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癌症治癒貢獻度達40%,放療你真瞭解嗎?| 科普時光

首頁 > 健康

對癌症治癒貢獻度達40%,放療你真瞭解嗎?| 科普時光

來源:喬治葫蘆娃 釋出時間:2024-04-18 19:50

聽到“放療”二字,很多人心中都有個大大的問號。放療究竟是什麼?放射線看不見摸不著的,它能殺滅腫瘤嗎?放射線會產生輻射,會對人體有傷害嗎等等諸多疑問。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和手術、化療一樣,是腫瘤治療的三大手段之一,且放療是一種區域性治療手段,它的作用僅次於手術。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量的聚焦放射線,破壞腫瘤細胞的遺傳物質DNA,使其失去再增殖的能力從而殺傷腫瘤細胞,使腫瘤變小甚至消失。根據衛生組織(WHO)統計,45%的惡性腫瘤可治癒,其中手術佔22%、放療佔18%、化療佔5%,放療對癌症治癒的貢獻度達40%。統計發現70%的癌症患者會在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接受放射治療。尤其是一些難以透過手術治療的腫瘤亦可以透過放射治療獲益,因此,放療在腫瘤治療中據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的放療技術可分為內照射和外照射,內照射包括腔內、管內、組織間插植、放射性粒子等。本文主要介紹放療的外照射技術。

目前臨床常用的外照射放療技術包括螺旋斷層放療(TOMO)、容積旋轉調強放療(VMAT)、固定角度調強放療(IMRT)、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質子刀/重離子刀、三維適形(3D‐CRT)和二維常規(2D-CRT) 等。上述放療技術合用於90%以上的患者;對多數患者來說,多種技術均能滿足臨床要求,那該如何選擇呢?

一.臨床上常見的外照射放療技術有哪些?

1

二維適形放療(2D-CRT)

二維適形放療,即普通放療,又稱為常規放療,是最早的放療技術,應用X線模擬機定位,體位固定裝置簡單,多數採用矩形照射野且對穿等少野照射,一般合用於四肢骨轉移和淺表腫瘤的治療。其定位主要是根據骨性解剖標誌,而不是根據腫瘤的實際準確範圍進行靶區勾畫,這樣會因靶區劑量覆蓋不全而造成腫瘤缺量,從而療效通常遜於其他放療技術。隨著放射治療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二維適形放療目前在臨床上的使用越來越少了,基本上已經逐步淡出了歷史的舞臺。

2

傳統三維適形放療(3D-CRT)

透過多葉光柵(MLC)或適形擋鉛形成照射野,讓照射野與腫瘤形狀達成一致,使正常組織和器官免受不必要的照射。這是一種高精度的放射治療,利用CT影象重建腫瘤二維結構,透過設定一系列不同方向的照射野,並採用與病灶形狀一致的適形導線阻斷,使高劑量區的分佈在三維(前後、左右、上下方向)上與靶區的形狀一致。高劑量區的形狀與靶區三維(前後、左右、上下方向)一致,病灶附近正常組織的數量減少。

3

調強放射治療(IMRT)

是在3D-CRT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放射場的形狀必須與病灶(靶區)的形狀一致,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放射場各點的劑量,使放射劑量分佈也與靶區一致。與3D-CRT相比,IMRT能提高腫瘤內部接受放療的劑量,減少正常組織接受照射的劑量,並可以降低某些副作用的風險。IMRT是目前放療的主流技術,合用於大多數腫瘤,尤其合用於腦腫瘤、頭頸部腫瘤(包括鼻咽癌、喉癌、上頜竇癌、口腔癌等)、肺癌、縱隔腫瘤、食管癌、肝臟腫瘤、前列腺癌、直腸癌、宮頸癌等。

4

容積調強放射治療(VMAT)

VMAT是IMRT的一種更高效形式,透過允許加速器頭在患者附近旋轉的同時調節輻射強度和形狀,從而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治療。機架在360度範圍內單弧或多弧旋轉框架進行治療。該技術可以滿足全身各部位腫瘤治療的需要,比較適合早期腫瘤的治療。容積調強放射治療(VMAT)與現有的調強放射治療(IMRT)等技術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提供的是整個靶區的劑量,而不是分層劑量,治療計劃演算法保證了治療準確性優於IMRT,並將附近正常組織和器官的劑量降到最低,同時減少治療後的副作用。這項技術以其“快、準、優”的特點為腫瘤放射治療病人提供更全面、科學、精準的技術解決方案,應用於各種腫瘤的精確治療。

5

影象引導放療(IGRT)

