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簡史——進擊的麻醉藥

首頁 > 健康

麻醉簡史——進擊的麻醉藥

來源:日劇盤點 釋出時間:2024-03-20 16:11

狄更斯曾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是啊,現在我們相較於200年前的人們已經太過幸運,醫學技術的蓬勃發展使以往的絕症成為了歷史,現如今醫生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做手術,麻醉技術與藥物的進步使得痛苦悲傷似乎沒有那麼可怕了,癌痛患者也因此活得更有尊嚴。

然而,麻醉藥物的濫用卻造成了另一種糟糕局面,由於芬太尼的濫用,近5年美國兒童阿片類藥物過量致死數猛增六倍,全美一年內因吸毒過量死亡的人數超過10萬,阿片類藥物濫用的狂風席捲在美國各個角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再去回顧一下麻醉藥物的進展歷程吧。

1.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吸入麻醉藥的“發家史”

吸入麻醉藥自誕生到如今一直是麻醉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540年德國化學家瓦勒留斯.科爾杜斯(Valerius Cordus)發現將酒精和硫酸混合在一起經過蒸餾可以得到一種全新的液體,稱其為乙醚。可乙醚問世後卻被當時貴族名流用作“乙醚嬉戲”直至1846年莫頓在“乙醚穹頂”實施第一例公開全身麻醉。

1772年Pristley和Joseph Black透過加熱硝酸銨發現了氧化亞氮,因吸入此類氣體後會不自主發笑又稱“笑氣”。但由於氧化亞氮鎮痛效能較低,一直到1868年Edmumd Andrews探索出氧化亞氮聯合20%氧氣吸入,才使得其被廣泛接受。另一個比較出名的吸入麻醉藥便是氯仿,因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在氯仿麻醉下順利誕下了第八個王子而出現在公眾面前,但後來氯仿麻醉因致使心律失常以及肝臟衰竭的案例增多而逐漸被其他吸入麻醉藥物所取代。

隨著工業化工的發展,一大批新型的吸入麻醉藥問世,由於一些缺陷的存在如乙醚、乙炔、環丙烷存在燃爆的危險;氯仿、氟烷、甲氧氟烷的毒性;後面問世的恩氟烷因其良好的特性以及毒性低被麻醉界給予厚望,但臨床應用又發現恩氟烷可能導致腦電圖的癲癇樣改變甚至驚厥,正因為這些缺陷使得上述吸入麻醉藥雖紅極一時卻終究被時代的長河所淹沒。

1981年異氟烷在臨床上推廣,1990年七氟烷問世,如今這兩種藥物因其確切的效果、較小的毒性以及能被迅速代謝等特性已經成為我們日常麻醉中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藥,雖然後面又出現更新型的地氟烷,具有更快起效和代謝的特點,但特殊的揮發罐和昂貴的價格限制了地氟烷在臨床中的應用,然而我們相信這一切在不久的將來都不是問題。

2. 從古至今,不甘落後,局麻藥的“翻身仗”

要說人類最早發現的麻醉相關藥物,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區域性麻醉藥了,這是一種可逆阻斷神經衝動發生和傳導的藥物。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生長的一種名叫古柯的灌木,古柯植物的葉子有鎮痛功效,同時也是可口可樂的重要配方。這種樹葉嚼起來很苦,但可以用來止痛,緩解疲勞,併產生欣快感,因此是當地人喜愛的“零食”,也被印第安人奉為“聖藥”,據圖畫記載印加人咀嚼古柯葉敷在傷口以求止痛,直到1855年Gaedicke從古柯葉中分離出可卡因。

1884年眼科醫師Carl Koller嘗試將可卡因用於眼科手術表面麻醉並取得成功,同年William醫生成功實施了局部浸潤麻醉和神經阻滯,其後局麻藥的使用得到了飛速發展,1898年德國醫生August Bier 施行了第一例脊髓麻醉並在1908年提出了經典的區域性靜脈麻醉(Bier 阻滯)。1904年Einhorn合成了酯類局麻藥普魯卡因,在這一年內普魯卡因由Heinrich Braun使用於臨床,並逐步取代了可卡因的統治地位。

