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雙12”消失之後, “618”退場進行中?

首頁 > 科技

電商“雙12”消失之後, “618”退場進行中?

來源:這裡是廈門 釋出時間:2024-04-29 17:13

“兄弟,聽說今年京東還有淘寶的618要取消了。”

昨天是週日,不同尋常的是個工作日,無特殊情況通常在中午發訊息的朋友,也在不同尋常的早起時間發了訊息。以為他有什麼急事的。語音訊息裡的語速比平時略快,聽著像微微緊張。我朋友以前有在大促節點瘋狂“買入”的習慣,那種緊張,我想可能是出於他的條件反射。去年底,淘寶雙12沒有了,他有些遺憾。

或許,那些新聞的標題他沒有讀完:不是“取消”,是“取消預售。”當然,未來,從“取消預售”到“取消”,也不是不可能。

從最初的源頭看,相關訊息來自介面新聞“電廠”:今618 期間,淘寶、京東取消預售機制。

取消預售,像我朋友那樣的“剁手青年”就可以現貨購買,玩法會簡單,等待會變短,自己體驗好了,他就有可能買得更多、退得更少;不過,同時,這對廠商“按需定製”的能力和平臺物流配送能力的要求可能也變高了。

只是,這些可能的影響,目前還都看不見。

然而,另外一些變化略有蛛絲馬跡。有理由認為,所謂的618在變得更長。比如,前段時間京東劉強東的數字人分身在某天晚上的6點18分上線直播,這會被理解為一次預熱;在淘寶介面,“百億秒殺節”“百億補貼”的字樣也比以往多起來。

介面的訊息中也提到,淘寶618營銷節奏進一步前置,而週期接近兩個月;至於京東,除了618在五月底直接開啟,後面還有幾個輪次。

上述變化,被認為與拼多多有關,呈現著拼多多簡單、直接、快速、高效的低價打法,與其他一些電商平臺日漸複雜的促銷玩法的對比。

上述變化,從內容來看,算不得有新意。因為,即便是在拼多多充分崛起前,在使用者的吐槽之下,各平臺已經在宣稱在各大促節點簡化玩法,只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成效可能不那麼明顯。

當然,這次變化,在內容上雖然仍算不上有新意,但是拼多多此前一段時間的充分崛起,卻有可能讓其他平臺的玩法調整,表現出比以往更大的力度和更好的效果。畢竟,拼多多的成長是明顯可見的,其他平臺不得不更認真起來。

即便如此,618還是有可能從“取消預售”走向真正“取消”。因為,從趨勢來看,使用者、商家、平臺三方,都有不再需要618的理由或者“無奈”。

使用者,以往在大促節點需要的是低價,而在服務提升的這幾年,一方面,配送效率、售後服務等等,也都在進一步成為需求要素,而在大促節點,配送等服務的“一地雞毛”,時有發生;另一方面,低價正在日常化。這些,都會讓大促節點的“特別”被消解。

商家,曾經需要一個時間節點來提升業績,現在當然也需要,只是,在當前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如果參與節點大促,就或者需要更大的降價力度,或者需要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於此同時,大促的時間還在拉長,那商家的盈利空間就會被進一步壓縮,這不是他們想要的,放棄某些大促,就在所難免。而上半年的大促節點在增多,618並不是唯一選擇。

至於平臺,大促節點最早期是一種品牌象徵,後續看起來就更像績效行動,具體的大促節點也變得越來越多。不過,在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大促節點其實也已經拿不出太多其他的有效手段來吸引使用者參與;同時,傳統節日,在消費熱度中的權重正在繼續增加,上半年不像下半年沒什麼節假日,這就會讓618這樣的節點,保留的意義甚至不及雙12。

這樣來看,618就算不會全面消失,未來最好的結局就是隻被京東保留,迴歸“店慶日”。

在“天天低價”成為行業共同選擇的背景下,平臺對於某些大促節點之所以依依不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沉沒成本”,那些以往的投入,會讓他們覺得難以割捨。

