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計算不止蘋果一個玩家——訪Rokid創始人&CEO祝銘明

首頁 > 科技

空間計算不止蘋果一個玩家——訪Rokid創始人&CEO祝銘明

來源:神劇解說 釋出時間:2024-05-02 10:07

本報記者 秦梟 杭州報道

麻省理工學院Simon Greenwold在其論文中談到,“空間計算是人類與機器的互動,其中,機器是儲存、操縱真實物件與空間的參照物。它是一種使機器在我們的工作和娛樂中成為更充分的合作伙伴的重要組成部分。”

繼個人計算和移動計算之後,這新一輪的計算正規化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到來。今年初,蘋果的首款空間計算裝置VisionPro正式開售,蘋果CEO蒂姆·庫克說道,“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

根據研究機構market.us資料顯示,預計全球空間計算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246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6202億美元,預測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8.2%。空間計算最初主要被視為一種應用於娛樂和遊戲領域的解決方案。然而,隨著企業對於沉浸式技術的投資不斷增加,對於空間計算也有了不同的瞭解。

作為中國空間計算頭部玩家,Rokid早早地開始佈局空間計算領域,從2021年開始,Rokid陸續推出了第一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Air、AR計算主機Rokid Station、第二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Max。2023年釋出的Rokid AR Studio是其基於Rokid首款消費級OST個人空間計算平臺(硬體套裝),並且公佈了YodaOS-Master自研空間作業系統。2024年4月,該公司又推出全面升級的空間計算套裝Rokid AR Lite。

近日,對於Rokid如何定義“空間計算”、AR行業的“殺手級”應用何時出現、如何看待AR行業的泡沫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Rokid創始人&CEO祝銘明。

Rokid不做跟風者

《中國經營報》:Rokid所說的“空間計算”與蘋果所述有何異同?

祝銘明:蘋果VisionPro走的是VST(Video See Through)路線,Rokid選擇的是OST(Optical See Through)路線。簡單來說,VST就是影片透視技術,透過攝像頭等感測器捕捉現實世界的畫面,然後投放到螢幕上,使用者看到的東西都是虛擬裝置讓他看的,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都是數字訊號,可以一起修改。OST,也就是光學透視,就像一塊透明的玻璃。它透過攝像頭定位和晶片計算,讓虛擬物品和現實世界能夠互動,以現實世界為主,讓使用者體驗更棒。二者區別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是頭戴形態,一個是眼鏡形態,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形態。

從桌面計算到移動計算的正規化轉移中,個人計算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移動性,但代價是犧牲了數字互動的表現力,即便手機廠商不斷加大螢幕尺寸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而空間計算的產品,就是在保證移動性的同時,提供比移動端更好的展示能力展現。這也就是為什麼Rokid和蘋果都不約而同地把空間螢幕作為空間計算的一個切入點。

《中國經營報》:與大多數AR眼鏡廠商不同,有一種說法“Rokid本質上是一家藏在硬體產品中的系統軟體公司”,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祝銘明:很多人喜歡把AR眼鏡廠商與Rokid放在一起比較,但實際上Rokid與其他廠商不同,Rokid是做計算平臺的公司,而不是做AR眼鏡的公司。理論上來講,很多AR眼鏡公司本來與Rokid是協作關係,而不是競爭的關係。很多做AR眼鏡的終端,更多的是做顯示和光學,相當於計算機的顯示器和主機,而Rokid是做系統,兩者之間其實並不是一個生態位。但現在處於行業的早期,大家都擠在一個很小的池塘裡面,所以各自就會有一些衝突和混淆,包括使用者、甚至企業自身也沒有清楚的意識。但事實上Rokid處於不同的生態位。

Rokid更多的還是從空間計算的本質來尋找最適合的載體,而AR眼鏡恰巧是作為下一代空間計算平臺最好的載體,Rokid不是為了做AR眼鏡而做,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中國經營報》:大模型趨勢下湧現出一批以AI為核心的新硬體,行業內許多產品增加了AI因素,Rokid從一開始便提出AI+AR,Rokid是如何看待AI的?

祝銘明:Rokid從來不把自己標榜成一家AI公司,因為我認為AI是一個能力。AI未來會改變世界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將AI直接拋給使用者。企業要回答的問題是AI以什麼方式、透過什麼載體來改變世界。我自己是做AI出身的,我反而更願意讓使用者看不見AI,真正好的AI可以有但是不要拿出來。

Rokid是一家人機互動的平臺公司,所以對於AI,我們更關注的是它在人機互動裡面的使用。Rokid本身不做大模型。不是因為我們對大模型沒興趣,而是因為即便做了,也不是Rokid該做的事。Rokid有些產品90%的算力和能力是來自於AI,而不是AR,我們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去研究AI,而是如何把AI引入到新的產業,並且改變大家的生活。

AR產業正在經歷洗牌期

《中國經營報》:從目前來看,AR眼鏡主要的應用場景是資訊提示、導航、翻譯和人工智慧助手方面,Rokid未來如何尋找新的消費場景,未來的殺手級應用長什麼樣?