此後近半個世紀,普魯卡因一直是局麻藥的代表藥,甚至在20世紀50年代普魯卡因與其他麻醉藥物複合應用於靜脈全身麻醉。此外,新的區域性麻醉藥物也在不斷產生,包括地布卡因(1930 年)、丁卡因(1932年)、利多卡因(1947年)、氯普魯卡因(1955年)、甲哌卡因(1957年)、丙胺卡因(1960年)、布比卡因(1963年)和依替卡因(1972年)。其中部分局麻藥因其毒性的限制在臨床上曇花一現,而另一些局麻藥如丁卡因雖然毒性較強,但穿透力和擴散性強,目前常用作表面麻醉。羅哌卡因麻醉效能與布比卡因相似,但毒性低於布比卡因,是現在最為常用的局麻藥之一。

近期一款名為布比卡因脂質體的超長效局麻藥應運而生,一項多中心研究表明其在術後展現了長效(達72小時)、穩定的鎮痛,這種單劑量給藥,不需要連續輸注或多次注射、不借助特殊裝置的超長效局麻藥,既簡化了醫護操作,同時減少患者痛苦,提高醫患滿意度,對麻醉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3. 厚積薄發,百花齊放,靜脈麻醉藥的“逆襲之路”

這江湖看似熱鬧,其實前後百年間,真正的高手就那麼幾個,這句話用來形容靜脈麻醉藥的發展再好不過了。是的,江湖熱鬧,高手寥寥,但接下來講的這幾種藥物絕對能排上號。

在靜脈麻醉誘匯出現前,吸入具有刺激性的麻醉劑是全身麻醉的主流方法,強烈的氣道刺激以及不不亂麻醉效果使得患者就醫體驗很是糟糕,如何讓患者在手術中安然入睡一直是醫學界的難題。得益於哈維的迴圈系統理論,當時的學者對動物血液做了很多實驗如新增酒精等物質,取得了一些研究資料,在19世紀下葉水合氯醛、乙醚、氯仿等被用作靜脈麻醉(具體效果不詳)。到了1932年Helmut Weese公開報道了苯巴比妥靜脈麻醉成功病例,1934年Lundy與Waters使用硫噴妥鈉靜脈麻醉,並提出多種麻醉藥聯合的設想,靜脈麻醉的雛形就此誕生。

雖然硫噴妥鈉嚴重抑制呼吸迴圈系統,導致了很多死亡案例,但起效迅速、麻醉管理簡單等特性使得其在臨床中應用廣泛,直到丙泊酚這一“高手”問世。在此期間,很多型別的靜脈麻醉藥得到發展,其中不乏像苯二氮卓“門派”中的地西泮(1959年)、勞拉西泮(1971年)以及佼佼者咪達唑侖(1976年,目前仍是最常用的鎮靜催眠藥之一),非巴比妥“門派”的氯胺酮(1970年)、依託咪酯(1972年)和丙泊酚(1983年)等,效果各有千秋,目前仍在廣泛應用。

阿片類家族的崛起無疑是靜脈麻醉又一大進展,人們對這個家族真是又愛又恨,1806年由德國化學家Friedrich W.Serturner從罌粟中提取出,並用希臘神話中的夢神嗎啡斯(Morpheus)的名字來命名的嗎啡有著良好的鎮痛作用,但加工而成的海洛因讓人聞風喪膽。因此人們致力於找尋一種既能有良好鎮痛效果,又沒有成癮性的藥物,便開啟了百年人工合成阿片類藥物之路。

羥考酮(1916年)、氫可酮(1920年)、氫嗎啡酮(1924年)、哌替啶(1939年)就是這期間產物,之後Paul Janssen在哌替啶的基礎上做了改造,終於在1960年成功合成了比嗎啡鎮痛效果更強(100倍),副作用更小的鎮痛藥芬太尼,在1974年成功合成舒芬太尼,1976年成功合成阿芬太尼,1990年成功合成瑞芬太尼。芬太尼家族經過五十年的發展和臨床應用,早已為大家所熟知,成為臨床麻醉不可或缺的一類藥。

肌松藥的出現,則為外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琥珀膽鹼的發明者Daniel Bovet甚至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獎,如今新型非去極化肌松藥如阿曲庫銨、維庫溴銨、羅庫溴銨等逐步取代琥珀膽鹼。

