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寫出《詠鵝》的駱賓王,長大後過得如何?結局讓人很意外

首頁 > 歷史

7歲寫出《詠鵝》的駱賓王,長大後過得如何?結局讓人很意外

來源:WWE美式摔跤娛樂坊 釋出時間:2023-11-17 09:34

  導讀:昔日,江南一隅,駱賓王,年僅7歲,才華橫溢,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之句,驚豔眾人,自此,神童之名,遐邇聞名。而後,駱賓王以其非凡的文學才華,成為初唐四傑之一,學者胡應麟贊其為“唐三百年風雅之盛,以四人者為之前導”。然而,天賦異稟的他,命運卻是波折重重。

  年少成名的駱賓王,本可享譽天下,然而,命運似乎早已為他鋪下曲折的道路。在官場的泥沼中,他因其才華被嫉妒,陷入無端的誣陷與困境。被控“行為不檢”,“參與賭場械鬥”,駱賓王不僅聲名受損,亦在政治漩渦中失去立足之地。

  這位才華橫溢的浪蕩才子,於是流落江湖,四處漂泊。幸運的是,在經歷了無數挫折後,駱賓王遇到了道王李元慶。李元慶,為人正直,敬佩才能,願意提供庇護。

  駱賓王於是在道王府中找到了一絲慰藉,雖然只是九品錄事,卻能暫時遠離官場的爾虞我詐。他在道王府的日子,雖然平靜,但也是他人生中難得的順遂時光。

  然而好景不長,道王去世,駱賓王又一次踏上了漂泊的旅程。他決定遠離塵囂,回到故鄉,成為一名閒散文人。在兗州的山水間,駱賓王沉醉於詩文歌賦之中,卻不料命運又一次將他捲入紛爭。

  唐高宗李治封禪泰山時,當地百姓希望參與盛典,請求駱賓王起草《請陪封禪表》。經過深思熟慮,他終於揮筆而成,文筆華麗,意蘊深遠。這篇文章,使得武則天對他讚賞有加,唐高宗亦因此任命他為太常寺奉禮郎。

  在官場,駱賓王始終保持著剛直不阿的性格。他作為御史臺侍御史,勇於糾舉百僚,不畏權貴。然而,這樣的正直卻為他招來了新的災難。他因直言不諱而再次被誣陷入獄,在牢獄中,他的苦悶與堅持化作了千古絕唱《在獄詠蟬》。

  終於,在眾人的努力下,駱賓王獲釋。然而,命運的風暴並未就此停歇。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掌權,駱賓王被捲入了政治的旋渦。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為反對武則天而發動了一場起義。駱賓王作為徐敬業的幕僚,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痛斥武則天的行為。

  武則天讀到檄文中“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時只是笑笑,但當她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時,她感到非常震驚,並向左右大臣詢問這是誰寫的。當有人回答說是駱賓王所作時,武則天非常不高興地說:“這是宰相的過失,駱賓王有如此的才華,怎麼可以讓他流失在外懷才不遇?”

  關於他最後的結局,史書記載不一。有的說被亂軍所殺,有的說他遁入空門。無論如何,他的詩文才華及其波折的人生,成為後世傳頌的佳話。唐中宗繼位後,亦將他的詩文輯錄成集,以彰顯其才。

  駱賓王的一生,是才華與命運的交織。他或許是天之驕子,卻也是命運的弄人。他的故事,不僅是文學的傳奇,也是對於那個時代的深刻反映,昭示著即使最耀眼的才華,亦難逃世事的無常與變幻。

上一篇:兩次被曝插足... 下一篇:魏徵是個凡人...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