祝銘明:Rokid在這方面有一些特殊的想法。一個產品要打動使用者是要將它過去至少70%的生態能夠銜接過來,但今天市面上很多新的產品是無法銜接過去生態的。在Rokid的新產品Rokid AR Lite上,你所看到的空間螢幕大部分都是現在手機上無縫銜接過來的軟體生態,然後再做一些空間應用的一些嘗試,包括空間相簿。

所以我認為,對於AR眼鏡公司來講有兩種性質,一種是不討論計算平臺,從AR眼鏡的角度講更強調的是便攜性和功能性。另一種是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它追求快速落地,可以完成諸如翻譯、導航、拍照和語音識別這些既定的應用,但它的平臺屬性不足,就導致它很難形成生態。所以這樣的AR眼睛就變成一個不痛不癢的非高需求的產品。Rokid希望從桌面計算到移動時代,再到空間計算時代,是一個平臺型的變革。但平臺型的變革需要注意不能脫離使用者,一定需要銜接過去至少70%的常用生態。很多人對新產品的爆發有一個錯覺,認為一定是一次顛覆性的爆發,但並不是。

《中國經營報》:近兩年,部分大廠和一些初創公司開始切入AR賽道,融資事件頻發,這種現象是否會導致行業無序發展,如何規避這些風險?

祝銘明:首先這是無法避免的。就像生命發展一樣,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大爆發,然後在某一顆生命樹上長出生命力非常強的一個分支,最後才是整個世界。AR行業現在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自都在摸索,並且有空間和機會讓大家發展是一個好事。但是行業發展早期一定是伴隨著泡沫,伴隨著失敗和錯誤。

這兩年是典型的行業洗牌期,因為外部環境在急劇變化。任何一家公司都如履薄冰。但在淘汰賽之後可能就會迎來爆發期。Rokid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中國經營報》:日前,蘋果釋出了Vision Pro,但卻沒有將行業帶入業內期望的“iPhone”時刻,AR行業會在何時真正迎來“iPhone”時刻,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祝銘明:Vision Pro更多的還是看其產品定義背後所帶來的技術和產業變革。Vision Pro釋出之後,Rokid的銷量在翻倍增長,開發者也是翻倍地增長,其實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我分析過三個局面,第一個是,大公司把市場教育得很好,產品又不競爭,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最舒服的。第二個是中度局面,市場被教育得特別好,但產品也開始充分競爭,這個時候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就是要卯足勁兒跟大公司競爭,小公司能夠以小搏大一定是早期就找對了產品方向並且是大公司忽視的,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一定的壁壘和特殊的優勢,並且持續放大。第三個也是最糟糕的局面,即大公司也沒有將市場教育起來。

對創業者來講,現在應該是處在第一個局面,包括Meta、Apple等這些大公司在不遺餘力的做市場教育,但產品上跟我們這個方向幾乎不競爭。對我們來講,現在是一個好局面。

(編輯:張靖超 稽核:李正豪 校對)

本報記者 秦梟 杭州報道

麻省理工學院Simon Greenwold在其論文中談到,“空間計算是人類與機器的互動,其中,機器是儲存、操縱真實物件與空間的參照物。它是一種使機器在我們的工作和娛樂中成為更充分的合作伙伴的重要組成部分。”

繼個人計算和移動計算之後,這新一輪的計算正規化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到來。今年初,蘋果的首款空間計算裝置VisionPro正式開售,蘋果CEO蒂姆·庫克說道,“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

根據研究機構market.us資料顯示,預計全球空間計算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246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6202億美元,預測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8.2%。空間計算最初主要被視為一種應用於娛樂和遊戲領域的解決方案。然而,隨著企業對於沉浸式技術的投資不斷增加,對於空間計算也有了不同的瞭解。

作為中國空間計算頭部玩家,Rokid早早地開始佈局空間計算領域,從2021年開始,Rokid陸續推出了第一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Air、AR計算主機Rokid Station、第二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Max。2023年釋出的Rokid AR Studio是其基於Rokid首款消費級OST個人空間計算平臺(硬體套裝),並且公佈了YodaOS-Master自研空間作業系統。2024年4月,該公司又推出全面升級的空間計算套裝Rokid AR Lite。

近日,對於Rokid如何定義“空間計算”、AR行業的“殺手級”應用何時出現、如何看待AR行業的泡沫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Rokid創始人&CEO祝銘明。

Rokid不做跟風者

《中國經營報》:Rokid所說的“空間計算”與蘋果所述有何異同?

