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18歲結婚進步生育率 ChatGPT硬剛:不一定

首頁 > 科技

專家建議18歲結婚進步生育率 ChatGPT硬剛:不一定

來源:迷途的羔羊 釋出時間:2023-02-07 23:56

經濟學家任澤平2月5日在公眾號“澤平宏觀”釋出育媧人口研究的最新文章《中國婚姻家庭報告2022》(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結婚人數下降的原因,包括年輕人數量下降,適婚人口男多女少等。

報告還為提高生育率給出了建議,包括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應,給予有孩家庭購房補貼;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會支援系統;放寬收養和送養條件;法定婚齡降到18歲;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真的能提高生育率嗎?

“這一建議理論上擴大了適齡婚育人群的範圍,使潛在的生育人群範圍更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育率。”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2月6日對時代財經分析,在當前人口負增長的形勢下,把婚姻年齡下調有利於鼓勵生育。

“對不想早結婚的人沒有影響,對想早些結婚的人是福音。”上述《報告》的作者之一、人口與未來網主編何亞福對時代財經指出。他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針對這個問題,時代財經也採訪了近日風靡網際網路的ChatGPT。“從理論上說,降低法定結婚年齡可能會導致年輕夫婦生育的願望增加,從而提高生育率。然而,這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例如經濟狀況、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等。因此,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不一定會直接導致生育率的提高,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證實。”ChatGPT如此回答。

就網友們討論較為集中的“18歲還在校園,不怕影響學業嗎”。王鵬認為,目前社會對人們婚育選擇更加包容,上了大學也可以結婚生子,透過休學等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來實現。同時還要進一步夯實國民教育、基礎教育,婦女即使結婚生孩,如果有意願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無論高中、職高仍是高等教育都應該尊重其受教育的權利。

把法定結婚年齡降低至18歲合適嗎?

任澤平等在前述報告建議把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8歲,給出的理由包括:當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8歲;法定婚齡降到18週歲有利於保障公民權利,也有利於社會和諧。

法定婚齡具體是指可以結婚的最小年紀,事實上,當前社會人們結婚越來越晚。

據原國家衛計委2017年進行的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資料,中國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齡從2006年的23.6歲上升到2016年的26.3歲,10年間上升了2.7歲。據安徽民政局,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齡上升至男31.89歲,女30.73歲。

同時,結婚登記數也在持續下降。據國家民政局資料,2013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為1346.93萬對,2021年結婚登記對數下降到763.6萬對,連續八年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衛曾對時代財經指出,目前正在經歷的結婚率下降與初婚年齡加速推遲有很大關係。陳衛解釋,目前生育政策不斷調整,這代表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社會競爭激烈、工作與經濟壓力大。

何亞福對時代財經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何亞福稱,《民法典》規定:“十八週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代表結婚也是一種民事行為,如果不允許結婚,意味著還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就有人認為18歲結婚太早了,何亞福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到18歲已經成熟了,但有些人即使到28歲也沒有成熟。對於部分人來說,他(她)們已經成年了,想早些結婚,應該尊重其權利。

“降低結婚年齡,有助於一些打算及早結婚、生育的人群科學準備。”公共關係專家、專欄作家黃濤也對時代財經指出,我國西部某些區域、偏遠山區、部分農村,青年人較早進入社會,20歲左右準備結婚生子,30歲左右已經生育二胎,整體婚育較早。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也認同在法理上法定結婚年齡所規定的是一種權利,但他也心存擔憂:“如果法定結婚年齡降低為18歲,那麼男性、女性在有足夠心智生理成熟度的基礎上,有權利選擇自己結婚與否,但是此階段是學業的重要時期,其個人也應進行充分考慮,慎重決定。”

對於網友擔心過早結婚影響學業,黃濤提出,如果考慮個人學業發展,可以根據個人、家庭、學校等情況進行探索試驗。比如在部分地方探索能否減少學習時間和學習年限,或者適當休學,結婚生子以後繼續上學等符合實際的方式,趨利避害,探索可行性形成最優方案。

