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華學:“小城”裡的重症醫學別有洞天 | 第九屆醫學家年會㊹

首頁 > 健康

汪華學:“小城”裡的重症醫學別有洞天 | 第九屆醫學家年會㊹

來源:電視劇雜談 釋出時間:2024-04-25 13:23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裘佳)皖北平原、淮河岸邊,蚌埠市作為鑲嵌在千里淮河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廣為人道。同樣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這裡的醫學發展,在安徽醫療圈,尤其是皖北地區,有一種說法叫“無蚌不成醫”,這裡走出過五名醫藥衛生領域的院士,無數優秀醫藥衛生人才。“安徽好人”“江淮名醫”,作為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首批院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物件,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汪華學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奮戰在重症臨床救治一線20餘年,追蹤學科前沿進展,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作為科室主任,他不斷創新科室發展,打造出蚌醫一附院重症醫學科獨特的重症救治、科研創新、學科發展模式,守護一方百姓健康。

“一場生命救治讓我確定了職業方向”

“我們醫院ICU的建立在國內來說算是比較早的,卻在當時一直面臨人員短缺的情況。”為此,2002年,在還有三個月便完成呼吸科研究生畢業的汪華學被醫務科“拉去”ICU支援。汪華學直言,一開始自己對ICU並不是那麼感興趣:“這裡的病人有的是昏迷的,有的需要鎮痛鎮靜,都是安靜地躺著,根本沒法交流。當時就在想,畢業後仍是要去做呼吸科醫生的。”然而,一次病人搶救改變了汪華學的想法。

那天深夜,汪華學在7層ICU醫生辦公室的電腦上查閱資料撰寫自己的畢業論文。與此同時,6層手術室一個外科術後病人拔管後面臨再插管的問題,當時值班的是一位年輕的麻醉科醫生,於是就向ICU求助,而那天在ICU值班的也是其他科室的醫生,於是最終救治的重任就落到了汪華學肩上。“我研究生階段研究需要收集痰標本,經常跟著老師在氣管鏡室泡著。那天我拿著氣管鏡趕快跑到手術室,第一次在緊急狀態下成功完成了纖支鏡引導氣管插管。成功的瞬間讓我覺得決心信念爆棚,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病人缺氧瀕臨死亡的狀態解決了,我救回了一條生命!”此後汪華學便留在了ICU,一做就是20多年。

“現在有時回過頭去想,除了炎症,很多內科疾病其實是不能徹底治癒的,往往需要長期服藥。而在ICU,我能透過自身所學一次次將病人從死亡線拉回來,這種成就感或許就是這麼多年來堅持在這個專業,不斷深入,樂此不疲的原因。”

不斷摸索中建立出獨特的科室優勢

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心內科成立的一個CCU病房,在90年代初期正式獨立出來,當時叫做危重病監護救治中心,屬於在安徽省獨立建制比較早的ICU。科室剛建立時僅4名醫生、6張床位。後來外科樓啟用,有了14張床位的大廳式結構。床位增加了,卻面臨了人員匱乏的局面。“本身人員不足,加之有考學離開的,總之當時的ICU人員極其匱乏,我也是正好那個時候研究生畢業進入的ICU。”

所幸的是,之後隨著科室的發展,醫護人員逐漸增多,床位又開始面臨嚴重不足。“14張床位對於我們這麼大的教授教養醫院來講肯定是非常不夠的。2019年7月,我們正式搬到現在所在的位置,這邊南北兩個病區共43張床位。2023年11月,以前的老外科樓裝修完畢,老病區的14張床位留存,所以我們ICU現在有57張床位,ICU在編的護士已有110多人,但醫生仍面臨不足,僅20餘人。”

汪華學坦言,作為一個三線城市的ICU,一路走來摸索前進實屬不易。在最初床位緊張時,ICU主要收治外科術後、顱腦創傷、多發傷、中毒等病人。如今隨著床位的增加,一些內科慢性疾病急性加重病人,特別是收治的高齡老年病人越來越多,包括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心臟外科術後的病人都能獲得很好的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汪華學推動建立的ECMO團隊越發成熟。為緊跟診療前沿步伐,早在2014年科室便已購入了ECMO裝置,但真正把ECMO團隊建起來是在2019年以後。在此以前,汪華學帶領團隊一起摸索,發現上ECMO容易,但執行期間的管理是重點,也是難點;先後派遣兩批醫護人員到北京安貞醫院侯曉彤教授處進修。“我們主要做的是VA-ECMO,通常是周邊市、縣醫院發生的心跳驟停病人,我們會根據現場急救醫生報告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如果預計病人腦損傷可能逆轉,儘管當時仍然需要持續胸外心臟按壓,我們也快速派急救團隊過去,基本上是兩名醫生、一名護士,由我們醫院派車過去上ECMO後轉運到我們這裡。”

