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殲轟-7A:殲-16已成戰術打擊主力,空軍40年追趕終結碩果

首頁 > 軍事

消失的殲轟-7A:殲-16已成戰術打擊主力,空軍40年追趕終結碩果

來源:蟲二 釋出時間:2022-08-17 10:30

  導讀:近日,《央視軍事》就近期解放軍多兵種近海聯合軍演,用一段200秒影片進行了總結報道。在影片中,參與此次軍演的海陸空以及火箭軍部隊紛紛亮相,PHL-191箱式火箭炮、東風-15B近程彈道導彈、殲-20隱身戰鬥機、運油-20空中加油機、052D型驅逐艦等明星裝備,也都展示了或犀利瀟灑、或威猛霸氣的身姿。

  從歷史變遷看,自從軍用飛機大規模應用於戰場後,轟炸機和戰鬥機就逐漸分化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應用分支。在二戰中,伴隨戰爭的不斷演化,戰鬥機在保證對地作戰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強化機動效能,造就了美製P-51、蘇制拉-11等經典型號。而轟炸機則為了完成遠端轟炸任務,也在不斷提高航程、載彈量,使得體型愈發龐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製B-29戰略轟炸機。到了冷戰早期,轟炸機進一步細分,形成了用作戰略威懾的戰略轟炸機,比如美製B-52戰略轟炸機,以及執行戰場遮斷任務的戰術攻擊力量,例如蘇製圖-22M“逆火”轟炸機。

  對於絕大多數國家來說,戰略轟炸機的研製、維護和使用代價高昂,屬於高階重量級裝備,長期以來只有美國、蘇聯/俄羅斯在這一領域有所建樹,中國只是勉強踏入這個門檻(從這一點也能看出,近期印度退役軍官表示,印度空軍計劃向俄羅斯購買圖-160的荒謬之處)。因此,大多數國家的空中作戰力量,僅包括對空作戰的戰鬥機群,以及執行中近距離對海、對地攻擊任務的打擊群。這種專職專能的模式在早期軍用飛機價格相對低廉的時期,並沒有什麼問題,但隨著軍機的製造、培訓、維護、訓練費用直線上升,第一場變革悄然出現,這就是“戰鬥轟炸機”和“變後掠翼”。

  1967年,F-111A戰鬥轟炸機正式加入美國空軍,這款應用變後掠翼技術的著名型號,第一次將“戰鬥”和“轟炸”結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各國空中力量期待的“一機多用”能力。具體來說,F-111系列的變後掠翼,可以在16°到72.5°之間自由調節,以滿足在低空起飛、亞音速巡航、高空高速等不同狀態下的氣動需求。雖然由於發展過程中不斷增重,導致最初計劃的海軍艦載型號取消,但總計560餘架的產量證明其設計仍然相當出色。事實上,F-111可以認為是在戰術攻擊機的基礎上,透過加強空戰效能以提高戰場生存能力、降低護航需求而衍生的經典型號。

  在見識到美國F-111的成功之後,向來喜歡借鑑美國航空技術的蘇聯,敏銳認識到F-111最關鍵的兩項設計理念,並很快推出類似型號。1974年,蘇制蘇-24戰鬥轟炸機正式服役,相比於追求遠端作戰的美製F-111,蘇-24為配合蘇聯陸軍向西攻擊歐洲大陸的戰略需求,強調超低空精確對地攻擊,並在完成攻擊後迅速脫離。從蘇聯方面的聯合演習效果來看,蘇-24確實將“戰鬥轟炸機”應用理念和變後掠翼技術,堪稱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當時對歐美軍隊造成的威懾,完全不在大名鼎鼎的圖-22M“逆火”轟炸機之下。 綜合美國F-111和蘇聯蘇-24的作戰效能,戰鬥轟炸機確實是一條可行的新型技術道路。因此,歐洲的英國、德國、義大利也聯合起來,發展了一款“狂風”戰鬥轟炸機,並同樣採用了變後掠翼技術,儘管這種構型存在結構和維護複雜等缺陷。最終,“狂風”的航程、載彈量等指標都明顯低於F-111和蘇-24,但基本滿足在歐洲空域作戰需要,並進入三個國家服役,表明戰鬥轟炸機進入第二發展階段。

  我國在70年代立項著名的“轟-7”專案,按照當時國內航空工業技術,根本無法支撐立項設定的技術指標。但隨著越南向中國提供戰場上獲得的F-111殘骸,國內萌生了在“轟-7”基礎上發展戰鬥轟炸機的設想,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殲轟-7。受到研發經驗不足,以及國產渦扇-9發動機長期不可靠等因素影響,殲轟-7在1998年才正式服役,至於真正批次生產的成熟版本殲轟-7A,已經到了2008年。這時,距離開創戰鬥轟炸機技術脈絡的F-111服役,已經過去了40年,距離同樣是戰鬥轟炸機第二階段的“狂風”服役,也已經過去了近30年。

  換句話說,殲轟-7A誕生時就已經是一款在設計略顯落伍的型號,只不過當時中國海空軍迫切需要一款有效的對海、對地攻擊平臺,因此才能容忍該機相對落後的種種特性。當然,精確制導武器的大規模應用,使得對海、對地攻擊任務對空中平臺效能的要求降低,也是殲轟-7A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有利因素。在服役後,能夠搭載從50千克到1000千克不同規格的制導炸彈,並可以掛載鷹擊-83反艦導彈的殲轟-7A,在當時確實滿足了海空軍的戰術攻擊需求,應因此頻頻以空中主力攻擊平臺的形象現身各類媒體。