祝銘明:蘋果VisionPro走的是VST(Video See Through)路線,Rokid選擇的是OST(Optical See Through)路線。簡單來說,VST就是影片透視技術,透過攝像頭等感測器捕捉現實世界的畫面,然後投放到螢幕上,使用者看到的東西都是虛擬裝置讓他看的,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都是數字訊號,可以一起修改。OST,也就是光學透視,就像一塊透明的玻璃。它透過攝像頭定位和晶片計算,讓虛擬物品和現實世界能夠互動,以現實世界為主,讓使用者體驗更棒。二者區別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是頭戴形態,一個是眼鏡形態,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形態。

從桌面計算到移動計算的正規化轉移中,個人計算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移動性,但代價是犧牲了數字互動的表現力,即便手機廠商不斷加大螢幕尺寸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而空間計算的產品,就是在保證移動性的同時,提供比移動端更好的展示能力展現。這也就是為什麼Rokid和蘋果都不約而同地把空間螢幕作為空間計算的一個切入點。

《中國經營報》:與大多數AR眼鏡廠商不同,有一種說法“Rokid本質上是一家藏在硬體產品中的系統軟體公司”,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祝銘明:很多人喜歡把AR眼鏡廠商與Rokid放在一起比較,但實際上Rokid與其他廠商不同,Rokid是做計算平臺的公司,而不是做AR眼鏡的公司。理論上來講,很多AR眼鏡公司本來與Rokid是協作關係,而不是競爭的關係。很多做AR眼鏡的終端,更多的是做顯示和光學,相當於計算機的顯示器和主機,而Rokid是做系統,兩者之間其實並不是一個生態位。但現在處於行業的早期,大家都擠在一個很小的池塘裡面,所以各自就會有一些衝突和混淆,包括使用者、甚至企業自身也沒有清楚的意識。但事實上Rokid處於不同的生態位。

Rokid更多的還是從空間計算的本質來尋找最適合的載體,而AR眼鏡恰巧是作為下一代空間計算平臺最好的載體,Rokid不是為了做AR眼鏡而做,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中國經營報》:大模型趨勢下湧現出一批以AI為核心的新硬體,行業內許多產品增加了AI因素,Rokid從一開始便提出AI+AR,Rokid是如何看待AI的?

祝銘明:Rokid從來不把自己標榜成一家AI公司,因為我認為AI是一個能力。AI未來會改變世界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將AI直接拋給使用者。企業要回答的問題是AI以什麼方式、透過什麼載體來改變世界。我自己是做AI出身的,我反而更願意讓使用者看不見AI,真正好的AI可以有但是不要拿出來。

Rokid是一家人機互動的平臺公司,所以對於AI,我們更關注的是它在人機互動裡面的使用。Rokid本身不做大模型。不是因為我們對大模型沒興趣,而是因為即便做了,也不是Rokid該做的事。Rokid有些產品90%的算力和能力是來自於AI,而不是AR,我們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去研究AI,而是如何把AI引入到新的產業,並且改變大家的生活。

AR產業正在經歷洗牌期

《中國經營報》:從目前來看,AR眼鏡主要的應用場景是資訊提示、導航、翻譯和人工智慧助手方面,Rokid未來如何尋找新的消費場景,未來的殺手級應用長什麼樣?

祝銘明:Rokid在這方面有一些特殊的想法。一個產品要打動使用者是要將它過去至少70%的生態能夠銜接過來,但今天市面上很多新的產品是無法銜接過去生態的。在Rokid的新產品Rokid AR Lite上,你所看到的空間螢幕大部分都是現在手機上無縫銜接過來的軟體生態,然後再做一些空間應用的一些嘗試,包括空間相簿。

所以我認為,對於AR眼鏡公司來講有兩種性質,一種是不討論計算平臺,從AR眼鏡的角度講更強調的是便攜性和功能性。另一種是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它追求快速落地,可以完成諸如翻譯、導航、拍照和語音識別這些既定的應用,但它的平臺屬性不足,就導致它很難形成生態。所以這樣的AR眼睛就變成一個不痛不癢的非高需求的產品。Rokid希望從桌面計算到移動時代,再到空間計算時代,是一個平臺型的變革。但平臺型的變革需要注意不能脫離使用者,一定需要銜接過去至少70%的常用生態。很多人對新產品的爆發有一個錯覺,認為一定是一次顛覆性的爆發,但並不是。

《中國經營報》:近兩年,部分大廠和一些初創公司開始切入AR賽道,融資事件頻發,這種現象是否會導致行業無序發展,如何規避這些風險?