但在當下,或許,平臺們需要有“沉沒成本不計入當前重大決策”的思維,別再糾結於大促本身了。其實,很多使用者和商家,早就放下了。(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丁科技網”)

“兄弟,聽說今年京東還有淘寶的618要取消了。”

昨天是週日,不同尋常的是個工作日,無特殊情況通常在中午發訊息的朋友,也在不同尋常的早起時間發了訊息。以為他有什麼急事的。語音訊息裡的語速比平時略快,聽著像微微緊張。我朋友以前有在大促節點瘋狂“買入”的習慣,那種緊張,我想可能是出於他的條件反射。去年底,淘寶雙12沒有了,他有些遺憾。

或許,那些新聞的標題他沒有讀完:不是“取消”,是“取消預售。”當然,未來,從“取消預售”到“取消”,也不是不可能。

從最初的源頭看,相關訊息來自介面新聞“電廠”:今618 期間,淘寶、京東取消預售機制。

取消預售,像我朋友那樣的“剁手青年”就可以現貨購買,玩法會簡單,等待會變短,自己體驗好了,他就有可能買得更多、退得更少;不過,同時,這對廠商“按需定製”的能力和平臺物流配送能力的要求可能也變高了。

只是,這些可能的影響,目前還都看不見。

然而,另外一些變化略有蛛絲馬跡。有理由認為,所謂的618在變得更長。比如,前段時間京東劉強東的數字人分身在某天晚上的6點18分上線直播,這會被理解為一次預熱;在淘寶介面,“百億秒殺節”“百億補貼”的字樣也比以往多起來。

介面的訊息中也提到,淘寶618營銷節奏進一步前置,而週期接近兩個月;至於京東,除了618在五月底直接開啟,後面還有幾個輪次。

上述變化,被認為與拼多多有關,呈現著拼多多簡單、直接、快速、高效的低價打法,與其他一些電商平臺日漸複雜的促銷玩法的對比。

上述變化,從內容來看,算不得有新意。因為,即便是在拼多多充分崛起前,在使用者的吐槽之下,各平臺已經在宣稱在各大促節點簡化玩法,只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成效可能不那麼明顯。

當然,這次變化,在內容上雖然仍算不上有新意,但是拼多多此前一段時間的充分崛起,卻有可能讓其他平臺的玩法調整,表現出比以往更大的力度和更好的效果。畢竟,拼多多的成長是明顯可見的,其他平臺不得不更認真起來。

即便如此,618還是有可能從“取消預售”走向真正“取消”。因為,從趨勢來看,使用者、商家、平臺三方,都有不再需要618的理由或者“無奈”。

使用者,以往在大促節點需要的是低價,而在服務提升的這幾年,一方面,配送效率、售後服務等等,也都在進一步成為需求要素,而在大促節點,配送等服務的“一地雞毛”,時有發生;另一方面,低價正在日常化。這些,都會讓大促節點的“特別”被消解。

商家,曾經需要一個時間節點來提升業績,現在當然也需要,只是,在當前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如果參與節點大促,就或者需要更大的降價力度,或者需要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於此同時,大促的時間還在拉長,那商家的盈利空間就會被進一步壓縮,這不是他們想要的,放棄某些大促,就在所難免。而上半年的大促節點在增多,618並不是唯一選擇。

至於平臺,大促節點最早期是一種品牌象徵,後續看起來就更像績效行動,具體的大促節點也變得越來越多。不過,在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大促節點其實也已經拿不出太多其他的有效手段來吸引使用者參與;同時,傳統節日,在消費熱度中的權重正在繼續增加,上半年不像下半年沒什麼節假日,這就會讓618這樣的節點,保留的意義甚至不及雙12。

這樣來看,618就算不會全面消失,未來最好的結局就是隻被京東保留,迴歸“店慶日”。

在“天天低價”成為行業共同選擇的背景下,平臺對於某些大促節點之所以依依不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沉沒成本”,那些以往的投入,會讓他們覺得難以割捨。

但在當下,或許,平臺們需要有“沉沒成本不計入當前重大決策”的思維,別再糾結於大促本身了。其實,很多使用者和商家,早就放下了。(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丁科技網”)

