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被迫收留大量難民,卻反被吞併領土,至今還未獲聯合國承認

首頁 > 軍事

二戰後被迫收留大量難民,卻反被吞併領土,至今還未獲聯合國承認

來源:極果網 釋出時間:2022-05-27 11:00

  導讀:“巴勒斯坦”這片地區,包括現在的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政權,在2900多年前是猶太人的國家。後來猶太人國家被滅了,猶太人就流浪世界各地。2000多年來,“巴勒斯坦”這片地區逐漸居住滿了阿拉伯人,他們把自己叫做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大陸以西的地中海東岸,北鄰黎巴嫩,東北與敘利亞接壤,東面是約旦,南面是埃及。古代巴勒斯坦面積為27009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在每個穆斯林的心中都是一塊神聖的、被祝福的土地。但它同時又是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心中的聖地,猶太人認為它是他們的應許之地,而基督徒認為它是他們信仰的發源地。

  公元前1000年,猶太人曾統治過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區,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亡於新巴比倫王國。此後,波斯帝國、羅馬帝國等都曾長期統治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紀起,猶太人逐漸從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戰勝羅馬帝國,巴勒斯坦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人成為了這裡的主要居民。1517年,巴勒斯坦地區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份。18世紀,猶太人掀起了數波小型迴歸潮,他們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定居。1896年,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運動組織者號召全世界猶太人迴歸故土。

  在哭牆前哭泣的猶太人

  1917年,英國佔領巴勒斯坦,發表《貝爾福宣言》,表示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美國政府對此表示贊同,並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提出“巴勒斯坦應成為一個猶太國”的建議。隨後,一波又一波的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他們購買土地、發展經濟。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從一開始就不歡迎猶太人的加入,他們不僅透過請願、示威、遊行等手段來阻止猶太人移民,甚至還採取刺殺、爆炸等暴力活動。英國政府的態度卻模稜兩可,一會兒支援猶太復國主義,一會為安撫阿拉伯人而叫停猶太移民。二戰中希特勒的反尤暴行,更促使了大量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

  “兩國方案”

  二戰結束後,英國結束了對巴勒斯坦的統治,世界各國對猶太人的遭遇深表同情。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181號決議,規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後建立猶太國(約1.52萬平方公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里)和由國聯託管的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這也是當今國際社會最無爭議的方案,即“兩國方案”。以色列當即接受這個方案,並於1948年5月建立以色列國。而阿拉伯國家卻一致反對該方案,對他們來說不是領土劃分的問題,而是從根本上就不能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以色列宣佈建國的次日,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等周邊所有的阿拉伯國家一同向以色列宣戰,結果戰敗。

  巴解組織:在自己國土上流亡的政府

  此後的七十餘年,巴勒斯坦問題就成了一個無解的問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只能透過游擊戰的方式與以軍周旋。巴解組織,巴勒斯坦國的政權代表,成為了一個在自己國土上流亡的政府。雖然在這期間,以色列和巴解組織進行了數次談判,但雙方在耶路撒冷地位、邊界劃分、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迴歸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一致,所以巴以雙方至今未能達成永久性協議。而巴勒斯坦自己卻分裂成了兩塊勢力,一個是巴解組織,一個是哈馬斯(其被多國認定為恐怖組織)。哈馬斯大量走私武器進入加沙地帶,並頻繁向以色列發動襲擊,企圖用武力收復被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

  2007年,哈馬斯在與巴解組織的衝突中奪取了加沙地帶,從此兩大組織各自為政。以色列多次發動針對哈馬斯的軍事行動,卻始終無法將其消滅,只好對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展開了持久的封鎖。封鎖又讓加沙地帶的人民生活條件越來越惡劣,對現狀及其不滿的他們,選擇加入哈馬斯,就這樣矛盾越來越激烈。

  巴勒斯坦人:在自己國土上流亡的難民

  1967年6月,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也稱為“六日戰爭”,以色列在六天之內就佔領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65000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國家的土地,100萬巴勒斯坦人被迫成為了難民。經過數年的戰爭,以色列佔據了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領土。據統計,到2020年初,大約有899萬巴勒斯坦人處於流亡狀態,佔巴勒斯坦總人口的67%,他們成為了世界上數量最龐大的難民群體。

