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臨終前真的想計劃殺慈禧嗎,為何說他這一計劃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首頁 > 歷史

咸豐臨終前真的想計劃殺慈禧嗎,為何說他這一計劃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來源:微莆田 釋出時間:2023-09-14 09:51

  導讀:慈禧太后是影響中國近代歷史之中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她出身於滿洲八旗之中的正黃旗,15歲的時候就靠著自己的美貌被挑選進入到了皇宮之中。

  進入皇宮之後的慈禧,實際上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冷遇,之後靠著自己精通的江南小曲一下子吸引了前來園林玩耍的咸豐皇帝,那個時候的慈禧對於皇宮之中的算計就已經是相當的精通了。她先是將咸豐皇帝的出行路線都已經打探清楚了,然後自己一個人偷偷地唱歌將皇帝吸引到樹林之中的深處,隨後在這天造地設的地方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美滿傳奇。

  歷史之中對於慈禧的評價說是絕世美人,容貌天然魅力十足,聲音婉轉動聽,性格也極其吸引男人的注意力,再加上慈禧的精力很好,特別是她為咸豐皇帝生育了一個兒子之後,她在後宮之中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那個時候的咸豐皇帝身體一直就是不好,從小的時候就一直是體弱多病的狀態,以前在處理國家大事的時候都會經常感覺疲勞,現在有了慈禧之後,身體就更加的不夠用了,所以哪個時候的咸豐皇帝在批閱奏章這些事情上都已經是體力不支了,這個時候他偶然之間發現慈禧處理奏章的能力相當的強大。

  而且慈禧那個時候寫得一手好字,可以很容易的模仿咸豐皇帝的字型,然後在批閱奏章的時候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剛開始的時候,咸豐皇帝為了考驗慈禧的忠誠度,就讓慈禧來讀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奏章,然後自己口頭作出指示,讓慈禧用毛筆進行批改,這個時候的咸豐皇帝實際上就一直觀察著慈禧,看她對於這種事情到底有不有什麼其他反應。

  所比較幸運的是慈禧這個時候相當的單純,皇帝讓她批改奏章,她就真的只是批改奏章,這個時候咸豐皇帝逐漸就放下心來了,開始讓慈禧跟著自己在書房之中閱讀一些涉及到軍過大事的奏章,然後作出指導意見讓慈禧用筆記錄,在這個過程之中,慈禧偶爾也會提出一些意見,但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意見和對於奏章的處理方式比咸豐皇帝的更好。

  從這以後,咸豐皇帝將清朝立國以來制定的規矩“後宮不許干政”這一條就直接的拋之腦後,很多奏章無論是重要與否,他都直接的讓慈禧去處理了,這樣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

  而慈禧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了自己的政治道路,長期批閱奏章和對於國家大事的處理培養了她之後獨裁統治的能力。

  而那個體弱多病的咸豐皇帝則是因為自己的風流最終玩垮了自己的身體,在臨終之際的時候,咸豐皇帝和自己身邊一些忠臣曾經對於大清未來的局勢進行了一番推演,咸豐皇帝那個時候只有一個兒子,所以在即位問題上是沒有挑剔的,但這個孩子即位之後他的母親到底應該如何處置卻是成為了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如果按照當年漢武帝的習慣,冊立幼子多皇帝必須殺死他的母親的話,那那個時候的慈禧就必須死,對於到底殺不殺慈禧這個問題,咸豐皇帝自己也是猶豫了很久。

  對於他自己來說,他其實是捨不得殺死這個女人的,但他同時也是知道慈禧這個女人的野心,要是自己活著的話,那肯定的可以壓制住的,但問題是自己去世之後的清朝到底該怎麼辦?

  受到皇帝臨終託孤的八大臣其實當時都是主張皇帝殺死慈禧的,但最後咸豐皇帝看到了慈禧和兒子同治那一幕之後最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而是暗中給了自己的正牌皇后慈安太后一道聖旨,裡面的內容就是說如果慈禧之後對於大清皇室有二心,如果她想做清朝的武則天的話,那就可以將這道聖旨公佈出去,然後藉助手下朝堂大臣和地方忠臣的力量輕而易舉的處死慈禧。

  咸豐皇帝的安排看起來是相當的巧妙,看著是既顧全了親情,也將國家大業顧全了,但可惜的是聖旨的死的,人是活生生的,他交代聖旨的人慈安太后根本就不是慈禧太后的對手,在後來慈禧太后知道有這道聖旨的存在之後,幾句花言巧語就將聖旨騙出毀掉,最後慈安太后被殺,臨終的八大臣被殺死,連與慈禧太后合作的恭親王也被慈禧用了十年的時間架空,整個清朝成為了慈禧的玩物。

  這樣說吧,咸豐皇帝的猶豫不決和沒有處死慈禧,實際上就是為清朝後期的悲慘局面埋下了伏筆,那個時候的臨終八大臣也好,六弟恭親王輔佐政治也好,其實這兩種治理國家的方式都比慈禧太后的恐怖獨裁統治要好太多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因為咸豐皇帝的這種安排加快了清朝的滅亡,也使得慈禧後面說出了結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話,露出了她醜惡的賣國嘴臉。

上一篇:河北承德驚現... 下一篇:為何都說“娶...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