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短語,文言文十個短語舉例?

首頁 > 語錄

古文短語,文言文十個短語舉例?

來源:佚名 釋出時間:2022-08-09 11:20

1、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3、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4、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

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8、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9、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10、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3、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1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15、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16、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9、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小舟從此逝,滄海寄餘生。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半身風雨半身傷半句別恨半身涼

向來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劇中人三生有幸遇見,縱使悲涼也是情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夜半濁酒慰寂寥,天明蓑衣入紅塵

和氏之璧

《韓非子·和氏》其喻義為:只要是金子,總有發光之時。

原文: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

及厲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

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1、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2、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5、言必信,行必果。

6、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7、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8、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9、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10、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2、 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3、 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 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

4、 終是誰使絃斷,花落肩頭,恍惚迷離

5、 多少紅顏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亂冢。

6、 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斜倚雲端千壺掩寂寞,縱使他人空笑我。

7、 任他凡事清濁,為你一笑間輪迴甘墮。

8、 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9、 誰將煙焚散,散了縱橫的牽絆。

10、 聽絃斷,斷那三千痴纏。墜花湮,湮沒一朝風漣。花若憐,落在誰的指尖。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1、本欲起身離去,奈何影子落人間。

2、不戀塵世浮華,不寫紅塵紛擾,不嘆世道蒼涼,不惹情思哀怨。閒看花開,靜待花落,冷暖自知,乾淨如始。

3、塵緣素來都如水,罕須淚,何盡畢生情?莫多情,情傷己。

4、初時初見,煙花一世繁,舞影亂,花落殘,伊人淺笑定安然。

5、當你的諾言成為遺言,我如何再風流。

6、當我牽你衣袖,與你執手,我的生命便盡賦與你,相依相伴,或生,或死。

『同』的文言文解釋

「同」是什麼意思(古漢語字典)

(1)<形>相同;一樣。《赤壁之戰》:“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2)<形>同一。《殽之戰》:“秦不哀我喪而伐吾同姓。”

(3)<動>一致;統一。《赤壁之戰》:“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

(4)<動>附和;隨同。《答司馬諫議書》:“士大夫多以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

(5)<動>參與;干預。《謀攻》:“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6)<副>共同;一起。《廉頗藺相如列傳》:“今君與廉頗同列。”

「同」的片語文言文解釋

【同案】明清時稱同一年透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學的秀才。

【同寮】一起任職的官吏,即“同僚”。

【同年】⒈同歲;同年齡。⒉科舉考試時代同科考中的人。⒊朋友。

1、判斷句

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4、語義上主謂直接判斷。

2二、被動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其常見型別有:

1、“見”“……見……於”“於”表被動。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2、“為”“為……所”表被動。如:“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3、“受”“受......於”表被動。如:“受制於人。”

3三、倒裝句

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是相對於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於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

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餘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語後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於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文言中的定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定語+者

(2)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3、介賓短語後置(狀語後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

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國。”

4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語。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

(2)承後省(也作蒙後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於”。如:“今以鐘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

上一篇:表示隨緣的句... 下一篇:網賭短句,戒...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