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光 | 陳彩萍教授:提升乳腺癌早診早治,守護“她”健康

首頁 > 健康

科普時光 | 陳彩萍教授:提升乳腺癌早診早治,守護“她”健康

來源:知識百科 釋出時間:2024-05-05 12:41

乳腺癌作為名副其實的“紅顏殺手”,始終嚴重威脅女性身體健康。早診早治對於改善乳腺癌預後至關重要,強化高危人群篩查、提高公眾健康意識及合理應用篩查技術是乳腺癌早防治的關鍵環節。此次《醫師報》特邀嘉興市第一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主任陳彩萍教授分享乳腺癌早診早治的相關內容。

重視女性發病年齡

篩選乳腺癌高危人群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2022年中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乳腺癌牢牢佔據女性惡性腫瘤前列,位居第2位(圖1),新發病例達35.72萬[1]。研究顯示,中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在45到55歲左右[2]比西方國家約早10年,而發病年齡的前移進一步增添了乳腺癌防治難度,當前乳腺癌早診早治之路仍任重道遠。

乳腺癌的發病與年齡、生活方式、遺傳等諸多因素相關。《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24年版)》[2]中明確了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主要類別,主要包括以下三類:第一類是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的群體,因其暴露於大劑量輻射而具有較高的患病風險;第二類是既往患有小葉或乳腺導管不典型增生、小葉原位癌的患者,此類病變存在向乳腺癌轉化的趨勢;第三類是有明顯乳腺癌遺傳傾向的人群,如一級親屬(母親、女兒及姐妹)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一級親屬有至少1人攜帶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二級親屬(姑、姨、祖母或外祖母)50歲前有2人及以上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其患乳腺癌的風險呈倍數增加。另外,乳腺癌家族史也是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針對乳腺癌高危人群,篩查至關重要,應著重推進高危人群的篩查工作,力求早發現早治療。

圖1中國女性前十位惡性腫瘤發病率[1]

捕捉早期危險訊號

優選早篩檢查方式

乳腺癌的高發態勢也與患者對早期危險訊號的忽視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儘管國家啟動“兩癌”篩查多年,民眾防癌意識有了很大提升,但國內仍有很多民眾的篩查意識薄弱,一部分患者忽視乳房發出的早期異常訊號,如乳房腫塊、乳頭凹陷或溢液等,導致就診時已達中晚期,預後常不佳。高糖飲食、紅肉過量、肥胖、缺乏運動及哺乳不足[3]等作為潛在風險因素,可進一步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因此,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不僅要加強對高危人群的識別,也應將腫瘤高發年齡段的普通人群的早期篩查視為重點,提高公眾對早期危險訊號的警覺性,並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進一步降低乳腺癌發病率,提高治癒率。

乳腺超聲是我國主要的乳腺癌篩查手段,鑑於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年齡較早[4],乳腺仍處於緻密階段,超聲檢測具有較高的適用性[5]。隨著年齡增加,50歲後乳腺緻密度逐漸下降,鉬靶則可能更受青睞。但鉬靶與超聲在篩查選擇上並非對立,兩者在功能上存在互補[6],超聲對檢測小結節敏感,而鉬靶對鈣化灶的檢出率會更高,聯合使用這兩種方法可顯著提高乳腺癌的檢出率[7],有助於更準確地發現早期腫瘤或較小病灶。乳腺磁共振通常不用於篩查,多用於保乳手術或新輔助治療的評估。因此,在制定乳腺癌篩查方案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和乳腺狀態,以選擇最合適的篩查手段。

依據分級治療隨訪

提升早診早治比例

目前廣泛採用乳腺BI-RADS分級標準,將乳腺結節分為0到6類(表1)[2]。0類需要藉助其他影像學檢查進一步評估。1類和2類分別為陰性與良性病灶,可根據年齡及臨床表現定期隨診,無需特殊處理。3類可能為良性病灶,建議短期內進行復查(3到6個月),如隨訪期間病灶保持穩定,隨訪時間可延長至半年甚至1年。4類為可疑的惡性病灶,通常建議手術活檢,目前將其劃分為4A、4B、4C,分級越高,惡性機率越高,手術參與率也隨之提升。5類具備典型的惡性徵象,高度可能為惡性,可能性≥95%,需積極進行治療。

表1乳腺BI-RADS分級[2]

提高乳腺癌早診早治比例是乳腺癌防治領域的核心工作,其關鍵在於積極科普宣傳,樹立群眾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理念,此舉不僅有助於減少治療費用,還能顯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嘉興市第一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依託粉紅絲帶俱樂部、黨支部志願服務等平臺,積極組織科普宣教活動,科普進村、進社群,提高公眾對乳腺疾病及乳腺癌篩查的認知,從而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檢出率。目前已在乳腺癌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陳彩萍教授總結

