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發燒的人,實際免疫力差,更容易患癌?腫瘤醫生告訴你真相

首頁 > 健康

長期不發燒的人,實際免疫力差,更容易患癌?腫瘤醫生告訴你真相

來源:日劇盤點 釋出時間:2023-09-16 06:00

“長期不發燒,看似身體好實則免疫力差更容易患癌。”

王大爺在網上看到這個文章後嚇得夠嗆,因為他自己就很少發燒,這幾年幾乎沒有生過病。文章裡寫的有理有據的,這讓他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被癌症找上門了。為了預防癌症出現,他選擇人為製造發燒,連續好幾天洗冷水澡、臉對著風扇吹等。

沒想到沒造成發燒,反而把自己吹成了面癱,去醫院治療時醫生狠狠說了他一通。對此,王大爺還覺得自己委屈,自己不外是害怕得癌症而已,哪成想會吹出面癱來。

一、長期不發燒的人,更容易患癌?

有傳言稱長期不發燒的人,看似身體好,實則免疫力差,如果一生病就會得大病,比如更容易患癌。那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發燒其實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身體被細菌、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會派出白細胞、腫瘤壞死因子等對其進行殲滅,而這些物質屬於熱源訊號,會通知大腦體溫調節中樞上“強度”,身體就會因此而發燒。可以說發燒是免疫系統調動起來的訊號,它並不是一件壞事。

但的確有些人日常很少發燒,這是為什麼呢?

很少發生與幾個原因相關,一是個人的免疫系統較為強大,細菌、病毒入侵後很快被殲滅,無需觸動發燒機制;二是日常的防護措施做的比較好,感染的細菌、病毒強度較弱,也不用發燒來抵禦外敵;三是免疫低下的人群、老年人,身體的免疫系統反應較為遲鈍,在面對外敵時難以及時做出措施,也不會發燒。

那這是不是說明不發燒的人更容易患癌呢?

答案是否定的,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潘戰和對此表示,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相反很少發燒反而可能是免疫系統功能強悍的表現。還有就是一些人體質比較好,出現咳嗽、低燒等症狀時覺得不是事,很快就會過去,給他人和自己也造成了錯覺,從來不會生病。等到查出癌症時,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要麼不一生病,一生病就是大病。而平時小病不斷的人,即便是被查出一些重大疾病,他人也會覺得見怪不怪,這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錯覺。

除此之外,還有傳言稱,長久不感冒,不僅免疫低還容易得癌,這是真的嗎?

這個說法也不科學,感冒是因為病毒、細菌感染所致,在感冒之後身體需要有一個恢復期來讓免疫力、抵抗力恢復正常。一些對普通感冒建立起免疫力的人,日常感冒的次數會明顯減少。還有些人生成就對普通感冒病毒不敏感,或是抵抗力較好可以快速清除外來入侵的細菌病毒,達不到感冒的程度。

德國曾經有一項研究指出5年內沒有普通感冒的人,相較於每年至少感冒3次的人,發生癌症的風險沒有明顯區別。

二、發燒了,不能吃雞蛋?

有傳言稱,雞蛋是個高蛋白的食物,在感冒發燒時食用會增加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容易讓體溫高居不下,不利於病程的恢復,這是真的嗎?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於康表示人在進食後,本身就會有一定程度的體溫升高。因為食物分解氧化時會產生一定熱能,且進食後也會增加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刺激身體產熱。在發燒感冒時,吃雞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無獨有偶,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王國瑋也認為在感冒發燒的時候吃雞蛋沒有問題。因為生病時,身體本身能量消耗就比較大、抵抗力也比較差,雞蛋這類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很適合生病時期的身體恢復。但對於一些本身胃腸道功能不太好的人,在感冒期間則最好避免食用雞蛋,避免出現消化不良。

三、如何防癌?試試中國5大腫瘤院士總結的防癌處方

癌症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並不是單一的感冒、發燒所能決定的,與其糾結感冒發燒,何不如聽聽腫瘤院士們的防癌秘方。

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是免疫學的專家,他從來不主張吃任何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因為人的健康不是依靠吃藥來維持的。想要防癌,唯一的秘方就是保持心情愉悅,保持良好的心態對於健康、增強免疫力很重要。長期處於情緒不良的狀態下,容易導致腎上腺素分泌提高,進而讓身體各項機能下降,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

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認為,很多癌症的“吃”出來的。想要預防癌症發生,管住嘴很重要,日常飲食要注意遵循粗、淡、雜、少、素的原則,粗是指多吃粗糧/粗纖維類的食物、淡是要注意保持清淡,儘量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可適當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雜是要保持食物的多樣化,讓身體可攝入不同的營養元素、少是指要控制食物量,每餐飯保持7分飽左右即可、素則是要多吃素,如新鮮的果蔬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提醒,癌症屬於身體內源性疾病,它的發生時間是不固定的,沒有人清楚自己會什麼時候患癌。所以一定要堅持體檢,每年進行2次體檢可幫助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異常,即便是癌症也能儘早發現,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表示,游泳是最好的防癌運動。堅持游泳可對身體起到很好的生理作用,讓體內產生內源性干擾素,有助於預防癌症和復發。他的一個病人,在癌症治療結束後堅持游泳,連續5年沒有復發,達到了臨床治癒的標準。

上一篇:虛假的“防猝...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注...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