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A已經落後了?中國的第四代坦克什麼時候能出來?

首頁 > 軍事

99A已經落後了?中國的第四代坦克什麼時候能出來?

來源:車與茶 釋出時間:2022-07-06 09:10

  導讀:就在上個月,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公開展示了KF-51“黑豹”主戰坦克,這也是繼T-14“阿瑪塔”之後唯一一種第四代主戰坦克。對於長期以來“一潭死水”坦克來說,KF-51的現身無疑令人眼前一亮。隨著俄烏衝突的繼續,歐洲各國都開始考慮重整軍備,而坦克這種重要的陸戰武器也成為了發展的重點。

  以波蘭為例,波蘭不僅將國內大批的豹2早期型號升級為豹2PL,還向美國採購了M1A2坦克。但這些先進坦克也只是“過渡”,波蘭真正要大規模裝備的,是引進韓國的K2PL坦克。不僅如此,挪威也在計劃採購新型坦克,競標方包括豹2A7和K2NO。而在我軍中,情況又大不一樣。雖然老舊的59式坦克已經基本退出現役,15式輕型坦克也已經開始列裝,但也就僅此而已,99A不僅沒有換代的跡象,就連明顯的改進也沒有。在我軍武器裝備迅速更新的今天,坦克似乎被忽略了一樣。作為中國裝備的最強大的主戰坦克,面對M1A2C、豹2A7、K2PL、T-90M,甚至T-14、KF-51這些第四代坦克,99A的表現究竟如何?真的已經落後了嗎?

  99A是怎樣誕生的

  熟悉國產坦克發展的軍迷們一定都知道,中國坦克的發展經歷過一段極度艱難的時期。由於國內經濟水平的限制,當時的中國根本沒有錢去採購坦克。59式坦克長期佔據我軍的主力地位,而更先進的69式、79式、80式、88式、90式等型號,要麼只能少量裝備我軍,要麼只能出口。

  但就算是這些“先進”坦克,也只是相對59來說的。不要說是西方的豹2、M1坦克,就連如今被軍迷嗤之以鼻的T-72,也是當年我軍仰望的物件。隨著時間進入21世紀,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已經急需換代,而坦克更是不能再拖了。在這樣的背景下,1989年,國產第三代主戰坦克-WZ123工程正式立項研發,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WZ123又分離出了兩個子型號:WZ123A和WZ123B。其中WZ123A是對WZ123的大改型號,而WZ123B則是對WZ123進行小修小補,提升效能的方案。這兩個型號,我們現在一般稱為99A和99式——沒錯,99A的方案甚至要早於99式,而今天的99式,是在WZ123無法滿足效能需求後二次改進而成的。

  99A的缺點在哪裡?

  作為一種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就已經確定性能指標,計劃在21世紀頭十年服役的坦克,99A的設計實際上受到了很多限制。儘管直到2014年左右才基本完善,但幾乎所有工作都是為了實現20多年前就確定的指標。由於最初的設計指標限制,99A的戰鬥全重只有55噸,比起那些超過60噸甚至70噸的西方坦克,99A的機動性佔有一定優勢,但在防護效能上稍有不足。

  而在火力方面,和96式坦克通用彈藥的要求極大地限制了99A的火力,面對2010年前後誕生的,抗穿普遍達到700、800毫米的國外先進主戰坦克,99A很難在正面將其擊穿。對於99A的效能,相信很多網友會提出完全不同的意見,例如所謂的“一米陽光”。但軍武菌想說的是,任何問題都要考慮最基礎的物理學常識。如果99A真的能在重量不變的情況下,憑空比99式增強近一半的穿甲和防護能力,那除非是是神仙顯靈,或者有外星人指導了。

  如果去掉99A“中國最先進坦克”的光環,這種被設計用來追趕T-72B、T-80的坦克毫無疑問是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99式和99A本身進度的拖沓,讓這種坦克面對的環境已經大不一樣了——當然,我們也不能苛求中國的坦克工程師,在那種一窮二白的條件下設計出一輛先進水平的坦克,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和當年的“拼裝貨”K2相比,已經是脫胎換骨了

  一方面,國外坦克的發展速度同樣不慢,美國、德國等主流強國自然不必說,俄羅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連日本、韓國也逐漸掌握了比較先進的坦克技術,當年的指標已經難以滿足現實需求了。不要說對比第四代坦克,和先進的第三代坦克相比,99A也存在著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軍武菌必須指出的一點是,不論中蘇、中俄兩國的關係現在和曾經有多好,這個北方的強鄰永遠都是中國陸軍的主要假想敵之一,而中國的坦克設計,也必須考慮抵抗俄國的進攻。但凡事總有輕重緩急,在中俄兩國關係密切的今天,發展一種先進坦克存在一定必要性,但絕非當務之急。

  99A還有改進空間嗎?