隨著藥理學的發展,一些“新星”如右美託咪定、瑞馬唑侖等在臨床麻醉中發揮著巨大作用,為不同的手術提供更多選擇,而新藥的問世也將為麻醉學帶來新的血液,推動麻醉學不斷進取,續寫自己的傳奇……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麻醉科 胡睿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 林玥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狄更斯曾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是啊,現在我們相較於200年前的人們已經太過幸運,醫學技術的蓬勃發展使以往的絕症成為了歷史,現如今醫生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做手術,麻醉技術與藥物的進步使得痛苦悲傷似乎沒有那麼可怕了,癌痛患者也因此活得更有尊嚴。

然而,麻醉藥物的濫用卻造成了另一種糟糕局面,由於芬太尼的濫用,近5年美國兒童阿片類藥物過量致死數猛增六倍,全美一年內因吸毒過量死亡的人數超過10萬,阿片類藥物濫用的狂風席捲在美國各個角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再去回顧一下麻醉藥物的進展歷程吧。

1.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吸入麻醉藥的“發家史”

吸入麻醉藥自誕生到如今一直是麻醉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540年德國化學家瓦勒留斯.科爾杜斯(Valerius Cordus)發現將酒精和硫酸混合在一起經過蒸餾可以得到一種全新的液體,稱其為乙醚。可乙醚問世後卻被當時貴族名流用作“乙醚嬉戲”直至1846年莫頓在“乙醚穹頂”實施第一例公開全身麻醉。

1772年Pristley和Joseph Black透過加熱硝酸銨發現了氧化亞氮,因吸入此類氣體後會不自主發笑又稱“笑氣”。但由於氧化亞氮鎮痛效能較低,一直到1868年Edmumd Andrews探索出氧化亞氮聯合20%氧氣吸入,才使得其被廣泛接受。另一個比較出名的吸入麻醉藥便是氯仿,因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在氯仿麻醉下順利誕下了第八個王子而出現在公眾面前,但後來氯仿麻醉因致使心律失常以及肝臟衰竭的案例增多而逐漸被其他吸入麻醉藥物所取代。

隨著工業化工的發展,一大批新型的吸入麻醉藥問世,由於一些缺陷的存在如乙醚、乙炔、環丙烷存在燃爆的危險;氯仿、氟烷、甲氧氟烷的毒性;後面問世的恩氟烷因其良好的特性以及毒性低被麻醉界給予厚望,但臨床應用又發現恩氟烷可能導致腦電圖的癲癇樣改變甚至驚厥,正因為這些缺陷使得上述吸入麻醉藥雖紅極一時卻終究被時代的長河所淹沒。

1981年異氟烷在臨床上推廣,1990年七氟烷問世,如今這兩種藥物因其確切的效果、較小的毒性以及能被迅速代謝等特性已經成為我們日常麻醉中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藥,雖然後面又出現更新型的地氟烷,具有更快起效和代謝的特點,但特殊的揮發罐和昂貴的價格限制了地氟烷在臨床中的應用,然而我們相信這一切在不久的將來都不是問題。

2. 從古至今,不甘落後,局麻藥的“翻身仗”

要說人類最早發現的麻醉相關藥物,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區域性麻醉藥了,這是一種可逆阻斷神經衝動發生和傳導的藥物。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生長的一種名叫古柯的灌木,古柯植物的葉子有鎮痛功效,同時也是可口可樂的重要配方。這種樹葉嚼起來很苦,但可以用來止痛,緩解疲勞,併產生欣快感,因此是當地人喜愛的“零食”,也被印第安人奉為“聖藥”,據圖畫記載印加人咀嚼古柯葉敷在傷口以求止痛,直到1855年Gaedicke從古柯葉中分離出可卡因。

1884年眼科醫師Carl Koller嘗試將可卡因用於眼科手術表面麻醉並取得成功,同年William醫生成功實施了局部浸潤麻醉和神經阻滯,其後局麻藥的使用得到了飛速發展,1898年德國醫生August Bier 施行了第一例脊髓麻醉並在1908年提出了經典的區域性靜脈麻醉(Bier 阻滯)。1904年Einhorn合成了酯類局麻藥普魯卡因,在這一年內普魯卡因由Heinrich Braun使用於臨床,並逐步取代了可卡因的統治地位。