“兄弟,聽說今年京東還有淘寶的618要取消了。”

昨天是週日,不同尋常的是個工作日,無特殊情況通常在中午發訊息的朋友,也在不同尋常的早起時間發了訊息。以為他有什麼急事的。語音訊息裡的語速比平時略快,聽著像微微緊張。我朋友以前有在大促節點瘋狂“買入”的習慣,那種緊張,我想可能是出於他的條件反射。去年底,淘寶雙12沒有了,他有些遺憾。

或許,那些新聞的標題他沒有讀完:不是“取消”,是“取消預售。”當然,未來,從“取消預售”到“取消”,也不是不可能。

從最初的源頭看,相關訊息來自介面新聞“電廠”:今618 期間,淘寶、京東取消預售機制。

取消預售,像我朋友那樣的“剁手青年”就可以現貨購買,玩法會簡單,等待會變短,自己體驗好了,他就有可能買得更多、退得更少;不過,同時,這對廠商“按需定製”的能力和平臺物流配送能力的要求可能也變高了。

只是,這些可能的影響,目前還都看不見。

然而,另外一些變化略有蛛絲馬跡。有理由認為,所謂的618在變得更長。比如,前段時間京東劉強東的數字人分身在某天晚上的6點18分上線直播,這會被理解為一次預熱;在淘寶介面,“百億秒殺節”“百億補貼”的字樣也比以往多起來。

介面的訊息中也提到,淘寶618營銷節奏進一步前置,而週期接近兩個月;至於京東,除了618在五月底直接開啟,後面還有幾個輪次。

上述變化,被認為與拼多多有關,呈現著拼多多簡單、直接、快速、高效的低價打法,與其他一些電商平臺日漸複雜的促銷玩法的對比。

上述變化,從內容來看,算不得有新意。因為,即便是在拼多多充分崛起前,在使用者的吐槽之下,各平臺已經在宣稱在各大促節點簡化玩法,只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成效可能不那麼明顯。

當然,這次變化,在內容上雖然仍算不上有新意,但是拼多多此前一段時間的充分崛起,卻有可能讓其他平臺的玩法調整,表現出比以往更大的力度和更好的效果。畢竟,拼多多的成長是明顯可見的,其他平臺不得不更認真起來。

即便如此,618還是有可能從“取消預售”走向真正“取消”。因為,從趨勢來看,使用者、商家、平臺三方,都有不再需要618的理由或者“無奈”。

使用者,以往在大促節點需要的是低價,而在服務提升的這幾年,一方面,配送效率、售後服務等等,也都在進一步成為需求要素,而在大促節點,配送等服務的“一地雞毛”,時有發生;另一方面,低價正在日常化。這些,都會讓大促節點的“特別”被消解。

商家,曾經需要一個時間節點來提升業績,現在當然也需要,只是,在當前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如果參與節點大促,就或者需要更大的降價力度,或者需要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於此同時,大促的時間還在拉長,那商家的盈利空間就會被進一步壓縮,這不是他們想要的,放棄某些大促,就在所難免。而上半年的大促節點在增多,618並不是唯一選擇。

至於平臺,大促節點最早期是一種品牌象徵,後續看起來就更像績效行動,具體的大促節點也變得越來越多。不過,在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大促節點其實也已經拿不出太多其他的有效手段來吸引使用者參與;同時,傳統節日,在消費熱度中的權重正在繼續增加,上半年不像下半年沒什麼節假日,這就會讓618這樣的節點,保留的意義甚至不及雙12。

這樣來看,618就算不會全面消失,未來最好的結局就是隻被京東保留,迴歸“店慶日”。

在“天天低價”成為行業共同選擇的背景下,平臺對於某些大促節點之所以依依不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沉沒成本”,那些以往的投入,會讓他們覺得難以割捨。

但在當下,或許,平臺們需要有“沉沒成本不計入當前重大決策”的思維,別再糾結於大促本身了。其實,很多使用者和商家,早就放下了。(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丁科技網”)