  這些徘徊在死亡邊緣的民眾,紛紛拿起了槍加入了哈馬斯,就這樣,中東的混亂愈演愈烈,沒有盡頭。按常理來說,一個主權國家應該有自己的領土和軍隊。但是,在中東地區卻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國家,他沒有自己的領土,首都被其他國家佔領。為了實現光復祖國的夢想,他的軍隊和以軍展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艱苦激戰,這個國家就是巴勒斯坦國,其體現出的問題就是巴勒斯坦問題。那麼,什麼是巴勒斯坦問題,為何巴勒斯坦會成為缺少領土的國家,下面,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對巴勒斯坦問題進行分析解讀。

  巴勒斯坦為何成為缺少領土的國家?1947年,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劃給了巴勒斯坦1.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巴勒斯坦為何成為缺少土地的國家呢?第一,多次中東戰爭讓以色列不斷地擴張,佔領巴勒斯坦的土地,驅趕大量的巴勒斯坦人成為難民,這是巴勒斯坦缺少足夠土地的直接原因。以色列很像二戰時期的日本,是對外擴張慾望很強的國家。1948年5月,埃及和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等國出動軍隊42000多人進攻以色列,打響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軍依託戰爭期間的兩個停火計劃迅速補充兵員,擴充坦克兵和空軍等技術兵種。經過以軍的猛烈反擊,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家的大部分土地,對外擴張2萬平方公里。

  1967年6月6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佔領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阿拉伯國家6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100萬巴勒斯坦人離開家園成為難民。以色列不斷地擴張讓巴勒斯坦建立獨立主權國家的希望成為泡影,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只能憑藉簡陋的武器和以軍展開拼殺,透過游擊戰的方式與以軍周旋。

  第二,蘇聯等大國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缺少直接強有力的支援,成為巴勒斯坦組織無法正面對抗以色列,光復國土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是巴勒斯坦人民為光復領土成立的武裝組織,這支為了國家獨立而浴血奮戰的組織在成立之後缺少大國的直接支援,其戰鬥舉步維艱。最有可能支援巴解組織的國家是蘇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蘇聯出於在中東地區抗衡美國的需要就全力支援阿拉伯國家。蘇聯向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出口了米格戰鬥機、T54、T62坦克,薩姆系列地空導彈、飛毛腿戰術導彈等武器,讓阿拉伯國家軍隊的武器和以色列幾乎處在同一水平。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蘇聯更是給阿拉伯國家提供其在歐洲庫存起來的絕大部分戰術導彈,幫助阿拉伯國家對抗美國支援的以色列。

  按常理說,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領導下的蘇聯如此拼命的支援阿拉伯國家,其為何不支援巴勒斯坦國呢?其原因在於:蘇聯不願意在中東地區和美國發生直接衝突。由於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地區的核心問題,美國支援的以色列是巴勒斯坦無法收復國土的始作俑者,一旦蘇聯不惜一切代價支援巴勒斯坦,甚至向巴勒斯坦出口米格戰鬥機、薩姆地空導彈、坦克等重型武器,勢必引發美國和蘇聯在中東地區的對抗升級,而美蘇爭奪的焦點又在歐洲,中東地區是美蘇爭奪的重要地區,而非最重點地區。基於蘇聯和美國主要爭奪歐洲的考慮,蘇聯就沒有公開支援巴勒斯坦軍民的行動。但對於敘利亞等國家支援巴勒斯坦的舉動,蘇聯是默許的。

  第三,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埃及和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缺少了中東地區頭號盟主國家,抗擊以色列主力國家——埃及的支援,巴勒斯坦軍民的行動雪上加霜。

  蘇聯作為阿拉伯國家的盟友不敢公開支援巴勒斯坦,而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就成為巴勒斯坦軍民在中東地區堅持戰鬥的重要精神力量。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後,巴解游擊隊積極配合阿拉伯國家作戰。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巴解組織在阿拉法特的指揮下在以軍後方展開游擊戰。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打響後,巴解組織又出動25000多名游擊隊官兵展開大規模游擊戰,牽制了以軍的有生力量。

