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問|應世生物曹飛:直面腫瘤耐藥挑戰,做真正全球化的創新藥

首頁 > 健康

創·問|應世生物曹飛:直面腫瘤耐藥挑戰,做真正全球化的創新藥

來源:電影胡侃 釋出時間:2022-08-18 15:30

優秀的企業長什麼樣,成功的牛人都有哪些特質?在他們的奮鬥路上,有哪些需要留意的“坑”,最重要的改變是什麼?

創·問 向一些優秀的華創派、投資人、業界牛人丟擲題目,也但願分享他們的設法給你。本期主角是應世生物聯合創始人、COO 曹飛。

應世生物聚焦突破和引領缺乏有效治療方案的實體瘤耐藥和轉移治療的立異藥研發,其研發進度最快的立異藥專案FAK(黏著斑激酶)小分子抑制劑IN10018,目前正在中美兩地同步推進針對多個癌種、採用不同聯合用藥方案的臨床試驗,並分別於2021年8月和2022年4月獲得了美國食物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認證(Fast-track Designation)和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成立3年多來,應世生物先後獲得多家著名投資機構累計超過1億美元股權投資,尤其在今年立異藥資本寒冬的環境中,應世生物逆市完成兩輪融資共計6500萬美元融資。 公司近期還在計劃啟動新一輪融資。

腫瘤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跟著人口老齡化和癌症發病率的增加,新型靶向藥物、腫瘤免疫等新治療方法的研發成功,腫瘤治療方法不斷變化,腫瘤藥物市場持續增長。弗若斯特沙利文猜測,2030年全球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約為3913億美元左右,佔總藥物市場的18.8%。

在抗腫瘤鬥爭中,抗癌藥物是重要武器。同時,耐藥性也伴隨著癌症治療的不斷發展,成為最大挑戰之一。耐藥性幾乎存在於所有型別的癌症和所有抗癌藥物中,包括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和化療等。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發展迅速,PD-1/PD-L1 抗體是其中最為刺眼的新星,目前我國獲批上市的 PD-1/PD-L1 抗體藥物多達11款,競爭激烈。儘管如此,PD-1/PD-L1 抗體耐藥卻仍舊沒有太好的應對手段。

大多數海內立異藥公司的研發往往聚焦特定藥物分子——小分子、大分子或者其他型別。應世生物則不然,公司研發聚焦的是立異藥更本質的需求——疾病。公司更但願透過轉化醫學等研究手段,探索腫瘤耐藥背後疾病生物學機制,然後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來“對症下藥”。公司並不侷限於只做小分子或者單抗,而是像七巧板一樣,誰能針對疾病機制解決實際臨床中的題目,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它加入到產品的矩陣裡。

應世當前最核心的管線是 FAK 小分子抑制劑 IN10018,主要瞄準針對各型別腫瘤耐藥的聯合用藥治療,已經證實在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療等諸多現有的腫瘤治療方案中,都能帶來明顯協同和獲益。

最初絕大多數人並不認為 FAK 靶點是個有大機會的靶點,但應世基於自身對腫瘤耐藥機制的深入研究,確信這個靶點具有潛伏價值和差異化機會,幾年前就開始佈局深耕。事實也證實了公司前瞻的判定,今年以來,公司開始在多個在研適應症陸續收成漂亮的臨床資料。不僅如此,在整個新藥研發領域,FAK 靶點的熱度也在快速升溫。

本文中,曹飛分享了應世生物的破局之路:堅持以“Research”的立場做研發與臨床,堅守“不內卷+全球化”的研發和競爭策略。在“資本寒冬”裡,應世生物的價值反而凸顯出來,“現在講故事不能再支撐泡沫,大家會更關注業務、臨床資料、技術的差異化等核心能力。在這些方面,無論是現階段已有進展,仍是未來預期目標的達成,我們都是很有決心信念能夠呈現給大家的。”

全文分享如下:

Q:華創資本

曹飛:應世生物聯合創始人、COO

Q1:請用科普的語言先容下應世生物在做的事情。有哪些獨特的立異?

曹飛:應世生物從成立之初,就瞄準腫瘤耐藥,但願解決這個目前公認的腫瘤治療痛點。我們但願在對耐藥的生物學機制有清楚瞭解後,針對目標人群,研發新的工具來延長患者的生命,提供治癒的可能。全球範圍內看,腫瘤耐藥的目標患者人群非常大,而且現階段始終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臨床醫生甚至監管機構,都非常但願工業界能夠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什麼叫做腫瘤耐藥?近年來炙手可熱的 PD-1 抗體, (編者注:PD-1抗體是近10年最重磅的抗腫瘤藥物,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頒給了 PD-1靶點的發現者。) 2021年僅默沙東一家銷售額就超過180億美元。 許多人知道 PD-1抗體,卻不知道即使是這麼好的腫瘤藥,只在不到三分之一的腫瘤患者能夠起效,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並不能從中獲益。

最初 PD-1抗體還沒上市,剛在臨床試驗中展示出優異的治療效果時,很多中國公司已經開始跟進,研發自己的 PD-1抗體。在默沙東和 BMS 的 PD-1 抗體獲批兩三年後,多家中國公司的 PD-1抗體也陸續上市。儘管如此,多年來臨床資料表明,PD-1抗體依然只能在30%左右的腫瘤病人中獲得應答,70%的病人基本是沒有應答的,造成了“緘默的大多數”,這就是原發性腫瘤耐藥。

為什麼70%的人沒有應答?這是應世團隊一直想解決的題目。海內立異藥過往Fast Follow PD-1抗體的策略,或許有但願在之前那30%病人中獲得更好應答,但解決不了70%患者的痛點。

另外一種情況是病人用藥一段時間後,腫瘤得到了控制,但過段時間藥又沒有效果了。以卵巢癌為例,它是比較兇險的癌種,基於現有的診斷方法,差不多70%的病人一旦發現得病就是晚期。目前最好的治療藥物是鉑類藥物,初次用藥在100人中大概有85%的人有應答,15%左右完全沒有反應。考慮到安全性,假如腫瘤得到按捺,通常會停藥。過了幾個月之後,這個時候再用鉑類藥物,原來有應答的85個人,能夠再次應答的人數開始減少。在多次用藥之後,大部分人都會陸續鉑耐藥,這屬於獲得性耐藥。在其它腫瘤藥物的治療中,也基本都會泛起這樣的耐藥現象。

應世感興趣的就是解決腫瘤耐藥的題目,尤其是 PD-1抗體這樣重磅品種耐藥的題目,讓緘默的大多數能夠從現有的腫瘤藥物中獲益。要解決這個題目,就不能只是跟隨歐美公司探明的路線,而是需要從腫瘤生物學機制源頭開始研究,在無人區探索,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謎底。我們比較幸運,幾年探索下來,發現我們目前開發的 FAK 這個靶點,在各種型別腫瘤耐藥,包括化療、靶向治療、放療、免疫治療這些耐藥過程中都起到了樞紐關鍵作用。

現在大家也越來越意識到單藥解決腫瘤複雜題目的侷限性,尤其是腫瘤耐藥更是如此,聯合用藥開始成為越來越主流的選擇。假如類比,FAK 抑制劑在聯合用藥中,就像是 co-anchor,在這個 anchor 之上,像調和雞尾酒一樣加入其它的成分,讓緘默的大多數能夠從現有的腫瘤藥物中獲益。

過去總說中國做新藥沒有立異,為什麼呢?由於大家沒有對於疾病機制的理解,缺乏足夠真正對未知困難的探索。之前的做法通常是國外團隊已經找到某個靶點,海內拿回來做一模一樣的東西,順著一樣的思路,驗證的實驗設計照抄國外,包括老鼠的模型、臨床試驗的設計、癌種選擇和階段劃分,都是照抄。有時候是 Me-too,但有時是 Me-worse。

但是現在,Low Hanging Fruit 已經摘得差不多了。按照國外同行的方法來做,看著是相對低的研發風險,但競爭一定非常激烈,不管是仿製藥、首仿、Fast Follow,都會很快捲起來。這實在阻礙了大家做藥物研發的前瞻性眼光,很輕易忽略當下以及未來幾年迫切的臨床需求。

Q2:應世生物目前在研發的重點產品管線有哪些?研發進度如何?

