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時刻:學科發展與職業榮光 | 第九屆醫學家年會㊴

首頁 > 健康

麻醉時刻:學科發展與職業榮光 | 第九屆醫學家年會㊴

來源:喬治葫蘆娃 釋出時間:2024-04-19 02:50

“這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與交融,更是一次對麻醉醫學發展的深度探索與前瞻。”第九屆醫學家年會上,“麻醉時刻”專題匯聚領域多位權威專家,深度挖掘麻醉學在精準醫療新時代的戰略性新定位與廣闊前景。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麻醉科主任繆長虹教授以《麻醉策略如何影響腫瘤免疫?》為題,剖析了麻醉及圍術期管理在腫瘤戰役中破冰前行的新角色,其研究成果為助力腫瘤免疫治療療效提供了相關的理論支撐與實踐導向。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原副院長姚尚龍教授深情回顧《我的成長之路》,以其深厚的專業積澱和豐富的人生感悟,啟迪年輕醫者的成長航程,為麻醉醫學的人才梯隊建設及學科創新發展注入了鮮活的動力源泉。該環節由上海長征醫院麻醉科主任袁紅斌教授主持。

麻醉策略與腫瘤免疫:新角色新挑戰

作為一位資深麻醉醫師,繆長虹深切認識到麻醉醫學的發明與應用象徵著人類對抗病痛、深入探索生命奧秘的新紀元。繆長虹介紹,經過170多年的演進,麻醉學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領域不斷產出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果。儘管如此,全身麻醉機制等諸多重大科學問題仍未闡明,並被列為全世界125個最重大的未解的科學難題之一。

01聚焦圍術期管理對抗腫瘤復發轉移挑戰

面對這一現狀,世界各國政府紛紛加大對麻醉學科的扶持力度,中國政府同樣對此高度重視。近年來,國家對麻醉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多次戰略部署,釋出了一系列政策檔案,有力地推動了中國麻醉學科的快速發展步伐。

中山醫院麻醉科作為中國麻醉學科的發源地之一,無論是過去仍是現在,與醫生攜手創造出許多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首屈一指的醫療成果。作為國家醫學中心的平臺學科以及復旦大學規模最大的麻醉臨床教學基地,中山醫院麻醉科的工作不僅涵蓋了臨床實踐,更強調在教授教養和科研領域的深耕細作,堅持以臨床實際問題為導向,聚焦於滿足臨床需求的科研攻關。

腫瘤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 ,全球範圍內約每6名患者中就有1例因腫瘤死亡。這些嚴峻的形勢促進了腫瘤治療手段的迅猛發展,但在臨床實踐中以外科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仍是解決實體腫瘤最主要的手段。對於接受腫瘤手術的患者而言,腫瘤術後轉移和復發是患者預後和轉歸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手術創傷、應激反應、麻醉策略等圍術期動態變數因素,以及腫瘤自身的生物學特性和病理分級等不可控因素,都會對患者的抗腫瘤免疫功能產生顯著影響。

圍手術期,尤其是手術當日,是腫瘤新發病灶和微轉移風險急劇增高的關鍵時刻,而在手術當天許多關鍵環節如手術創傷管理、血液製品使用、體溫調控等均由麻醉醫生主導。早在2015年的《自然》雜誌中已有觀點提出,最佳化麻醉策略不僅能改善腫瘤患者手術後的預後,而且還能改善其長期生存質量和預後。

基於這一深刻認識,繆長虹及其團隊展開了針對性研究,他們認識到最大限度地維護腫瘤患者抗腫瘤免疫功能是麻醉醫生面臨的新課題、挑戰與使命。促進患者加速康復的新的禁食策略而被微創外科津津樂道,但對於腫瘤患者而言,其康復目標並不同於普通外科患者,他們更為關心的不僅僅是早一點下床、早一點出院、早一點回家,更是手術後的長期生存期、轉移和復發的風險。