乳腺癌是女性高發惡性腫瘤,早診早治至關重要。識別高危人群、加強篩查意識,結合超聲、鉬靶等手段,可提升早期發現率。依據影像檢查分級定製治療及隨訪方案,有助於精準施治。以醫院為中心積極推廣宣教、深入社群科普,完善篩查體系等舉措,可進一步提高乳腺癌早診早治比例,同時對乳腺癌進行規範綜合治療,不斷提升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質量,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

陳彩萍教授簡介

主任醫師

嘉興市第一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主任 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乳腺疾病專業委員會浙江分會常委;

浙江省腫瘤微創外科聯盟乳腺專委會常委;

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乳腺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醫師協會乳腺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數理醫學學會乳腺腫瘤診療專委會委員;

嘉興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嘉興市中西醫結合學會乳腺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

參考文獻(向上滑動檢視):

[1] Zheng RS, Chen R, Han F,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J].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2024,46(3):221-231.

[2]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乳腺腫瘤學組, 邵志敏.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24年版)[J]. 中國癌症雜誌, 2023,33(12):1092-1186.

[3] Siegel RL, Miller KD, Fuchs H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J]. CA Cancer J Clin, 2022,72(1):7-33.

[4]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 中國年輕乳腺癌診療專家共識(2022)[J]. 中華醫學雜誌, 2023,103(6):387-403.

[5] Shen S, Zhou Y, Xu Y, et al.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trial comparing ultrasound vs mammography for screening breast cancer in high-risk Chinese women[J]. Br J Cancer, 2015,112(6):998-1004.

[6] Tadesse GF, Tegaw EM, Abdisa EK.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mammography and ultrasound in breast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Ultrasound, 2023,26(2):355-367.

[7] Lan-Wei G. Analysis of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results in urban areas of He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1,39(15_suppl):10543.

乳腺癌作為名副其實的“紅顏殺手”,始終嚴重威脅女性身體健康。早診早治對於改善乳腺癌預後至關重要,強化高危人群篩查、提高公眾健康意識及合理應用篩查技術是乳腺癌早防治的關鍵環節。此次《醫師報》特邀嘉興市第一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主任陳彩萍教授分享乳腺癌早診早治的相關內容。

重視女性發病年齡

篩選乳腺癌高危人群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2022年中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乳腺癌牢牢佔據女性惡性腫瘤前列,位居第2位(圖1),新發病例達35.72萬[1]。研究顯示,中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在45到55歲左右[2]比西方國家約早10年,而發病年齡的前移進一步增添了乳腺癌防治難度,當前乳腺癌早診早治之路仍任重道遠。

乳腺癌的發病與年齡、生活方式、遺傳等諸多因素相關。《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24年版)》[2]中明確了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主要類別,主要包括以下三類:第一類是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的群體,因其暴露於大劑量輻射而具有較高的患病風險;第二類是既往患有小葉或乳腺導管不典型增生、小葉原位癌的患者,此類病變存在向乳腺癌轉化的趨勢;第三類是有明顯乳腺癌遺傳傾向的人群,如一級親屬(母親、女兒及姐妹)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一級親屬有至少1人攜帶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二級親屬(姑、姨、祖母或外祖母)50歲前有2人及以上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其患乳腺癌的風險呈倍數增加。另外,乳腺癌家族史也是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針對乳腺癌高危人群,篩查至關重要,應著重推進高危人群的篩查工作,力求早發現早治療。

圖1中國女性前十位惡性腫瘤發病率[1]

捕捉早期危險訊號

優選早篩檢查方式

乳腺癌的高發態勢也與患者對早期危險訊號的忽視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儘管國家啟動“兩癌”篩查多年,民眾防癌意識有了很大提升,但國內仍有很多民眾的篩查意識薄弱,一部分患者忽視乳房發出的早期異常訊號,如乳房腫塊、乳頭凹陷或溢液等,導致就診時已達中晚期,預後常不佳。高糖飲食、紅肉過量、肥胖、缺乏運動及哺乳不足[3]等作為潛在風險因素,可進一步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因此,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不僅要加強對高危人群的識別,也應將腫瘤高發年齡段的普通人群的早期篩查視為重點,提高公眾對早期危險訊號的警覺性,並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進一步降低乳腺癌發病率,提高治癒率。

乳腺超聲是我國主要的乳腺癌篩查手段,鑑於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年齡較早[4],乳腺仍處於緻密階段,超聲檢測具有較高的適用性[5]。隨著年齡增加,50歲後乳腺緻密度逐漸下降,鉬靶則可能更受青睞。但鉬靶與超聲在篩查選擇上並非對立,兩者在功能上存在互補[6],超聲對檢測小結節敏感,而鉬靶對鈣化灶的檢出率會更高,聯合使用這兩種方法可顯著提高乳腺癌的檢出率[7],有助於更準確地發現早期腫瘤或較小病灶。乳腺磁共振通常不用於篩查,多用於保乳手術或新輔助治療的評估。因此,在制定乳腺癌篩查方案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和乳腺狀態,以選擇最合適的篩查手段。