據悉,從2019年ECMO小組建立以來,已開展相關救治130餘例,尤其近三年來救治的外地轉運的心跳驟停病人有大面積心梗、大塊肺栓塞、暴發性心肌炎、心肌病等,最終治癒率超過80%,這些病人如果沒有ECMO支援基本都是面臨死亡的結局。“做ECMO團隊其實非常辛苦,有時急救往往在下半夜,一個電話過來我們就要迅速行動。但能把病人的生命搶救過來,大家也感覺到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規範化與同質化並重

除了臨床救治能力的提升,汪華學也非常關注臨床診療措施的規範化。自2011年受聘科主任以來,帶領科室先後申報獲批安徽省省級臨床重點培育專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重症醫學碩士點、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科室也是國內較早取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重症醫學專科資質(2013年)的單位之一。

“臨床救治過程中有些理念或措施可能是有偏差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實際上這些都需要我們透過臨床科研去了解清楚並規範它。我當初申請藥物臨床試驗(GCP)學科資質便是出於這樣的考慮。GCP全過程的管理非常嚴格,透過這種嚴格的專案研究流程,可以培養大家的科研能力,歸根結底也是為了規範我們的行為,能夠救治更多的病人。”

目前,科室承擔的GCP專案已有30多項。我們在2021年初建設有首次人體研究(first-in-human,FIH)監護病房,為醫院開展國家創新藥物的一期臨床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在此基礎上,科室圍繞ARDS、膿毒症、ICU耐藥菌感染等ICU常見臨床問題開展深入研究,不斷規範診療行為。同時利用重症監護系統,對ICU每天產生的海量資料進行整合分析,探討如何減少護理工作量,如何更加有效地避免一些醫療差錯等方面做出積極努力。

作為安徽省較早建立ICU的科室單位,汪華學帶領科室不遺餘力地推動周邊縣基層醫院ICU建設。透過進修學習、遠端會診、教授教養查房、小型學習班等模式,糾正既往存在偏差的救治理念、以及技術上的一些不規範問題。先後對口支援縣級醫院重症醫學科建設有8家,為安徽省重症醫學規範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以人才建設謀學科發展

一次次的災難救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大家越來越認識到發展重症醫學的重要性。在汪華學看來,重症醫學的學科發展最為關鍵的仍當屬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重症方面理論和技能;另一方面因危重綜合徵都是由原發病發展而來,需要熟悉一些原發病的基本知識,ICU醫護人員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高階全科醫生’。”

而在目前ICU醫護人員短缺的情況下,汪華學認為,將一些基本的重症醫學理念推廣至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有助於提升重症救治能力。“譬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放開期間的救治中,常談到的俯臥位通氣,我們發現,在由ICU醫護為主的組建的臨時ICU單元中這種理念就能貫徹得比較好,病人預後也明顯好一些。再譬如ECMO支援方面,如果心內科、急診科的醫生能及早識別病人可能需要ECMO支援,讓我們早介入,病人的預後可能就會有明顯改變。”

“在蚌埠這樣的三線城市,常常面臨外面的人才進不來,自身優秀人才易流失的尷尬局面。”對此,汪華學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我們鼓勵年輕醫生積極參加進修或在職考學提升自身學歷,同時採取多種方式保障他們的生活所需,減少後顧之憂。近年來我們學校、醫院層面也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非常期待有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我們團隊!”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裘佳)皖北平原、淮河岸邊,蚌埠市作為鑲嵌在千里淮河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廣為人道。同樣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這裡的醫學發展,在安徽醫療圈,尤其是皖北地區,有一種說法叫“無蚌不成醫”,這裡走出過五名醫藥衛生領域的院士,無數優秀醫藥衛生人才。“安徽好人”“江淮名醫”,作為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首批院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物件,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汪華學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奮戰在重症臨床救治一線20餘年,追蹤學科前沿進展,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作為科室主任,他不斷創新科室發展,打造出蚌醫一附院重症醫學科獨特的重症救治、科研創新、學科發展模式,守護一方百姓健康。

“一場生命救治讓我確定了職業方向”

“我們醫院ICU的建立在國內來說算是比較早的,卻在當時一直面臨人員短缺的情況。”為此,2002年,在還有三個月便完成呼吸科研究生畢業的汪華學被醫務科“拉去”ICU支援。汪華學直言,一開始自己對ICU並不是那麼感興趣:“這裡的病人有的是昏迷的,有的需要鎮痛鎮靜,都是安靜地躺著,根本沒法交流。當時就在想,畢業後仍是要去做呼吸科醫生的。”然而,一次病人搶救改變了汪華學的想法。

那天深夜,汪華學在7層ICU醫生辦公室的電腦上查閱資料撰寫自己的畢業論文。與此同時,6層手術室一個外科術後病人拔管後面臨再插管的問題,當時值班的是一位年輕的麻醉科醫生,於是就向ICU求助,而那天在ICU值班的也是其他科室的醫生,於是最終救治的重任就落到了汪華學肩上。“我研究生階段研究需要收集痰標本,經常跟著老師在氣管鏡室泡著。那天我拿著氣管鏡趕快跑到手術室,第一次在緊急狀態下成功完成了纖支鏡引導氣管插管。成功的瞬間讓我覺得決心信念爆棚,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病人缺氧瀕臨死亡的狀態解決了,我救回了一條生命!”此後汪華學便留在了ICU,一做就是20多年。