曹飛:目前,我們最樞紐的管線是 IN10018,一種高效和高選擇性的黏著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抑制劑,主要瞄準各型別腫瘤耐藥的困難。從學術界到工業界,近年來都越來越正視這個靶點在各型別腫瘤耐藥的相關機制中起到的作用,其中包括我們南京研發中央的很多重要工作。用流行的說法,這個靶點的“熱搜程度”在快速晉升。對應世而言,比較自豪的是,我們對這個靶點,不管是機制理解仍是臨床進度,基本可以說都是走在全球最前沿。

應世正在開發 IN10018 用於包括鉑耐藥卵巢癌、黑色素瘤、三陰乳腺癌、頭頸部腫瘤、胰腺癌等多種缺乏有效治療方案的實體瘤適應症,其中一些已經獲得明確的臨床驗證。

具體來講,目前在進行的首個重點適應症--鉑耐藥卵巢癌,這幾乎是大部分卵巢癌患者最後都會面對的痛點。我們透過 IN10018 和傳統化療藥物聯用,目前已經完成的 Ib/II 臨床資料顯示,在過往尺度化療藥物基礎上聯用 IN10018,能夠將整體反應率 ORR 從不到20%晉升到接近60%,無進展生存期PFS 目前也達到過往文獻報道從未達到的時間長度。這個資料在今年美國最權勢鉅子的腫瘤會議 ASCO 上已經宣佈,並且在2021年8月拿到 FDA(美國食物藥品監督管理局)的 Fast-Track,2022年4月獲得 NMPA(中國國家藥監局)“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注:快速通道資格為美國FDA加速藥品研發和審評的重要審評程式,它們主要合用於治療嚴峻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的立異藥物。獲得這些資格不僅意味著FDA對這些立異藥治療潛力的認可,也意味著醫藥公司可以和FDA有更多的溝通交流機會,加快整個研發程序。NMPA“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旨在匡助企業與相關機構緊密合作,加速立異療法的研發與審批,滿意亟待解決的醫學需求。)

按照目前進度,鉑耐藥卵巢癌作為我們進度最快的適應症,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啟動以上市為目標的關鍵性臨床(pivotal trial),近期預計就開始有病人入組,按照計劃可能在2023年底前完成這項臨床後,就可以提交上市申請。

除此之外,IN10018 還有更多不同組合的臨床適應症在研和預備啟動,應世的第二和第三個專案,也會在今年3季度提交臨床申請。總體而言,到今年年底,應世的臨床管線和佈局會更加豐碩。

我們的理念不是聚焦藥物分子,而是聚焦疾病機制,重點就是腫瘤耐藥的發病機制。我們更但願探尋清晰關注的腫瘤耐藥背後致病機制,然後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來“對症下藥”。所以我們的產品思路不是侷限於只做小分子或者單抗,而是像七巧板一樣,誰能解決實際臨床中的題目,我們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它加入到產品的矩陣裡。

Q3:腫瘤微環境是應世關注的領域之一,在該領域的研究應世的主要關注點在哪裡?

曹飛:“腫瘤微環境”這個概念提出得比較早,其構成的維度非常複雜,但就像分子和細胞的複雜度是完全不同的,二十年前談的腫瘤微環境和今天差距也很大。

腫瘤耐藥的一種表現是纖維化,可以理解為纖維細胞把腫瘤細胞包裹起來,外面的免疫細胞、藥物都進不去,這在胰腺癌、瀰漫性胃癌、肝癌等難治實體瘤中非常明顯。這種狀況一方面會形成物理屏障,使治療藥物難以接近腫瘤,另一方面還會形成免疫耐受的微環境,使免疫治療失去效果。

為什麼許多針對這些腫瘤的藥物,在體外殺傷腫瘤細胞有效,在很多小鼠模型也有效,到了人體卻無效?細胞模型完全沒有這種微環境造成的屏障,藥物能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絕大多數小鼠模型也是移植細胞系形成腫瘤,只有單一型別細胞形成腫瘤塊,結構簡樸,缺乏這種複雜的微環境,藥物能夠較好產生效果。但多數真實世界的腫瘤患者體內因為腫瘤微環境的存在,腫瘤組織遠比這個複雜的多。

直接的挑戰就是,在實驗室的環境中盯著腫瘤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差別,找靶點來做研發是可以的,由於細胞模型沒有微環境造成的屏障,藥物能夠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但是,回到人體內的環境中,腫瘤患者體內的腫瘤組織和腫瘤微環境要複雜的多,這種“物理屏障”使治療藥物難以接近腫瘤,伴隨形成的免疫耐受的微環境,使免疫治療更輕易失去效果。

應世研發佈局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但願能從打破腫瘤微環境出發,先把門踹開,結合一系列後續策略,讓更多腫瘤耐藥患者也能對藥物產生應答,更大程度殺傷腫瘤細胞,甚至終極努力實現治癒。

Q4:目前,應世生物管線籠蓋的適應症有哪些?公司在適應症的選擇上有什麼策略?這些適應症對應的市場機會有多大?競品都有哪些?應世的競爭策略是什麼?

曹飛:應世生物主要瞄準缺乏有效方案的耐藥實體瘤治療,重點關注包括鉑耐藥卵巢癌、瀰漫型胃癌、三陰乳腺癌、胰腺癌等。以卵巢癌為例,90%~95%為卵巢原發性的癌,另外5%~10%為其它部位原發的癌轉移到卵巢,70%的患者發現就是晚期,死亡率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居首位。中國每年的發病人數在6萬人左右,死亡病例達接近3萬人。

應世生物的研發策略和競爭策略,簡樸來說就是“不內卷+全球化”。首先,立項時我們就會避免擁擠的賽道,不去介入同質化的競爭。以 FAK 靶點來說,最初絕大多數人不以為 FAK 是個有大機會的靶點,但是我們基於自己差異化的認知,做了許多前沿的探索,判定它是機會,也把它做成了有價值的賽道。

海內新藥研發佈局實在非常不平衡,過去慣用的 Fast Follow 等策略,只用簡樸跟隨國外路徑,核心打法是“拼速度”、“賽道前三”,如今已被證實肯定會捲入擁擠的競爭。真正First In Class的立異靶點,需要從疾病生物學機制研究入手研究,挑戰固然較大,卻不會存在太多內卷競爭,而且臨床入組、監管要求乃至後續商業化門檻,往往要寬鬆得多。未來進入歐美市場,碰到紅海競爭的可能性更低,國際合作的機會也更多。

從全球來看,對於 FAK 靶點的研究,真正在臨床研發階段的只有兩家公司,包括應世生物和另一家美國公司。應世生物的FAK抑制劑進度更快,最近就要啟動以上市為目標的關鍵性臨床(pivotal trial)。

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由於越來越多的新發現在凸顯 FAK 靶點的價值,從專業生物醫藥文獻搜尋引擎 PubMed 搜尋 Review 文章熱度變化就可見一斑。FAK 最早在2010年前後,備受 MNC 關注,Review 數目快速上升;2015年,幾家 Phase I 資料低於預期,此後連續3年 Review 數目大幅減少;2019年之後,學術界和工業界,也包括應世,對這個靶點又有一系列重要發現,尤其是幾項非常積極的臨床資料表露,FAK 靶點熱度又重新回升。許多公司開始重新對FAK感興趣,但我們已經進入到二期臨床的階段,進度上風至少是五六年的差距,臨床資料更是已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上風,這些都是我們的護城河。

PubMed 歷年搜尋 FAK 綜述論文數目(截至2022年5月)

開發 FAK 這種真正創新性的靶點是需要勇氣的。當然,我們並不是盲目冒險,而是更多是建立在對目標疾病和 FAK 靶點相關生物學機制的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基礎上,當然也包括我們自身的研究實力。我們在南京建立了研發與轉化醫學中心,透過最貼近目標疾病狀態的各種模型和樣本,探尋實體瘤大病種的耐藥機制與解決方案。其中,針對 IN10018 和 FAK 靶點,我們做了大量原創探索性研究,並已經陸續在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這和過去近10年中國內大多數立異藥公司 Fast Follow 的策略是完全不一樣的,是真正開發 First In Class 的做法。借用最近一位行業大咖在會議上的觀點:中國的立異藥公司,你盯著的是藥,仍是病?假如盯著藥,你只能做 Fast Follow,只有盯著病,你才能做 First In Class。

跟著臨床驗證逐步展開,我們越來越確信 FAK 作為有望解決多種機制腫瘤耐藥的樞紐關鍵。對於某些癌種,目前可能並沒有現成的靶點。但透過疾病生物學機制方面的研究,我們看到 FAK 和某些新靶點聯用將會有很大的機會,應世後續的管線立項就是針對這些新靶點設計的立異藥物。

所以,比擬於其它許多公司孤立的管線佈局,應世的管線佈局是環環相扣的。而且推進的幾個適應症,都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或者獲批的產品,對於立異藥物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可以說應世這些專案未來機會都是非常明確的。

曹飛:2020年初,整個醫藥行業,不管是一級仍是二級市場,融資都很火。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幾乎進入了冰封狀態。二級市場醫藥股的下跌原因許多,主要仍是資金進來的太快,嚴峻超過了行業價值的晉升速度。在資金豐碩的時候,一級市場的估值已經被抬得很高了。所以下跌之後,一級市場的投資人和創業公司都開始擔心退出的路徑和機會。

對於應世生物來說,固然有壓力,但是我們的價值反而凸顯出來,由於現在講故事不能再支撐泡沫,大家會更關注業務、臨床資料、技術等核心能力,關注那些不內卷、真正差異化的立異方向。在這些方面,無論是現階段已有進展,仍是未來預期目標,我們都是很有決心信念能夠拿得出手的。

作為身處一線的公司,我們最直觀的感觸感染就是行業到了“洗去浮華、去偽存真”的時候。整個行業需要真正的創新力,把不內卷的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做出非常好的資料和療效。固然這兩年大環境經歷了過山車一樣的變化,但是應世生物自始至終堅定在小步快走。

這兩年應世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管線研發上,IN10018 抑制劑多個臨床適應症穩步推進,我們已經拿到了非常紮實的臨床資料,也拿到了剛才提到的 FDA Fast Track 和 NMPA 突破性療法的資質。第二,有兩個新的品種會進入到臨床開發的階段,管線更加豐碩。同期,我們在南京建立了研發和轉化醫學的開發中央,整個實驗室的團隊建立起來,擁有立異藥從上游藥物發現到下游臨床開發的全鏈條研發能力。按照我們的立項思路,南京的研發中央在做一些新的大分子、小分子的前沿專案,在機制研究上有了更強的投入。第三,這一年多時間我們又完成了兩輪融資,公司的價值得到了肯定,擁有不錯的現金貯備,現在各方面業務都非常健康,團隊也更加完整。

Q6:應世生物的創始人團隊具有行業領先企業工作的經歷。如何不斷地吸引高質量人才?

