入大、毛利還不高。問界大賣,賽力斯的虧損反而擴大了,增收不增利。”

相關資訊顯示,華為智選模式下,華為與賽力斯的分成比例為1:9。在華為的10%中,8%是華為渠道的營銷費用,包含華為為門店投入的門店建設、場地投入、人員培訓、售前售後服務等;2%則是技術授權費用,並且賽力斯採購華為指定的零部件,還需要付出物料成本。

去年5月就有“賽力斯/問界車主摳掉尾標換成華為”的新聞。多位消費者告訴紅星資本局,現在在他們眼裡,問界仍然只是華為汽車,就差一個LOGO。

“沒有華為,賽力斯什麼都不是。一旦華為決定自己造車,收購賽力斯就可以無縫銜接。”劉昊表示,“無非是願不願意,價格能不能談攏的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餘冬梅

近日,有訊息稱,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Business Unit,以下簡稱華為車BU)COO(營運長)王軍已經被停職,華為車BU CEO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

2月6日,紅星資本局向華為汽車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沒有回覆。目前華為未公開回應此傳聞,而王軍已多日未公開露面。就在2月6日,一張阿維塔CEO譚本宏、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餘承東一起觀看阿維塔產品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開來。

王軍負責華為Huawei Inside(HI)模式,代表產品是極狐;餘承東則支援華為智選模式,代表產品是問界AITO。而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等業務表現不佳。餘承東一直是華為造車的支持者,若他主導智慧車業務,華為或距離造車更進一步。

問界M5 據視覺中國

王軍負責的極狐、阿維塔表現不佳

華為車BU於2019年5月成立,王軍被任命為總裁,目標是做智慧汽車市場Tier 1(一級汽車供應商)。2021年4月,餘承東出任車BU CEO,同時身兼消費者BG(Business Group)的CEO。王軍轉任車BU COO兼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向餘承東彙報。

此後,華為汽車業務的商業模式穩定為三種:一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二是華為HI模式,提供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三是華為智選模式,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使用者體驗等各個環節。

據瞭解,王軍負責的是HI模式,合作品牌有北汽極狐、阿維塔、廣汽埃安;餘承東主導的是華為智選模式,代表作是AITO問界。兩種模式下產品銷量千差萬別。

新車交強險資料顯示,極狐汽車2022年累計銷量為11895輛,還不到年銷量目標的一半。極狐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於2021年4月釋出,直到2022年7月才開啟交付。北汽藍谷(600733.SH)預計2022年淨虧損52億元-58億元。

阿維塔汽車自去年12月底開啟交付以來,截至2月5日,累計交付超2000臺,今年的交付目標是10萬臺。

相比之下,與賽力斯(601127.SH)合作的AITO問界的銷量表現亮眼。資料顯示,自2022年3月開啟交付以來,AITO問界系列銷量超8萬輛。賽力斯2022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35億元到35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0.38%到109.36%,公司的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報告期內單季度毛利率環比正增長。

合作車企們也更傾向於智選模式。除了問界,華為已相繼與奇瑞汽車、江淮汽車(600418.SH)、北汽極狐等敲定智選車業務合作。

華為離造車更進一步?

華為多次強調不造車。2020年10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的《關於智慧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明確有一條“華為不造車”的警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不過餘承東一直是華為自己造車的堅定支持者。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老餘隻有一票,華為最高層最終投票選擇了“不造車”方案。

汽車獨立分析師劉昊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如果王軍被停職,餘承東將獨掌智慧車業務的訊息為真,在餘承東的領導下,華為智選模式勢必會成為華為車BU的重心,華為HI模式則可能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餘承東曾說,“華為在汽車業務上投入很大,一年花掉幾十億美元。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絕對是燒錢的生意,絕對是很難乾的生意。”他還立下了車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的目標。面對銷量表現天地之別的兩條路線,餘承東當然會選擇更有回報的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決議》將在2023年到期,華為汽車是否會自己造車引發行業關注。

不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短時間內華為不會選擇造車。“智選模式下,華為除了不造整車,其他什麼都幹了,業內一直有‘合作車企淪為華為代工廠’的說法。整車製造環節投入大、毛利還不高。問界大賣,賽力斯的虧損反而擴大了,增收不增利。”

相關資訊顯示,華為智選模式下,華為與賽力斯的分成比例為1:9。在華為的10%中,8%是華為渠道的營銷費用,包含華為為門店投入的門店建設、場地投入、人員培訓、售前售後服務等;2%則是技術授權費用,並且賽力斯採購華為指定的零部件,還需要付出物料成本。

去年5月就有“賽力斯/問界車主摳掉尾標換成華為”的新聞。多位消費者告訴紅星資本局,現在在他們眼裡,問界仍然只是華為汽車,就差一個LOGO。

“沒有華為,賽力斯什麼都不是。一旦華為決定自己造車,收購賽力斯就可以無縫銜接。”劉昊表示,“無非是願不願意,價格能不能談攏的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餘冬梅

上一篇:專家建議18歲... 下一篇:早報:紫光展...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