透過對術前禁食時間策略的深入探究,研究團隊揭示了延長術前禁食時間可透過抑制腫瘤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促極化,進而抑制腫瘤生長;同時,他們闡明瞭禁食狀態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機理,及禁食對於保持抗腫瘤免疫功能的積極作用。這些研究成果不僅獲得了國內重要科研專案的資金支援,更引起了耶魯大學教授的高度讚揚,認為這些發現為未來基於營養干涉干與的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02改善腫瘤患者預後提升臨床實踐水平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在臨床實踐中採用全身麻醉結合硬膜外麻醉及術後硬膜外鎮痛的複合麻醉策略,經研究證實這種策略有利於提高具有免疫保護功能的T淋巴細胞的數量和比例。在麻醉藥物選用上,團隊提出了限制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倡導多模式鎮痛策略,目的在於改善腫瘤患者的中遠期預後,並在此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臨床研究和藥物新用途的突破。

基於上述研究,繆長虹團隊撰寫了系列專家共識,併成功立項國家科技部有關老年痛苦悲傷,特別是老年腫瘤患者痛苦悲傷控制技術研究的重點研發專案。同時,他們建立並推廣了智慧型患者自控鎮痛系統資料庫,該系統已在28個省區市廣泛應用,擁有72項智慧財產權。

在麻醉藥物最佳化方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團隊的研究發現,異丙酚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糖酵解過程、減少腫瘤細胞的粘附能力,並有助於修復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增強免疫細胞的浸潤,這對於腫瘤手術患者,合理使用麻醉藥物、理解並應對腫瘤細胞獨特的代謝途徑及其對免疫系統的作用至關重要。

透過持之以恆的努力,繆長虹及其團隊在多個研究層次均取得了顯著成就,不僅在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還贏得了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這些成果有力地促進了學科建設和臨床實踐水平的升級,對中國麻醉事業的整體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成長五步曲”到推動中國麻醉醫學進步

在“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過程中,麻醉醫學的重要性逐漸顯現,改變了以往社會認知中較為薄弱的形象。姚尚龍分享了他在麻醉學領域的人生軌跡和發展歷程,將其總結為“我的成長五步曲”。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麻醉醫學專業作為畢生追求的目標,即使這個專業曾遭遇低估,但他堅守信念,傾盡一生心血為之奮鬥。

01麻醉人生成績四項

姚尚龍的學術生活生計經歷了兩段關鍵性的高等教育階段,起始於皖南醫學院,隨後在同濟醫科大學完成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在他的學術成長過程中,有三位關鍵人物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分別是碩士研究生導師劉俊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金士翱教授,以及中國麻醉學界的泰斗級人物曾因明教授。曾因明教授的卓越貢獻和無私奉獻精神,以及他對麻醉專業的無比熱愛與專注,深深烙印在姚尚龍教授的心中,成為他職業生涯的光輝典範。

姚尚龍一生的重要節點可歸納為四項核心成就:第一,不斷提升自身學術素養;第二,致力於學科建設與學術團隊組建;第三,著力培育高階醫學人才;第四,積極參與眾多社會公益活動。

02從科研到臨床創新醫學之旅

在學術研究領域,姚尚龍的主要貢獻集中於圍術期器官保護、產科麻醉分娩鎮痛、轉化醫學等方面。特別是在圍術期器官保護研究中,他開創性地“從炎症消退障礙”角度探討急性肺損傷發病機制和干涉干與策略,這一工作榮獲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包括一項重點資助。100餘篇SCI論文發表在IMMINITY,IJS,A&A,柳葉刀子刊等刊物。

此外,姚尚龍領導的團隊在心臟保護方面亦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證明了遠端缺血預處理對改善心肌損傷的有效性,相關成果分別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和《迴圈》等國際權勢鉅子雜誌上。

在數字化醫療方面,他組織動員各大病院推動中國風險評估和管理的發展,並大力推廣分娩鎮痛技術,使得中國的分娩鎮痛率從不足1%大幅提升至接近30%,正全力向發達國家水平靠攏。他們主導制定了分娩鎮痛的相關指南和共識,推出了中國分娩鎮痛的標準操作規程,並獲五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