祝銘明:首先這是無法避免的。就像生命發展一樣,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大爆發,然後在某一顆生命樹上長出生命力非常強的一個分支,最後才是整個世界。AR行業現在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自都在摸索,並且有空間和機會讓大家發展是一個好事。但是行業發展早期一定是伴隨著泡沫,伴隨著失敗和錯誤。

這兩年是典型的行業洗牌期,因為外部環境在急劇變化。任何一家公司都如履薄冰。但在淘汰賽之後可能就會迎來爆發期。Rokid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中國經營報》:日前,蘋果釋出了Vision Pro,但卻沒有將行業帶入業內期望的“iPhone”時刻,AR行業會在何時真正迎來“iPhone”時刻,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祝銘明:Vision Pro更多的還是看其產品定義背後所帶來的技術和產業變革。Vision Pro釋出之後,Rokid的銷量在翻倍增長,開發者也是翻倍地增長,其實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我分析過三個局面,第一個是,大公司把市場教育得很好,產品又不競爭,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最舒服的。第二個是中度局面,市場被教育得特別好,但產品也開始充分競爭,這個時候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就是要卯足勁兒跟大公司競爭,小公司能夠以小搏大一定是早期就找對了產品方向並且是大公司忽視的,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一定的壁壘和特殊的優勢,並且持續放大。第三個也是最糟糕的局面,即大公司也沒有將市場教育起來。

對創業者來講,現在應該是處在第一個局面,包括Meta、Apple等這些大公司在不遺餘力的做市場教育,但產品上跟我們這個方向幾乎不競爭。對我們來講,現在是一個好局面。

(編輯:張靖超 稽核:李正豪 校對)

本報記者 秦梟 杭州報道

麻省理工學院Simon Greenwold在其論文中談到,“空間計算是人類與機器的互動,其中,機器是儲存、操縱真實物件與空間的參照物。它是一種使機器在我們的工作和娛樂中成為更充分的合作伙伴的重要組成部分。”

繼個人計算和移動計算之後,這新一輪的計算正規化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到來。今年初,蘋果的首款空間計算裝置VisionPro正式開售,蘋果CEO蒂姆·庫克說道,“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

根據研究機構market.us資料顯示,預計全球空間計算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246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6202億美元,預測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8.2%。空間計算最初主要被視為一種應用於娛樂和遊戲領域的解決方案。然而,隨著企業對於沉浸式技術的投資不斷增加,對於空間計算也有了不同的瞭解。

作為中國空間計算頭部玩家,Rokid早早地開始佈局空間計算領域,從2021年開始,Rokid陸續推出了第一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Air、AR計算主機Rokid Station、第二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Max。2023年釋出的Rokid AR Studio是其基於Rokid首款消費級OST個人空間計算平臺(硬體套裝),並且公佈了YodaOS-Master自研空間作業系統。2024年4月,該公司又推出全面升級的空間計算套裝Rokid AR Lite。

近日,對於Rokid如何定義“空間計算”、AR行業的“殺手級”應用何時出現、如何看待AR行業的泡沫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Rokid創始人&CEO祝銘明。

Rokid不做跟風者

《中國經營報》:Rokid所說的“空間計算”與蘋果所述有何異同?

祝銘明:蘋果VisionPro走的是VST(Video See Through)路線,Rokid選擇的是OST(Optical See Through)路線。簡單來說,VST就是影片透視技術,透過攝像頭等感測器捕捉現實世界的畫面,然後投放到螢幕上,使用者看到的東西都是虛擬裝置讓他看的,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都是數字訊號,可以一起修改。OST,也就是光學透視,就像一塊透明的玻璃。它透過攝像頭定位和晶片計算,讓虛擬物品和現實世界能夠互動,以現實世界為主,讓使用者體驗更棒。二者區別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是頭戴形態,一個是眼鏡形態,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形態。

從桌面計算到移動計算的正規化轉移中,個人計算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移動性,但代價是犧牲了數字互動的表現力,即便手機廠商不斷加大螢幕尺寸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而空間計算的產品,就是在保證移動性的同時,提供比移動端更好的展示能力展現。這也就是為什麼Rokid和蘋果都不約而同地把空間螢幕作為空間計算的一個切入點。

《中國經營報》:與大多數AR眼鏡廠商不同,有一種說法“Rokid本質上是一家藏在硬體產品中的系統軟體公司”,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祝銘明:很多人喜歡把AR眼鏡廠商與Rokid放在一起比較,但實際上Rokid與其他廠商不同,Rokid是做計算平臺的公司,而不是做AR眼鏡的公司。理論上來講,很多AR眼鏡公司本來與Rokid是協作關係,而不是競爭的關係。很多做AR眼鏡的終端,更多的是做顯示和光學,相當於計算機的顯示器和主機,而Rokid是做系統,兩者之間其實並不是一個生態位。但現在處於行業的早期,大家都擠在一個很小的池塘裡面,所以各自就會有一些衝突和混淆,包括使用者、甚至企業自身也沒有清楚的意識。但事實上Rokid處於不同的生態位。

Rokid更多的還是從空間計算的本質來尋找最適合的載體,而AR眼鏡恰巧是作為下一代空間計算平臺最好的載體,Rokid不是為了做AR眼鏡而做,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中國經營報》:大模型趨勢下湧現出一批以AI為核心的新硬體,行業內許多產品增加了AI因素,Rokid從一開始便提出AI+AR,Rokid是如何看待AI的?

