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請朱元璋到家裡喝酒,朱元璋走到半路,下令殺他全家

首頁 > 歷史

大臣請朱元璋到家裡喝酒,朱元璋走到半路,下令殺他全家

來源:藏書館讀書會 釋出時間:2023-09-15 10:01

  導讀:大明開國,立下汗馬功勳的奮勇將士不計其數。其中最得力的要數右丞相胡惟庸,這個出身草根的濠州人,從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到助其穩定根據地,再到昔日的戰場轉戰政壇,左右賢明君主決策,功勞卓著。然而他究竟為何從明君心腹,淪為囚車之輩,其間蹊蹺令人唏噓不已。功成不必在我,多少英雄也難逃劫數,惟庸之禍,警示後人。

  一、出身卑微 激昂投身紅巾

  在朱元璋擊敗元朝,建立大明王朝的過程中,有許多出身草根的勇士為他效力,功不可沒。其中最為得力的,非右丞相胡惟庸莫屬。這個出生貧寒的濠州人,在朱元璋麾下攻城略地,力戰棘礁,屢建奇功。

  然而,好景不長,當這個草根英雄扶搖直上成為朝中獨相,權傾朝野時,他也漸露鋒芒,暗藏異心。終因圖謀不軌,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功高震主,志大才疏,胡惟庸的一生恰如其分地詮釋了這個詞。

  胡惟庸,濠州定遠人,生於一個普通人家。少時家境貧寒,只能跟隨父母,為地主家打零工度日,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生活拮据。父母不幸雙亡後,胡惟庸變得無依無靠,在絕望中選擇了出家為僧。

  當時正值元末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四處水深火熱。紅巾軍興起響應天命,湯和看中胡惟庸的橡皮韌勁,將他引薦加入紅巾軍。胡惟庸也看到了這個扭轉命運的大好機會,毅然決定捨棄僧俗生活,投身到轟轟烈烈的反元鬥爭中去。

  二、英雄輩出 奪天之功勳

  朱元璋也是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他在紅巾軍中嶄露頭角,見胡惟庸聰明強幹,便將他視為心腹左膀。胡惟庸遂身先士卒,為朱元璋南征北戰,攻城略地,立下汗馬功勞。龍鳳元年,胡惟庸任元帥府奏差,開始跟隨朱元璋四處用兵,足跡踏遍大江南北。後歷任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等職,為朱元璋鞏固根據地做出貢獻。

  濠州是朱元璋的故鄉和根據地,這裡湧現出不少人才。這也成就了胡惟庸的仕途。朱元璋奪取天下,許多濠州英雄也功成名就、扶搖直上。魏國公徐達,侯爵馮勝、李善長等,都是濠州人。朱元璋深知沒有這群胡惟庸與有、徐達等故鄉烈士並肩作戰,自己決難一統天下。正是這批出身卑微,卻矢志不渝、視死如歸的勇士,才成就了明朝的偉大事業。

  三、志得意滿 出任首輔

  隨著朱元璋步步走上帝位,胡惟庸也官運亨通,繼續晉升。洪武三年,他任中書省參知政事,開始與朝中重臣共事軍國大政。之後在李善長推薦下,洪武六年出任右丞相,洪武十年更進一步晉升左丞相,成為朝中首輔、百官之首。

  若論起源,胡惟庸與朱元璋無異,都是出身貧寒;論功勞,胡惟庸為助明建國立下汗馬功勳。朱元璋也十分信任他,將他放在心口位置。作為草根出身的積極分子,胡惟庸原本是大明王朝的棟樑之才。然而,他還是沒能避免功高震主的宿命。

  四、大權在握 心性膨脹

  但是,好景不長。權力的膨脹往往會慢慢侵蝕一個人的本性。胡惟庸位居丞相多年,也逐漸食古不化,弄權專橫,私心膨脹。他不再將國法納入眼中,擅自專斷做主。對故鄉勇士徐達等心存嫉妒,暗地裡排擠冷落,想要加害趕跑他們。劉伯溫病重時,胡惟庸趁機暗害對方,企圖剷除異己。劉氏身故後,胡惟庸更加無法無天,志得意滿。

  他原本與朱元璋一樣出身貧寒,對底層民眾疾苦深有感觸。但如今他已經是身居高位的顯貴,早已忘卻來時的艱辛。朱元璋平生最恨的,就是腐敗和鋪張浪費。但胡惟庸卻大肆收受賄賂,公然賣官鬻爵。還讓兒子坐馬車滿京城飆車,不遵律令,目中無人。這無異於在朱元璋的槍口上撞,勢必激起他的震怒。

  五、謀反釀禍 悲劇收場

  胡惟庸不知悔改,心性愈發張狂,終於釀成大禍。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妄稱家中有祥瑞,請朱元璋赴宴。朱元璋起先欣然前往,卻在半路發現胡府藏匿重兵,意圖不軌。

  原來,胡惟庸早就暗生謀反之心。他連絡餘黨,收買武臣,蓄勢待發,欲趁機奪取大權。朱元璋平常處事嚴苛,胡惟庸就以此激怒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等人,向他們吹捧自己,企圖結黨營私,圖謀不軌。

  然而終究還是難逃朱元璋的法眼。朱元璋識破胡惟庸的陰謀,當即下令將其滿門抄斬。胡惟庸全家老小喪命於非命,屍體糜爛街頭,悲慘不堪。至此,胡惟庸謀反的陰謀終於落幕,雞犬不留,付之一炬。朱元璋也由此鎮壓異己,一統朝政,廢除丞相制度,權力更加集中到自己手中。

  六、功成過人 終不免禍

  與胡惟庸同時代的還有一個右丞相,李善長。李善長最初也參與胡惟庸謀反,但及時醒悟,主動向朱元璋稟報。朱元璋寬恕了他,也從一個側面彰顯了主君的寬厚仁德。

  胡惟庸與李善長,同為朱元璋麾下的奮勇善戰之將,同為出身草根的丞相重臣。但最終選擇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李善長及時回心轉意,救贖自己;而胡惟庸志大才疏,固執己見,終因謀反遭滅門之禍。

  其實,朱元璋也不是不重用胡惟庸,而是胡惟庸自己暗生異心,圖謀不軌,才導致自己和全家的悲劇。我們不應妄自揣測朱元璋,而要反思胡惟庸的人生選擇。

  七、功成弊垢 禍從心生

  在成功路上,我們更需要保持謙卑和知足,不要目空一切,忘記初心。功成名就時,要慎重用權,不要貪圖私利。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及時改過悔罪,主君也會寬恕。切記“惟庸”的教訓,方得長久安穩。

  權力的滋味是如此甘美,讓人上癮、無法自拔。但在這甜蜜的毒藥後,更多的是禍患和痛苦。我們必須時刻警醒,不要重蹈覆轍。胡惟庸之禍,正是出自於心,禍從心生,心轉則禍消。保持謙卑本心,方得長治久安。

  結語:

  胡惟庸作為開國元勳,本可功成名就、功在朝廷、簇絢。然一時貪慾膨脹,竟萌生異心,終至覆滅。其謀反無非是權力的毒素所致,自古功成不必在我,多少英雄也難逃劫數。我們須引以為鑑,做人處世當謙遜寧靜、知進知退,方得長久安穩。

上一篇:18句單身傷感... 下一篇:司馬懿緣何忌...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