在醫療器械轉化方面,姚尚龍的成績斐然,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研發第二代影片喉鏡,歷時30年研發出第三代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可視管理系列喉鏡,產品獲中國、歐洲和美國FDA認證,40多個國家銷售,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此外,共擁有66項專利,26項發明專利。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麻醉科經過70年的積澱與發展,現已躋身為國內一流的麻醉學科,連續多年在復旦大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且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眾多國家級、省級重點建設專案。姚尚龍親手培養了96名博士研究生和130多位碩士研究生,其中不乏如人民英雄張定宇,長江學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全國五一獎章等優秀博士研究生,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關鍵作用。

03二十年矢志不渝健康扶貧之路

自1998年開始,姚尚龍投入健康扶貧事業,連續堅持近20年,足跡遍佈湖北、西藏山南、新疆博州、寧德閩東、雲南臨滄、江西萍鄉、陝西延安等偏遠地區的醫院,開展減免診療費用、實施遠端醫療援助等活動,募集捐贈醫療裝置4000餘萬元給近300家基層醫院,其事蹟被多家主流媒體廣泛報道,並獲2015年中國消除貧困感動獎。他認為健康扶貧不僅僅是任務,更是醫學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的體現,他倡議更多醫學專家投身健康扶貧事業,共同為我國的繁榮不亂貢獻力量。

在回溯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姚尚龍深受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尅戎的人生哲理影響,始終遵循著“尋路、認路、趕路、帶路、適時讓路”的人生法則。“應當讓新一代青年才俊接過接力棒,傳承‘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精神,我堅信中國麻醉醫學科在未來必將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姚尚龍呼籲全體麻醉及醫學同仁齊心協力,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與交融,更是一次對麻醉醫學發展的深度探索與前瞻。”第九屆醫學家年會上,“麻醉時刻”專題匯聚領域多位權威專家,深度挖掘麻醉學在精準醫療新時代的戰略性新定位與廣闊前景。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麻醉科主任繆長虹教授以《麻醉策略如何影響腫瘤免疫?》為題,剖析了麻醉及圍術期管理在腫瘤戰役中破冰前行的新角色,其研究成果為助力腫瘤免疫治療療效提供了相關的理論支撐與實踐導向。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原副院長姚尚龍教授深情回顧《我的成長之路》,以其深厚的專業積澱和豐富的人生感悟,啟迪年輕醫者的成長航程,為麻醉醫學的人才梯隊建設及學科創新發展注入了鮮活的動力源泉。該環節由上海長征醫院麻醉科主任袁紅斌教授主持。

“這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與交融,更是一次對麻醉醫學發展的深度探索與前瞻。”第九屆醫學家年會上,“麻醉時刻”專題匯聚領域多位權威專家,深度挖掘麻醉學在精準醫療新時代的戰略性新定位與廣闊前景。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麻醉科主任繆長虹教授以《麻醉策略如何影響腫瘤免疫?》為題,剖析了麻醉及圍術期管理在腫瘤戰役中破冰前行的新角色,其研究成果為助力腫瘤免疫治療療效提供了相關的理論支撐與實踐導向。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原副院長姚尚龍教授深情回顧《我的成長之路》,以其深厚的專業積澱和豐富的人生感悟,啟迪年輕醫者的成長航程,為麻醉醫學的人才梯隊建設及學科創新發展注入了鮮活的動力源泉。該環節由上海長征醫院麻醉科主任袁紅斌教授主持。

“這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與交融,更是一次對麻醉醫學發展的深度探索與前瞻。”第九屆醫學家年會上,“麻醉時刻”專題匯聚領域多位權威專家,深度挖掘麻醉學在精準醫療新時代的戰略性新定位與廣闊前景。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麻醉科主任繆長虹教授以《麻醉策略如何影響腫瘤免疫?》為題,剖析了麻醉及圍術期管理在腫瘤戰役中破冰前行的新角色,其研究成果為助力腫瘤免疫治療療效提供了相關的理論支撐與實踐導向。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原副院長姚尚龍教授深情回顧《我的成長之路》,以其深厚的專業積澱和豐富的人生感悟,啟迪年輕醫者的成長航程,為麻醉醫學的人才梯隊建設及學科創新發展注入了鮮活的動力源泉。該環節由上海長征醫院麻醉科主任袁紅斌教授主持。

上一篇:海底隧道也能... 下一篇:韓媒: 印度開...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