祝銘明:Rokid從來不把自己標榜成一家AI公司,因為我認為AI是一個能力。AI未來會改變世界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將AI直接拋給使用者。企業要回答的問題是AI以什麼方式、透過什麼載體來改變世界。我自己是做AI出身的,我反而更願意讓使用者看不見AI,真正好的AI可以有但是不要拿出來。

Rokid是一家人機互動的平臺公司,所以對於AI,我們更關注的是它在人機互動裡面的使用。Rokid本身不做大模型。不是因為我們對大模型沒興趣,而是因為即便做了,也不是Rokid該做的事。Rokid有些產品90%的算力和能力是來自於AI,而不是AR,我們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去研究AI,而是如何把AI引入到新的產業,並且改變大家的生活。

AR產業正在經歷洗牌期

《中國經營報》:從目前來看,AR眼鏡主要的應用場景是資訊提示、導航、翻譯和人工智慧助手方面,Rokid未來如何尋找新的消費場景,未來的殺手級應用長什麼樣?

祝銘明:Rokid在這方面有一些特殊的想法。一個產品要打動使用者是要將它過去至少70%的生態能夠銜接過來,但今天市面上很多新的產品是無法銜接過去生態的。在Rokid的新產品Rokid AR Lite上,你所看到的空間螢幕大部分都是現在手機上無縫銜接過來的軟體生態,然後再做一些空間應用的一些嘗試,包括空間相簿。

所以我認為,對於AR眼鏡公司來講有兩種性質,一種是不討論計算平臺,從AR眼鏡的角度講更強調的是便攜性和功能性。另一種是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它追求快速落地,可以完成諸如翻譯、導航、拍照和語音識別這些既定的應用,但它的平臺屬性不足,就導致它很難形成生態。所以這樣的AR眼睛就變成一個不痛不癢的非高需求的產品。Rokid希望從桌面計算到移動時代,再到空間計算時代,是一個平臺型的變革。但平臺型的變革需要注意不能脫離使用者,一定需要銜接過去至少70%的常用生態。很多人對新產品的爆發有一個錯覺,認為一定是一次顛覆性的爆發,但並不是。

《中國經營報》:近兩年,部分大廠和一些初創公司開始切入AR賽道,融資事件頻發,這種現象是否會導致行業無序發展,如何規避這些風險?

祝銘明:首先這是無法避免的。就像生命發展一樣,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大爆發,然後在某一顆生命樹上長出生命力非常強的一個分支,最後才是整個世界。AR行業現在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自都在摸索,並且有空間和機會讓大家發展是一個好事。但是行業發展早期一定是伴隨著泡沫,伴隨著失敗和錯誤。

這兩年是典型的行業洗牌期,因為外部環境在急劇變化。任何一家公司都如履薄冰。但在淘汰賽之後可能就會迎來爆發期。Rokid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中國經營報》:日前,蘋果釋出了Vision Pro,但卻沒有將行業帶入業內期望的“iPhone”時刻,AR行業會在何時真正迎來“iPhone”時刻,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祝銘明:Vision Pro更多的還是看其產品定義背後所帶來的技術和產業變革。Vision Pro釋出之後,Rokid的銷量在翻倍增長,開發者也是翻倍地增長,其實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我分析過三個局面,第一個是,大公司把市場教育得很好,產品又不競爭,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最舒服的。第二個是中度局面,市場被教育得特別好,但產品也開始充分競爭,這個時候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就是要卯足勁兒跟大公司競爭,小公司能夠以小搏大一定是早期就找對了產品方向並且是大公司忽視的,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一定的壁壘和特殊的優勢,並且持續放大。第三個也是最糟糕的局面,即大公司也沒有將市場教育起來。

對創業者來講,現在應該是處在第一個局面,包括Meta、Apple等這些大公司在不遺餘力的做市場教育,但產品上跟我們這個方向幾乎不競爭。對我們來講,現在是一個好局面。

(編輯:張靖超 稽核:李正豪 校對)

本報記者 秦梟 杭州報道

麻省理工學院Simon Greenwold在其論文中談到,“空間計算是人類與機器的互動,其中,機器是儲存、操縱真實物件與空間的參照物。它是一種使機器在我們的工作和娛樂中成為更充分的合作伙伴的重要組成部分。”

繼個人計算和移動計算之後,這新一輪的計算正規化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到來。今年初,蘋果的首款空間計算裝置VisionPro正式開售,蘋果CEO蒂姆·庫克說道,“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

根據研究機構market.us資料顯示,預計全球空間計算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246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6202億美元,預測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8.2%。空間計算最初主要被視為一種應用於娛樂和遊戲領域的解決方案。然而,隨著企業對於沉浸式技術的投資不斷增加,對於空間計算也有了不同的瞭解。

作為中國空間計算頭部玩家,Rokid早早地開始佈局空間計算領域,從2021年開始,Rokid陸續推出了第一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Air、AR計算主機Rokid Station、第二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Max。2023年釋出的Rokid AR Studio是其基於Rokid首款消費級OST個人空間計算平臺(硬體套裝),並且公佈了YodaOS-Master自研空間作業系統。2024年4月,該公司又推出全面升級的空間計算套裝Rokid AR Lite。

近日,對於Rokid如何定義“空間計算”、AR行業的“殺手級”應用何時出現、如何看待AR行業的泡沫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Rokid創始人&CEO祝銘明。

Rokid不做跟風者

《中國經營報》:Rokid所說的“空間計算”與蘋果所述有何異同?