鼓勵生育政策要因地制宜

事實上,全球不少國家把法定結婚年齡定在18歲。據OECD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澳大利亞把法定婚齡定在18歲,美國多數洲是18歲,日本則男18歲、女16歲。

儘管如此,這些國家的適婚男女未婚比例仍是非常高。根據聯合國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2020年30-34歲男女未婚比例,義大利男72.16%、女54.65%,德國男66.19%、女50.82%。

可見,法定婚齡低的國家或地區結婚率未必高,法定婚齡與結婚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不外正如王鵬所言,若是法定婚齡降低,客觀上是擴大了適婚年齡的範疇,有可能提高結婚率。

就降低法定婚齡可能提高結婚率的鄉村地區,天使投資人、北京衛視財經評論員郭濤對時代財經指出,還要在當地加強政策配套,大力遏制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切實提高民眾結婚、生育意願。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這是我國人口自1962年以來,也就是近61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國家統計局還公佈了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9%等資料,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意味著中國進入了中度老齡化社會。

為此,國家也一直在做政策方面的努力。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2021年我國放開“三孩”政策。隨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最佳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等中央層面的指導檔案出臺,各地鼓勵生育政策陸續出臺,政策力度也在加碼。

其中,2月15日即將施行的新版《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取消了是否結婚、生育數量的限制,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事實上,較早前廣東、福建、陝西等省份都不再將生育數量、是否結婚作為生育登記的前置條件。

1月下旬,深圳釋出《關於公開徵求意見的通告》,對生育第一個子女也發放補貼。

正如中信證券研報近日指出,後續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因地制宜的鼓勵生育政策有望增多,可帶來一定的短期政策催化。

王鵬強調,鼓勵生育的相關政策支援,一定要跟當地的財力情況緊密親密符合,不僅僅是發錢,還有基本的公共服務、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是立體化的一攬子政策。

經濟學家任澤平2月5日在公眾號“澤平宏觀”釋出育媧人口研究的最新文章《中國婚姻家庭報告2022》(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結婚人數下降的原因,包括年輕人數量下降,適婚人口男多女少等。

報告還為提高生育率給出了建議,包括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應,給予有孩家庭購房補貼;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會支援系統;放寬收養和送養條件;法定婚齡降到18歲;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真的能提高生育率嗎?

“這一建議理論上擴大了適齡婚育人群的範圍,使潛在的生育人群範圍更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育率。”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2月6日對時代財經分析,在當前人口負增長的形勢下,把婚姻年齡下調有利於鼓勵生育。

“對不想早結婚的人沒有影響,對想早些結婚的人是福音。”上述《報告》的作者之一、人口與未來網主編何亞福對時代財經指出。他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針對這個問題,時代財經也採訪了近日風靡網際網路的ChatGPT。“從理論上說,降低法定結婚年齡可能會導致年輕夫婦生育的願望增加,從而提高生育率。然而,這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例如經濟狀況、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等。因此,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不一定會直接導致生育率的提高,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證實。”ChatGPT如此回答。

就網友們討論較為集中的“18歲還在校園,不怕影響學業嗎”。王鵬認為,目前社會對人們婚育選擇更加包容,上了大學也可以結婚生子,透過休學等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來實現。同時還要進一步夯實國民教育、基礎教育,婦女即使結婚生孩,如果有意願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無論高中、職高仍是高等教育都應該尊重其受教育的權利。

把法定結婚年齡降低至18歲合適嗎?

任澤平等在前述報告建議把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8歲,給出的理由包括:當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8歲;法定婚齡降到18週歲有利於保障公民權利,也有利於社會和諧。

法定婚齡具體是指可以結婚的最小年紀,事實上,當前社會人們結婚越來越晚。

據原國家衛計委2017年進行的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資料,中國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齡從2006年的23.6歲上升到2016年的26.3歲,10年間上升了2.7歲。據安徽民政局,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齡上升至男31.89歲,女30.73歲。

同時,結婚登記數也在持續下降。據國家民政局資料,2013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為1346.93萬對,2021年結婚登記對數下降到763.6萬對,連續八年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衛曾對時代財經指出,目前正在經歷的結婚率下降與初婚年齡加速推遲有很大關係。陳衛解釋,目前生育政策不斷調整,這代表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社會競爭激烈、工作與經濟壓力大。

