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動,自為在蘇聯解體後是唯一大國的美國,以手裡的政治、經濟武器推動著全球地緣戰略走向混亂。
導讀:為了稱霸世界,美國對高技術武器的研發投入是非常驚人的。為了獲得更高效的戰爭武器,他們甚至沒少瞎折騰過,這兩天,為美國陸軍開發的最新一代未來武裝偵察(直升)機( FARA)的一種原型機——西科斯基“突襲者X”高速直升機首次揭露真容,它採用了不少耳目一新的設計。
今天聊K F51,什麼是K F51?它是飛機嗎?還是導彈?都不是。K F51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開發的最新一款坦克,近期在法國舉辦的歐洲薩托里防務展上亮相,一出場就技驚四座,特別是它一門碩大的130毫米主炮,非常具有美感。
土耳其拜拉克塔爾無人機吸引英國,不再繼續美國F-35的漫長等待後,安卡拉在倫敦尋找F-35的替代品。
導讀:伊核協議遲遲未決,伊朗的大後臺俄羅斯,又被拖在了東歐戰場。以色列似乎抓準了時機,釋放臨戰訊號。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也在近期,從幕後走上臺前。似乎是為了儘可能的全面“拆解”伊朗,有訊息稱,以色列開始瘋狂下手,大搞暗殺活動。
導讀:艦載機甲板起降是一項世界性難題。艦載機的出動效率直接決定了戰鬥的勝負,誰能在最短時間裡起飛最多的戰機,就能在空戰中取得優勢。在噴氣戰鬥機誕生前,螺旋槳戰機重量輕、起降距離短,數百米上的飛行甲板外加液壓彈射足以支撐艦載機起降。噴氣式飛機誕生後,航母起降難度越來越大,飛行甲板明顯不夠長,液壓彈射提供動力有限,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近些年,東南亞海軍也在大肆擴軍。和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相比,經濟實力有限的菲律賓起步稍晚一些,不過,他們近幾年已經分3次一口氣買下10艘新艦,6艘新型近海巡邏艦(OPV)合同前兩天剛剛授予,這些戰艦都是清一色韓國造。
隱身戰鬥機是世界軍事強國都在追求的主戰武器,擁有隱身屬性加成的戰鬥機在作戰當中擁有相當大的優勢。而且最近以色列卻打算給自己的隱身F35戰鬥機安裝副油箱以獲取更遠的航程。那麼隱身戰鬥機有沒有必要配備副油箱呢?
導讀:80年代初,為滿足以色列空軍關於提供一種防區外攻擊堅固設防目標的電視制導空地導彈的要求,以色列拉斐爾公司開始研製該彈。該彈是以色列空軍裝備使用的防區外通用戰術空地導彈,用以攻擊嚴密設防的堅固目標,如機場、橋樑、地下掩蔽部等。在美國空軍服役的該彈已納入美軍編制系列,給予其美軍編號——AGM-142。
導讀:據臺媒報道,近日臺灣海軍一架S-70C反潛直升機在保養試飛時墜毀,機工長劉尚鈞傷重不治。這是蔡英文任內第11架軍機事故,她依慣例“哀慟不捨”,指示“國防部”釐清事故原因。對此,臺媒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在美方拒售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後,這起事故之警示意義格外重大:美國不支援的軍售案,臺灣即束手無策;發展“不對稱作戰”影響軍備更新,尚未嚇阻對岸,自家軍隊就得先賭命。如此充滿風險的軍購政策,如何保衛臺灣?
對於絕大多數國家來說,核武器是戰略防禦性武器,擁有核彈目的是為了阻止核戰爭的爆發。但在北約的軍事戰略中,核武器是他們揮舞威脅他國的大棒。
隨著,新型陣風戰機的不斷服役也升級。法國空軍近日將其服役數十年的,擁有經典大三角翼佈局的幻影2000C單座戰鬥機正式退役。
轉眼間福建號的下水已經是一週多之前的事情了,過去的一週裡他的實際建造進度又向前推進了不少;而在過去的一週當中,中外軍事圈對於新航母的討論就沒有停下過,對於從艦體規模到效能引數設計,再到對海軍戰略產生的影響等方面都有不少的分析。也看見評論區裡有不少的人問,這艘比山東遼寧大了差不多2萬噸的福建號,能帶多少的艦載機?
截止到目前,F-35隱身戰鬥機已經在美國、以色列、英國、荷蘭和挪威等國全面投入使用。同時,加拿大、義大利、德國、日本和芬蘭也正在不斷接收全新的F-35隱身戰鬥機。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F-35隱身戰鬥機的銷量還算不錯。
導讀:過去數年內,國內軍迷對福建艦盼望的程度,就好比當年中國申奧成功後直到北京奧運召開這段時間內,全中國同胞倒計時數日子的期待之心。非但如此,該艦的下水也讓其他國家爭先關注,而日本和俄羅斯兩國網友的態度,尤其和其他國家不同,因為亞歐兩大洲國家有史以來最大戰艦的紀錄,最終讓中國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