祝銘明:蘋果VisionPro走的是VST(Video See Through)路線,Rokid選擇的是OST(Optical See Through)路線。簡單來說,VST就是影片透視技術,透過攝像頭等感測器捕捉現實世界的畫面,然後投放到螢幕上,使用者看到的東西都是虛擬裝置讓他看的,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都是數字訊號,可以一起修改。OST,也就是光學透視,就像一塊透明的玻璃。它透過攝像頭定位和晶片計算,讓虛擬物品和現實世界能夠互動,以現實世界為主,讓使用者體驗更棒。二者區別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是頭戴形態,一個是眼鏡形態,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形態。

從桌面計算到移動計算的正規化轉移中,個人計算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移動性,但代價是犧牲了數字互動的表現力,即便手機廠商不斷加大螢幕尺寸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而空間計算的產品,就是在保證移動性的同時,提供比移動端更好的展示能力展現。這也就是為什麼Rokid和蘋果都不約而同地把空間螢幕作為空間計算的一個切入點。

《中國經營報》:與大多數AR眼鏡廠商不同,有一種說法“Rokid本質上是一家藏在硬體產品中的系統軟體公司”,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祝銘明:很多人喜歡把AR眼鏡廠商與Rokid放在一起比較,但實際上Rokid與其他廠商不同,Rokid是做計算平臺的公司,而不是做AR眼鏡的公司。理論上來講,很多AR眼鏡公司本來與Rokid是協作關係,而不是競爭的關係。很多做AR眼鏡的終端,更多的是做顯示和光學,相當於計算機的顯示器和主機,而Rokid是做系統,兩者之間其實並不是一個生態位。但現在處於行業的早期,大家都擠在一個很小的池塘裡面,所以各自就會有一些衝突和混淆,包括使用者、甚至企業自身也沒有清楚的意識。但事實上Rokid處於不同的生態位。

Rokid更多的還是從空間計算的本質來尋找最適合的載體,而AR眼鏡恰巧是作為下一代空間計算平臺最好的載體,Rokid不是為了做AR眼鏡而做,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中國經營報》:大模型趨勢下湧現出一批以AI為核心的新硬體,行業內許多產品增加了AI因素,Rokid從一開始便提出AI+AR,Rokid是如何看待AI的?

祝銘明:Rokid從來不把自己標榜成一家AI公司,因為我認為AI是一個能力。AI未來會改變世界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將AI直接拋給使用者。企業要回答的問題是AI以什麼方式、透過什麼載體來改變世界。我自己是做AI出身的,我反而更願意讓使用者看不見AI,真正好的AI可以有但是不要拿出來。

Rokid是一家人機互動的平臺公司,所以對於AI,我們更關注的是它在人機互動裡面的使用。Rokid本身不做大模型。不是因為我們對大模型沒興趣,而是因為即便做了,也不是Rokid該做的事。Rokid有些產品90%的算力和能力是來自於AI,而不是AR,我們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去研究AI,而是如何把AI引入到新的產業,並且改變大家的生活。

AR產業正在經歷洗牌期

《中國經營報》:從目前來看,AR眼鏡主要的應用場景是資訊提示、導航、翻譯和人工智慧助手方面,Rokid未來如何尋找新的消費場景,未來的殺手級應用長什麼樣?

祝銘明:Rokid在這方面有一些特殊的想法。一個產品要打動使用者是要將它過去至少70%的生態能夠銜接過來,但今天市面上很多新的產品是無法銜接過去生態的。在Rokid的新產品Rokid AR Lite上,你所看到的空間螢幕大部分都是現在手機上無縫銜接過來的軟體生態,然後再做一些空間應用的一些嘗試,包括空間相簿。

所以我認為,對於AR眼鏡公司來講有兩種性質,一種是不討論計算平臺,從AR眼鏡的角度講更強調的是便攜性和功能性。另一種是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它追求快速落地,可以完成諸如翻譯、導航、拍照和語音識別這些既定的應用,但它的平臺屬性不足,就導致它很難形成生態。所以這樣的AR眼睛就變成一個不痛不癢的非高需求的產品。Rokid希望從桌面計算到移動時代,再到空間計算時代,是一個平臺型的變革。但平臺型的變革需要注意不能脫離使用者,一定需要銜接過去至少70%的常用生態。很多人對新產品的爆發有一個錯覺,認為一定是一次顛覆性的爆發,但並不是。

《中國經營報》:近兩年,部分大廠和一些初創公司開始切入AR賽道,融資事件頻發,這種現象是否會導致行業無序發展,如何規避這些風險?

