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再次衝擊IPO,其盈利背後的秘密是斷腕求生

首頁 > 科技

喜馬拉雅再次衝擊IPO,其盈利背後的秘密是斷腕求生

來源:這裡是廈門 釋出時間:2024-04-15 10:05

喜馬拉雅再次衝擊IPO,其盈利背後的秘密是斷腕求生

作者|雲中鶴

4月12日,喜馬拉雅披露赴港IPO招股書,聯席保薦人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

其中最大的亮點是,連年虧損的喜馬拉雅,終於在2023年實現扭虧為盈。這是近期繼愛奇藝、快手等公司之後,又一家走向盈利的網際網路公司

為了實現盈利的目標,喜馬拉雅不遺餘力地採取各種措施降本增效,包括裁員、降薪以及削減營銷費等開支。但是,2年前的大規模裁員鬧得沸沸揚揚,給公司聲譽帶來負面影響。

此外,即使是盈利,也無法掩蓋喜馬拉雅存在的兩大隱患。

一個是關於使用者的,即喜馬拉雅的月活使用者數量增長放緩,且日活使用者的收聽時長不增反減

另一個是關於營收的,即公司營收不再高速增長,而是陷於停滯,且第二大業務板塊廣告收入連續2年下滑

目前喜馬拉雅所處的音訊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既有蜻蜓FM、荔枝等競爭對手窮追不捨,還有快手、位元組跳動等網際網路平臺虎視眈眈。

僅靠裁員、降薪等“節流”措施,是難以應對強敵環伺的環境的,必須要想辦法“開源”,大力拓寬業務來源和增加收入。

IPO就相當於提前儲備糧食和彈藥,成為喜馬拉雅繞不開的選擇

盈利背後的“殺手鐧”:員工減少40%+高層降薪50%+削減營銷費5.6億

多年來,作為音訊行業的老大,喜馬拉雅一直深陷虧損的泥潭,動彈不得。

根據招股書統計,2018—2022年,喜馬拉雅的虧損金額分別為7.74億元、7.73億元、6.05億元、7.18億元和2.96億元,5年間的累計虧損達31.66億元。

到了2023年,喜馬拉雅終於可以擺脫虧損的標籤了。

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2023年實現淨利潤37.36億元,扣除非經營專案(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等)的影響後,經調整淨利潤為2.24億元。

公司表示,2023年實現盈利的原因有3個:使用者群擴大,變現能力增強,以及成本結構最佳化帶來的毛利率改善和經營效率提升

其實,盈利的關鍵就是“降本增效”。這對喜馬拉雅來說並不陌生,2年前公司曾因為降本措施過於激進,而鬧得沸沸揚揚。

自2022年3月起,喜馬拉雅多次捲入裁員風波。有傳言稱,極速版整個部門被裁後,喜馬拉雅啟動了更大規模的裁員,佔員工總比例的15%,有的部門達到20%。

而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在全員會上的講話,間接證實了公司裁員的訊息。

餘建軍強調,盈利不應該是湊數字得來的,也不應該是單純透過減少成本得來的;要把靠裁員降下來的成本控制在總下降成本的10%以內,避免人員的大起大落

關於喜馬拉雅到底裁了多少人,我們可以從招股書裡找到答案。

喜馬拉雅的員工總數,從2021年末的4342人,降到2022年末的2883人,裁員比例為33.6%;再降到2023年末的2637人,相較於2022年末裁員比例為8.5%。

如果以2021年為比較基準,喜馬拉雅在2年之內合計裁員1705人,裁員比例高達39.26%。

在對普通員工動刀的同時,喜馬拉雅包括餘建軍在內的3名董事主動降薪,表明公司高層壓縮成本的決心。

招股書披露,喜馬拉雅3名董事(餘建軍、李興仁、沈結強)的“薪金、工資及花紅”,2022年分別為375.9萬元、208萬元、190.9萬元,合計774.8萬元。

到了2023年,就直接砍半。上述3人的薪酬分別為179.8萬元、106.6萬元、109.9萬元,合計396.3萬元。

上一篇:美國一女嬰出... 下一篇:Language Mod...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