“現在有時回過頭去想,除了炎症,很多內科疾病其實是不能徹底治癒的,往往需要長期服藥。而在ICU,我能透過自身所學一次次將病人從死亡線拉回來,這種成就感或許就是這麼多年來堅持在這個專業,不斷深入,樂此不疲的原因。”

不斷摸索中建立出獨特的科室優勢

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心內科成立的一個CCU病房,在90年代初期正式獨立出來,當時叫做危重病監護救治中心,屬於在安徽省獨立建制比較早的ICU。科室剛建立時僅4名醫生、6張床位。後來外科樓啟用,有了14張床位的大廳式結構。床位增加了,卻面臨了人員匱乏的局面。“本身人員不足,加之有考學離開的,總之當時的ICU人員極其匱乏,我也是正好那個時候研究生畢業進入的ICU。”

所幸的是,之後隨著科室的發展,醫護人員逐漸增多,床位又開始面臨嚴重不足。“14張床位對於我們這麼大的教授教養醫院來講肯定是非常不夠的。2019年7月,我們正式搬到現在所在的位置,這邊南北兩個病區共43張床位。2023年11月,以前的老外科樓裝修完畢,老病區的14張床位留存,所以我們ICU現在有57張床位,ICU在編的護士已有110多人,但醫生仍面臨不足,僅20餘人。”

汪華學坦言,作為一個三線城市的ICU,一路走來摸索前進實屬不易。在最初床位緊張時,ICU主要收治外科術後、顱腦創傷、多發傷、中毒等病人。如今隨著床位的增加,一些內科慢性疾病急性加重病人,特別是收治的高齡老年病人越來越多,包括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心臟外科術後的病人都能獲得很好的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汪華學推動建立的ECMO團隊越發成熟。為緊跟診療前沿步伐,早在2014年科室便已購入了ECMO裝置,但真正把ECMO團隊建起來是在2019年以後。在此以前,汪華學帶領團隊一起摸索,發現上ECMO容易,但執行期間的管理是重點,也是難點;先後派遣兩批醫護人員到北京安貞醫院侯曉彤教授處進修。“我們主要做的是VA-ECMO,通常是周邊市、縣醫院發生的心跳驟停病人,我們會根據現場急救醫生報告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如果預計病人腦損傷可能逆轉,儘管當時仍然需要持續胸外心臟按壓,我們也快速派急救團隊過去,基本上是兩名醫生、一名護士,由我們醫院派車過去上ECMO後轉運到我們這裡。”

據悉,從2019年ECMO小組建立以來,已開展相關救治130餘例,尤其近三年來救治的外地轉運的心跳驟停病人有大面積心梗、大塊肺栓塞、暴發性心肌炎、心肌病等,最終治癒率超過80%,這些病人如果沒有ECMO支援基本都是面臨死亡的結局。“做ECMO團隊其實非常辛苦,有時急救往往在下半夜,一個電話過來我們就要迅速行動。但能把病人的生命搶救過來,大家也感覺到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規範化與同質化並重

除了臨床救治能力的提升,汪華學也非常關注臨床診療措施的規範化。自2011年受聘科主任以來,帶領科室先後申報獲批安徽省省級臨床重點培育專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重症醫學碩士點、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科室也是國內較早取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重症醫學專科資質(2013年)的單位之一。

“臨床救治過程中有些理念或措施可能是有偏差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實際上這些都需要我們透過臨床科研去了解清楚並規範它。我當初申請藥物臨床試驗(GCP)學科資質便是出於這樣的考慮。GCP全過程的管理非常嚴格,透過這種嚴格的專案研究流程,可以培養大家的科研能力,歸根結底也是為了規範我們的行為,能夠救治更多的病人。”

目前,科室承擔的GCP專案已有30多項。我們在2021年初建設有首次人體研究(first-in-human,FIH)監護病房,為醫院開展國家創新藥物的一期臨床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在此基礎上,科室圍繞ARDS、膿毒症、ICU耐藥菌感染等ICU常見臨床問題開展深入研究,不斷規範診療行為。同時利用重症監護系統,對ICU每天產生的海量資料進行整合分析,探討如何減少護理工作量,如何更加有效地避免一些醫療差錯等方面做出積極努力。

作為安徽省較早建立ICU的科室單位,汪華學帶領科室不遺餘力地推動周邊縣基層醫院ICU建設。透過進修學習、遠端會診、教授教養查房、小型學習班等模式,糾正既往存在偏差的救治理念、以及技術上的一些不規範問題。先後對口支援縣級醫院重症醫學科建設有8家,為安徽省重症醫學規範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以人才建設謀學科發展