“兄弟,聽說今年京東還有淘寶的618要取消了。”

昨天是週日,不同尋常的是個工作日,無特殊情況通常在中午發訊息的朋友,也在不同尋常的早起時間發了訊息。以為他有什麼急事的。語音訊息裡的語速比平時略快,聽著像微微緊張。我朋友以前有在大促節點瘋狂“買入”的習慣,那種緊張,我想可能是出於他的條件反射。去年底,淘寶雙12沒有了,他有些遺憾。

或許,那些新聞的標題他沒有讀完:不是“取消”,是“取消預售。”當然,未來,從“取消預售”到“取消”,也不是不可能。

從最初的源頭看,相關訊息來自介面新聞“電廠”:今618 期間,淘寶、京東取消預售機制。

取消預售,像我朋友那樣的“剁手青年”就可以現貨購買,玩法會簡單,等待會變短,自己體驗好了,他就有可能買得更多、退得更少;不過,同時,這對廠商“按需定製”的能力和平臺物流配送能力的要求可能也變高了。

只是,這些可能的影響,目前還都看不見。

然而,另外一些變化略有蛛絲馬跡。有理由認為,所謂的618在變得更長。比如,前段時間京東劉強東的數字人分身在某天晚上的6點18分上線直播,這會被理解為一次預熱;在淘寶介面,“百億秒殺節”“百億補貼”的字樣也比以往多起來。

介面的訊息中也提到,淘寶618營銷節奏進一步前置,而週期接近兩個月;至於京東,除了618在五月底直接開啟,後面還有幾個輪次。

上述變化,被認為與拼多多有關,呈現著拼多多簡單、直接、快速、高效的低價打法,與其他一些電商平臺日漸複雜的促銷玩法的對比。

上述變化,從內容來看,算不得有新意。因為,即便是在拼多多充分崛起前,在使用者的吐槽之下,各平臺已經在宣稱在各大促節點簡化玩法,只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成效可能不那麼明顯。

當然,這次變化,在內容上雖然仍算不上有新意,但是拼多多此前一段時間的充分崛起,卻有可能讓其他平臺的玩法調整,表現出比以往更大的力度和更好的效果。畢竟,拼多多的成長是明顯可見的,其他平臺不得不更認真起來。

即便如此,618還是有可能從“取消預售”走向真正“取消”。因為,從趨勢來看,使用者、商家、平臺三方,都有不再需要618的理由或者“無奈”。

使用者,以往在大促節點需要的是低價,而在服務提升的這幾年,一方面,配送效率、售後服務等等,也都在進一步成為需求要素,而在大促節點,配送等服務的“一地雞毛”,時有發生;另一方面,低價正在日常化。這些,都會讓大促節點的“特別”被消解。

商家,曾經需要一個時間節點來提升業績,現在當然也需要,只是,在當前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如果參與節點大促,就或者需要更大的降價力度,或者需要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於此同時,大促的時間還在拉長,那商家的盈利空間就會被進一步壓縮,這不是他們想要的,放棄某些大促,就在所難免。而上半年的大促節點在增多,618並不是唯一選擇。

至於平臺,大促節點最早期是一種品牌象徵,後續看起來就更像績效行動,具體的大促節點也變得越來越多。不過,在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大促節點其實也已經拿不出太多其他的有效手段來吸引使用者參與;同時,傳統節日,在消費熱度中的權重正在繼續增加,上半年不像下半年沒什麼節假日,這就會讓618這樣的節點,保留的意義甚至不及雙12。

這樣來看,618就算不會全面消失,未來最好的結局就是隻被京東保留,迴歸“店慶日”。

在“天天低價”成為行業共同選擇的背景下,平臺對於某些大促節點之所以依依不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沉沒成本”,那些以往的投入,會讓他們覺得難以割捨。

但在當下,或許,平臺們需要有“沉沒成本不計入當前重大決策”的思維,別再糾結於大促本身了。其實,很多使用者和商家,早就放下了。(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丁科技網”)

