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醫的不傳之秘在於量?從如何“妙用”黃芪,或就能明白

首頁 > 健康

為什麼說中醫的不傳之秘在於量?從如何“妙用”黃芪,或就能明白

來源:追夢娛樂圈 釋出時間:2024-04-17 12:31

“中醫”在大多數人眼中,都是賦有一定“神奇”色彩的,而其神奇之處除了體現於醫家獨有的看診方式外,在藥材以及方劑上,也都有所體現,有些看起來極為普通的藥材,竟也能在醫家的巧妙搭配下,形成治療病症的傳世名方,而之所以會這樣,其實是與中藥藥性、歸經、功效等,都密切相關的。

當然,除了這些外,方劑的用量也很重要,甚至還有人稱:“中醫的不傳之秘就在於量”,有時候,即便所用是同一味中藥,但用量不一樣,最終所發揮的作用也存在明顯差異,而若是不慎將用量用錯,超過了正常使用範圍,那麼或許還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後果。

就以黃芪這味藥材為例,它作為中醫醫家的常用之物,具有很好地補氣作用,素有“補氣之長”之稱,但是從經方的角度來看,張仲景收錄於《傷寒論》中的方子幾乎都沒有用到黃芪,在《金匱要略》裡也不多,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它雖補氣,卻很容易散掉,往往需要長期服用才,因此,更多時候,會被用於慢性病症的治療或改善。

東漢名醫張仲景在使用黃芪時有三類劑量,最大用量即體現於“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知道這一方劑的人其實並不多,這個方劑屬於解表方,具有扶正解表的作用,其中,黃芪的用量有五兩,可用於治療出汗、黃汗等病症,原文中是這樣說的:“色正黃如柏汁”,而汗出越多,黃芪的用量就會越大,而且,大量使用黃芪還能達到利水的效果,能夠改善下肢以及全身的浮腫。

當然,後世也有不少醫家都曾選用黃芪來治療水腫病症,但在劑量選擇上都很大,比如,在清代陸定圃的《冷廬醫話》裡就記載了這樣一個醫案,有一名患者出現了全身性浮腫,病情很危重,於是,醫家就用了大量黃芪,煮粥喂服,之後,患者的小便次數明顯增多,自身腫脹也得以消除,人也變得愈發清醒。

這些經驗也為後世的很多醫家提供了依據,因此,在針對水腫病症進行治療時,可選用的利水祛溼藥材不再僅僅只是茯苓、白朮、澤瀉,大量使用黃芪,也同樣具有一定療效,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存在臟腑虛弱的問題,而黃芪藥性平緩,不僅補氣,同時還能將水溼祛除,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大量黃芪不僅可以改善水溼病症,在調理中風病症方面,也同樣具有一定能力,而對此最具有代表的方子,就是清代名醫王清任收錄在《醫林改錯》中的補陽還五湯,此方劑可以說是治療中風病症的“聖方”,而其中就用到黃芪這味中藥材,在用量上高達四兩,當然,醫家往往也會根據患者中風程度的不同,而酌量加減用量。

除了大劑量使用外,張仲景也常採取中等用量,黃芪中等用量則具有治療血痺的效果,張仲景收錄於《金匱要略》中的“黃芪桂枝五物湯”,其中的黃芪用量為三兩,具有益氣溫經、和血通痺的效果,常用於治療血痺、肌膚麻木不仁等病症,可以說是治療血痺的一張專方。

這個方劑的關鍵在於“血痺”,簡單來說,就是血脈受阻,不僅會有肌膚麻木不仁表現,同時,患者還會伴有瘙癢、酸脹,甚至還會感覺痛苦悲傷、灼熱等不適,對此,都可以使用這一方劑來加以治療。

張仲景對黃芪的少劑量使用,只有一兩半,代表方劑就是黃芪建中湯,用於虛勞裡急病症的改善,這個方劑的組成很簡單,僅僅用到了五味中藥材,分別是黃芪、白芍、桂枝、生薑還有大棗,但在煎煮時,還會加入飴糖,方劑裡黃芪的用量是桂枝的一半,藥量非常小,主要起著補脾益氣的效果。