一次次的災難救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大家越來越認識到發展重症醫學的重要性。在汪華學看來,重症醫學的學科發展最為關鍵的仍當屬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重症方面理論和技能;另一方面因危重綜合徵都是由原發病發展而來,需要熟悉一些原發病的基本知識,ICU醫護人員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高階全科醫生’。”

而在目前ICU醫護人員短缺的情況下,汪華學認為,將一些基本的重症醫學理念推廣至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有助於提升重症救治能力。“譬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放開期間的救治中,常談到的俯臥位通氣,我們發現,在由ICU醫護為主的組建的臨時ICU單元中這種理念就能貫徹得比較好,病人預後也明顯好一些。再譬如ECMO支援方面,如果心內科、急診科的醫生能及早識別病人可能需要ECMO支援,讓我們早介入,病人的預後可能就會有明顯改變。”

“在蚌埠這樣的三線城市,常常面臨外面的人才進不來,自身優秀人才易流失的尷尬局面。”對此,汪華學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我們鼓勵年輕醫生積極參加進修或在職考學提升自身學歷,同時採取多種方式保障他們的生活所需,減少後顧之憂。近年來我們學校、醫院層面也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非常期待有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我們團隊!”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裘佳)皖北平原、淮河岸邊,蚌埠市作為鑲嵌在千里淮河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廣為人道。同樣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這裡的醫學發展,在安徽醫療圈,尤其是皖北地區,有一種說法叫“無蚌不成醫”,這裡走出過五名醫藥衛生領域的院士,無數優秀醫藥衛生人才。“安徽好人”“江淮名醫”,作為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首批院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物件,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汪華學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奮戰在重症臨床救治一線20餘年,追蹤學科前沿進展,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作為科室主任,他不斷創新科室發展,打造出蚌醫一附院重症醫學科獨特的重症救治、科研創新、學科發展模式,守護一方百姓健康。

“一場生命救治讓我確定了職業方向”

“我們醫院ICU的建立在國內來說算是比較早的,卻在當時一直面臨人員短缺的情況。”為此,2002年,在還有三個月便完成呼吸科研究生畢業的汪華學被醫務科“拉去”ICU支援。汪華學直言,一開始自己對ICU並不是那麼感興趣:“這裡的病人有的是昏迷的,有的需要鎮痛鎮靜,都是安靜地躺著,根本沒法交流。當時就在想,畢業後仍是要去做呼吸科醫生的。”然而,一次病人搶救改變了汪華學的想法。

那天深夜,汪華學在7層ICU醫生辦公室的電腦上查閱資料撰寫自己的畢業論文。與此同時,6層手術室一個外科術後病人拔管後面臨再插管的問題,當時值班的是一位年輕的麻醉科醫生,於是就向ICU求助,而那天在ICU值班的也是其他科室的醫生,於是最終救治的重任就落到了汪華學肩上。“我研究生階段研究需要收集痰標本,經常跟著老師在氣管鏡室泡著。那天我拿著氣管鏡趕快跑到手術室,第一次在緊急狀態下成功完成了纖支鏡引導氣管插管。成功的瞬間讓我覺得決心信念爆棚,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病人缺氧瀕臨死亡的狀態解決了,我救回了一條生命!”此後汪華學便留在了ICU,一做就是20多年。

“現在有時回過頭去想,除了炎症,很多內科疾病其實是不能徹底治癒的,往往需要長期服藥。而在ICU,我能透過自身所學一次次將病人從死亡線拉回來,這種成就感或許就是這麼多年來堅持在這個專業,不斷深入,樂此不疲的原因。”

不斷摸索中建立出獨特的科室優勢

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心內科成立的一個CCU病房,在90年代初期正式獨立出來,當時叫做危重病監護救治中心,屬於在安徽省獨立建制比較早的ICU。科室剛建立時僅4名醫生、6張床位。後來外科樓啟用,有了14張床位的大廳式結構。床位增加了,卻面臨了人員匱乏的局面。“本身人員不足,加之有考學離開的,總之當時的ICU人員極其匱乏,我也是正好那個時候研究生畢業進入的ICU。”

所幸的是,之後隨著科室的發展,醫護人員逐漸增多,床位又開始面臨嚴重不足。“14張床位對於我們這麼大的教授教養醫院來講肯定是非常不夠的。2019年7月,我們正式搬到現在所在的位置,這邊南北兩個病區共43張床位。2023年11月,以前的老外科樓裝修完畢,老病區的14張床位留存,所以我們ICU現在有57張床位,ICU在編的護士已有110多人,但醫生仍面臨不足,僅20餘人。”