  然而,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埃及總統薩達特率先和以色列緩和關係。經過多次談判,以色列歸還了西奈半島,而埃及就逐漸放棄對巴勒斯坦的支援。失去埃及的支援後,巴解組織只有敘利亞等阿拉伯實力較弱的國家予以支援。為了消除敘利亞支援的巴解組織,以色列於1982年出動10萬軍隊,在1500輛坦克和400多架飛機的配合下,主動進攻黎巴嫩境內的敘利亞軍隊和巴勒斯坦軍隊。經過激戰,以軍以傷亡2000人的代價,殲滅敘利亞和巴解組織7000多人,巴勒斯坦組織遭到沉重打擊。由於巴解組織損失較大,阿拉法特就把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主張放到和以色列的談判上。但由於以色列始終不願意歸還巴勒斯坦地區的全部土地,巴勒斯坦缺少足夠領土的問題一直存在。

  今天的巴勒斯坦還能建國嗎?

  現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作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政府現在實際有效控制的領土面積僅僅為2500平方公里,人口 實際人數481萬,加上僑民和戰亂流落在外的難民一千多萬。而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其國防不存在,國家主要稅收了來自他的最大敵國以色列代收的海關關稅,一年大約四億多美元,這筆收入是巴勒斯坦國家行政開支,作為一個國家運作的主要來源,缺乏一個國家的基本架構,是聯合國觀察員國。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支援兩國政策,即巴以並存,也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巴勒斯坦得到了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承認。比承認以色列國家的還多,可以說,在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只有一個國家,就是以色列,所謂巴勒斯坦國就是名義上的國家。

  但位於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不願意。對他們來說,不是領土如何劃分的問題,而是從根本上就不能接受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穆斯林與猶太教天生是世仇,阿拉伯人是絕對不能在自己的區域建立一個由猶太人組成的國家,用當時阿拉伯人的話說就是:“既然美國人如此喜愛以色列人,那就讓以色列人在美國建國好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幾個阿拉伯人的國家,聯手起來對以色列發動戰爭,要用武力直接決定結果。但以色列在美國支援下不僅打敗了阿拉伯聯軍,站穩了腳跟,擴大了領土,並且不承認聯合國的181號決議。反而要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的以色列,於是阿拉伯人更加憤怒,這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中東戰爭,正規的戰爭前後打了五次。每一次戰爭都證明了以色列的強大和領土的擴張。

  提及巴勒斯坦,就不得不提及阿拉法特,這位孤獨的巴勒斯坦英雄,這位為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奮鬥了一輩子領導人到死都沒有看到巴勒斯坦建國的那一天,二戰以後,阿拉伯中東地區之所以成為國際熱點地區,是因為冷戰,因為石油,控制了中東就等於控制了世界經濟的咽喉,美國支援以色列,蘇聯必然支援阿拉伯,可以想見,如果美國支援阿拉伯,蘇聯必然支援以色列,這是地緣政治的必然。蘇聯雖然支援阿拉伯,但不妨礙蘇聯和以色列的交往,以色列建國以後,大量猶太人從蘇聯移居以色列,蘇聯為此大開方便之門。

  美國和蘇聯在中東地區各取所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才使得巴勒斯坦能夠以小博大,在道義和外交上佔據主導地位,國際社會才會支援巴勒斯坦,在道義上,巴勒斯坦才能佔據主導地位,美國與以色列雖然佔據實際利益,但在國際場合,以色列和美國不敢過於放肆。願意就土地換和平方式與巴勒斯坦談判,在土地上,1947年之後巴勒斯坦領土基本狀態是:埃及佔領了加沙地區、約旦佔領了約旦河西岸。約旦還規定,他佔領的西岸地帶的阿拉伯人,自動獲得約旦國籍。也就是說都在侵佔巴勒斯坦的土地。尤其第三次中東戰爭,除了埃及的西奈半島,西岸地區與加沙地區,以色列在佔領之後一直未讓出。不僅不讓出,還加大了對西岸地區的移民。巴勒斯坦成為了一個沒有領土的國家,阿拉法特成為在第三國建立國家的國家元首。