  如果用現在的技術對99A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是否可以提高99A的效能呢?軍武菌覺得:可以,但沒必要。目前來說,99A最大的問題在於,125毫米滑膛炮的效能已經接近極限了。這當然不是因為125炮本身的問題,而是自動裝彈機的尺寸限制。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穿甲彈的長度越長,穿甲威力也將越強,但以大家熟悉的“三期彈”DTC10-125為例,這種穿甲彈的尺寸已經是99和96系列的極限,再長的穿甲彈就無法裝入自動裝彈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投入大量資源對三期彈進行改進,當然是能夠提升穿甲威力的,但效果又如何呢?即使有一點微不足道的提升,面對那些抗穿效能超過800甚至900毫米的坦克,也還是一樣打不穿。物理法則已經限制住了99系列坦克的火力,向上發展的空間幾乎不存在了。如果想要修改現役的所有坦克,使其能夠發射加長的新型穿甲彈,在成本上也是非常不划算的一筆賬。

  因此,未來對於99A的改進,恐怕只會增加部分子系統,例如主動防禦系統等,而不會是大規模的改造。對於99系列坦克來說,它們的歷史使命已經接近完成了。

  中國未來會有什麼坦克?

  中國會發展第四代坦克嗎?中國未來的坦克長什麼樣?在軍武菌看來,未來的十年,甚至五年之內,中國自己的第四代主戰坦克一定會和大家見面。無論是99A坦克,還是15式坦克,或是外貿的VT-4/VT-5,這些坦克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但又都是武器裝備研發過程中的必經之路。而在不斷地使用、改進之中,中國的坦克工程師們積累的經驗都是極為寶貴的。而未來的國產第四代坦克,將會彌補過去的缺憾,成為優點的集大成者。

  由於125炮的發現陷入瓶頸,國產第四代主戰坦克未必會繼續沿用這一口價,而是有可能參考西方坦克,改用120毫米口徑主炮。不過,繼續發展125炮,並且結合新型自動裝彈機也是一個可能的選擇。而新型的高效能穿甲彈,也將成為第四代坦克的發展核心。對於第四代坦克,很多國家都提出了改用大口徑火炮的方案。德國的KF-51採用了130毫米炮,俄羅斯的T-14曾經有152炮的計劃,國內也曾經提出研製130毫米和140毫米的坦克炮。這樣的大口徑火炮,確實能夠大幅提升坦克的威力。

  但大口徑火炮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炮彈尺寸的大幅增加,顯然會影響坦克的載彈量。現代主戰坦克的載彈量本就不多,如果換裝大口徑炮彈,載彈量顯然會進一步降低。在軍武菌看來,超過130毫米的大口徑主炮,未必會提升坦克的作戰效能。不過,採用模組化設計的第四代坦克擁有極佳的通用性,少量裝備一種在基礎型號坦克上稍加改進的大口徑版本,並不會對軍隊的後勤造成顯著影響。因此,這些大口徑坦克在未來或許擁有一定的存在意義,但很難取代傳統口徑的坦克。

  除了在火力、防護、機動性全面領先第三代坦克之外,第四代坦克的資訊化水平也會顯著提升,成為未來戰爭中的關鍵節點——對於中國來說,這種“軟實力”的技術難度,可能反而是最低的。當然,正如軍武菌之前所說的,坦克並不是我國短時間內發展的重點裝備。應對當前的安全威脅,99A已經“夠用”了。但任何一種武器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99A的換代是必然的。而發展一種第四代坦克,無疑是最划算,也是最有效的方案。或許,我們和國產新型坦克見面的日子,真的已經不遠了。

上一篇:日本下水6800... 下一篇:從被7艦圍堵...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