何亞福對時代財經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何亞福稱,《民法典》規定:“十八週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代表結婚也是一種民事行為,如果不允許結婚,意味著還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就有人認為18歲結婚太早了,何亞福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到18歲已經成熟了,但有些人即使到28歲也沒有成熟。對於部分人來說,他(她)們已經成年了,想早些結婚,應該尊重其權利。

“降低結婚年齡,有助於一些打算及早結婚、生育的人群科學準備。”公共關係專家、專欄作家黃濤也對時代財經指出,我國西部某些區域、偏遠山區、部分農村,青年人較早進入社會,20歲左右準備結婚生子,30歲左右已經生育二胎,整體婚育較早。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也認同在法理上法定結婚年齡所規定的是一種權利,但他也心存擔憂:“如果法定結婚年齡降低為18歲,那麼男性、女性在有足夠心智生理成熟度的基礎上,有權利選擇自己結婚與否,但是此階段是學業的重要時期,其個人也應進行充分考慮,慎重決定。”

對於網友擔心過早結婚影響學業,黃濤提出,如果考慮個人學業發展,可以根據個人、家庭、學校等情況進行探索試驗。比如在部分地方探索能否減少學習時間和學習年限,或者適當休學,結婚生子以後繼續上學等符合實際的方式,趨利避害,探索可行性形成最優方案。

鼓勵生育政策要因地制宜

事實上,全球不少國家把法定結婚年齡定在18歲。據OECD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澳大利亞把法定婚齡定在18歲,美國多數洲是18歲,日本則男18歲、女16歲。

儘管如此,這些國家的適婚男女未婚比例仍是非常高。根據聯合國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2020年30-34歲男女未婚比例,義大利男72.16%、女54.65%,德國男66.19%、女50.82%。

可見,法定婚齡低的國家或地區結婚率未必高,法定婚齡與結婚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不外正如王鵬所言,若是法定婚齡降低,客觀上是擴大了適婚年齡的範疇,有可能提高結婚率。

就降低法定婚齡可能提高結婚率的鄉村地區,天使投資人、北京衛視財經評論員郭濤對時代財經指出,還要在當地加強政策配套,大力遏制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切實提高民眾結婚、生育意願。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這是我國人口自1962年以來,也就是近61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國家統計局還公佈了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9%等資料,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意味著中國進入了中度老齡化社會。

為此,國家也一直在做政策方面的努力。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2021年我國放開“三孩”政策。隨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最佳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等中央層面的指導檔案出臺,各地鼓勵生育政策陸續出臺,政策力度也在加碼。

其中,2月15日即將施行的新版《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取消了是否結婚、生育數量的限制,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事實上,較早前廣東、福建、陝西等省份都不再將生育數量、是否結婚作為生育登記的前置條件。

1月下旬,深圳釋出《關於公開徵求意見的通告》,對生育第一個子女也發放補貼。

正如中信證券研報近日指出,後續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因地制宜的鼓勵生育政策有望增多,可帶來一定的短期政策催化。

王鵬強調,鼓勵生育的相關政策支援,一定要跟當地的財力情況緊密親密符合,不僅僅是發錢,還有基本的公共服務、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是立體化的一攬子政策。

經濟學家任澤平2月5日在公眾號“澤平宏觀”釋出育媧人口研究的最新文章《中國婚姻家庭報告2022》(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結婚人數下降的原因,包括年輕人數量下降,適婚人口男多女少等。

報告還為提高生育率給出了建議,包括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應,給予有孩家庭購房補貼;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會支援系統;放寬收養和送養條件;法定婚齡降到18歲;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真的能提高生育率嗎?

