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美容腐敗到底有多瘋狂?花費50萬為臀部整形、一次美容消費69萬

首頁 > 熱點

貪官美容腐敗到底有多瘋狂?花費50萬為臀部整形、一次美容消費69萬

來源:松果驚奇漫話 釋出時間:2023-11-20 10:15

  【導讀】“四風”問題仍然是紀檢監察部門關注的重點之一。11月1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釋出文章《業務叢談丨持續擦亮作風建設金色名片》。

  文章提到,堅持全面從嚴、一嚴到底,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四風”問題的表現之一即奢靡之風。文章提到,要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緊盯反覆性頑固性問題下大力氣整治,嚴查享樂奢靡隱形變異。

  近期,多名被查官員痴迷於美容的話題引發諸多關注。多位反腐專家提到,過度追求美容,追求奢侈型、享受型的美容服務,屬於不正之風,要切實避免由風及腐。

  就在前不久,又一位貪腐官員接受美容活動安排的事件被曝光。10月18日,北京市紀委監委釋出訊息,北京市延慶區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桂芬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陳桂芬是“70後”女性幹部,通報提到,她違規收受禮品、接受美容活動安排,為他人在承攬工程、土地開發等方面謀取利益。

  近些年,類似陳桂芬接受美容活動安排,或沉迷於美容的貪腐官員屢見不鮮,其中不乏男性官員的身影。他們或是將貪汙受賄所得用於美容消費,或接受企業主提供的美容安排。

  15萬打美容針、花費50萬美臀、一次美容消費69萬……更有官員在美容上花費四五百萬,諸多美容腐敗現象經媒體報道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多位被查官員豪奢為美容

  公開報道顯示,多位被查官員曾豪奢極欲為美容。說起美容腐敗案例,遼寧省鞍山市國稅局原局長劉光明頗為知名。

  此前媒體報道,她曾花500萬元去香港等地整容,僅臀部整形費就高達50萬元,也因此被外界戲稱“鞍山市最美麗的臀部”。

  “70後”許愛蓮,長期在內蒙古工作,後來官至內蒙古滿洲里市市長,2020年6月被“雙開”。通報提到,她搞迷信活動,違規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為黑社會性質組織充當“保護傘”。

  後來《檢察日報》披露了更多資訊。在生活上,許愛蓮信奉佛教,坦然收受企業主贈送的價值17.4萬元的冬蟲夏草,接受企業主提供的美容服務,打一針的費用是15萬元。

  2020年11月,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沈志莉任上被查。調查發現,她曾先後20餘次向中央紀委、北京市紀委、市委巡視組等多家單位進行匿名誣告,涉及8名局級領導幹部。

  在生活上,多家媒體報道,她大量購買奢侈品,沉迷於美容消費,長期頻繁在多家美容機構美容整形,查證的美容消費記錄就有450萬元,單次消費最高達69萬元。

  美容消費有時也會成為官員落馬的導火索。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提到,人社部辦公廳原副主任曹淑傑、北京華風氣象影視資訊集團原法定代表人石永怡、北京市衛生局機關工會原主席白宏等因非法獲取從十數萬到數百萬個人美容消費而落馬。

  媒體此前報道,曹淑傑落網主要源於一條舉報線索。舉報線索稱,2007年至2010年間,杜某在一家女子會所進行美容消費後,陸續以抬頭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單位,開具辦公發票。辦案機關發現,杜某為人社部辦公廳副主任曹淑傑之女。

  白宏生於1950年,曾任北京市衛生局黨組成員、副巡視員、工會主席,2011年北京市檢察機關接到上級轉來的匿名舉報信,舉報信反映白宏長期在美容會所高檔消費,行為可疑。

  後來辦案機關調查發現,她多次動用工會會費,在2000多平方米的美容高檔會所裡,體驗遍了美容、美體、健身等上百項特色服務,貪汙公款399萬餘元,一審獲刑15年。

  石永怡曾是電視節目《天氣預報》背後的女強人,她在一個國際化會所中開出了100多萬的發票,都被她用於美容。

  對於美容,男性官員亦出手闊綽。青海省海西州政協原副主席、茫崖市委原書記孔祥輝,曾多次和妻子赴成都、上海等地美容整容,花費306萬元。

  “70後”官員,廣西南寧市興寧區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主任莫濱“愛玩、愛美、好奢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提到,有求於莫濱的商人、老闆就從這些愛好入手跟他拉近距離,除了長期提供高檔宴請、高消費娛樂活動,還為莫濱安排美容專案。

  另外,從級別看,沉迷美容的不乏省部級、廳局級高官。2020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副主席任華任上被查,同年11月被“雙開”。通報提到,她大搞迷信活動,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和購物、高檔美容等奢靡消費安排,違規出入私人會所。

  2021年4月,福建省公安廳一級巡視員章麗婕被查,同年9月被“雙開”。她長期在福建省工作,曾任福建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通報提到,章麗婕透過無息借款、高息放貸大肆斂財,以權壓人,肆意插手干預人事安排和案件處理,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美容服務。

  官員豪奢為美容的原因是什麼?對於官場,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心理諮詢師周旭分析認為,一方面權力所導致的個人慾望膨脹,會促使他們追求低階生物本能的滿足;另一方面,有一定資源和權力的人更在意形象,更希望自己看起來年輕有活力,增加自己的權力資本。

  周旭補充說,容貌是一個人的外在表象,客觀地講,無論是職場還是官場,良好的外貌的確會增加自信和人際吸引。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美貌是衰退的,為留住青春,許多人選擇美容。這是眾多官員豪奢追求美容的潛在心理因素。