祝銘明:首先這是無法避免的。就像生命發展一樣,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大爆發,然後在某一顆生命樹上長出生命力非常強的一個分支,最後才是整個世界。AR行業現在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自都在摸索,並且有空間和機會讓大家發展是一個好事。但是行業發展早期一定是伴隨著泡沫,伴隨著失敗和錯誤。

這兩年是典型的行業洗牌期,因為外部環境在急劇變化。任何一家公司都如履薄冰。但在淘汰賽之後可能就會迎來爆發期。Rokid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中國經營報》:日前,蘋果釋出了Vision Pro,但卻沒有將行業帶入業內期望的“iPhone”時刻,AR行業會在何時真正迎來“iPhone”時刻,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祝銘明:Vision Pro更多的還是看其產品定義背後所帶來的技術和產業變革。Vision Pro釋出之後,Rokid的銷量在翻倍增長,開發者也是翻倍地增長,其實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我分析過三個局面,第一個是,大公司把市場教育得很好,產品又不競爭,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最舒服的。第二個是中度局面,市場被教育得特別好,但產品也開始充分競爭,這個時候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就是要卯足勁兒跟大公司競爭,小公司能夠以小搏大一定是早期就找對了產品方向並且是大公司忽視的,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一定的壁壘和特殊的優勢,並且持續放大。第三個也是最糟糕的局面,即大公司也沒有將市場教育起來。

對創業者來講,現在應該是處在第一個局面,包括Meta、Apple等這些大公司在不遺餘力的做市場教育,但產品上跟我們這個方向幾乎不競爭。對我們來講,現在是一個好局面。

(編輯:張靖超 稽核:李正豪 校對)

本報記者 秦梟 杭州報道

麻省理工學院Simon Greenwold在其論文中談到,“空間計算是人類與機器的互動,其中,機器是儲存、操縱真實物件與空間的參照物。它是一種使機器在我們的工作和娛樂中成為更充分的合作伙伴的重要組成部分。”

繼個人計算和移動計算之後,這新一輪的計算正規化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到來。今年初,蘋果的首款空間計算裝置VisionPro正式開售,蘋果CEO蒂姆·庫克說道,“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

根據研究機構market.us資料顯示,預計全球空間計算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246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6202億美元,預測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8.2%。空間計算最初主要被視為一種應用於娛樂和遊戲領域的解決方案。然而,隨著企業對於沉浸式技術的投資不斷增加,對於空間計算也有了不同的瞭解。

作為中國空間計算頭部玩家,Rokid早早地開始佈局空間計算領域,從2021年開始,Rokid陸續推出了第一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Air、AR計算主機Rokid Station、第二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Max。2023年釋出的Rokid AR Studio是其基於Rokid首款消費級OST個人空間計算平臺(硬體套裝),並且公佈了YodaOS-Master自研空間作業系統。2024年4月,該公司又推出全面升級的空間計算套裝Rokid AR Lite。

近日,對於Rokid如何定義“空間計算”、AR行業的“殺手級”應用何時出現、如何看待AR行業的泡沫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Rokid創始人&CEO祝銘明。

Rokid不做跟風者

《中國經營報》:Rokid所說的“空間計算”與蘋果所述有何異同?

祝銘明:蘋果VisionPro走的是VST(Video See Through)路線,Rokid選擇的是OST(Optical See Through)路線。簡單來說,VST就是影片透視技術,透過攝像頭等感測器捕捉現實世界的畫面,然後投放到螢幕上,使用者看到的東西都是虛擬裝置讓他看的,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都是數字訊號,可以一起修改。OST,也就是光學透視,就像一塊透明的玻璃。它透過攝像頭定位和晶片計算,讓虛擬物品和現實世界能夠互動,以現實世界為主,讓使用者體驗更棒。二者區別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是頭戴形態,一個是眼鏡形態,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形態。

從桌面計算到移動計算的正規化轉移中,個人計算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移動性,但代價是犧牲了數字互動的表現力,即便手機廠商不斷加大螢幕尺寸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而空間計算的產品,就是在保證移動性的同時,提供比移動端更好的展示能力展現。這也就是為什麼Rokid和蘋果都不約而同地把空間螢幕作為空間計算的一個切入點。