此後近半個世紀,普魯卡因一直是局麻藥的代表藥,甚至在20世紀50年代普魯卡因與其他麻醉藥物複合應用於靜脈全身麻醉。此外,新的區域性麻醉藥物也在不斷產生,包括地布卡因(1930 年)、丁卡因(1932年)、利多卡因(1947年)、氯普魯卡因(1955年)、甲哌卡因(1957年)、丙胺卡因(1960年)、布比卡因(1963年)和依替卡因(1972年)。其中部分局麻藥因其毒性的限制在臨床上曇花一現,而另一些局麻藥如丁卡因雖然毒性較強,但穿透力和擴散性強,目前常用作表面麻醉。羅哌卡因麻醉效能與布比卡因相似,但毒性低於布比卡因,是現在最為常用的局麻藥之一。

近期一款名為布比卡因脂質體的超長效局麻藥應運而生,一項多中心研究表明其在術後展現了長效(達72小時)、穩定的鎮痛,這種單劑量給藥,不需要連續輸注或多次注射、不借助特殊裝置的超長效局麻藥,既簡化了醫護操作,同時減少患者痛苦,提高醫患滿意度,對麻醉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3. 厚積薄發,百花齊放,靜脈麻醉藥的“逆襲之路”

這江湖看似熱鬧,其實前後百年間,真正的高手就那麼幾個,這句話用來形容靜脈麻醉藥的發展再好不過了。是的,江湖熱鬧,高手寥寥,但接下來講的這幾種藥物絕對能排上號。

在靜脈麻醉誘匯出現前,吸入具有刺激性的麻醉劑是全身麻醉的主流方法,強烈的氣道刺激以及不不亂麻醉效果使得患者就醫體驗很是糟糕,如何讓患者在手術中安然入睡一直是醫學界的難題。得益於哈維的迴圈系統理論,當時的學者對動物血液做了很多實驗如新增酒精等物質,取得了一些研究資料,在19世紀下葉水合氯醛、乙醚、氯仿等被用作靜脈麻醉(具體效果不詳)。到了1932年Helmut Weese公開報道了苯巴比妥靜脈麻醉成功病例,1934年Lundy與Waters使用硫噴妥鈉靜脈麻醉,並提出多種麻醉藥聯合的設想,靜脈麻醉的雛形就此誕生。

狄更斯曾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是啊,現在我們相較於200年前的人們已經太過幸運,醫學技術的蓬勃發展使以往的絕症成為了歷史,現如今醫生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做手術,麻醉技術與藥物的進步使得痛苦悲傷似乎沒有那麼可怕了,癌痛患者也因此活得更有尊嚴。

然而,麻醉藥物的濫用卻造成了另一種糟糕局面,由於芬太尼的濫用,近5年美國兒童阿片類藥物過量致死數猛增六倍,全美一年內因吸毒過量死亡的人數超過10萬,阿片類藥物濫用的狂風席捲在美國各個角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再去回顧一下麻醉藥物的進展歷程吧。

1.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吸入麻醉藥的“發家史”

吸入麻醉藥自誕生到如今一直是麻醉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540年德國化學家瓦勒留斯.科爾杜斯(Valerius Cordus)發現將酒精和硫酸混合在一起經過蒸餾可以得到一種全新的液體,稱其為乙醚。可乙醚問世後卻被當時貴族名流用作“乙醚嬉戲”直至1846年莫頓在“乙醚穹頂”實施第一例公開全身麻醉。

1772年Pristley和Joseph Black透過加熱硝酸銨發現了氧化亞氮,因吸入此類氣體後會不自主發笑又稱“笑氣”。但由於氧化亞氮鎮痛效能較低,一直到1868年Edmumd Andrews探索出氧化亞氮聯合20%氧氣吸入,才使得其被廣泛接受。另一個比較出名的吸入麻醉藥便是氯仿,因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在氯仿麻醉下順利誕下了第八個王子而出現在公眾面前,但後來氯仿麻醉因致使心律失常以及肝臟衰竭的案例增多而逐漸被其他吸入麻醉藥物所取代。

隨著工業化工的發展,一大批新型的吸入麻醉藥問世,由於一些缺陷的存在如乙醚、乙炔、環丙烷存在燃爆的危險;氯仿、氟烷、甲氧氟烷的毒性;後面問世的恩氟烷因其良好的特性以及毒性低被麻醉界給予厚望,但臨床應用又發現恩氟烷可能導致腦電圖的癲癇樣改變甚至驚厥,正因為這些缺陷使得上述吸入麻醉藥雖紅極一時卻終究被時代的長河所淹沒。