汪華學坦言,作為一個三線城市的ICU,一路走來摸索前進實屬不易。在最初床位緊張時,ICU主要收治外科術後、顱腦創傷、多發傷、中毒等病人。如今隨著床位的增加,一些內科慢性疾病急性加重病人,特別是收治的高齡老年病人越來越多,包括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心臟外科術後的病人都能獲得很好的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汪華學推動建立的ECMO團隊越發成熟。為緊跟診療前沿步伐,早在2014年科室便已購入了ECMO裝置,但真正把ECMO團隊建起來是在2019年以後。在此以前,汪華學帶領團隊一起摸索,發現上ECMO容易,但執行期間的管理是重點,也是難點;先後派遣兩批醫護人員到北京安貞醫院侯曉彤教授處進修。“我們主要做的是VA-ECMO,通常是周邊市、縣醫院發生的心跳驟停病人,我們會根據現場急救醫生報告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如果預計病人腦損傷可能逆轉,儘管當時仍然需要持續胸外心臟按壓,我們也快速派急救團隊過去,基本上是兩名醫生、一名護士,由我們醫院派車過去上ECMO後轉運到我們這裡。”

據悉,從2019年ECMO小組建立以來,已開展相關救治130餘例,尤其近三年來救治的外地轉運的心跳驟停病人有大面積心梗、大塊肺栓塞、暴發性心肌炎、心肌病等,最終治癒率超過80%,這些病人如果沒有ECMO支援基本都是面臨死亡的結局。“做ECMO團隊其實非常辛苦,有時急救往往在下半夜,一個電話過來我們就要迅速行動。但能把病人的生命搶救過來,大家也感覺到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規範化與同質化並重

除了臨床救治能力的提升,汪華學也非常關注臨床診療措施的規範化。自2011年受聘科主任以來,帶領科室先後申報獲批安徽省省級臨床重點培育專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重症醫學碩士點、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科室也是國內較早取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重症醫學專科資質(2013年)的單位之一。

“臨床救治過程中有些理念或措施可能是有偏差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實際上這些都需要我們透過臨床科研去了解清楚並規範它。我當初申請藥物臨床試驗(GCP)學科資質便是出於這樣的考慮。GCP全過程的管理非常嚴格,透過這種嚴格的專案研究流程,可以培養大家的科研能力,歸根結底也是為了規範我們的行為,能夠救治更多的病人。”

目前,科室承擔的GCP專案已有30多項。我們在2021年初建設有首次人體研究(first-in-human,FIH)監護病房,為醫院開展國家創新藥物的一期臨床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在此基礎上,科室圍繞ARDS、膿毒症、ICU耐藥菌感染等ICU常見臨床問題開展深入研究,不斷規範診療行為。同時利用重症監護系統,對ICU每天產生的海量資料進行整合分析,探討如何減少護理工作量,如何更加有效地避免一些醫療差錯等方面做出積極努力。

作為安徽省較早建立ICU的科室單位,汪華學帶領科室不遺餘力地推動周邊縣基層醫院ICU建設。透過進修學習、遠端會診、教授教養查房、小型學習班等模式,糾正既往存在偏差的救治理念、以及技術上的一些不規範問題。先後對口支援縣級醫院重症醫學科建設有8家,為安徽省重症醫學規範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以人才建設謀學科發展

一次次的災難救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大家越來越認識到發展重症醫學的重要性。在汪華學看來,重症醫學的學科發展最為關鍵的仍當屬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重症方面理論和技能;另一方面因危重綜合徵都是由原發病發展而來,需要熟悉一些原發病的基本知識,ICU醫護人員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高階全科醫生’。”

而在目前ICU醫護人員短缺的情況下,汪華學認為,將一些基本的重症醫學理念推廣至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有助於提升重症救治能力。“譬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放開期間的救治中,常談到的俯臥位通氣,我們發現,在由ICU醫護為主的組建的臨時ICU單元中這種理念就能貫徹得比較好,病人預後也明顯好一些。再譬如ECMO支援方面,如果心內科、急診科的醫生能及早識別病人可能需要ECMO支援,讓我們早介入,病人的預後可能就會有明顯改變。”

“在蚌埠這樣的三線城市,常常面臨外面的人才進不來,自身優秀人才易流失的尷尬局面。”對此,汪華學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我們鼓勵年輕醫生積極參加進修或在職考學提升自身學歷,同時採取多種方式保障他們的生活所需,減少後顧之憂。近年來我們學校、醫院層面也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非常期待有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我們團隊!”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裘佳)皖北平原、淮河岸邊,蚌埠市作為鑲嵌在千里淮河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廣為人道。同樣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這裡的醫學發展,在安徽醫療圈,尤其是皖北地區,有一種說法叫“無蚌不成醫”,這裡走出過五名醫藥衛生領域的院士,無數優秀醫藥衛生人才。“安徽好人”“江淮名醫”,作為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首批院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物件,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汪華學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奮戰在重症臨床救治一線20餘年,追蹤學科前沿進展,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作為科室主任,他不斷創新科室發展,打造出蚌醫一附院重症醫學科獨特的重症救治、科研創新、學科發展模式,守護一方百姓健康。

“一場生命救治讓我確定了職業方向”