曹飛:首先,優秀的人才加入一家公司,肯定是看中這份事業的遠景,認可公司在做的事情,期待介入其中實現內心的期許,能夠在整個工業和歐美公司同臺競技的時代機遇中,施展自己的才智與能力。

第二,公司的文化很重要。在創業團隊裡,扁平化、透明化的團隊文化,能夠讓每個人都有 ownership,主動地承擔責任。現在我們公司有近六十人,有任何題目,我可以拿起電話打給一線任何一名員工。我們內部有按期的溝通機制,公然地和所有人分享公司重要的進展以及面臨的挑戰,大家能夠集思廣益。我們但願每位應世生物的員工,在有一天公司發展到幾百、上千人時,能夠說公司早期階段的一切喜悅、痛苦,大家都一起經歷過。

第三,當然,初創公司想要持續不斷地吸引人才,一定不能只開空頭支票,需要把好產品和好臨床資料不斷地做出來,透過自己的 track record,證實自己是值得託付的團隊。

Q7:應世生物作為一家 Biotech Start-up,與在國際大型公司比擬,有哪些獨特的上風?面對的主要挑戰有哪些?

曹飛:應世生物一直堅持以“Research”的立場來做研發與臨床。在研發上,我們在立項時會避免進入擁擠的賽道,透過差異化的藥物開發策略來選擇突破口,決議計劃速度非常快。假如泛起題目,我們也可以及時住手,船小好掉頭。從這個層面講,我們立異的模式更輕盈靈活,效率也更高。

第二,剛剛提到了我們的企業文化,大家都是一心想要幹成這件事,不存在大公司體系體例的限制或內耗。作為一家年青有活力的 Biotech 公司,大家參與感很強,能夠互相激發新的創意和設法。現在許多大公司創新力枯竭,都但願透過收購或者合作的方式,和我們這樣的小團隊合作。

面對的挑戰,主要是資本實力沒法和大公司比擬,在管線有限的情況下,單個專案的失敗可能會是比較大的打擊。為了應對挑戰,我們一直把握著比較好的融資節奏,同時開源節流,資本效率非常高,花很少的錢,幹了許多事。

另外,我們瞄準了“別人看不到的機會”,敢於去鑽研和投入,這也是能夠獲得大家能獲得豐厚回報的原因之一。

Q8:王在琪博士(應世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在某次採訪中提到,中國立異藥的生態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化合物的機會已經貯備了非常多。但是,如何把臨床轉化這個關鍵環節做好是個大題目。應世生物在臨床轉化的環節做了哪些探索?

曹飛:首先,我們透過 in-house 研究,對相關靶點從細胞到個體不同層面的疾病模型中開展生物學機制進行探索。機制研究對於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極其重要,尤其是進入臨床開發後。假如一款藥在臨床過程泛起風險,我們可以根據對疾病機制的理解,採取相應對策,實現更好的安全性。假如發現有效,我們也可以根據機制,進一步設計驗證,更大程度晉升有效性。在 IN10018 的開發中,針對不同癌種的聯用策略背後,是疾病生物學機制研究方案有針對性的設計,以及模型驗證在細節上的打磨。

其次,針對立異靶點的藥物開發,從方案設計、臨床運營等各個環節,細微的差別對終極的結果都會有巨大影響。對於藥物研發過程細節的掌握,背後需要紮實的臨床研究能力,包括創始人對臨床研究的判定、臨床團隊的經驗與規範、臨床前研究的協同等。舉個例子,IN10018 針對胃癌的臨床專案早期,我們發現胃癌患者很難入組。透過和醫生的探討,我們發現胃癌患者輕易發生腹膜轉移、腹水,而腹膜轉移跟微環境和某種免疫細胞有關係。於是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從產品池裡找到與該機制相關的產品,作為後續探索方向。

與此同時,我們在中美兩地選擇不同的癌種,設計對應的臨床方案,也是但願瞄準實際的臨床需求和前提,透過“對症下藥”來獲得更高的成功率。

Q9:經由兩年時間,應世生物建立了怎樣的合作網路?主要的合作方式有哪些?

曹飛:我們一方面和很多科研院所開展諸多合作,主要是對我們感興趣的疾病和靶點機制相關的轉化醫學研究,跟包括國外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UCSD、耶魯大學以及海內的上海交大醫學院、北醫等機構都有合作研發,並且都有高水平研究論文發表。

另一方面我們和很多藥企,包括羅氏、默沙東、益方、康寧傑瑞等,都有不同適應症和聯用組合的 co-development 合作。我們之所以能夠和這些國際大藥企以及海內的很多 Biotech 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主要是基於彼此間差異化互補和管線的協同,以及大家對相應聯用組合在目標適應症成功機會的認可。

下一步我們主要的任務是 IN10018 海外權益的 License Out,目的是進一步推動已在中美同步臨床開發的 IN10018 的後續國際化程序。

曹飛:海內立異藥想要做國際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在立項之初的全盤設計就要符合國際化的尺度,包括適應症的選擇、設計臨床試驗、篩選患者入排尺度、醫學監察、資料收拾整頓、解讀臨床資料、撰寫臨床研究呈文、與監管部門溝通等各個環節等每個環節。整套方案真正的“國際化”需要對目標市場的監管規則和醫學實踐有豐碩的經驗和深刻的理解。按照這樣的尺度,目前有能力出海的立異藥企並不多。

國際化不能投契,假如抱著把海內研發的路徑和結果直接到歐美國家簡樸 copy & past的心態,這樣的國際化基本是走不通的。

Q11:應世生物為何從一開始就選擇中美雙報策略?創業即定位國際化公司的打法,對公司運營、申報策略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世生物做了哪些針對性的規劃?

曹飛:中國立異藥公司下一階段的發展,一定是走出國門,真正面對國際化發展。研發國際化,尤其是面向歐美市場開發新藥,將同時面臨發達國家監管機構的審評尺度和相應企業的市場競爭,這對中國公司能力的鑄造是最好的試金石。挑戰非常大,但真金不怕火煉,終極殺出來的都是真正的佼佼者。

應世生物團隊本身有豐碩的國際化研發和運營的經驗,在國外臨床研究協作的網路中,有自己的影響力,例如我們與哈佛醫學院、MD Anderson Center等機構的教授有長期的合作協議。過程裡團隊和專家們有許多碰撞,團隊也在快速成長,能夠更自如地應對國際化的專案和挑戰。

Q12:今年,應世生物陸續完成B輪、B+輪融資,融資所募資金將主要投入到哪些方面?後續有何融資計劃?

曹飛:首先,現有臨床管線會快速,包括 IN10018 即將啟動的以上市為目的的關鍵性臨床(pivotal trial)和其他針對多個適應症的各型別聯用組合,以及近期提交臨床申請的兩個全球立異藥的臨床試驗推進;第二,在早期的研發和轉化醫學專案的創新性研究上,會更多的投入,快速地推動臨床的轉化;第三,在整個公司運營層面,招募更多的人才,推動各項業務的發展。

近期,我們正在預備啟動新一輪融資。

優秀的企業長什麼樣,成功的牛人都有哪些特質?在他們的奮鬥路上,有哪些需要留意的“坑”,最重要的改變是什麼?