由此可見,中醫的不傳之秘雖在於用量,但並不是說其用量不能告知,而是每個人的症狀不一,症狀表現也會存在不同,所以,醫家用藥時就必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選用。

【本圖文由“軒轅島”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中醫”在大多數人眼中,都是賦有一定“神奇”色彩的,而其神奇之處除了體現於醫家獨有的看診方式外,在藥材以及方劑上,也都有所體現,有些看起來極為普通的藥材,竟也能在醫家的巧妙搭配下,形成治療病症的傳世名方,而之所以會這樣,其實是與中藥藥性、歸經、功效等,都密切相關的。

當然,除了這些外,方劑的用量也很重要,甚至還有人稱:“中醫的不傳之秘就在於量”,有時候,即便所用是同一味中藥,但用量不一樣,最終所發揮的作用也存在明顯差異,而若是不慎將用量用錯,超過了正常使用範圍,那麼或許還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後果。

就以黃芪這味藥材為例,它作為中醫醫家的常用之物,具有很好地補氣作用,素有“補氣之長”之稱,但是從經方的角度來看,張仲景收錄於《傷寒論》中的方子幾乎都沒有用到黃芪,在《金匱要略》裡也不多,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它雖補氣,卻很容易散掉,往往需要長期服用才,因此,更多時候,會被用於慢性病症的治療或改善。

東漢名醫張仲景在使用黃芪時有三類劑量,最大用量即體現於“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知道這一方劑的人其實並不多,這個方劑屬於解表方,具有扶正解表的作用,其中,黃芪的用量有五兩,可用於治療出汗、黃汗等病症,原文中是這樣說的:“色正黃如柏汁”,而汗出越多,黃芪的用量就會越大,而且,大量使用黃芪還能達到利水的效果,能夠改善下肢以及全身的浮腫。

當然,後世也有不少醫家都曾選用黃芪來治療水腫病症,但在劑量選擇上都很大,比如,在清代陸定圃的《冷廬醫話》裡就記載了這樣一個醫案,有一名患者出現了全身性浮腫,病情很危重,於是,醫家就用了大量黃芪,煮粥喂服,之後,患者的小便次數明顯增多,自身腫脹也得以消除,人也變得愈發清醒。

“中醫”在大多數人眼中,都是賦有一定“神奇”色彩的,而其神奇之處除了體現於醫家獨有的看診方式外,在藥材以及方劑上,也都有所體現,有些看起來極為普通的藥材,竟也能在醫家的巧妙搭配下,形成治療病症的傳世名方,而之所以會這樣,其實是與中藥藥性、歸經、功效等,都密切相關的。

當然,除了這些外,方劑的用量也很重要,甚至還有人稱:“中醫的不傳之秘就在於量”,有時候,即便所用是同一味中藥,但用量不一樣,最終所發揮的作用也存在明顯差異,而若是不慎將用量用錯,超過了正常使用範圍,那麼或許還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後果。

就以黃芪這味藥材為例,它作為中醫醫家的常用之物,具有很好地補氣作用,素有“補氣之長”之稱,但是從經方的角度來看,張仲景收錄於《傷寒論》中的方子幾乎都沒有用到黃芪,在《金匱要略》裡也不多,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它雖補氣,卻很容易散掉,往往需要長期服用才,因此,更多時候,會被用於慢性病症的治療或改善。

東漢名醫張仲景在使用黃芪時有三類劑量,最大用量即體現於“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知道這一方劑的人其實並不多,這個方劑屬於解表方,具有扶正解表的作用,其中,黃芪的用量有五兩,可用於治療出汗、黃汗等病症,原文中是這樣說的:“色正黃如柏汁”,而汗出越多,黃芪的用量就會越大,而且,大量使用黃芪還能達到利水的效果,能夠改善下肢以及全身的浮腫。

當然,後世也有不少醫家都曾選用黃芪來治療水腫病症,但在劑量選擇上都很大,比如,在清代陸定圃的《冷廬醫話》裡就記載了這樣一個醫案,有一名患者出現了全身性浮腫,病情很危重,於是,醫家就用了大量黃芪,煮粥喂服,之後,患者的小便次數明顯增多,自身腫脹也得以消除,人也變得愈發清醒。

上一篇:《商君書》和... 下一篇:別生氣,氣出...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