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針,究竟是“毒”仍是“藥”?骨科醫生:對這5類人有害無益

首頁 > 健康

封閉針,究竟是“毒”仍是“藥”?骨科醫生:對這5類人有害無益

來源:電影胡侃 釋出時間:2023-09-16 05:51

吳大爺在上了年紀之後,時不時會關節痛苦悲傷,早期痛苦悲傷沒有那麼頻繁,他基本上都靠吃止疼藥來緩解。但隨著時間過去,吳大爺的膝關節痛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疼痛感也越來越劇烈,服用止疼藥都無法緩解。每天夜裡因為膝蓋痛苦悲傷而難以入睡,把吳大爺折磨得夠嗆。

最後實在受不了的吳大爺,讓兒子帶著他去了醫院就診,醫生建議下吳大爺可以嘗試注射封閉針。自從打了一針,吳大爺的關節痛苦悲傷就緩解了,身體也沒有任何什麼不舒服的情況,一口氣能上3樓。

吳大爺回家後,更是逢人就誇封閉針。聽了他的一番誇讚後,本身患有嚴重膝關節痛的張大爺也去打了一針,可是張大爺打完封閉針後,卻出現了呼吸困難等症狀。

最後經過檢查才發現,原來張大爺還有呼吸系統疾病,才導致了這種情況,好在發現及時,經過治療後,張大爺的情況已經不亂。

為什麼有些人打完封閉針後一針見效,但另外一些人打了卻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封閉針到底是“良藥”仍是“毒藥”?

一、人的膝關節只能用60年?不運動能省下來嗎?

有關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約有3.55億關節炎患者,我國關節炎的發病率約有13%,保守估計患者數量超過了1億,其中,65歲以上的人群有近一半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任立敏表示:關節炎多和年齡相關,因此,老年人是關節炎的高發人群,尤其是50歲到70歲的老年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關節會不斷地退化,出現關節炎。有傳言稱,人的關節只有60年的壽命,一旦過了60歲,人就會自然而然的出現關節疾病。

光華醫院康復科主任郭豔明醫生表示,關節軟骨的確會隨著自然規律而老化,但並不是每個老年人都會有關節痛苦悲傷的症狀。在保養得當的前提下,關節的使用壽命可以有效延長,60年使用壽命的說法太過武斷。一些人對關節的保護沒有做好,可能使用壽命還沒有60年,關節使用壽命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

不少人認為膝關節一旦出現了炎症,最好要靜養,但不運動真的更有利於膝關節的健康嗎?

其實,長期不運動反而會導致膝關節附近的肌肉韌帶無力,進而讓關節穩定性、協調性下降,只會進一步加劇關節損傷、痛苦悲傷。有研究顯示,久坐不動人群罹患關節炎的機率為10.2%、健身跑步人群的發病率僅有3.5%

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醫師黃野表示,久坐不動對關節而言確實不會有大的磨損,但是會導致關節軟骨萎縮的機率增加,我們關節內的軟骨需要透過擠壓活動來獲得營養。長期不動關節,會導致關節發生廢用性萎縮,反而容易誘發關節炎發生。

二、打封閉針一針見效,真的假的?

相信大家都曾經在新聞上看到運動員在受傷後,打了封閉針後就可以上場比賽了。生活中也有些人因為關節痛苦悲傷去打封閉針,封閉針究竟是“何方神聖”?是鎮痛藥的一種嗎?

封閉療法是將一定濃度的藥物注射到病變區域,如筋膜、關節等部位,它具有操作簡單、效果顯著和費用低廉等優點。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藥師尹嘉瑜介紹,封閉針多是由潑尼松龍等糖皮質激素藥物和區域性麻醉藥、神經營養藥物(主要是維生素B12或甲鈷胺)混合而成,這些藥物均能緩解區域性痛苦悲傷。

但封閉針並不是所有關節痛苦悲傷都可以打,一般而言,只有以下幾種情況才建議打封閉。

患者的痛苦悲傷點明確,其痛苦悲傷點位較為表淺,透過觸控可確定位置,如肘關節外側痛苦悲傷、足底根部痛苦悲傷、大拇指根部痛苦悲傷等。

這類患者在打了封閉後,不僅可以緩解痛苦悲傷,還能對疾病的診斷起到作用,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

痛苦悲傷首先要排除是感染因素所致,之後才能進行注射。注意,不能長期使用封閉療法進行治療,封閉療法只能改善急性期的症狀,之後還需要針對性治療來解決病情。

不少打了封閉針的患者都會想知道,打封閉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封閉療法雖然效果很好,但無法解決原發病因。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仍是要尋找病因,再針對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否則只能起到治標不治本的作用,後續還會病情反覆。

三、打封閉針或會帶來幾大副作用?

臨床上經常會有一些患者,因為關節反覆痛苦悲傷不堪其擾來就醫要求打封閉針,這種行為可取嗎?

臨床上,一般不建議盲目反覆打封閉針,打封閉並非萬無一失的療法,打封閉針可能會給健康帶來這些影響。

首先,封閉針在短期內反覆使用,很可能會誘發骨質疏鬆、加重病情變化。甚至會引起體型改變、皮膚多毛、向心性肥胖等發生。

其次,對於癌症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感,打封閉針也難以起到好的效果。在注射之前一定要明確診斷,藥不對症難以起不到緩解痛苦悲傷的作用。

最後,打封閉針時需要嚴格的無菌操作,一定要去正規的醫療單位進行注射,避免因此而出現細菌感染。

鄭州人民醫院骨科三病區主任尤笑迎提醒,封閉針注射建議每月不超過1次,每年不超過3次。一些本身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的患者,不建議進行注射。另外,部分患者在注射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對此需要慎重對待。

封閉針並非“萬能藥”,對此一定要持有正確的心態,切不可盲目迷信,否則容易給自身健康帶來不必要的影響。

參考資料:

[1] 《關節壽命60年?下蹲爬樓都傷膝?聽聽專家怎麼說》. 上海網路闢謠 2016-12-08

[2] 《受了傷,為何打了封閉針 就活動自如了?》.羊城晚報 2018-08-23

[3] 《成龍拍戲打9針封閉,普通人慎重》.大河健康報 2023-03-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上一篇:西部大健康行... 下一篇:脾虛,人就即...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