“我們醫院ICU的建立在國內來說算是比較早的,卻在當時一直面臨人員短缺的情況。”為此,2002年,在還有三個月便完成呼吸科研究生畢業的汪華學被醫務科“拉去”ICU支援。汪華學直言,一開始自己對ICU並不是那麼感興趣:“這裡的病人有的是昏迷的,有的需要鎮痛鎮靜,都是安靜地躺著,根本沒法交流。當時就在想,畢業後仍是要去做呼吸科醫生的。”然而,一次病人搶救改變了汪華學的想法。

那天深夜,汪華學在7層ICU醫生辦公室的電腦上查閱資料撰寫自己的畢業論文。與此同時,6層手術室一個外科術後病人拔管後面臨再插管的問題,當時值班的是一位年輕的麻醉科醫生,於是就向ICU求助,而那天在ICU值班的也是其他科室的醫生,於是最終救治的重任就落到了汪華學肩上。“我研究生階段研究需要收集痰標本,經常跟著老師在氣管鏡室泡著。那天我拿著氣管鏡趕快跑到手術室,第一次在緊急狀態下成功完成了纖支鏡引導氣管插管。成功的瞬間讓我覺得決心信念爆棚,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病人缺氧瀕臨死亡的狀態解決了,我救回了一條生命!”此後汪華學便留在了ICU,一做就是20多年。

“現在有時回過頭去想,除了炎症,很多內科疾病其實是不能徹底治癒的,往往需要長期服藥。而在ICU,我能透過自身所學一次次將病人從死亡線拉回來,這種成就感或許就是這麼多年來堅持在這個專業,不斷深入,樂此不疲的原因。”

不斷摸索中建立出獨特的科室優勢

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心內科成立的一個CCU病房,在90年代初期正式獨立出來,當時叫做危重病監護救治中心,屬於在安徽省獨立建制比較早的ICU。科室剛建立時僅4名醫生、6張床位。後來外科樓啟用,有了14張床位的大廳式結構。床位增加了,卻面臨了人員匱乏的局面。“本身人員不足,加之有考學離開的,總之當時的ICU人員極其匱乏,我也是正好那個時候研究生畢業進入的ICU。”

所幸的是,之後隨著科室的發展,醫護人員逐漸增多,床位又開始面臨嚴重不足。“14張床位對於我們這麼大的教授教養醫院來講肯定是非常不夠的。2019年7月,我們正式搬到現在所在的位置,這邊南北兩個病區共43張床位。2023年11月,以前的老外科樓裝修完畢,老病區的14張床位留存,所以我們ICU現在有57張床位,ICU在編的護士已有110多人,但醫生仍面臨不足,僅20餘人。”

汪華學坦言,作為一個三線城市的ICU,一路走來摸索前進實屬不易。在最初床位緊張時,ICU主要收治外科術後、顱腦創傷、多發傷、中毒等病人。如今隨著床位的增加,一些內科慢性疾病急性加重病人,特別是收治的高齡老年病人越來越多,包括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心臟外科術後的病人都能獲得很好的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汪華學推動建立的ECMO團隊越發成熟。為緊跟診療前沿步伐,早在2014年科室便已購入了ECMO裝置,但真正把ECMO團隊建起來是在2019年以後。在此以前,汪華學帶領團隊一起摸索,發現上ECMO容易,但執行期間的管理是重點,也是難點;先後派遣兩批醫護人員到北京安貞醫院侯曉彤教授處進修。“我們主要做的是VA-ECMO,通常是周邊市、縣醫院發生的心跳驟停病人,我們會根據現場急救醫生報告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如果預計病人腦損傷可能逆轉,儘管當時仍然需要持續胸外心臟按壓,我們也快速派急救團隊過去,基本上是兩名醫生、一名護士,由我們醫院派車過去上ECMO後轉運到我們這裡。”

據悉,從2019年ECMO小組建立以來,已開展相關救治130餘例,尤其近三年來救治的外地轉運的心跳驟停病人有大面積心梗、大塊肺栓塞、暴發性心肌炎、心肌病等,最終治癒率超過80%,這些病人如果沒有ECMO支援基本都是面臨死亡的結局。“做ECMO團隊其實非常辛苦,有時急救往往在下半夜,一個電話過來我們就要迅速行動。但能把病人的生命搶救過來,大家也感覺到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規範化與同質化並重

除了臨床救治能力的提升,汪華學也非常關注臨床診療措施的規範化。自2011年受聘科主任以來,帶領科室先後申報獲批安徽省省級臨床重點培育專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重症醫學碩士點、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科室也是國內較早取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重症醫學專科資質(2013年)的單位之一。

“臨床救治過程中有些理念或措施可能是有偏差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實際上這些都需要我們透過臨床科研去了解清楚並規範它。我當初申請藥物臨床試驗(GCP)學科資質便是出於這樣的考慮。GCP全過程的管理非常嚴格,透過這種嚴格的專案研究流程,可以培養大家的科研能力,歸根結底也是為了規範我們的行為,能夠救治更多的病人。”