1981年異氟烷在臨床上推廣,1990年七氟烷問世,如今這兩種藥物因其確切的效果、較小的毒性以及能被迅速代謝等特性已經成為我們日常麻醉中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藥,雖然後面又出現更新型的地氟烷,具有更快起效和代謝的特點,但特殊的揮發罐和昂貴的價格限制了地氟烷在臨床中的應用,然而我們相信這一切在不久的將來都不是問題。

2. 從古至今,不甘落後,局麻藥的“翻身仗”

要說人類最早發現的麻醉相關藥物,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區域性麻醉藥了,這是一種可逆阻斷神經衝動發生和傳導的藥物。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生長的一種名叫古柯的灌木,古柯植物的葉子有鎮痛功效,同時也是可口可樂的重要配方。這種樹葉嚼起來很苦,但可以用來止痛,緩解疲勞,併產生欣快感,因此是當地人喜愛的“零食”,也被印第安人奉為“聖藥”,據圖畫記載印加人咀嚼古柯葉敷在傷口以求止痛,直到1855年Gaedicke從古柯葉中分離出可卡因。

1884年眼科醫師Carl Koller嘗試將可卡因用於眼科手術表面麻醉並取得成功,同年William醫生成功實施了局部浸潤麻醉和神經阻滯,其後局麻藥的使用得到了飛速發展,1898年德國醫生August Bier 施行了第一例脊髓麻醉並在1908年提出了經典的區域性靜脈麻醉(Bier 阻滯)。1904年Einhorn合成了酯類局麻藥普魯卡因,在這一年內普魯卡因由Heinrich Braun使用於臨床,並逐步取代了可卡因的統治地位。

此後近半個世紀,普魯卡因一直是局麻藥的代表藥,甚至在20世紀50年代普魯卡因與其他麻醉藥物複合應用於靜脈全身麻醉。此外,新的區域性麻醉藥物也在不斷產生,包括地布卡因(1930 年)、丁卡因(1932年)、利多卡因(1947年)、氯普魯卡因(1955年)、甲哌卡因(1957年)、丙胺卡因(1960年)、布比卡因(1963年)和依替卡因(1972年)。其中部分局麻藥因其毒性的限制在臨床上曇花一現,而另一些局麻藥如丁卡因雖然毒性較強,但穿透力和擴散性強,目前常用作表面麻醉。羅哌卡因麻醉效能與布比卡因相似,但毒性低於布比卡因,是現在最為常用的局麻藥之一。

近期一款名為布比卡因脂質體的超長效局麻藥應運而生,一項多中心研究表明其在術後展現了長效(達72小時)、穩定的鎮痛,這種單劑量給藥,不需要連續輸注或多次注射、不借助特殊裝置的超長效局麻藥,既簡化了醫護操作,同時減少患者痛苦,提高醫患滿意度,對麻醉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3. 厚積薄發,百花齊放,靜脈麻醉藥的“逆襲之路”

這江湖看似熱鬧,其實前後百年間,真正的高手就那麼幾個,這句話用來形容靜脈麻醉藥的發展再好不過了。是的,江湖熱鬧,高手寥寥,但接下來講的這幾種藥物絕對能排上號。

在靜脈麻醉誘匯出現前,吸入具有刺激性的麻醉劑是全身麻醉的主流方法,強烈的氣道刺激以及不不亂麻醉效果使得患者就醫體驗很是糟糕,如何讓患者在手術中安然入睡一直是醫學界的難題。得益於哈維的迴圈系統理論,當時的學者對動物血液做了很多實驗如新增酒精等物質,取得了一些研究資料,在19世紀下葉水合氯醛、乙醚、氯仿等被用作靜脈麻醉(具體效果不詳)。到了1932年Helmut Weese公開報道了苯巴比妥靜脈麻醉成功病例,1934年Lundy與Waters使用硫噴妥鈉靜脈麻醉,並提出多種麻醉藥聯合的設想,靜脈麻醉的雛形就此誕生。

上一篇:銀行貸款年齡... 下一篇:老年人的夫妻...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