創·問 向一些優秀的華創派、投資人、業界牛人丟擲題目,也但願分享他們的設法給你。本期主角是應世生物聯合創始人、COO 曹飛。

應世生物聚焦突破和引領缺乏有效治療方案的實體瘤耐藥和轉移治療的立異藥研發,其研發進度最快的立異藥專案FAK(黏著斑激酶)小分子抑制劑IN10018,目前正在中美兩地同步推進針對多個癌種、採用不同聯合用藥方案的臨床試驗,並分別於2021年8月和2022年4月獲得了美國食物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認證(Fast-track Designation)和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成立3年多來,應世生物先後獲得多家著名投資機構累計超過1億美元股權投資,尤其在今年立異藥資本寒冬的環境中,應世生物逆市完成兩輪融資共計6500萬美元融資。 公司近期還在計劃啟動新一輪融資。

腫瘤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跟著人口老齡化和癌症發病率的增加,新型靶向藥物、腫瘤免疫等新治療方法的研發成功,腫瘤治療方法不斷變化,腫瘤藥物市場持續增長。弗若斯特沙利文猜測,2030年全球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約為3913億美元左右,佔總藥物市場的18.8%。

在抗腫瘤鬥爭中,抗癌藥物是重要武器。同時,耐藥性也伴隨著癌症治療的不斷發展,成為最大挑戰之一。耐藥性幾乎存在於所有型別的癌症和所有抗癌藥物中,包括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和化療等。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發展迅速,PD-1/PD-L1 抗體是其中最為刺眼的新星,目前我國獲批上市的 PD-1/PD-L1 抗體藥物多達11款,競爭激烈。儘管如此,PD-1/PD-L1 抗體耐藥卻仍舊沒有太好的應對手段。

大多數海內立異藥公司的研發往往聚焦特定藥物分子——小分子、大分子或者其他型別。應世生物則不然,公司研發聚焦的是立異藥更本質的需求——疾病。公司更但願透過轉化醫學等研究手段,探索腫瘤耐藥背後疾病生物學機制,然後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來“對症下藥”。公司並不侷限於只做小分子或者單抗,而是像七巧板一樣,誰能針對疾病機制解決實際臨床中的題目,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它加入到產品的矩陣裡。

應世當前最核心的管線是 FAK 小分子抑制劑 IN10018,主要瞄準針對各型別腫瘤耐藥的聯合用藥治療,已經證實在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療等諸多現有的腫瘤治療方案中,都能帶來明顯協同和獲益。

最初絕大多數人並不認為 FAK 靶點是個有大機會的靶點,但應世基於自身對腫瘤耐藥機制的深入研究,確信這個靶點具有潛伏價值和差異化機會,幾年前就開始佈局深耕。事實也證實了公司前瞻的判定,今年以來,公司開始在多個在研適應症陸續收成漂亮的臨床資料。不僅如此,在整個新藥研發領域,FAK 靶點的熱度也在快速升溫。

本文中,曹飛分享了應世生物的破局之路:堅持以“Research”的立場做研發與臨床,堅守“不內卷+全球化”的研發和競爭策略。在“資本寒冬”裡,應世生物的價值反而凸顯出來,“現在講故事不能再支撐泡沫,大家會更關注業務、臨床資料、技術的差異化等核心能力。在這些方面,無論是現階段已有進展,仍是未來預期目標的達成,我們都是很有決心信念能夠呈現給大家的。”

全文分享如下:

Q:華創資本

曹飛:應世生物聯合創始人、COO

Q1:請用科普的語言先容下應世生物在做的事情。有哪些獨特的立異?

曹飛:應世生物從成立之初,就瞄準腫瘤耐藥,但願解決這個目前公認的腫瘤治療痛點。我們但願在對耐藥的生物學機制有清楚瞭解後,針對目標人群,研發新的工具來延長患者的生命,提供治癒的可能。全球範圍內看,腫瘤耐藥的目標患者人群非常大,而且現階段始終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臨床醫生甚至監管機構,都非常但願工業界能夠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什麼叫做腫瘤耐藥?近年來炙手可熱的 PD-1 抗體, (編者注:PD-1抗體是近10年最重磅的抗腫瘤藥物,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頒給了 PD-1靶點的發現者。) 2021年僅默沙東一家銷售額就超過180億美元。 許多人知道 PD-1抗體,卻不知道即使是這麼好的腫瘤藥,只在不到三分之一的腫瘤患者能夠起效,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並不能從中獲益。

最初 PD-1抗體還沒上市,剛在臨床試驗中展示出優異的治療效果時,很多中國公司已經開始跟進,研發自己的 PD-1抗體。在默沙東和 BMS 的 PD-1 抗體獲批兩三年後,多家中國公司的 PD-1抗體也陸續上市。儘管如此,多年來臨床資料表明,PD-1抗體依然只能在30%左右的腫瘤病人中獲得應答,70%的病人基本是沒有應答的,造成了“緘默的大多數”,這就是原發性腫瘤耐藥。

為什麼70%的人沒有應答?這是應世團隊一直想解決的題目。海內立異藥過往Fast Follow PD-1抗體的策略,或許有但願在之前那30%病人中獲得更好應答,但解決不了70%患者的痛點。

另外一種情況是病人用藥一段時間後,腫瘤得到了控制,但過段時間藥又沒有效果了。以卵巢癌為例,它是比較兇險的癌種,基於現有的診斷方法,差不多70%的病人一旦發現得病就是晚期。目前最好的治療藥物是鉑類藥物,初次用藥在100人中大概有85%的人有應答,15%左右完全沒有反應。考慮到安全性,假如腫瘤得到按捺,通常會停藥。過了幾個月之後,這個時候再用鉑類藥物,原來有應答的85個人,能夠再次應答的人數開始減少。在多次用藥之後,大部分人都會陸續鉑耐藥,這屬於獲得性耐藥。在其它腫瘤藥物的治療中,也基本都會泛起這樣的耐藥現象。

應世感興趣的就是解決腫瘤耐藥的題目,尤其是 PD-1抗體這樣重磅品種耐藥的題目,讓緘默的大多數能夠從現有的腫瘤藥物中獲益。要解決這個題目,就不能只是跟隨歐美公司探明的路線,而是需要從腫瘤生物學機制源頭開始研究,在無人區探索,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謎底。我們比較幸運,幾年探索下來,發現我們目前開發的 FAK 這個靶點,在各種型別腫瘤耐藥,包括化療、靶向治療、放療、免疫治療這些耐藥過程中都起到了樞紐關鍵作用。

現在大家也越來越意識到單藥解決腫瘤複雜題目的侷限性,尤其是腫瘤耐藥更是如此,聯合用藥開始成為越來越主流的選擇。假如類比,FAK 抑制劑在聯合用藥中,就像是 co-anchor,在這個 anchor 之上,像調和雞尾酒一樣加入其它的成分,讓緘默的大多數能夠從現有的腫瘤藥物中獲益。

過去總說中國做新藥沒有立異,為什麼呢?由於大家沒有對於疾病機制的理解,缺乏足夠真正對未知困難的探索。之前的做法通常是國外團隊已經找到某個靶點,海內拿回來做一模一樣的東西,順著一樣的思路,驗證的實驗設計照抄國外,包括老鼠的模型、臨床試驗的設計、癌種選擇和階段劃分,都是照抄。有時候是 Me-too,但有時是 Me-worse。

但是現在,Low Hanging Fruit 已經摘得差不多了。按照國外同行的方法來做,看著是相對低的研發風險,但競爭一定非常激烈,不管是仿製藥、首仿、Fast Follow,都會很快捲起來。這實在阻礙了大家做藥物研發的前瞻性眼光,很輕易忽略當下以及未來幾年迫切的臨床需求。

Q2:應世生物目前在研發的重點產品管線有哪些?研發進度如何?

曹飛:目前,我們最樞紐的管線是 IN10018,一種高效和高選擇性的黏著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抑制劑,主要瞄準各型別腫瘤耐藥的困難。從學術界到工業界,近年來都越來越正視這個靶點在各型別腫瘤耐藥的相關機制中起到的作用,其中包括我們南京研發中央的很多重要工作。用流行的說法,這個靶點的“熱搜程度”在快速晉升。對應世而言,比較自豪的是,我們對這個靶點,不管是機制理解仍是臨床進度,基本可以說都是走在全球最前沿。

應世正在開發 IN10018 用於包括鉑耐藥卵巢癌、黑色素瘤、三陰乳腺癌、頭頸部腫瘤、胰腺癌等多種缺乏有效治療方案的實體瘤適應症,其中一些已經獲得明確的臨床驗證。

具體來講,目前在進行的首個重點適應症--鉑耐藥卵巢癌,這幾乎是大部分卵巢癌患者最後都會面對的痛點。我們透過 IN10018 和傳統化療藥物聯用,目前已經完成的 Ib/II 臨床資料顯示,在過往尺度化療藥物基礎上聯用 IN10018,能夠將整體反應率 ORR 從不到20%晉升到接近60%,無進展生存期PFS 目前也達到過往文獻報道從未達到的時間長度。這個資料在今年美國最權勢鉅子的腫瘤會議 ASCO 上已經宣佈,並且在2021年8月拿到 FDA(美國食物藥品監督管理局)的 Fast-Track,2022年4月獲得 NMPA(中國國家藥監局)“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注:快速通道資格為美國FDA加速藥品研發和審評的重要審評程式,它們主要合用於治療嚴峻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的立異藥物。獲得這些資格不僅意味著FDA對這些立異藥治療潛力的認可,也意味著醫藥公司可以和FDA有更多的溝通交流機會,加快整個研發程序。NMPA“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旨在匡助企業與相關機構緊密合作,加速立異療法的研發與審批,滿意亟待解決的醫學需求。)

按照目前進度,鉑耐藥卵巢癌作為我們進度最快的適應症,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啟動以上市為目標的關鍵性臨床(pivotal trial),近期預計就開始有病人入組,按照計劃可能在2023年底前完成這項臨床後,就可以提交上市申請。

除此之外,IN10018 還有更多不同組合的臨床適應症在研和預備啟動,應世的第二和第三個專案,也會在今年3季度提交臨床申請。總體而言,到今年年底,應世的臨床管線和佈局會更加豐碩。

我們的理念不是聚焦藥物分子,而是聚焦疾病機制,重點就是腫瘤耐藥的發病機制。我們更但願探尋清晰關注的腫瘤耐藥背後致病機制,然後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來“對症下藥”。所以我們的產品思路不是侷限於只做小分子或者單抗,而是像七巧板一樣,誰能解決實際臨床中的題目,我們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它加入到產品的矩陣裡。

Q3:腫瘤微環境是應世關注的領域之一,在該領域的研究應世的主要關注點在哪裡?