  很有意思的是,如今蘇-24、“狂風”、殲轟-7A仍在繼續服役,只有最初開創戰鬥轟炸機先河的美製F-111已經全部退役,事實上,這一點並不是偶然,因為美國空軍已經開創了另外一條全新道路。在80年代末期,F-111和蘇-24的效能逐漸無法滿足需求,蘇聯空軍在新一代蘇-27重型戰鬥機基礎上,推出了蘇-24的放大進化版——蘇-34。後者全面繼承了蘇-24的作戰定位和使用理念,只是按照技術發展提高了各項效能指標。而美國海軍則在F-15C重型戰鬥機的雙座教練型號F-15D基礎上,推出了跨時代的F-15E多用途戰鬥機。

  從技術上來說,戰鬥轟炸機是在輕型轟炸機的機體上融入部分戰鬥機特性,而多用途戰鬥機則完全相反,這種本質性區別帶來的益處,就是多用途戰鬥機固有的空戰特性,大大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這種改變誕生的基礎,是80年代迅猛發展的戰鬥機作戰軟體和精確制導炸彈。其中,前者使得一款戰鬥機能在作戰軟體的輔助下,在不同狀態下調整飛行姿態,即使不搭載複雜的變後掠翼技術,也能在高/低空、高/低速之間快速切換。至於後者則大大提高了機載武器的作戰效能,使用數百千克炸彈就能完成以前數噸彈藥才能達到的效果,降低了對載機載彈量的要求。

  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設計理念先進的F-15E大放異彩,證明了這款改進型號的成功。事實上,蘇聯海軍在80年代除了蘇-34之外,也參考F-15E,在蘇-27的技術基礎上推出了著名的多用途改進型號蘇-30,只不過由於蘇聯解體,蘇-30在量產前夜被打入冷宮,直到90年代末期才因中國、印度的大批訂單起死回生。而對於我國來說,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實際比殲轟-7A戰鬥轟炸機更早加入海空軍部隊,這種似乎另類的發展模式,鮮明揭示了我國空中戰術打擊力量發展程序的艱難。不過,也正是在跌跌撞撞的演進中,真正符合國情的新體系才逐漸成長起來,併成為保衛祖國領空的精銳力量。

  2000年12月,俄羅斯交付了第一批蘇-30MKK,這款原本應該以對海、對地攻擊任務為主的雙座戰鬥機,在加入我國海空軍後,卻長期執行對空作戰任務。直到同樣具備中距攔射能力的殲-10A、殲-11B大規模服役,蘇-30MKK才逐步專注於對地攻擊的“老本行”。在經過蘇-30MKK和殲轟-7A大規模使用的磨礪後,海空軍真正體驗到先進作戰體系的優越之處,最終水到渠成促成了國產多用途戰鬥機的誕生。2009年,國產殲-15艦載戰鬥機完成首飛,這實際是國內生產的第一款多用途戰鬥機,只不過其艦載機的定位以及第三代早期的技術狀態,使得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隨著殲-10B的批次生產,國產殲-10的技術改進路線也實現了多用途領域的突破。最終,隨著殲-10C和殲-16的大規模生產,新的時代來臨了。

  2011年,殲-16完成首飛,除此之外,設計單位還推出了一款與殲-16高度接近的單座型殲-11D。殲-16作為以對地、對海攻擊任務為主的多用途型號,卻先於空優型殲-11D立項,這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在當時殲-20專案仍不明朗,引進蘇-35S也沒有定論的情況下,表明國內已經從之前空戰為絕對核心的理念中轉變過來,開始向重視遠端戰術打擊的先進空中力量轉變。這種轉變帶來的戰略戰術收益,也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多用途”能夠描述。

  舉個例子,原本由戰鬥機和攻擊機組成的作戰單位,不僅意味著需要生產兩款不同型號,還意味著需要從飛行員訓練、彈藥搭配、後勤維護、輔助車輛保障等領域出發,各自保持一整套作戰體系。在實戰中,任何一款軍機在執行任務後,必須在機場、維護、保障等設施都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才能具備持續作戰能力。相比於由單一多用途戰鬥機組成的隊伍,後勤保障難度和運作複雜程度何止增加了一倍。比較而言,這種靈活性和在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下多能的特性,才是多用途戰鬥機,真正在世界範圍內大受追捧的根本原因,當然直接的後果就是無法變身戰鬥機的戰鬥轟炸機逐漸被時代淘汰。

  我國之前的航空技術水平不足以滿足海空軍的戰術裝備需求,只能提供落後於時代的殲轟-7A,雖然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使得殲轟-7A在一定程度上擔起了對海、對地攻擊任務,並且在十數年間表現也很不錯,但其根本不足卻難以在後天彌補。當殲-16在2016年開啟大規模量產之後,殲轟-7A也隨即就在2017年3月正式停產,曾經引起廣泛關注的殲轟-7B改進型號,更是徹底煙消雲散,只有部分技術應用於殲轟-7A的改進,這些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上已經有所展示。

  因此,在殲-16已經大規模裝備並形成戰鬥力的情況下,曾經勇挑對地作戰主力重任的殲轟-7A已經去日無多。當然,由於殲轟-7A仍在承擔無法取代的低成本打擊任務,因此仍然能在各種訓練活動中公開現身,但在近海軍事演習這種帶有實戰威懾性質的行動中,殲-16的效能優勢顯然更加突出。種種改變,對殲轟-7A來說可能並非幸事,但對於海空軍來說,殲-16的大規模應用帶來的卻是新質作戰力量的躍升。

上一篇:秋天的豐收的... 下一篇:中國迎來新戰...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