目前,科室承擔的GCP專案已有30多項。我們在2021年初建設有首次人體研究(first-in-human,FIH)監護病房,為醫院開展國家創新藥物的一期臨床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在此基礎上,科室圍繞ARDS、膿毒症、ICU耐藥菌感染等ICU常見臨床問題開展深入研究,不斷規範診療行為。同時利用重症監護系統,對ICU每天產生的海量資料進行整合分析,探討如何減少護理工作量,如何更加有效地避免一些醫療差錯等方面做出積極努力。

作為安徽省較早建立ICU的科室單位,汪華學帶領科室不遺餘力地推動周邊縣基層醫院ICU建設。透過進修學習、遠端會診、教授教養查房、小型學習班等模式,糾正既往存在偏差的救治理念、以及技術上的一些不規範問題。先後對口支援縣級醫院重症醫學科建設有8家,為安徽省重症醫學規範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以人才建設謀學科發展

一次次的災難救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大家越來越認識到發展重症醫學的重要性。在汪華學看來,重症醫學的學科發展最為關鍵的仍當屬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重症方面理論和技能;另一方面因危重綜合徵都是由原發病發展而來,需要熟悉一些原發病的基本知識,ICU醫護人員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高階全科醫生’。”

而在目前ICU醫護人員短缺的情況下,汪華學認為,將一些基本的重症醫學理念推廣至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有助於提升重症救治能力。“譬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放開期間的救治中,常談到的俯臥位通氣,我們發現,在由ICU醫護為主的組建的臨時ICU單元中這種理念就能貫徹得比較好,病人預後也明顯好一些。再譬如ECMO支援方面,如果心內科、急診科的醫生能及早識別病人可能需要ECMO支援,讓我們早介入,病人的預後可能就會有明顯改變。”

“在蚌埠這樣的三線城市,常常面臨外面的人才進不來,自身優秀人才易流失的尷尬局面。”對此,汪華學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我們鼓勵年輕醫生積極參加進修或在職考學提升自身學歷,同時採取多種方式保障他們的生活所需,減少後顧之憂。近年來我們學校、醫院層面也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非常期待有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我們團隊!”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裘佳)皖北平原、淮河岸邊,蚌埠市作為鑲嵌在千里淮河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廣為人道。同樣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這裡的醫學發展,在安徽醫療圈,尤其是皖北地區,有一種說法叫“無蚌不成醫”,這裡走出過五名醫藥衛生領域的院士,無數優秀醫藥衛生人才。“安徽好人”“江淮名醫”,作為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首批院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物件,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汪華學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奮戰在重症臨床救治一線20餘年,追蹤學科前沿進展,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作為科室主任,他不斷創新科室發展,打造出蚌醫一附院重症醫學科獨特的重症救治、科研創新、學科發展模式,守護一方百姓健康。

“一場生命救治讓我確定了職業方向”

“我們醫院ICU的建立在國內來說算是比較早的,卻在當時一直面臨人員短缺的情況。”為此,2002年,在還有三個月便完成呼吸科研究生畢業的汪華學被醫務科“拉去”ICU支援。汪華學直言,一開始自己對ICU並不是那麼感興趣:“這裡的病人有的是昏迷的,有的需要鎮痛鎮靜,都是安靜地躺著,根本沒法交流。當時就在想,畢業後仍是要去做呼吸科醫生的。”然而,一次病人搶救改變了汪華學的想法。

那天深夜,汪華學在7層ICU醫生辦公室的電腦上查閱資料撰寫自己的畢業論文。與此同時,6層手術室一個外科術後病人拔管後面臨再插管的問題,當時值班的是一位年輕的麻醉科醫生,於是就向ICU求助,而那天在ICU值班的也是其他科室的醫生,於是最終救治的重任就落到了汪華學肩上。“我研究生階段研究需要收集痰標本,經常跟著老師在氣管鏡室泡著。那天我拿著氣管鏡趕快跑到手術室,第一次在緊急狀態下成功完成了纖支鏡引導氣管插管。成功的瞬間讓我覺得決心信念爆棚,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病人缺氧瀕臨死亡的狀態解決了,我救回了一條生命!”此後汪華學便留在了ICU,一做就是20多年。

“現在有時回過頭去想,除了炎症,很多內科疾病其實是不能徹底治癒的,往往需要長期服藥。而在ICU,我能透過自身所學一次次將病人從死亡線拉回來,這種成就感或許就是這麼多年來堅持在這個專業,不斷深入,樂此不疲的原因。”

不斷摸索中建立出獨特的科室優勢

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心內科成立的一個CCU病房,在90年代初期正式獨立出來,當時叫做危重病監護救治中心,屬於在安徽省獨立建制比較早的ICU。科室剛建立時僅4名醫生、6張床位。後來外科樓啟用,有了14張床位的大廳式結構。床位增加了,卻面臨了人員匱乏的局面。“本身人員不足,加之有考學離開的,總之當時的ICU人員極其匱乏,我也是正好那個時候研究生畢業進入的ICU。”