曹飛:“腫瘤微環境”這個概念提出得比較早,其構成的維度非常複雜,但就像分子和細胞的複雜度是完全不同的,二十年前談的腫瘤微環境和今天差距也很大。

腫瘤耐藥的一種表現是纖維化,可以理解為纖維細胞把腫瘤細胞包裹起來,外面的免疫細胞、藥物都進不去,這在胰腺癌、瀰漫性胃癌、肝癌等難治實體瘤中非常明顯。這種狀況一方面會形成物理屏障,使治療藥物難以接近腫瘤,另一方面還會形成免疫耐受的微環境,使免疫治療失去效果。

為什麼許多針對這些腫瘤的藥物,在體外殺傷腫瘤細胞有效,在很多小鼠模型也有效,到了人體卻無效?細胞模型完全沒有這種微環境造成的屏障,藥物能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絕大多數小鼠模型也是移植細胞系形成腫瘤,只有單一型別細胞形成腫瘤塊,結構簡樸,缺乏這種複雜的微環境,藥物能夠較好產生效果。但多數真實世界的腫瘤患者體內因為腫瘤微環境的存在,腫瘤組織遠比這個複雜的多。

直接的挑戰就是,在實驗室的環境中盯著腫瘤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差別,找靶點來做研發是可以的,由於細胞模型沒有微環境造成的屏障,藥物能夠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但是,回到人體內的環境中,腫瘤患者體內的腫瘤組織和腫瘤微環境要複雜的多,這種“物理屏障”使治療藥物難以接近腫瘤,伴隨形成的免疫耐受的微環境,使免疫治療更輕易失去效果。

應世研發佈局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但願能從打破腫瘤微環境出發,先把門踹開,結合一系列後續策略,讓更多腫瘤耐藥患者也能對藥物產生應答,更大程度殺傷腫瘤細胞,甚至終極努力實現治癒。

Q4:目前,應世生物管線籠蓋的適應症有哪些?公司在適應症的選擇上有什麼策略?這些適應症對應的市場機會有多大?競品都有哪些?應世的競爭策略是什麼?

曹飛:應世生物主要瞄準缺乏有效方案的耐藥實體瘤治療,重點關注包括鉑耐藥卵巢癌、瀰漫型胃癌、三陰乳腺癌、胰腺癌等。以卵巢癌為例,90%~95%為卵巢原發性的癌,另外5%~10%為其它部位原發的癌轉移到卵巢,70%的患者發現就是晚期,死亡率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居首位。中國每年的發病人數在6萬人左右,死亡病例達接近3萬人。

應世生物的研發策略和競爭策略,簡樸來說就是“不內卷+全球化”。首先,立項時我們就會避免擁擠的賽道,不去介入同質化的競爭。以 FAK 靶點來說,最初絕大多數人不以為 FAK 是個有大機會的靶點,但是我們基於自己差異化的認知,做了許多前沿的探索,判定它是機會,也把它做成了有價值的賽道。

海內新藥研發佈局實在非常不平衡,過去慣用的 Fast Follow 等策略,只用簡樸跟隨國外路徑,核心打法是“拼速度”、“賽道前三”,如今已被證實肯定會捲入擁擠的競爭。真正First In Class的立異靶點,需要從疾病生物學機制研究入手研究,挑戰固然較大,卻不會存在太多內卷競爭,而且臨床入組、監管要求乃至後續商業化門檻,往往要寬鬆得多。未來進入歐美市場,碰到紅海競爭的可能性更低,國際合作的機會也更多。

從全球來看,對於 FAK 靶點的研究,真正在臨床研發階段的只有兩家公司,包括應世生物和另一家美國公司。應世生物的FAK抑制劑進度更快,最近就要啟動以上市為目標的關鍵性臨床(pivotal trial)。

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由於越來越多的新發現在凸顯 FAK 靶點的價值,從專業生物醫藥文獻搜尋引擎 PubMed 搜尋 Review 文章熱度變化就可見一斑。FAK 最早在2010年前後,備受 MNC 關注,Review 數目快速上升;2015年,幾家 Phase I 資料低於預期,此後連續3年 Review 數目大幅減少;2019年之後,學術界和工業界,也包括應世,對這個靶點又有一系列重要發現,尤其是幾項非常積極的臨床資料表露,FAK 靶點熱度又重新回升。許多公司開始重新對FAK感興趣,但我們已經進入到二期臨床的階段,進度上風至少是五六年的差距,臨床資料更是已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上風,這些都是我們的護城河。

優秀的企業長什麼樣,成功的牛人都有哪些特質?在他們的奮鬥路上,有哪些需要留意的“坑”,最重要的改變是什麼?

創·問 向一些優秀的華創派、投資人、業界牛人丟擲題目,也但願分享他們的設法給你。本期主角是應世生物聯合創始人、COO 曹飛。

應世生物聚焦突破和引領缺乏有效治療方案的實體瘤耐藥和轉移治療的立異藥研發,其研發進度最快的立異藥專案FAK(黏著斑激酶)小分子抑制劑IN10018,目前正在中美兩地同步推進針對多個癌種、採用不同聯合用藥方案的臨床試驗,並分別於2021年8月和2022年4月獲得了美國食物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認證(Fast-track Designation)和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成立3年多來,應世生物先後獲得多家著名投資機構累計超過1億美元股權投資,尤其在今年立異藥資本寒冬的環境中,應世生物逆市完成兩輪融資共計6500萬美元融資。 公司近期還在計劃啟動新一輪融資。

腫瘤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跟著人口老齡化和癌症發病率的增加,新型靶向藥物、腫瘤免疫等新治療方法的研發成功,腫瘤治療方法不斷變化,腫瘤藥物市場持續增長。弗若斯特沙利文猜測,2030年全球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約為3913億美元左右,佔總藥物市場的18.8%。

在抗腫瘤鬥爭中,抗癌藥物是重要武器。同時,耐藥性也伴隨著癌症治療的不斷發展,成為最大挑戰之一。耐藥性幾乎存在於所有型別的癌症和所有抗癌藥物中,包括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和化療等。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發展迅速,PD-1/PD-L1 抗體是其中最為刺眼的新星,目前我國獲批上市的 PD-1/PD-L1 抗體藥物多達11款,競爭激烈。儘管如此,PD-1/PD-L1 抗體耐藥卻仍舊沒有太好的應對手段。

大多數海內立異藥公司的研發往往聚焦特定藥物分子——小分子、大分子或者其他型別。應世生物則不然,公司研發聚焦的是立異藥更本質的需求——疾病。公司更但願透過轉化醫學等研究手段,探索腫瘤耐藥背後疾病生物學機制,然後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來“對症下藥”。公司並不侷限於只做小分子或者單抗,而是像七巧板一樣,誰能針對疾病機制解決實際臨床中的題目,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它加入到產品的矩陣裡。

應世當前最核心的管線是 FAK 小分子抑制劑 IN10018,主要瞄準針對各型別腫瘤耐藥的聯合用藥治療,已經證實在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療等諸多現有的腫瘤治療方案中,都能帶來明顯協同和獲益。

最初絕大多數人並不認為 FAK 靶點是個有大機會的靶點,但應世基於自身對腫瘤耐藥機制的深入研究,確信這個靶點具有潛伏價值和差異化機會,幾年前就開始佈局深耕。事實也證實了公司前瞻的判定,今年以來,公司開始在多個在研適應症陸續收成漂亮的臨床資料。不僅如此,在整個新藥研發領域,FAK 靶點的熱度也在快速升溫。

本文中,曹飛分享了應世生物的破局之路:堅持以“Research”的立場做研發與臨床,堅守“不內卷+全球化”的研發和競爭策略。在“資本寒冬”裡,應世生物的價值反而凸顯出來,“現在講故事不能再支撐泡沫,大家會更關注業務、臨床資料、技術的差異化等核心能力。在這些方面,無論是現階段已有進展,仍是未來預期目標的達成,我們都是很有決心信念能夠呈現給大家的。”

全文分享如下:

Q:華創資本

曹飛:應世生物聯合創始人、COO

Q1:請用科普的語言先容下應世生物在做的事情。有哪些獨特的立異?

