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注意!4種身體異常,提示嚴重的併發症來臨,別大意了

首頁 > 健康

糖尿病患者注意!4種身體異常,提示嚴重的併發症來臨,別大意了

來源:娛樂大起底 釋出時間:2023-09-16 06:00

楊阿姨今年54歲,確診糖尿病多年,多年來她一直遵醫囑定時定量服用藥物,血糖控制的還不錯。大約從半個月前開始,她莫名出現了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異常症狀,但她以為是天氣熱導致的,沒有太當回事,依舊正常服藥。

上週,楊阿姨在工作的過程中溘然出現了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的症狀,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血糖值僅有0.8mmol/L,同時還伴有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以及腎臟損傷,需要立即進行血透治療。

這一系列的病症把家人弄得頭昏腦漲,明明只是糖尿病而且還按時服藥,怎麼會牽扯出了這麼多病?醫生稱,這些病症都是糖尿病導致的併發症,劉阿姨在之前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症狀時就該及時就醫,當時體內已經發生了感染。

沒有及時干涉干與還繼續服藥,這樣會引起乳酸堆積,導致血清乳酸水平上漲,從而誘發乳酸性酸中毒等併發症。好在經過治療,楊阿姨很快就甦醒了,身體體徵恢復良好。

一、警惕4種異常,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來臨

糖尿病是一種胰島功能異常導致的全身性疾病,損傷可累及全身多組織、臟器。資料顯示,我國約有1.16億糖尿病患者,其中每年約有83萬人死於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併發症可累及心腦血管、視網膜、腎臟、神經等等,數量高達百餘種。

針對糖尿病併發症的治療,一定要以早為主,要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干涉干與。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意多觀察身體表現,如若這些部位出現了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檢查。

一是皮膚。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導致皮膚受到一系列的影響,包括會誘發皮膚/外陰瘙癢、真菌感染、黑棘皮病以及脛前色素斑等發生。

二是眼部。血糖過高會導致視網膜病變,表現為黑影、視力下降,發展到後期出現的頻率會越來越高,甚至會導致失明。

三是口腔。糖尿病患者相較於普通人更容易出現牙齦萎縮、牙周炎、齲齒等口腔問題,還可能會引起牙齒鬆動、脫落,到後期出現的症狀會越來越明顯。

四是神經。血糖過高還會導致周圍神經發生病變,出現肢體麻木、痛苦悲傷、灼熱以及針刺感等症狀,一般肢體遠端症狀較為明顯。晚期患者會出現痛覺、觸覺、溫度完全喪失的症狀,被燙傷、劃傷時都沒有明顯感覺。

二、不想血糖失控,4種食物再饞也要管住嘴

糖尿病患者日常想要讓血糖控制不亂,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這幾種食物儘量少吃。

1、糯米雞

糯米雞也是個“血糖炸彈”,蒸熟的糯米很容易糊化,在進入體內後會分解成多種低聚合度的糖類,會進一步水解成糖分,導致血糖上升。

2、土豆配米飯

土豆澱粉含量豐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主食來的,直接用土豆來配米飯的話,即是攝入了雙份的碳水,餐後容易導致血糖飆升。

3、油條配豆漿

豆漿是個升糖指數很低的食物,可幫助身體補充蛋白質,還能穩定血糖。但它配上油條,卻很不健康。油條不僅會導致血糖上升,還會增加身體胰島素抵抗、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

4、饅頭配稀飯

饅頭和稀飯都屬於主食,都是很容易被身體吸收的食物,二者相結合無疑是1+1>2的水平,會導致體內的血糖驟升,對病情控制極為不利。

三、43萬人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補鈣,死亡風險升高44%

2023年7月28日,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曾進行過一項研究,研究共納入43.4萬餘名受試者資料,其中有2.1萬餘名糖尿病患者,分別對受試者進行了8.1~11.2年的隨訪。隨訪過程中有2.6萬餘例心血管疾病事件、2.05萬例死亡。

透過對受試者的年齡、性別、膳食因素、用藥等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非糖尿病患者服用鈣補充劑與新腦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之間沒有關係。而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鈣補充劑則與心腦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有明顯關係。

具體來看,糖尿病患者服用鈣補充劑相較於沒有服用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增加了34%、死亡風險增加了67%、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4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食物中攝取鈣,對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沒有影響。

上一篇:長期不發燒的... 下一篇:中建海峽總承...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