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入關揚州後曾十日不封刀,並屠城80萬人,百年後人們才知真相

首頁 > 歷史

清軍入關揚州後曾十日不封刀,並屠城80萬人,百年後人們才知真相

來源:一起侃軍事 釋出時間:2022-12-01 10:10

  【導讀】就拿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說起吧,雖然後來的小說和電視劇中對其進行了很多的美化,但依舊無法否認的是清朝的崛起也是伴隨著無數百姓血淋淋的性命的。如清軍在入關揚州後曾十日不封刀,並且屠城80萬人,這件事情一直是清朝想極力抹去的一個汙點,但被人偷偷記載了下來,直到百年後人們方才知道了真相。

  清朝實際上的奠基人是努爾哈赤,他出生於女真族,驍勇善戰,民風彪悍。因此也是一路攻打了許多的部落城池,收服了無數的人馬,強大的實力再加上智慧的頭腦,讓他很快的建立了後金,也就是後來的大清。他這一生真可謂是波瀾壯闊了,而且他還有著眾多的兒子,兒子們也都是一個比一個英勇,其中又以皇太極和多爾袞為這些兒子裡面最為出色的,其中皇太極年長,在朝中有著多年的威望,但多爾袞卻是努爾哈赤最得寵愛的一個兒子。

  而且也是特別的驍勇善戰,頗有努爾哈赤年輕時的樣子,且還有一個同母的弟弟多鐸的支援。因此也與皇太極明裡暗裡的爭鬥了許久,直到努爾哈赤年邁去世,皇太極佔著年長的名義加上威望深厚,最終做上了皇位,並改國號為大清。而後發展了一系列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朝堂爭鬥也好,宮廷鬥爭也好。這些百年前的事情,我們卻都是無比的清晰瞭解。這也就是大清的由來了。

  眾所周知的是一個朝代的崛起必然會伴隨著無數的戰爭和許多流離失所的百姓們。但無論戰爭怎樣的殘酷,雙方怎樣的敵對,屠城都絕對是一個大忌,因為那樣太喪失道德,殘忍的屠殺無辜的百姓,也不會真正的贏得民心的。

  但多鐸就這樣做了,那麼究竟是為何呢?大家都知道,在清朝前面的朝代便是明朝了,那個時候眼見著明朝的覆滅,清朝的統治。一些明朝的百姓和將領們自然是心有不甘的,而且有一句話說得好“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清朝的統治者又不是漢人,這種反叛之心自然是愈演愈烈了。

  於是明朝的將領們加上一些百姓們,自然就成了清朝首要解決的心腹大患了。可是這些人都是一些難啃的硬骨頭,又哪裡是可以輕鬆解決的呢。於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拉鋸戰後,這些明朝的舊黨們駐守在揚州城內,其中還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史可法將軍。

  清軍對此久攻不下,於是就派出了多鐸前來征戰,一來他身份尊貴,對於很多事情都有著決定權。二來是他也確實驍勇善戰,可以說為大清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就這樣多鐸奉命前去勸降史可法,希望這個名將可以為自己所用。

  哪知道史可法不僅沒被多鐸開出的條件誘惑,甚至還揚言到要與多鐸一決死戰。多鐸被氣急了,於是他當場命人用火炮轟開了揚州城的大門。並且下令屠城,殺滅揚州城內的百姓,整整十天,清朝的軍隊們都未封刀,一直將揚州城內80萬百姓都殺盡了,那場面,可以用慘絕人寰來形容了。也讓人更加的感到多鐸的狠辣無情了,但他最後也是年紀輕輕就因病而死,也不知道是否是冥冥之中自有報應了。

  無論在什麼朝代,屠城都是不可抹去的一個汙點,在清朝自然也是不例外的。統治者們只希大家能夠記住他們的功績,而忘記他們犯下的罪行,於是便想要抹去這段黑暗的歷史。這個人便是乾隆了,他下令焚燒了許多的史書記載,其中就包括屠城十日這一段。但好在當時揚州的倖存者偷偷的將自己當年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書,並且帶到了日本去,這才躲了過去。而數百年後,這本書又輾轉反側的回到了中國,也為大家揭開了這段黑暗的往事。人們也這才知道了真相,知道了當年多鐸在揚州城內是如何對待這些無辜的百姓們的。

  有一句話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當年多爾袞與皇太極的皇位之爭,未必是皇太極佔了年長的優勢。這其中也可能因為多鐸的手段太過粗暴殘忍,以至於百姓們對於他的同母兄長多爾袞的印象也十分的不好。試問,一個得不到民心的人如何去統領這天下,如何令百姓們信服呢?我們也應該感謝這些勇士們在那種情況下,依舊將當年的事實記載下來,給千百年後的人們一個真相。雖然已經不能夠為那些慘死的百姓們討一個公道,但是事情的真相是不會被掩埋的!

  就像前文所說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可以理解打仗有所傷亡,這都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我們不能夠理解的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或者為了自己出氣,就對於無辜的百姓們進行慘無人道的殺戮,這樣的人最終也會得到報應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慶幸自己能夠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讓我們可以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也要更加的努力,日後好好的報效我們的國家,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上一篇:乾隆常常賞給... 下一篇:明朝定都北京...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