曹飛:應世生物從成立之初,就瞄準腫瘤耐藥,但願解決這個目前公認的腫瘤治療痛點。我們但願在對耐藥的生物學機制有清楚瞭解後,針對目標人群,研發新的工具來延長患者的生命,提供治癒的可能。全球範圍內看,腫瘤耐藥的目標患者人群非常大,而且現階段始終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臨床醫生甚至監管機構,都非常但願工業界能夠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什麼叫做腫瘤耐藥?近年來炙手可熱的 PD-1 抗體, (編者注:PD-1抗體是近10年最重磅的抗腫瘤藥物,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頒給了 PD-1靶點的發現者。) 2021年僅默沙東一家銷售額就超過180億美元。 許多人知道 PD-1抗體,卻不知道即使是這麼好的腫瘤藥,只在不到三分之一的腫瘤患者能夠起效,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並不能從中獲益。

最初 PD-1抗體還沒上市,剛在臨床試驗中展示出優異的治療效果時,很多中國公司已經開始跟進,研發自己的 PD-1抗體。在默沙東和 BMS 的 PD-1 抗體獲批兩三年後,多家中國公司的 PD-1抗體也陸續上市。儘管如此,多年來臨床資料表明,PD-1抗體依然只能在30%左右的腫瘤病人中獲得應答,70%的病人基本是沒有應答的,造成了“緘默的大多數”,這就是原發性腫瘤耐藥。

為什麼70%的人沒有應答?這是應世團隊一直想解決的題目。海內立異藥過往Fast Follow PD-1抗體的策略,或許有但願在之前那30%病人中獲得更好應答,但解決不了70%患者的痛點。

另外一種情況是病人用藥一段時間後,腫瘤得到了控制,但過段時間藥又沒有效果了。以卵巢癌為例,它是比較兇險的癌種,基於現有的診斷方法,差不多70%的病人一旦發現得病就是晚期。目前最好的治療藥物是鉑類藥物,初次用藥在100人中大概有85%的人有應答,15%左右完全沒有反應。考慮到安全性,假如腫瘤得到按捺,通常會停藥。過了幾個月之後,這個時候再用鉑類藥物,原來有應答的85個人,能夠再次應答的人數開始減少。在多次用藥之後,大部分人都會陸續鉑耐藥,這屬於獲得性耐藥。在其它腫瘤藥物的治療中,也基本都會泛起這樣的耐藥現象。

應世感興趣的就是解決腫瘤耐藥的題目,尤其是 PD-1抗體這樣重磅品種耐藥的題目,讓緘默的大多數能夠從現有的腫瘤藥物中獲益。要解決這個題目,就不能只是跟隨歐美公司探明的路線,而是需要從腫瘤生物學機制源頭開始研究,在無人區探索,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謎底。我們比較幸運,幾年探索下來,發現我們目前開發的 FAK 這個靶點,在各種型別腫瘤耐藥,包括化療、靶向治療、放療、免疫治療這些耐藥過程中都起到了樞紐關鍵作用。

現在大家也越來越意識到單藥解決腫瘤複雜題目的侷限性,尤其是腫瘤耐藥更是如此,聯合用藥開始成為越來越主流的選擇。假如類比,FAK 抑制劑在聯合用藥中,就像是 co-anchor,在這個 anchor 之上,像調和雞尾酒一樣加入其它的成分,讓緘默的大多數能夠從現有的腫瘤藥物中獲益。

過去總說中國做新藥沒有立異,為什麼呢?由於大家沒有對於疾病機制的理解,缺乏足夠真正對未知困難的探索。之前的做法通常是國外團隊已經找到某個靶點,海內拿回來做一模一樣的東西,順著一樣的思路,驗證的實驗設計照抄國外,包括老鼠的模型、臨床試驗的設計、癌種選擇和階段劃分,都是照抄。有時候是 Me-too,但有時是 Me-worse。

但是現在,Low Hanging Fruit 已經摘得差不多了。按照國外同行的方法來做,看著是相對低的研發風險,但競爭一定非常激烈,不管是仿製藥、首仿、Fast Follow,都會很快捲起來。這實在阻礙了大家做藥物研發的前瞻性眼光,很輕易忽略當下以及未來幾年迫切的臨床需求。

Q2:應世生物目前在研發的重點產品管線有哪些?研發進度如何?

曹飛:目前,我們最樞紐的管線是 IN10018,一種高效和高選擇性的黏著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抑制劑,主要瞄準各型別腫瘤耐藥的困難。從學術界到工業界,近年來都越來越正視這個靶點在各型別腫瘤耐藥的相關機制中起到的作用,其中包括我們南京研發中央的很多重要工作。用流行的說法,這個靶點的“熱搜程度”在快速晉升。對應世而言,比較自豪的是,我們對這個靶點,不管是機制理解仍是臨床進度,基本可以說都是走在全球最前沿。

應世正在開發 IN10018 用於包括鉑耐藥卵巢癌、黑色素瘤、三陰乳腺癌、頭頸部腫瘤、胰腺癌等多種缺乏有效治療方案的實體瘤適應症,其中一些已經獲得明確的臨床驗證。

具體來講,目前在進行的首個重點適應症--鉑耐藥卵巢癌,這幾乎是大部分卵巢癌患者最後都會面對的痛點。我們透過 IN10018 和傳統化療藥物聯用,目前已經完成的 Ib/II 臨床資料顯示,在過往尺度化療藥物基礎上聯用 IN10018,能夠將整體反應率 ORR 從不到20%晉升到接近60%,無進展生存期PFS 目前也達到過往文獻報道從未達到的時間長度。這個資料在今年美國最權勢鉅子的腫瘤會議 ASCO 上已經宣佈,並且在2021年8月拿到 FDA(美國食物藥品監督管理局)的 Fast-Track,2022年4月獲得 NMPA(中國國家藥監局)“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注:快速通道資格為美國FDA加速藥品研發和審評的重要審評程式,它們主要合用於治療嚴峻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的立異藥物。獲得這些資格不僅意味著FDA對這些立異藥治療潛力的認可,也意味著醫藥公司可以和FDA有更多的溝通交流機會,加快整個研發程序。NMPA“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旨在匡助企業與相關機構緊密合作,加速立異療法的研發與審批,滿意亟待解決的醫學需求。)

按照目前進度,鉑耐藥卵巢癌作為我們進度最快的適應症,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啟動以上市為目標的關鍵性臨床(pivotal trial),近期預計就開始有病人入組,按照計劃可能在2023年底前完成這項臨床後,就可以提交上市申請。

除此之外,IN10018 還有更多不同組合的臨床適應症在研和預備啟動,應世的第二和第三個專案,也會在今年3季度提交臨床申請。總體而言,到今年年底,應世的臨床管線和佈局會更加豐碩。

我們的理念不是聚焦藥物分子,而是聚焦疾病機制,重點就是腫瘤耐藥的發病機制。我們更但願探尋清晰關注的腫瘤耐藥背後致病機制,然後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來“對症下藥”。所以我們的產品思路不是侷限於只做小分子或者單抗,而是像七巧板一樣,誰能解決實際臨床中的題目,我們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它加入到產品的矩陣裡。

Q3:腫瘤微環境是應世關注的領域之一,在該領域的研究應世的主要關注點在哪裡?

曹飛:“腫瘤微環境”這個概念提出得比較早,其構成的維度非常複雜,但就像分子和細胞的複雜度是完全不同的,二十年前談的腫瘤微環境和今天差距也很大。

腫瘤耐藥的一種表現是纖維化,可以理解為纖維細胞把腫瘤細胞包裹起來,外面的免疫細胞、藥物都進不去,這在胰腺癌、瀰漫性胃癌、肝癌等難治實體瘤中非常明顯。這種狀況一方面會形成物理屏障,使治療藥物難以接近腫瘤,另一方面還會形成免疫耐受的微環境,使免疫治療失去效果。

為什麼許多針對這些腫瘤的藥物,在體外殺傷腫瘤細胞有效,在很多小鼠模型也有效,到了人體卻無效?細胞模型完全沒有這種微環境造成的屏障,藥物能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絕大多數小鼠模型也是移植細胞系形成腫瘤,只有單一型別細胞形成腫瘤塊,結構簡樸,缺乏這種複雜的微環境,藥物能夠較好產生效果。但多數真實世界的腫瘤患者體內因為腫瘤微環境的存在,腫瘤組織遠比這個複雜的多。

直接的挑戰就是,在實驗室的環境中盯著腫瘤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差別,找靶點來做研發是可以的,由於細胞模型沒有微環境造成的屏障,藥物能夠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但是,回到人體內的環境中,腫瘤患者體內的腫瘤組織和腫瘤微環境要複雜的多,這種“物理屏障”使治療藥物難以接近腫瘤,伴隨形成的免疫耐受的微環境,使免疫治療更輕易失去效果。

應世研發佈局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但願能從打破腫瘤微環境出發,先把門踹開,結合一系列後續策略,讓更多腫瘤耐藥患者也能對藥物產生應答,更大程度殺傷腫瘤細胞,甚至終極努力實現治癒。

Q4:目前,應世生物管線籠蓋的適應症有哪些?公司在適應症的選擇上有什麼策略?這些適應症對應的市場機會有多大?競品都有哪些?應世的競爭策略是什麼?

