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為還賭債騙家長400餘萬,西安首例“從業禁止令”

首頁 > 熱點

小學班主任為還賭債騙家長400餘萬,西安首例“從業禁止令”

來源:蜀中行講武堂 釋出時間:2023-11-17 09:45

  【導讀】近日,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對外披露了西安首例“從業禁止令”的訊息。此次被懲治的物件是一所小學的男性班主任,其利用班主任身份對十餘名家長實施詐騙,涉案金額高達400餘萬元。此事件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據瞭解,去年9月,西安市民陶先生帶著孩子前往某中學報到,卻被告知孩子不具有報名資格。陶先生對此感到困惑,因為他明明透過“關係”找到了這所學校的招生辦負責人“文老師”。而這個“關係”,就是陶先生孩子的班主任魚某。

  魚某是西安某小學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35歲。他向陶先生介紹自己認識某中學的招生辦負責人“文老師”,並承諾只要陶先生付錢,就能讓孩子順利入學。然而,學校開學半個多月過去了,陶先生的孩子仍然無法入學。

  直到案件偵破,陶先生才知道,所謂的“文老師”其實就是魚某本人。經查,魚某近年來沉迷賭博,欠下大量賭債。為了還債,他把目光轉向了學生家長。利用自己的教師身份,魚某謊稱自己“有指標”,能幫孩子“上名校”,並向家長收取高額費用。

  為了讓家長信以為真,他甚至還偽造了聊天記錄、錄取通知書和報名簡訊等。自2020年10月起,共有10多名家長遭遇了與陶先生相同的騙局,被騙涉案金額共計400餘萬元。這些家長們對魚某深信不疑,直到事情敗露,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

  近期,該案在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宣判。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魚某身為一名教師,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錢財,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魚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又六個月,並處罰金八十萬元。同時,禁止被告人魚某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五年內從事與教育相關的職業。

  對於這一事件,社會的反應強烈。一方面,人們對於魚某利用教師身份進行詐騙的行為表示強烈憤慨,認為其嚴重損害了教師的形象和學生的權益。另一方面,人們對於法院的判決表示贊同,認為這是對犯罪分子的有力打擊,也是對教育行業的有效保護。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維護教育的公平和公正。首先,家長們需要提高警惕,不應輕信所謂的“關係”和“門路”,避免因此而陷入詐騙的陷阱。其次,教師們更應當以身作則,堅守職業道德,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要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同時,此次雁塔區人民法院對外披露的西安首例“從業禁止令”,也為預防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對於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的人員,除了刑罰之外,還可以透過限制其從事相關職業的方式,來預防其再次犯罪。這種措施既是對犯罪分子的懲罰,也是對社會的保護。

  總的來說,此次事件雖然令人震驚,但也讓我們看到了社會對於教育公平、公正的堅守和對於犯罪行為的零容忍。期待在未來,我們的教育環境能夠更加純淨,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補充:何為從業禁止令?

  公開資料顯示,從業禁止令是一種法律措施,旨在防止某些犯罪分子或違規人員在特定行業或職業中繼續活動,從而預防他們再次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違法行為。這種禁止令通常作為刑罰或行政處罰的一部分,以確保公眾的安全和利益。

  從業禁止令的核心目的是透過限制犯罪分子的職業選擇,降低他們再次犯罪的機會。例如,在教育領域,如果一名教師因利用職權對學生或家長實施詐騙等犯罪行為而被判刑,法院可以同時發出從業禁止令,禁止這名教師在刑罰執行完畢或假釋之日起一定期限內從事與教育相關的職業。

  此外,從業禁止令也可以作為一種社會警示,提醒其他從業人員遵守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不要利用自己的職業地位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從業禁止令的實施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之上,確保其合理、公正地執行。同時,對於受到從業禁止令處罰的人員,社會也應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引導,幫助他們重新迴歸社會,並找到合法的職業出路。

上一篇:網傳藝人為緬... 下一篇:62歲劉德華官...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