“這一建議理論上擴大了適齡婚育人群的範圍,使潛在的生育人群範圍更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育率。”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2月6日對時代財經分析,在當前人口負增長的形勢下,把婚姻年齡下調有利於鼓勵生育。

“對不想早結婚的人沒有影響,對想早些結婚的人是福音。”上述《報告》的作者之一、人口與未來網主編何亞福對時代財經指出。他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針對這個問題,時代財經也採訪了近日風靡網際網路的ChatGPT。“從理論上說,降低法定結婚年齡可能會導致年輕夫婦生育的願望增加,從而提高生育率。然而,這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例如經濟狀況、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等。因此,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不一定會直接導致生育率的提高,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證實。”ChatGPT如此回答。

就網友們討論較為集中的“18歲還在校園,不怕影響學業嗎”。王鵬認為,目前社會對人們婚育選擇更加包容,上了大學也可以結婚生子,透過休學等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來實現。同時還要進一步夯實國民教育、基礎教育,婦女即使結婚生孩,如果有意願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無論高中、職高仍是高等教育都應該尊重其受教育的權利。

把法定結婚年齡降低至18歲合適嗎?

任澤平等在前述報告建議把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8歲,給出的理由包括:當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8歲;法定婚齡降到18週歲有利於保障公民權利,也有利於社會和諧。

法定婚齡具體是指可以結婚的最小年紀,事實上,當前社會人們結婚越來越晚。

據原國家衛計委2017年進行的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資料,中國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齡從2006年的23.6歲上升到2016年的26.3歲,10年間上升了2.7歲。據安徽民政局,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齡上升至男31.89歲,女30.73歲。

同時,結婚登記數也在持續下降。據國家民政局資料,2013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為1346.93萬對,2021年結婚登記對數下降到763.6萬對,連續八年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衛曾對時代財經指出,目前正在經歷的結婚率下降與初婚年齡加速推遲有很大關係。陳衛解釋,目前生育政策不斷調整,這代表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社會競爭激烈、工作與經濟壓力大。

何亞福對時代財經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何亞福稱,《民法典》規定:“十八週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代表結婚也是一種民事行為,如果不允許結婚,意味著還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就有人認為18歲結婚太早了,何亞福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到18歲已經成熟了,但有些人即使到28歲也沒有成熟。對於部分人來說,他(她)們已經成年了,想早些結婚,應該尊重其權利。

“降低結婚年齡,有助於一些打算及早結婚、生育的人群科學準備。”公共關係專家、專欄作家黃濤也對時代財經指出,我國西部某些區域、偏遠山區、部分農村,青年人較早進入社會,20歲左右準備結婚生子,30歲左右已經生育二胎,整體婚育較早。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也認同在法理上法定結婚年齡所規定的是一種權利,但他也心存擔憂:“如果法定結婚年齡降低為18歲,那麼男性、女性在有足夠心智生理成熟度的基礎上,有權利選擇自己結婚與否,但是此階段是學業的重要時期,其個人也應進行充分考慮,慎重決定。”

對於網友擔心過早結婚影響學業,黃濤提出,如果考慮個人學業發展,可以根據個人、家庭、學校等情況進行探索試驗。比如在部分地方探索能否減少學習時間和學習年限,或者適當休學,結婚生子以後繼續上學等符合實際的方式,趨利避害,探索可行性形成最優方案。

鼓勵生育政策要因地制宜

事實上,全球不少國家把法定結婚年齡定在18歲。據OECD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澳大利亞把法定婚齡定在18歲,美國多數洲是18歲,日本則男18歲、女16歲。

儘管如此,這些國家的適婚男女未婚比例仍是非常高。根據聯合國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2020年30-34歲男女未婚比例,義大利男72.16%、女54.65%,德國男66.19%、女50.82%。

可見,法定婚齡低的國家或地區結婚率未必高,法定婚齡與結婚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不外正如王鵬所言,若是法定婚齡降低,客觀上是擴大了適婚年齡的範疇,有可能提高結婚率。

就降低法定婚齡可能提高結婚率的鄉村地區,天使投資人、北京衛視財經評論員郭濤對時代財經指出,還要在當地加強政策配套,大力遏制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切實提高民眾結婚、生育意願。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這是我國人口自1962年以來,也就是近61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國家統計局還公佈了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9%等資料,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意味著中國進入了中度老齡化社會。