曹飛:應世生物主要瞄準缺乏有效方案的耐藥實體瘤治療,重點關注包括鉑耐藥卵巢癌、瀰漫型胃癌、三陰乳腺癌、胰腺癌等。以卵巢癌為例,90%~95%為卵巢原發性的癌,另外5%~10%為其它部位原發的癌轉移到卵巢,70%的患者發現就是晚期,死亡率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居首位。中國每年的發病人數在6萬人左右,死亡病例達接近3萬人。

應世生物的研發策略和競爭策略,簡樸來說就是“不內卷+全球化”。首先,立項時我們就會避免擁擠的賽道,不去介入同質化的競爭。以 FAK 靶點來說,最初絕大多數人不以為 FAK 是個有大機會的靶點,但是我們基於自己差異化的認知,做了許多前沿的探索,判定它是機會,也把它做成了有價值的賽道。

海內新藥研發佈局實在非常不平衡,過去慣用的 Fast Follow 等策略,只用簡樸跟隨國外路徑,核心打法是“拼速度”、“賽道前三”,如今已被證實肯定會捲入擁擠的競爭。真正First In Class的立異靶點,需要從疾病生物學機制研究入手研究,挑戰固然較大,卻不會存在太多內卷競爭,而且臨床入組、監管要求乃至後續商業化門檻,往往要寬鬆得多。未來進入歐美市場,碰到紅海競爭的可能性更低,國際合作的機會也更多。

從全球來看,對於 FAK 靶點的研究,真正在臨床研發階段的只有兩家公司,包括應世生物和另一家美國公司。應世生物的FAK抑制劑進度更快,最近就要啟動以上市為目標的關鍵性臨床(pivotal trial)。

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由於越來越多的新發現在凸顯 FAK 靶點的價值,從專業生物醫藥文獻搜尋引擎 PubMed 搜尋 Review 文章熱度變化就可見一斑。FAK 最早在2010年前後,備受 MNC 關注,Review 數目快速上升;2015年,幾家 Phase I 資料低於預期,此後連續3年 Review 數目大幅減少;2019年之後,學術界和工業界,也包括應世,對這個靶點又有一系列重要發現,尤其是幾項非常積極的臨床資料表露,FAK 靶點熱度又重新回升。許多公司開始重新對FAK感興趣,但我們已經進入到二期臨床的階段,進度上風至少是五六年的差距,臨床資料更是已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上風,這些都是我們的護城河。

優秀的企業長什麼樣,成功的牛人都有哪些特質?在他們的奮鬥路上,有哪些需要留意的“坑”,最重要的改變是什麼?

創·問 向一些優秀的華創派、投資人、業界牛人丟擲題目,也但願分享他們的設法給你。本期主角是應世生物聯合創始人、COO 曹飛。

應世生物聚焦突破和引領缺乏有效治療方案的實體瘤耐藥和轉移治療的立異藥研發,其研發進度最快的立異藥專案FAK(黏著斑激酶)小分子抑制劑IN10018,目前正在中美兩地同步推進針對多個癌種、採用不同聯合用藥方案的臨床試驗,並分別於2021年8月和2022年4月獲得了美國食物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認證(Fast-track Designation)和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成立3年多來,應世生物先後獲得多家著名投資機構累計超過1億美元股權投資,尤其在今年立異藥資本寒冬的環境中,應世生物逆市完成兩輪融資共計6500萬美元融資。 公司近期還在計劃啟動新一輪融資。

腫瘤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跟著人口老齡化和癌症發病率的增加,新型靶向藥物、腫瘤免疫等新治療方法的研發成功,腫瘤治療方法不斷變化,腫瘤藥物市場持續增長。弗若斯特沙利文猜測,2030年全球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約為3913億美元左右,佔總藥物市場的18.8%。

在抗腫瘤鬥爭中,抗癌藥物是重要武器。同時,耐藥性也伴隨著癌症治療的不斷發展,成為最大挑戰之一。耐藥性幾乎存在於所有型別的癌症和所有抗癌藥物中,包括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和化療等。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發展迅速,PD-1/PD-L1 抗體是其中最為刺眼的新星,目前我國獲批上市的 PD-1/PD-L1 抗體藥物多達11款,競爭激烈。儘管如此,PD-1/PD-L1 抗體耐藥卻仍舊沒有太好的應對手段。

大多數海內立異藥公司的研發往往聚焦特定藥物分子——小分子、大分子或者其他型別。應世生物則不然,公司研發聚焦的是立異藥更本質的需求——疾病。公司更但願透過轉化醫學等研究手段,探索腫瘤耐藥背後疾病生物學機制,然後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來“對症下藥”。公司並不侷限於只做小分子或者單抗,而是像七巧板一樣,誰能針對疾病機制解決實際臨床中的題目,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它加入到產品的矩陣裡。

應世當前最核心的管線是 FAK 小分子抑制劑 IN10018,主要瞄準針對各型別腫瘤耐藥的聯合用藥治療,已經證實在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療等諸多現有的腫瘤治療方案中,都能帶來明顯協同和獲益。

最初絕大多數人並不認為 FAK 靶點是個有大機會的靶點,但應世基於自身對腫瘤耐藥機制的深入研究,確信這個靶點具有潛伏價值和差異化機會,幾年前就開始佈局深耕。事實也證實了公司前瞻的判定,今年以來,公司開始在多個在研適應症陸續收成漂亮的臨床資料。不僅如此,在整個新藥研發領域,FAK 靶點的熱度也在快速升溫。

本文中,曹飛分享了應世生物的破局之路:堅持以“Research”的立場做研發與臨床,堅守“不內卷+全球化”的研發和競爭策略。在“資本寒冬”裡,應世生物的價值反而凸顯出來,“現在講故事不能再支撐泡沫,大家會更關注業務、臨床資料、技術的差異化等核心能力。在這些方面,無論是現階段已有進展,仍是未來預期目標的達成,我們都是很有決心信念能夠呈現給大家的。”

全文分享如下:

Q:華創資本

曹飛:應世生物聯合創始人、COO

Q1:請用科普的語言先容下應世生物在做的事情。有哪些獨特的立異?

曹飛:應世生物從成立之初,就瞄準腫瘤耐藥,但願解決這個目前公認的腫瘤治療痛點。我們但願在對耐藥的生物學機制有清楚瞭解後,針對目標人群,研發新的工具來延長患者的生命,提供治癒的可能。全球範圍內看,腫瘤耐藥的目標患者人群非常大,而且現階段始終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臨床醫生甚至監管機構,都非常但願工業界能夠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什麼叫做腫瘤耐藥?近年來炙手可熱的 PD-1 抗體, (編者注:PD-1抗體是近10年最重磅的抗腫瘤藥物,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頒給了 PD-1靶點的發現者。) 2021年僅默沙東一家銷售額就超過180億美元。 許多人知道 PD-1抗體,卻不知道即使是這麼好的腫瘤藥,只在不到三分之一的腫瘤患者能夠起效,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並不能從中獲益。

最初 PD-1抗體還沒上市,剛在臨床試驗中展示出優異的治療效果時,很多中國公司已經開始跟進,研發自己的 PD-1抗體。在默沙東和 BMS 的 PD-1 抗體獲批兩三年後,多家中國公司的 PD-1抗體也陸續上市。儘管如此,多年來臨床資料表明,PD-1抗體依然只能在30%左右的腫瘤病人中獲得應答,70%的病人基本是沒有應答的,造成了“緘默的大多數”,這就是原發性腫瘤耐藥。

為什麼70%的人沒有應答?這是應世團隊一直想解決的題目。海內立異藥過往Fast Follow PD-1抗體的策略,或許有但願在之前那30%病人中獲得更好應答,但解決不了70%患者的痛點。

另外一種情況是病人用藥一段時間後,腫瘤得到了控制,但過段時間藥又沒有效果了。以卵巢癌為例,它是比較兇險的癌種,基於現有的診斷方法,差不多70%的病人一旦發現得病就是晚期。目前最好的治療藥物是鉑類藥物,初次用藥在100人中大概有85%的人有應答,15%左右完全沒有反應。考慮到安全性,假如腫瘤得到按捺,通常會停藥。過了幾個月之後,這個時候再用鉑類藥物,原來有應答的85個人,能夠再次應答的人數開始減少。在多次用藥之後,大部分人都會陸續鉑耐藥,這屬於獲得性耐藥。在其它腫瘤藥物的治療中,也基本都會泛起這樣的耐藥現象。

應世感興趣的就是解決腫瘤耐藥的題目,尤其是 PD-1抗體這樣重磅品種耐藥的題目,讓緘默的大多數能夠從現有的腫瘤藥物中獲益。要解決這個題目,就不能只是跟隨歐美公司探明的路線,而是需要從腫瘤生物學機制源頭開始研究,在無人區探索,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謎底。我們比較幸運,幾年探索下來,發現我們目前開發的 FAK 這個靶點,在各種型別腫瘤耐藥,包括化療、靶向治療、放療、免疫治療這些耐藥過程中都起到了樞紐關鍵作用。