依據分級治療隨訪

提升早診早治比例

目前廣泛採用乳腺BI-RADS分級標準,將乳腺結節分為0到6類(表1)[2]。0類需要藉助其他影像學檢查進一步評估。1類和2類分別為陰性與良性病灶,可根據年齡及臨床表現定期隨診,無需特殊處理。3類可能為良性病灶,建議短期內進行復查(3到6個月),如隨訪期間病灶保持穩定,隨訪時間可延長至半年甚至1年。4類為可疑的惡性病灶,通常建議手術活檢,目前將其劃分為4A、4B、4C,分級越高,惡性機率越高,手術參與率也隨之提升。5類具備典型的惡性徵象,高度可能為惡性,可能性≥95%,需積極進行治療。

表1乳腺BI-RADS分級[2]

乳腺癌作為名副其實的“紅顏殺手”,始終嚴重威脅女性身體健康。早診早治對於改善乳腺癌預後至關重要,強化高危人群篩查、提高公眾健康意識及合理應用篩查技術是乳腺癌早防治的關鍵環節。此次《醫師報》特邀嘉興市第一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主任陳彩萍教授分享乳腺癌早診早治的相關內容。

重視女性發病年齡

篩選乳腺癌高危人群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2022年中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乳腺癌牢牢佔據女性惡性腫瘤前列,位居第2位(圖1),新發病例達35.72萬[1]。研究顯示,中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在45到55歲左右[2]比西方國家約早10年,而發病年齡的前移進一步增添了乳腺癌防治難度,當前乳腺癌早診早治之路仍任重道遠。

乳腺癌的發病與年齡、生活方式、遺傳等諸多因素相關。《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24年版)》[2]中明確了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主要類別,主要包括以下三類:第一類是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的群體,因其暴露於大劑量輻射而具有較高的患病風險;第二類是既往患有小葉或乳腺導管不典型增生、小葉原位癌的患者,此類病變存在向乳腺癌轉化的趨勢;第三類是有明顯乳腺癌遺傳傾向的人群,如一級親屬(母親、女兒及姐妹)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一級親屬有至少1人攜帶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二級親屬(姑、姨、祖母或外祖母)50歲前有2人及以上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其患乳腺癌的風險呈倍數增加。另外,乳腺癌家族史也是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針對乳腺癌高危人群,篩查至關重要,應著重推進高危人群的篩查工作,力求早發現早治療。

圖1中國女性前十位惡性腫瘤發病率[1]

捕捉早期危險訊號

優選早篩檢查方式

乳腺癌的高發態勢也與患者對早期危險訊號的忽視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儘管國家啟動“兩癌”篩查多年,民眾防癌意識有了很大提升,但國內仍有很多民眾的篩查意識薄弱,一部分患者忽視乳房發出的早期異常訊號,如乳房腫塊、乳頭凹陷或溢液等,導致就診時已達中晚期,預後常不佳。高糖飲食、紅肉過量、肥胖、缺乏運動及哺乳不足[3]等作為潛在風險因素,可進一步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因此,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不僅要加強對高危人群的識別,也應將腫瘤高發年齡段的普通人群的早期篩查視為重點,提高公眾對早期危險訊號的警覺性,並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進一步降低乳腺癌發病率,提高治癒率。

乳腺超聲是我國主要的乳腺癌篩查手段,鑑於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年齡較早[4],乳腺仍處於緻密階段,超聲檢測具有較高的適用性[5]。隨著年齡增加,50歲後乳腺緻密度逐漸下降,鉬靶則可能更受青睞。但鉬靶與超聲在篩查選擇上並非對立,兩者在功能上存在互補[6],超聲對檢測小結節敏感,而鉬靶對鈣化灶的檢出率會更高,聯合使用這兩種方法可顯著提高乳腺癌的檢出率[7],有助於更準確地發現早期腫瘤或較小病灶。乳腺磁共振通常不用於篩查,多用於保乳手術或新輔助治療的評估。因此,在制定乳腺癌篩查方案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和乳腺狀態,以選擇最合適的篩查手段。

依據分級治療隨訪

提升早診早治比例

目前廣泛採用乳腺BI-RADS分級標準,將乳腺結節分為0到6類(表1)[2]。0類需要藉助其他影像學檢查進一步評估。1類和2類分別為陰性與良性病灶,可根據年齡及臨床表現定期隨診,無需特殊處理。3類可能為良性病灶,建議短期內進行復查(3到6個月),如隨訪期間病灶保持穩定,隨訪時間可延長至半年甚至1年。4類為可疑的惡性病灶,通常建議手術活檢,目前將其劃分為4A、4B、4C,分級越高,惡性機率越高,手術參與率也隨之提升。5類具備典型的惡性徵象,高度可能為惡性,可能性≥95%,需積極進行治療。

表1乳腺BI-RADS分級[2]

上一篇:貴州省習水縣...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