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辨之戰爆發於何時?

首頁 > 歷史

下辨之戰爆發於何時?

來源:匿名 釋出時間:2022-09-30 08:17

下辨之戰是三國著名戰役漢中之戰的前哨戰,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張飛與馬超奉命攻打武都,並率領吳蘭、雷銅、任夔兵臨沮水,想要藉此攻打武都、陰平兩郡,但被曹休識破計謀,最終被曹洪、曹休、曹真、張既等人聯手擊破,蜀軍作戰失利,吳蘭、雷銅、任夔等將領先後戰死,歷史上把這場戰役叫作下辨之戰。這是張飛人生之中的最後一次大戰,公元221年張飛在出徵東吳前,被部將殺害;這也是馬超歸附劉備之後唯一一次帶兵出戰,公元222年馬超病逝。張飛、馬超同為五虎上將,強強聯手,為何卻被初出茅廬的曹休擊敗了呢?一切都要從頭說起:下辨之戰的背景公元215年曹操徵漢中,張魯投降,漢中一戰而定,曹操沒有趁機進攻益州,而是退回了鄴城,留下夏侯淵、張郃鎮守漢中。

1、同年,張飛在宕渠大敗前來遷移百姓的張郃。

2、漢中是益州的門戶,漢中在曹操手裡,就相當於劉備頭上時刻懸著一把刀,所以奪取漢中勢在必行。

3、公元217年,法正建議劉備奪取漢中,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第一,曹操之所以在奪取漢中後,迅速撤走,而不是進攻益州,必是因為國有內亂,所以,現在進攻漢中正當其時;第二,曹操留下守漢中的夏侯淵、張郃非一國之帥,所以,現在進攻漢中必可取勝。

4、第三,漢中地理位置重要,如果攻取漢中,不僅從政治方面能夠鼓舞西川,而且還得到三個戰略益處:上,可以奪取關中,進軍中原,實現討伐國賊,尊崇漢室的目標;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開拓國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計謀。

5、法正的論述相當精妙,將漢中的戰略意義完全揭示了出來。

6、劉備完全贊同法正的分析,開始了漢中之戰。

7、劉備的部署是兵分兩路:在主戰場的漢中方面,劉備率法正、黃忠、魏延、趙雲、高翔等,先用黃權之計攻破巴東郡的樸胡及巴西郡的杜濩,進攻漢中的陽平關;同時,劉備令馬超、張飛、吳蘭、雷銅、任夔等攻武都郡,屯於下辨,目的是伺機攻擊攻擊雍州,同時牽制曹操方面軍力。

8、下辨之戰經過劉備派遣馬超參加涼州作戰,目的無非是要利用馬超在涼州的聲望,馬超果然成功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劉備,牽制曹軍先鋒主力,但其實下辨之戰真正的統帥當然是張飛。

9、面對張飛、馬超的進攻,曹操任命曹休為騎都尉,與議郎辛毗一起擔任主帥曹洪的參軍,且和偏將軍曹真、雍州刺史張既等隨曹洪進軍征討。

10、曹操在出徵前對曹休說:“你雖名為參軍,但其實就是這支軍隊的主帥。

11、”曹洪是曹休的親叔叔,加上自知能力不足,得知此令後,乾脆把軍中事務全部委託給曹休負責。

12、當時劉備見曹軍進至下辨,於是遣張飛屯駐於固山一帶,對外聲稱要切斷曹軍的後路。

13、曹洪與諸將進行商議後都對是否繼續進軍猶豫不決,曹休說:“賊兵若真有意斷我後路,就應該隱蔽地行動,暗中設伏。

14、如今卻先虛張聲勢,說明這只是劉備等人的疑兵之計。

15、我軍應該趁敵人尚未在下辨集結大軍之時,儘快擊破吳蘭。

16、一旦吳蘭被擊敗,張飛的疑兵就毫無意義了,必定會自行退走的。

17、”曹洪聽從了曹休的建議,迅速進擊下辨,寡不敵眾之下,吳蘭軍稀裡糊塗就被曹軍騎兵擊潰,部將雷銅、任夔雖拼死抵抗,腦袋都被砍掉了。

18、吳蘭軍全軍覆沒,張飛、馬超只能引兵而退。

19、張飛、馬超失利的原因劉備兩路進軍本來的目的,張飛、馬超只是輔助,陽平關才是戰場核心,所以張飛、馬超的兵力肯定不多。

20、本就不多的兵力,張飛卻進軍固山,只留下吳蘭守下辨,讓本就稀少的兵力更加羸弱,所以才被曹洪、曹休等人一擊而破。

21、下辨丟了,張飛、馬超也就沒必要在固山“演戲”了,只好撤走。

22、但這裡有一個問題,據《三國志·曹休傳》的記載,張飛分兵固山,是劉備的安排(備遣張飛屯固山)。

23、也有的記載說,分兵固山是張飛的自作主張,這樣責任就很難劃定了,下辨之敗到底是劉備,還是張飛的責任?但可以肯定的是,劉備或者張飛搞得這出“疑兵之計”,輕而易舉的被曹休識破,這才是下辯之敗的根本原因。

24、曹休作為曹魏宗室的二代將領,之前並沒有單獨領兵作戰的機會,而劉備、張飛等人肯定知道曹洪能力並不強,事實證明曹洪確實差點上當,但他們卻忽略了初出茅廬的曹休。

25、張飛、馬超雖然失敗,但劉備最終還是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

26、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於定軍山斬殺曹軍統帥夏侯淵。

27、曹操遂親征漢中,但劉備堅守險要,曹軍難以攻克,逃亡計程車兵越來越多,不久後曹操只得命令各路軍隊陸續退出漢中,漢中遂為劉備所有。

下辨之戰爆發於何時?

上一篇:歷史上洪承疇... 下一篇:關羽兵敗被抓...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