“兄弟,聽說今年京東還有淘寶的618要取消了。”

昨天是週日,不同尋常的是個工作日,無特殊情況通常在中午發訊息的朋友,也在不同尋常的早起時間發了訊息。以為他有什麼急事的。語音訊息裡的語速比平時略快,聽著像微微緊張。我朋友以前有在大促節點瘋狂“買入”的習慣,那種緊張,我想可能是出於他的條件反射。去年底,淘寶雙12沒有了,他有些遺憾。

或許,那些新聞的標題他沒有讀完:不是“取消”,是“取消預售。”當然,未來,從“取消預售”到“取消”,也不是不可能。

從最初的源頭看,相關訊息來自介面新聞“電廠”:今618 期間,淘寶、京東取消預售機制。

取消預售,像我朋友那樣的“剁手青年”就可以現貨購買,玩法會簡單,等待會變短,自己體驗好了,他就有可能買得更多、退得更少;不過,同時,這對廠商“按需定製”的能力和平臺物流配送能力的要求可能也變高了。

只是,這些可能的影響,目前還都看不見。

然而,另外一些變化略有蛛絲馬跡。有理由認為,所謂的618在變得更長。比如,前段時間京東劉強東的數字人分身在某天晚上的6點18分上線直播,這會被理解為一次預熱;在淘寶介面,“百億秒殺節”“百億補貼”的字樣也比以往多起來。

介面的訊息中也提到,淘寶618營銷節奏進一步前置,而週期接近兩個月;至於京東,除了618在五月底直接開啟,後面還有幾個輪次。

上述變化,被認為與拼多多有關,呈現著拼多多簡單、直接、快速、高效的低價打法,與其他一些電商平臺日漸複雜的促銷玩法的對比。

上述變化,從內容來看,算不得有新意。因為,即便是在拼多多充分崛起前,在使用者的吐槽之下,各平臺已經在宣稱在各大促節點簡化玩法,只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成效可能不那麼明顯。

當然,這次變化,在內容上雖然仍算不上有新意,但是拼多多此前一段時間的充分崛起,卻有可能讓其他平臺的玩法調整,表現出比以往更大的力度和更好的效果。畢竟,拼多多的成長是明顯可見的,其他平臺不得不更認真起來。

即便如此,618還是有可能從“取消預售”走向真正“取消”。因為,從趨勢來看,使用者、商家、平臺三方,都有不再需要618的理由或者“無奈”。

使用者,以往在大促節點需要的是低價,而在服務提升的這幾年,一方面,配送效率、售後服務等等,也都在進一步成為需求要素,而在大促節點,配送等服務的“一地雞毛”,時有發生;另一方面,低價正在日常化。這些,都會讓大促節點的“特別”被消解。

商家,曾經需要一個時間節點來提升業績,現在當然也需要,只是,在當前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如果參與節點大促,就或者需要更大的降價力度,或者需要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於此同時,大促的時間還在拉長,那商家的盈利空間就會被進一步壓縮,這不是他們想要的,放棄某些大促,就在所難免。而上半年的大促節點在增多,618並不是唯一選擇。

至於平臺,大促節點最早期是一種品牌象徵,後續看起來就更像績效行動,具體的大促節點也變得越來越多。不過,在低價日常化的背景下,大促節點其實也已經拿不出太多其他的有效手段來吸引使用者參與;同時,傳統節日,在消費熱度中的權重正在繼續增加,上半年不像下半年沒什麼節假日,這就會讓618這樣的節點,保留的意義甚至不及雙12。

這樣來看,618就算不會全面消失,未來最好的結局就是隻被京東保留,迴歸“店慶日”。

在“天天低價”成為行業共同選擇的背景下,平臺對於某些大促節點之所以依依不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沉沒成本”,那些以往的投入,會讓他們覺得難以割捨。

但在當下,或許,平臺們需要有“沉沒成本不計入當前重大決策”的思維,別再糾結於大促本身了。其實,很多使用者和商家,早就放下了。(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丁科技網”)

上一篇:近期熱門好下... 下一篇:申請到不合適...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