為此,國家也一直在做政策方面的努力。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2021年我國放開“三孩”政策。隨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最佳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等中央層面的指導檔案出臺,各地鼓勵生育政策陸續出臺,政策力度也在加碼。

其中,2月15日即將施行的新版《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取消了是否結婚、生育數量的限制,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事實上,較早前廣東、福建、陝西等省份都不再將生育數量、是否結婚作為生育登記的前置條件。

1月下旬,深圳釋出《關於公開徵求意見的通告》,對生育第一個子女也發放補貼。

正如中信證券研報近日指出,後續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因地制宜的鼓勵生育政策有望增多,可帶來一定的短期政策催化。

王鵬強調,鼓勵生育的相關政策支援,一定要跟當地的財力情況緊密親密符合,不僅僅是發錢,還有基本的公共服務、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是立體化的一攬子政策。

經濟學家任澤平2月5日在公眾號“澤平宏觀”釋出育媧人口研究的最新文章《中國婚姻家庭報告2022》(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結婚人數下降的原因,包括年輕人數量下降,適婚人口男多女少等。

報告還為提高生育率給出了建議,包括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應,給予有孩家庭購房補貼;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會支援系統;放寬收養和送養條件;法定婚齡降到18歲;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真的能提高生育率嗎?

“這一建議理論上擴大了適齡婚育人群的範圍,使潛在的生育人群範圍更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育率。”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2月6日對時代財經分析,在當前人口負增長的形勢下,把婚姻年齡下調有利於鼓勵生育。

“對不想早結婚的人沒有影響,對想早些結婚的人是福音。”上述《報告》的作者之一、人口與未來網主編何亞福對時代財經指出。他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針對這個問題,時代財經也採訪了近日風靡網際網路的ChatGPT。“從理論上說,降低法定結婚年齡可能會導致年輕夫婦生育的願望增加,從而提高生育率。然而,這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例如經濟狀況、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等。因此,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不一定會直接導致生育率的提高,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證實。”ChatGPT如此回答。

就網友們討論較為集中的“18歲還在校園,不怕影響學業嗎”。王鵬認為,目前社會對人們婚育選擇更加包容,上了大學也可以結婚生子,透過休學等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來實現。同時還要進一步夯實國民教育、基礎教育,婦女即使結婚生孩,如果有意願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無論高中、職高仍是高等教育都應該尊重其受教育的權利。

把法定結婚年齡降低至18歲合適嗎?

任澤平等在前述報告建議把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8歲,給出的理由包括:當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8歲;法定婚齡降到18週歲有利於保障公民權利,也有利於社會和諧。

法定婚齡具體是指可以結婚的最小年紀,事實上,當前社會人們結婚越來越晚。

據原國家衛計委2017年進行的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資料,中國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齡從2006年的23.6歲上升到2016年的26.3歲,10年間上升了2.7歲。據安徽民政局,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齡上升至男31.89歲,女30.73歲。

同時,結婚登記數也在持續下降。據國家民政局資料,2013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為1346.93萬對,2021年結婚登記對數下降到763.6萬對,連續八年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衛曾對時代財經指出,目前正在經歷的結婚率下降與初婚年齡加速推遲有很大關係。陳衛解釋,目前生育政策不斷調整,這代表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社會競爭激烈、工作與經濟壓力大。

何亞福對時代財經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何亞福稱,《民法典》規定:“十八週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代表結婚也是一種民事行為,如果不允許結婚,意味著還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就有人認為18歲結婚太早了,何亞福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到18歲已經成熟了,但有些人即使到28歲也沒有成熟。對於部分人來說,他(她)們已經成年了,想早些結婚,應該尊重其權利。

“降低結婚年齡,有助於一些打算及早結婚、生育的人群科學準備。”公共關係專家、專欄作家黃濤也對時代財經指出,我國西部某些區域、偏遠山區、部分農村,青年人較早進入社會,20歲左右準備結婚生子,30歲左右已經生育二胎,整體婚育較早。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也認同在法理上法定結婚年齡所規定的是一種權利,但他也心存擔憂:“如果法定結婚年齡降低為18歲,那麼男性、女性在有足夠心智生理成熟度的基礎上,有權利選擇自己結婚與否,但是此階段是學業的重要時期,其個人也應進行充分考慮,慎重決定。”