《中國經營報》:與大多數AR眼鏡廠商不同,有一種說法“Rokid本質上是一家藏在硬體產品中的系統軟體公司”,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祝銘明:很多人喜歡把AR眼鏡廠商與Rokid放在一起比較,但實際上Rokid與其他廠商不同,Rokid是做計算平臺的公司,而不是做AR眼鏡的公司。理論上來講,很多AR眼鏡公司本來與Rokid是協作關係,而不是競爭的關係。很多做AR眼鏡的終端,更多的是做顯示和光學,相當於計算機的顯示器和主機,而Rokid是做系統,兩者之間其實並不是一個生態位。但現在處於行業的早期,大家都擠在一個很小的池塘裡面,所以各自就會有一些衝突和混淆,包括使用者、甚至企業自身也沒有清楚的意識。但事實上Rokid處於不同的生態位。

Rokid更多的還是從空間計算的本質來尋找最適合的載體,而AR眼鏡恰巧是作為下一代空間計算平臺最好的載體,Rokid不是為了做AR眼鏡而做,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中國經營報》:大模型趨勢下湧現出一批以AI為核心的新硬體,行業內許多產品增加了AI因素,Rokid從一開始便提出AI+AR,Rokid是如何看待AI的?

祝銘明:Rokid從來不把自己標榜成一家AI公司,因為我認為AI是一個能力。AI未來會改變世界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將AI直接拋給使用者。企業要回答的問題是AI以什麼方式、透過什麼載體來改變世界。我自己是做AI出身的,我反而更願意讓使用者看不見AI,真正好的AI可以有但是不要拿出來。

Rokid是一家人機互動的平臺公司,所以對於AI,我們更關注的是它在人機互動裡面的使用。Rokid本身不做大模型。不是因為我們對大模型沒興趣,而是因為即便做了,也不是Rokid該做的事。Rokid有些產品90%的算力和能力是來自於AI,而不是AR,我們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去研究AI,而是如何把AI引入到新的產業,並且改變大家的生活。

AR產業正在經歷洗牌期

《中國經營報》:從目前來看,AR眼鏡主要的應用場景是資訊提示、導航、翻譯和人工智慧助手方面,Rokid未來如何尋找新的消費場景,未來的殺手級應用長什麼樣?

祝銘明:Rokid在這方面有一些特殊的想法。一個產品要打動使用者是要將它過去至少70%的生態能夠銜接過來,但今天市面上很多新的產品是無法銜接過去生態的。在Rokid的新產品Rokid AR Lite上,你所看到的空間螢幕大部分都是現在手機上無縫銜接過來的軟體生態,然後再做一些空間應用的一些嘗試,包括空間相簿。

所以我認為,對於AR眼鏡公司來講有兩種性質,一種是不討論計算平臺,從AR眼鏡的角度講更強調的是便攜性和功能性。另一種是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它追求快速落地,可以完成諸如翻譯、導航、拍照和語音識別這些既定的應用,但它的平臺屬性不足,就導致它很難形成生態。所以這樣的AR眼睛就變成一個不痛不癢的非高需求的產品。Rokid希望從桌面計算到移動時代,再到空間計算時代,是一個平臺型的變革。但平臺型的變革需要注意不能脫離使用者,一定需要銜接過去至少70%的常用生態。很多人對新產品的爆發有一個錯覺,認為一定是一次顛覆性的爆發,但並不是。

《中國經營報》:近兩年,部分大廠和一些初創公司開始切入AR賽道,融資事件頻發,這種現象是否會導致行業無序發展,如何規避這些風險?

祝銘明:首先這是無法避免的。就像生命發展一樣,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大爆發,然後在某一顆生命樹上長出生命力非常強的一個分支,最後才是整個世界。AR行業現在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自都在摸索,並且有空間和機會讓大家發展是一個好事。但是行業發展早期一定是伴隨著泡沫,伴隨著失敗和錯誤。

這兩年是典型的行業洗牌期,因為外部環境在急劇變化。任何一家公司都如履薄冰。但在淘汰賽之後可能就會迎來爆發期。Rokid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中國經營報》:日前,蘋果釋出了Vision Pro,但卻沒有將行業帶入業內期望的“iPhone”時刻,AR行業會在何時真正迎來“iPhone”時刻,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祝銘明:Vision Pro更多的還是看其產品定義背後所帶來的技術和產業變革。Vision Pro釋出之後,Rokid的銷量在翻倍增長,開發者也是翻倍地增長,其實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我分析過三個局面,第一個是,大公司把市場教育得很好,產品又不競爭,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最舒服的。第二個是中度局面,市場被教育得特別好,但產品也開始充分競爭,這個時候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就是要卯足勁兒跟大公司競爭,小公司能夠以小搏大一定是早期就找對了產品方向並且是大公司忽視的,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一定的壁壘和特殊的優勢,並且持續放大。第三個也是最糟糕的局面,即大公司也沒有將市場教育起來。

對創業者來講,現在應該是處在第一個局面,包括Meta、Apple等這些大公司在不遺餘力的做市場教育,但產品上跟我們這個方向幾乎不競爭。對我們來講,現在是一個好局面。

(編輯:張靖超 稽核:李正豪 校對)

上一篇:Journable -... 下一篇:AI Lawyer La...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