現在大家也越來越意識到單藥解決腫瘤複雜題目的侷限性,尤其是腫瘤耐藥更是如此,聯合用藥開始成為越來越主流的選擇。假如類比,FAK 抑制劑在聯合用藥中,就像是 co-anchor,在這個 anchor 之上,像調和雞尾酒一樣加入其它的成分,讓緘默的大多數能夠從現有的腫瘤藥物中獲益。

過去總說中國做新藥沒有立異,為什麼呢?由於大家沒有對於疾病機制的理解,缺乏足夠真正對未知困難的探索。之前的做法通常是國外團隊已經找到某個靶點,海內拿回來做一模一樣的東西,順著一樣的思路,驗證的實驗設計照抄國外,包括老鼠的模型、臨床試驗的設計、癌種選擇和階段劃分,都是照抄。有時候是 Me-too,但有時是 Me-worse。

但是現在,Low Hanging Fruit 已經摘得差不多了。按照國外同行的方法來做,看著是相對低的研發風險,但競爭一定非常激烈,不管是仿製藥、首仿、Fast Follow,都會很快捲起來。這實在阻礙了大家做藥物研發的前瞻性眼光,很輕易忽略當下以及未來幾年迫切的臨床需求。

Q2:應世生物目前在研發的重點產品管線有哪些?研發進度如何?

曹飛:目前,我們最樞紐的管線是 IN10018,一種高效和高選擇性的黏著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抑制劑,主要瞄準各型別腫瘤耐藥的困難。從學術界到工業界,近年來都越來越正視這個靶點在各型別腫瘤耐藥的相關機制中起到的作用,其中包括我們南京研發中央的很多重要工作。用流行的說法,這個靶點的“熱搜程度”在快速晉升。對應世而言,比較自豪的是,我們對這個靶點,不管是機制理解仍是臨床進度,基本可以說都是走在全球最前沿。

應世正在開發 IN10018 用於包括鉑耐藥卵巢癌、黑色素瘤、三陰乳腺癌、頭頸部腫瘤、胰腺癌等多種缺乏有效治療方案的實體瘤適應症,其中一些已經獲得明確的臨床驗證。

具體來講,目前在進行的首個重點適應症--鉑耐藥卵巢癌,這幾乎是大部分卵巢癌患者最後都會面對的痛點。我們透過 IN10018 和傳統化療藥物聯用,目前已經完成的 Ib/II 臨床資料顯示,在過往尺度化療藥物基礎上聯用 IN10018,能夠將整體反應率 ORR 從不到20%晉升到接近60%,無進展生存期PFS 目前也達到過往文獻報道從未達到的時間長度。這個資料在今年美國最權勢鉅子的腫瘤會議 ASCO 上已經宣佈,並且在2021年8月拿到 FDA(美國食物藥品監督管理局)的 Fast-Track,2022年4月獲得 NMPA(中國國家藥監局)“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注:快速通道資格為美國FDA加速藥品研發和審評的重要審評程式,它們主要合用於治療嚴峻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的立異藥物。獲得這些資格不僅意味著FDA對這些立異藥治療潛力的認可,也意味著醫藥公司可以和FDA有更多的溝通交流機會,加快整個研發程序。NMPA“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旨在匡助企業與相關機構緊密合作,加速立異療法的研發與審批,滿意亟待解決的醫學需求。)

按照目前進度,鉑耐藥卵巢癌作為我們進度最快的適應症,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啟動以上市為目標的關鍵性臨床(pivotal trial),近期預計就開始有病人入組,按照計劃可能在2023年底前完成這項臨床後,就可以提交上市申請。

除此之外,IN10018 還有更多不同組合的臨床適應症在研和預備啟動,應世的第二和第三個專案,也會在今年3季度提交臨床申請。總體而言,到今年年底,應世的臨床管線和佈局會更加豐碩。

我們的理念不是聚焦藥物分子,而是聚焦疾病機制,重點就是腫瘤耐藥的發病機制。我們更但願探尋清晰關注的腫瘤耐藥背後致病機制,然後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來“對症下藥”。所以我們的產品思路不是侷限於只做小分子或者單抗,而是像七巧板一樣,誰能解決實際臨床中的題目,我們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它加入到產品的矩陣裡。

Q3:腫瘤微環境是應世關注的領域之一,在該領域的研究應世的主要關注點在哪裡?

曹飛:“腫瘤微環境”這個概念提出得比較早,其構成的維度非常複雜,但就像分子和細胞的複雜度是完全不同的,二十年前談的腫瘤微環境和今天差距也很大。

腫瘤耐藥的一種表現是纖維化,可以理解為纖維細胞把腫瘤細胞包裹起來,外面的免疫細胞、藥物都進不去,這在胰腺癌、瀰漫性胃癌、肝癌等難治實體瘤中非常明顯。這種狀況一方面會形成物理屏障,使治療藥物難以接近腫瘤,另一方面還會形成免疫耐受的微環境,使免疫治療失去效果。

為什麼許多針對這些腫瘤的藥物,在體外殺傷腫瘤細胞有效,在很多小鼠模型也有效,到了人體卻無效?細胞模型完全沒有這種微環境造成的屏障,藥物能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絕大多數小鼠模型也是移植細胞系形成腫瘤,只有單一型別細胞形成腫瘤塊,結構簡樸,缺乏這種複雜的微環境,藥物能夠較好產生效果。但多數真實世界的腫瘤患者體內因為腫瘤微環境的存在,腫瘤組織遠比這個複雜的多。

直接的挑戰就是,在實驗室的環境中盯著腫瘤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差別,找靶點來做研發是可以的,由於細胞模型沒有微環境造成的屏障,藥物能夠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但是,回到人體內的環境中,腫瘤患者體內的腫瘤組織和腫瘤微環境要複雜的多,這種“物理屏障”使治療藥物難以接近腫瘤,伴隨形成的免疫耐受的微環境,使免疫治療更輕易失去效果。

應世研發佈局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但願能從打破腫瘤微環境出發,先把門踹開,結合一系列後續策略,讓更多腫瘤耐藥患者也能對藥物產生應答,更大程度殺傷腫瘤細胞,甚至終極努力實現治癒。

Q4:目前,應世生物管線籠蓋的適應症有哪些?公司在適應症的選擇上有什麼策略?這些適應症對應的市場機會有多大?競品都有哪些?應世的競爭策略是什麼?

曹飛:應世生物主要瞄準缺乏有效方案的耐藥實體瘤治療,重點關注包括鉑耐藥卵巢癌、瀰漫型胃癌、三陰乳腺癌、胰腺癌等。以卵巢癌為例,90%~95%為卵巢原發性的癌,另外5%~10%為其它部位原發的癌轉移到卵巢,70%的患者發現就是晚期,死亡率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居首位。中國每年的發病人數在6萬人左右,死亡病例達接近3萬人。

應世生物的研發策略和競爭策略,簡樸來說就是“不內卷+全球化”。首先,立項時我們就會避免擁擠的賽道,不去介入同質化的競爭。以 FAK 靶點來說,最初絕大多數人不以為 FAK 是個有大機會的靶點,但是我們基於自己差異化的認知,做了許多前沿的探索,判定它是機會,也把它做成了有價值的賽道。

海內新藥研發佈局實在非常不平衡,過去慣用的 Fast Follow 等策略,只用簡樸跟隨國外路徑,核心打法是“拼速度”、“賽道前三”,如今已被證實肯定會捲入擁擠的競爭。真正First In Class的立異靶點,需要從疾病生物學機制研究入手研究,挑戰固然較大,卻不會存在太多內卷競爭,而且臨床入組、監管要求乃至後續商業化門檻,往往要寬鬆得多。未來進入歐美市場,碰到紅海競爭的可能性更低,國際合作的機會也更多。

從全球來看,對於 FAK 靶點的研究,真正在臨床研發階段的只有兩家公司,包括應世生物和另一家美國公司。應世生物的FAK抑制劑進度更快,最近就要啟動以上市為目標的關鍵性臨床(pivotal trial)。

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由於越來越多的新發現在凸顯 FAK 靶點的價值,從專業生物醫藥文獻搜尋引擎 PubMed 搜尋 Review 文章熱度變化就可見一斑。FAK 最早在2010年前後,備受 MNC 關注,Review 數目快速上升;2015年,幾家 Phase I 資料低於預期,此後連續3年 Review 數目大幅減少;2019年之後,學術界和工業界,也包括應世,對這個靶點又有一系列重要發現,尤其是幾項非常積極的臨床資料表露,FAK 靶點熱度又重新回升。許多公司開始重新對FAK感興趣,但我們已經進入到二期臨床的階段,進度上風至少是五六年的差距,臨床資料更是已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上風,這些都是我們的護城河。

上一篇:股票退市後要... 下一篇:大醫傳承:李...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