對於網友擔心過早結婚影響學業,黃濤提出,如果考慮個人學業發展,可以根據個人、家庭、學校等情況進行探索試驗。比如在部分地方探索能否減少學習時間和學習年限,或者適當休學,結婚生子以後繼續上學等符合實際的方式,趨利避害,探索可行性形成最優方案。

鼓勵生育政策要因地制宜

事實上,全球不少國家把法定結婚年齡定在18歲。據OECD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澳大利亞把法定婚齡定在18歲,美國多數洲是18歲,日本則男18歲、女16歲。

儘管如此,這些國家的適婚男女未婚比例仍是非常高。根據聯合國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2020年30-34歲男女未婚比例,義大利男72.16%、女54.65%,德國男66.19%、女50.82%。

可見,法定婚齡低的國家或地區結婚率未必高,法定婚齡與結婚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不外正如王鵬所言,若是法定婚齡降低,客觀上是擴大了適婚年齡的範疇,有可能提高結婚率。

就降低法定婚齡可能提高結婚率的鄉村地區,天使投資人、北京衛視財經評論員郭濤對時代財經指出,還要在當地加強政策配套,大力遏制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切實提高民眾結婚、生育意願。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這是我國人口自1962年以來,也就是近61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國家統計局還公佈了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9%等資料,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意味著中國進入了中度老齡化社會。

為此,國家也一直在做政策方面的努力。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2021年我國放開“三孩”政策。隨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最佳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等中央層面的指導檔案出臺,各地鼓勵生育政策陸續出臺,政策力度也在加碼。

其中,2月15日即將施行的新版《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取消了是否結婚、生育數量的限制,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事實上,較早前廣東、福建、陝西等省份都不再將生育數量、是否結婚作為生育登記的前置條件。

1月下旬,深圳釋出《關於公開徵求意見的通告》,對生育第一個子女也發放補貼。

正如中信證券研報近日指出,後續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因地制宜的鼓勵生育政策有望增多,可帶來一定的短期政策催化。

王鵬強調,鼓勵生育的相關政策支援,一定要跟當地的財力情況緊密親密符合,不僅僅是發錢,還有基本的公共服務、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是立體化的一攬子政策。

經濟學家任澤平2月5日在公眾號“澤平宏觀”釋出育媧人口研究的最新文章《中國婚姻家庭報告2022》(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結婚人數下降的原因,包括年輕人數量下降,適婚人口男多女少等。

報告還為提高生育率給出了建議,包括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應,給予有孩家庭購房補貼;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會支援系統;放寬收養和送養條件;法定婚齡降到18歲;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真的能提高生育率嗎?

“這一建議理論上擴大了適齡婚育人群的範圍,使潛在的生育人群範圍更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育率。”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2月6日對時代財經分析,在當前人口負增長的形勢下,把婚姻年齡下調有利於鼓勵生育。

“對不想早結婚的人沒有影響,對想早些結婚的人是福音。”上述《報告》的作者之一、人口與未來網主編何亞福對時代財經指出。他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針對這個問題,時代財經也採訪了近日風靡網際網路的ChatGPT。“從理論上說,降低法定結婚年齡可能會導致年輕夫婦生育的願望增加,從而提高生育率。然而,這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例如經濟狀況、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等。因此,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不一定會直接導致生育率的提高,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證實。”ChatGPT如此回答。

就網友們討論較為集中的“18歲還在校園,不怕影響學業嗎”。王鵬認為,目前社會對人們婚育選擇更加包容,上了大學也可以結婚生子,透過休學等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來實現。同時還要進一步夯實國民教育、基礎教育,婦女即使結婚生孩,如果有意願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無論高中、職高仍是高等教育都應該尊重其受教育的權利。

把法定結婚年齡降低至18歲合適嗎?