  有人貪汙、挪用公款超千萬

  腐敗的公職人員為美容到底做了哪些專案,中國裁判文書網向外界揭露了一角,其中不乏涉案錢款超千萬的案例。

  2019年4月,中國裁判文書網釋出了《張紅紅貪汙一審刑事判決書》。張紅紅生於1968年,因涉嫌犯挪用公款罪,於2018年6月被留置,同年9月因涉嫌犯貪汙罪、挪用公款罪被捕。

  判決書顯示,張紅紅是某部機關文印室會計。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文章提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監察組曾向自然資源部黨組發出一份監察建議書。

  文章提到,監察建議書深入剖析了該部文印室原會計張紅紅“小官大貪”案背後的體制機制問題,明確要求自然資源部黨組高度重視,認真整改。

  判決書顯示,2001年至2017年,張紅紅透過支出不記賬等方式轉移單位資金,先後侵吞貪汙公款647萬餘元,2003年至2017年,挪用單位公款589萬餘元。兩者之和超千萬。

  而美容消費是張紅紅的一大支出。一位證人證實,張紅紅以支票方式支付美容消費款,“大概有四百餘萬元,都用於張紅紅美容消費了”。

  判決書中還提到,張紅紅去泰國做荷爾蒙調理、排毒等專案,花費100餘萬元,在某店做私密養護專案,花費52.06萬元,酵素專案消費共計14.92萬元,紋飾造型專案消費共計19.8萬元。

  另外,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的法律文書顯示,曾任湖南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綜合處調研員的紀榮娟亦涉及美容腐敗。

  紀榮娟1957年出生,2017年6月退休,2018年8月被查。相關資料及法律文書顯示,她臉部整形共花費50萬元,做眼袋消除美容花費4萬元。

  2013年至2015年,紀榮娟在深圳羅湖區“皇室派對”按摩花費7萬元,在春風高架橋附近的一家按摩院花費3萬元,在“瑪雅城”按摩院花費3萬元,在“航母”按摩院花費3萬元。

  瘋狂做美容整形專案的還有一位公安局局長的妻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提到了曾任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副區長,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局長的文樹忠。

  文章提到,文樹忠的妻子胡冉在一家店裡美容時,一次性刷卡十幾二十萬元眼都不眨,最多的一次個人消費直接刷了67萬多元。

  “從頭到腳,全身但凡能做美容的地方她都做了,有些專案還是從香港派專人帶裝置上門服務的。”該店服務員說。

  實質是腐敗形式升級

  “紀檢監察機構並不是反對美容”,國家行政學院一位教授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如果是花費自己合法所得去美容,無論花費多少,無論整容成何種模樣,這都是個人生活自由。

  “關鍵不在於美容,而在於消費的錢財來源是否正當。”該教授認為,美容無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若美容消費的錢財是貪汙腐敗得來的,則美容消費無疑是腐敗的一種表現形式。

  一些企業主為何會為官員安排美容活動,該教授補充說,“要麼是受到了官員的刁難,要麼有求於官員,希望換取更大的利益。”

  “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在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常務理事、華東政法大學紀檢監察學院教授魏昌東看來,美容腐敗是腐敗升級的表現。

  魏昌東說,早期的腐敗多是為了口腹之慾,這是生存型、溫飽型腐敗,而如今瘋狂追求美容,這是奢侈型、奢靡型腐敗。

  他提到,從生存型、溫飽型到奢侈型、奢靡型,腐敗的量級已經出現了新變化。另外,魏昌東認為,過度追求美容是一種審美的病態,是人對於審美的扭曲和異變。

  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常州大學合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趙赤認為,近些年出現的美容腐敗,體現了我國腐敗現象的新變化、新趨勢。

  趙赤分析說,一方面,從需求看,腐敗官員尤其是女性腐敗官員日益關注自己的美貌以及美貌所帶來的多樣性價值。另一方面,官有所好,下必甚焉。圍獵者會千方百計琢磨官員的愛好、需求。上位者追求美容,下位者提供美容消費,如此美容腐敗進一步氾濫。

  在反腐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彭新林看來,部分腐敗官員熱衷於美容,本質上講是精神空虛,一味想如何變年輕,而美容是高消費,作為公職人員,一般情況下是難以負擔起高昂費用的。

  美容腐敗多發也與其隱蔽性有關。彭新林認為,除了醫美整形,“整容證據亮在明面上”,其他美容服務都比較隱蔽,美容卡等形式加大了相關部門查處美容腐敗的難度。

  對於治理美容腐敗,魏昌東表示,過度追求美容是不良風氣,這種風氣是扭曲的價值觀,要避免由風及腐,及時剎住這股風。同時他認為,應對官員手中的權力加強監督,這是治本之策。

  彭新林認為,要加強反腐的全週期管理,特別是查處美容腐敗背後的不正之風,深挖背後的作風問題,“不正之風往往會帶來腐敗,應該風腐一體同查”。

  他提到,許多黨員幹部落馬都是從吃喝玩樂美容收小禮品開始,逐漸地迷失自我喪失黨性,最後利用權力大肆貪汙受賄,應該及時斬斷美容腐敗的不正之風。

  此外,前述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還提到,應該倡導一種正確審美觀念。於黨員幹部而言,該教授認為,個人形象主要是指黨員幹部的工作態度,為人民服務的態度,老百姓的口碑是黨員幹部最好的形象。

上一篇:銀行審批房貸... 下一篇:2010年,重慶...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