即是在影像影象引導下進行的放療,它是一種四維的放射治療技術,在三維放療的基礎上加入了時間因素的概念。影象引導放療是在患者進行治療前、治療中利用各種提高前輩的影像裝置(CT,MRI,PET)對腫瘤及正常器官進行實時的監控, 可以糾正放療期間擺位、器官運動、腫瘤體積變化帶來的誤差,並能根據器官位置的變化調整治療條件使照射野緊緊“追隨”靶區,使之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精確治療。例如,Tomo刀可以在每次治療前捕捉病人的腫瘤CT影象,使得非常精確的腫瘤照射和更好的保護正常組織成為可能。

6

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

SBRT,英文全稱是: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中文名: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從名字可以看出來,主要用於體部腫瘤的放射治療。SBRT一般是治療1-5次。開展SBRT技術的裝置,主要有射波刀、體部γ刀,也可以基於直線加速器開展SBRT,也就是常說的X刀。

二、放療常見的“刀”有哪些?

1

射波刀(Cyber knife)

射波刀(Cyber knife),又稱“立體定位射波手術平臺”。射波刀採用的也是X射線,不同的是,射波刀裝置更為靈活,機器臂可以多角度自由調整,治療床可以平移及升降,還可以適當的旋轉。同時採用了影像跟蹤系統,可以在治療的同時實時監控患者體位或腫瘤位置的變化,隨時調整床位、照射角度等引數,可任意角度將多達1200條不同方位的光束精準投放到全身各處的病灶上,既大大減少了腫瘤附近正常組織及重要器官的損傷,又有效減少了放射併發症的發生。射波刀可治療全身各部位的實體腫瘤,只需3~5次的照射,即可殺死腫瘤組織,是唯一綜合“無傷口、無痛苦、無流血、無麻醉、恢復期短”等優勢的全身放射手術形式。它能夠在實時影象的引導下準確找到腫瘤並持續追蹤,同時在殺瘤的過程中,能避開正常細胞組織,真正實現了對腫瘤病灶的"實時跟蹤、精確定位、重點打擊"。獨特優勢:靠近重要器官如眼球、腦幹、脊髓等部位,外科手術和其他放射治療難以實施的腫瘤。

2

TOMO刀(TomoTherapy)

TOMO刀也稱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TOMO刀是集IMRT (調強適形放療)、IGRT (影像引導調強適形放療)、DGRT (劑量引導調強適形放療)於-體,其獨創性的設計使直線加速器與螺旋CT完美結合,突破了傳統加速器的諸多限制,在CT引導下360°聚焦斷層照射腫瘤,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高效、精確的治療。TOMO系統治療範圍比較廣,幾乎合用於全身各部位的腫瘤,尤其是複雜腫瘤或貼近重要組織器官的腫瘤。顱內腫瘤(垂體瘤、聽神經瘤、腦膜瘤、血管瘤),常見原發性腫瘤(肝癌、肺癌、胰腺癌、轉移癌),頭頸部較複雜腫瘤(唾液腺、耳朵、眼睛 、口腔、舌頭、咽喉),造血系統病變(惡性淋巴瘤)等。

3

伽馬刀

伽瑪刀又稱立體定向伽瑪射線放射治療系統,是一種融合現代計算機技術、立體定向技術和外科技術於一體的治療性裝置,它將鈷-60發出的伽瑪射線幾何聚焦,集中射於病灶,一次性、致死性的摧毀靶點內的組織,而射線經過人體正常組織幾乎無傷害,並且劑量銳減,因此其治療照射範圍與正常組織界限非常明顯。需要注意的是,伽馬刀一般侷限於顱內放療,對於顱底及顱腦深部腫瘤的治療有侷限性,雖然後來研發出了體部伽瑪刀,可用於治療全身各種腫瘤,但臨床應用較少、臨床療效也有很大的差別。

4

質子刀/重離子刀

質子刀/重離子刀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器使粒子加速,當速度接近光速的70%時射入靶區。射線在到達腫瘤病灶前,能量釋放不多;而到達病灶的瞬間,釋放大量能量。這種想象被稱為“布拉格峰”的能量釋放,實現了對腫瘤的“立體定向爆破”。與X射線和γ射線相比,粒子束對正常組織的副作用更小,對腫瘤的殺傷作用更大。國際公認的、最提高前輩的放療技術是質子重離子治療技術。其在對實體腫瘤進行射線“打擊”時,能對腫瘤病灶進行強有力的照射,同時避開正常組織照射,從而實現療效的最大化。

張萍教授簡介

上一篇:儘早換藥!不... 下一篇:手術中,他們...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