任澤平等在前述報告建議把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8歲,給出的理由包括:當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8歲;法定婚齡降到18週歲有利於保障公民權利,也有利於社會和諧。

法定婚齡具體是指可以結婚的最小年紀,事實上,當前社會人們結婚越來越晚。

據原國家衛計委2017年進行的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資料,中國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齡從2006年的23.6歲上升到2016年的26.3歲,10年間上升了2.7歲。據安徽民政局,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齡上升至男31.89歲,女30.73歲。

同時,結婚登記數也在持續下降。據國家民政局資料,2013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為1346.93萬對,2021年結婚登記對數下降到763.6萬對,連續八年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衛曾對時代財經指出,目前正在經歷的結婚率下降與初婚年齡加速推遲有很大關係。陳衛解釋,目前生育政策不斷調整,這代表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社會競爭激烈、工作與經濟壓力大。

何亞福對時代財經強調,法定婚齡降到18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

何亞福稱,《民法典》規定:“十八週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代表結婚也是一種民事行為,如果不允許結婚,意味著還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就有人認為18歲結婚太早了,何亞福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到18歲已經成熟了,但有些人即使到28歲也沒有成熟。對於部分人來說,他(她)們已經成年了,想早些結婚,應該尊重其權利。

“降低結婚年齡,有助於一些打算及早結婚、生育的人群科學準備。”公共關係專家、專欄作家黃濤也對時代財經指出,我國西部某些區域、偏遠山區、部分農村,青年人較早進入社會,20歲左右準備結婚生子,30歲左右已經生育二胎,整體婚育較早。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也認同在法理上法定結婚年齡所規定的是一種權利,但他也心存擔憂:“如果法定結婚年齡降低為18歲,那麼男性、女性在有足夠心智生理成熟度的基礎上,有權利選擇自己結婚與否,但是此階段是學業的重要時期,其個人也應進行充分考慮,慎重決定。”

對於網友擔心過早結婚影響學業,黃濤提出,如果考慮個人學業發展,可以根據個人、家庭、學校等情況進行探索試驗。比如在部分地方探索能否減少學習時間和學習年限,或者適當休學,結婚生子以後繼續上學等符合實際的方式,趨利避害,探索可行性形成最優方案。

鼓勵生育政策要因地制宜

事實上,全球不少國家把法定結婚年齡定在18歲。據OECD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澳大利亞把法定婚齡定在18歲,美國多數洲是18歲,日本則男18歲、女16歲。

儘管如此,這些國家的適婚男女未婚比例仍是非常高。根據聯合國資料庫、育媧人口資料,2020年30-34歲男女未婚比例,義大利男72.16%、女54.65%,德國男66.19%、女50.82%。

可見,法定婚齡低的國家或地區結婚率未必高,法定婚齡與結婚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不外正如王鵬所言,若是法定婚齡降低,客觀上是擴大了適婚年齡的範疇,有可能提高結婚率。

就降低法定婚齡可能提高結婚率的鄉村地區,天使投資人、北京衛視財經評論員郭濤對時代財經指出,還要在當地加強政策配套,大力遏制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切實提高民眾結婚、生育意願。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這是我國人口自1962年以來,也就是近61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國家統計局還公佈了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9%等資料,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意味著中國進入了中度老齡化社會。

為此,國家也一直在做政策方面的努力。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2021年我國放開“三孩”政策。隨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最佳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等中央層面的指導檔案出臺,各地鼓勵生育政策陸續出臺,政策力度也在加碼。

其中,2月15日即將施行的新版《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取消了是否結婚、生育數量的限制,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事實上,較早前廣東、福建、陝西等省份都不再將生育數量、是否結婚作為生育登記的前置條件。

1月下旬,深圳釋出《關於公開徵求意見的通告》,對生育第一個子女也發放補貼。

正如中信證券研報近日指出,後續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因地制宜的鼓勵生育政策有望增多,可帶來一定的短期政策催化。

王鵬強調,鼓勵生育的相關政策支援,一定要跟當地的財力情況緊密親密符合,不僅僅是發錢,還有基本的公共服務、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是立體化的一攬子政策。

上一篇:當年賣六千,... 下一篇:傳華為王軍停...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