所幸的是,之後隨著科室的發展,醫護人員逐漸增多,床位又開始面臨嚴重不足。“14張床位對於我們這麼大的教授教養醫院來講肯定是非常不夠的。2019年7月,我們正式搬到現在所在的位置,這邊南北兩個病區共43張床位。2023年11月,以前的老外科樓裝修完畢,老病區的14張床位留存,所以我們ICU現在有57張床位,ICU在編的護士已有110多人,但醫生仍面臨不足,僅20餘人。”

汪華學坦言,作為一個三線城市的ICU,一路走來摸索前進實屬不易。在最初床位緊張時,ICU主要收治外科術後、顱腦創傷、多發傷、中毒等病人。如今隨著床位的增加,一些內科慢性疾病急性加重病人,特別是收治的高齡老年病人越來越多,包括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心臟外科術後的病人都能獲得很好的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汪華學推動建立的ECMO團隊越發成熟。為緊跟診療前沿步伐,早在2014年科室便已購入了ECMO裝置,但真正把ECMO團隊建起來是在2019年以後。在此以前,汪華學帶領團隊一起摸索,發現上ECMO容易,但執行期間的管理是重點,也是難點;先後派遣兩批醫護人員到北京安貞醫院侯曉彤教授處進修。“我們主要做的是VA-ECMO,通常是周邊市、縣醫院發生的心跳驟停病人,我們會根據現場急救醫生報告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如果預計病人腦損傷可能逆轉,儘管當時仍然需要持續胸外心臟按壓,我們也快速派急救團隊過去,基本上是兩名醫生、一名護士,由我們醫院派車過去上ECMO後轉運到我們這裡。”

據悉,從2019年ECMO小組建立以來,已開展相關救治130餘例,尤其近三年來救治的外地轉運的心跳驟停病人有大面積心梗、大塊肺栓塞、暴發性心肌炎、心肌病等,最終治癒率超過80%,這些病人如果沒有ECMO支援基本都是面臨死亡的結局。“做ECMO團隊其實非常辛苦,有時急救往往在下半夜,一個電話過來我們就要迅速行動。但能把病人的生命搶救過來,大家也感覺到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規範化與同質化並重

除了臨床救治能力的提升,汪華學也非常關注臨床診療措施的規範化。自2011年受聘科主任以來,帶領科室先後申報獲批安徽省省級臨床重點培育專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重症醫學碩士點、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科室也是國內較早取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重症醫學專科資質(2013年)的單位之一。

“臨床救治過程中有些理念或措施可能是有偏差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實際上這些都需要我們透過臨床科研去了解清楚並規範它。我當初申請藥物臨床試驗(GCP)學科資質便是出於這樣的考慮。GCP全過程的管理非常嚴格,透過這種嚴格的專案研究流程,可以培養大家的科研能力,歸根結底也是為了規範我們的行為,能夠救治更多的病人。”

目前,科室承擔的GCP專案已有30多項。我們在2021年初建設有首次人體研究(first-in-human,FIH)監護病房,為醫院開展國家創新藥物的一期臨床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在此基礎上,科室圍繞ARDS、膿毒症、ICU耐藥菌感染等ICU常見臨床問題開展深入研究,不斷規範診療行為。同時利用重症監護系統,對ICU每天產生的海量資料進行整合分析,探討如何減少護理工作量,如何更加有效地避免一些醫療差錯等方面做出積極努力。

作為安徽省較早建立ICU的科室單位,汪華學帶領科室不遺餘力地推動周邊縣基層醫院ICU建設。透過進修學習、遠端會診、教授教養查房、小型學習班等模式,糾正既往存在偏差的救治理念、以及技術上的一些不規範問題。先後對口支援縣級醫院重症醫學科建設有8家,為安徽省重症醫學規範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以人才建設謀學科發展

一次次的災難救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大家越來越認識到發展重症醫學的重要性。在汪華學看來,重症醫學的學科發展最為關鍵的仍當屬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重症方面理論和技能;另一方面因危重綜合徵都是由原發病發展而來,需要熟悉一些原發病的基本知識,ICU醫護人員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高階全科醫生’。”

而在目前ICU醫護人員短缺的情況下,汪華學認為,將一些基本的重症醫學理念推廣至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有助於提升重症救治能力。“譬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放開期間的救治中,常談到的俯臥位通氣,我們發現,在由ICU醫護為主的組建的臨時ICU單元中這種理念就能貫徹得比較好,病人預後也明顯好一些。再譬如ECMO支援方面,如果心內科、急診科的醫生能及早識別病人可能需要ECMO支援,讓我們早介入,病人的預後可能就會有明顯改變。”

“在蚌埠這樣的三線城市,常常面臨外面的人才進不來,自身優秀人才易流失的尷尬局面。”對此,汪華學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我們鼓勵年輕醫生積極參加進修或在職考學提升自身學歷,同時採取多種方式保障他們的生活所需,減少後顧之憂。近年來我們學校、醫院層面也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非常期待有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我們團隊!”

上一篇:脖子、腋窩長... 下一篇:大衣哥選陳萌...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