  但自蘇聯解體海灣戰爭結束以後,巴勒斯坦的卓越領袖阿拉法特去世以後,巴以問題已經不是中東熱點問題,巴勒斯坦已經喪失主導地位,尤其是在近年來,阿拉伯世界國家紛紛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使得巴勒斯坦問題日趨邊緣化,巴勒斯坦最大的尷尬在於,就算沒有以色列,其實以阿拉伯國家對巴勒斯坦的認識,巴勒斯坦地區估計也就是被埃及、敘利亞、約旦各自瓜分為結局,巴勒斯坦地區也難說就會出現一個巴勒斯坦國。長此以往,巴勒斯坦必將被以色列徹底“吞併”,僅僅是以一個國家的“名詞”出現在國際舞臺上。雖然現在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比承認以色列的國家國多,但在已經無濟於事,以色列是聯合國會員國,而由於美國的阻撓,巴勒斯坦至今是聯合國的觀察員國。

  巴勒斯坦國的政權代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從成立第一天起,就是一個在自己國土上流亡的政府。他的人民,都是難民,在自己國土上逃難的難民。他的法統地位還不如以色列。現在的核心問題是,以色列根本不允許巴勒斯坦建國。但可以高度自治。而一旦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那麼以色列對於巴勒斯坦地區的佔領就是侵略,而巴勒斯坦的襲擊就是完全合法的反抗外國侵略其主權的行為。其他國家可以名正言順的派兵支援巴勒斯坦國反抗侵略的合法行為。所以以色列是絕對不能同意的,因為以色列的行為本身是非法的,原本可以公開支援的一些國家也會難以公開支援其侵略戰爭。

  但問題是,巴勒斯坦建國的法律基礎是聯合國第181號決議。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得依照巴以分治決議建立。以色列建國了,卻不同意巴勒斯坦建國這顯然是錯誤的,原因就在於,這樣一來以色列獨佔巴勒斯坦地區有著充分的理由,而1947年,巴勒斯坦最初沒有建國完全是阿拉伯人自己的責任,原因在於的阿拉伯人在當時擁有絕對的優勢和實力,以至於他們根本就不承認巴以分治決議,用戰爭把猶太人全部趕走,就不需要巴以分治了。只是他們沒有想到,最終被趕走的不是以色列人而是巴勒斯坦人。

  現在大量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地區工作,學習和生活,他們享有和以色列人一樣的國民福利待遇,為了安撫巴勒斯坦人,他們的收入甚至只高不低。在此況下,巴勒斯坦未必會向以色列人舉起石塊和燃燒彈。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這些巴勒斯坦人會成為有以色列人 ,而對於巴解組織而言(中央政府),既要維持與以色列的鬥爭,也要讓巴勒斯坦人吃飽飯,而自身又沒有造血機制,與以色列合作是唯一的途徑,聯合國分治決議的巴勒斯坦一直無法建國,巴解等組織控制區域太小,又被阿拉伯兄弟當槍使,卻又被兄弟欺騙。而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他已經不復存在。與以色列人和平相處,甚至成為一個國家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而對於阿拉伯國家他們最初只想趕走以色列,並不希望巴勒斯坦真正的獨立建國,因為裡面有他們的利益。而以色列之所以膨脹,本質上還是美利堅的支援。未來的巴勒斯坦讓人不容樂觀。如果阿拉伯人當年接受了巴以分治方案,今天巴以局勢會是怎樣呢?巴以問題的背後,其實體現了阿拉伯文明的衰落。

  如今,巴勒斯坦的土地支離破碎,比起當年聯合國分治方案中的“阿拉伯國”,面積剩下當初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小,只是一些互不相連的城鎮,而且沒有完全主權,處處受以色列限制。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很貧困,而生活在以色列國家巴勒斯坦人很安康,今後最有可能的方式就是,在以色列國家內部就一個高度自治的巴勒斯坦國,國際社會承認,而以色列吧不承認,但這個巴勒斯坦既沒有領土,也沒有軍隊,更沒有司法,海關。就是說變相的梵蒂岡。

上一篇:美國級兩棲攻... 下一篇:尹錫悅動作大...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