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該造核航母嗎,美軍航空母艦趴窩6年才出海,9人因此自殺?

首頁 > 軍事

中國應該造核航母嗎,美軍航空母艦趴窩6年才出海,9人因此自殺?

來源:阿董帶你讀歷史 釋出時間:2023-05-24 10:03

  【導讀】每每提及美國核動力航母的優越性,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核反應堆給航母帶來的近乎無限的續航力,以及由此而來的全球部署能力。但這些人或許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核動力航母難以避免的中期換料大修工作,若此事處理不好,問題和麻煩絕對是接踵而至。

  “華盛頓”號在船廠趴窩6年之久

  從美國媒體的相關報道來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六號艦,即“喬治·華盛頓”號,終於完成了長達6年之久的中期換料大修,於本週離開了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重新駛向大海。按照計劃,該艦在完成各類試航和訓練工作後,將於明年前往日本,接替目前部署在日本的“里根”號航空母艦。

  更換核燃料的工作需數年之久

  其實從美國核航母的維護保養工作來看,對反應堆核燃料的更換確實是最麻煩且耗時最長的工作,航母需在船廠內趴窩數年才能完成此事。但按照傳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一般僅需4年就能結束航母的中期換料大修,而“華盛頓”號卻足足待了6年之久,這顯然不是正常現象,且是一個愈發危險的趨勢。

  唯有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能為核動力航母換料

  究其原因,當前美國境內有且只有著一座造船廠能承擔起為核動力航母更換核燃料的任務。再加上如今的美國只有兩座大型軍用造船廠,即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和通用電船造船廠,二者既要完成美國海軍的各類艦艇訂單,也要對現役規模龐大的各種水面艦艇和潛艇提供維護保養,產能自然就不夠用了。

  該廠同時進行著多艘航母的維護升級

  具體到“華盛頓”號的身上來看,在該艦的中期換料大修期間,造船廠還不得不撥出部分人力和物力,用於對“福特”號和“斯坦尼斯”號航母的維護升級,以及為部分核潛艇實施核燃料更換和維修。這就導致“華盛頓”號的大修工作始終處於低效率狀態,一拖就是6年之久,不排除未來美軍其他航母的中期換料大修或將更久。

  “華盛頓”號上的艦員

  而在這6年中,美軍不僅始終無法部署這艘10萬噸級鉅艦,更因此而鬧出了不少么蛾子,即先後有9名艦員自殺。事實上,航母在船廠大修期間,也要保證有一部分艦員長期駐艦工作的,人數通常在幾百人到一千人左右。

  他們要配合船廠工人的工作,同時也要對艦內的各類設施進行日常維護。這種工作的一大特點就是十分枯燥乏味,且艦內的活動空間、休閒娛樂條件和醫療條件等,都難以與陸地生活相比。長期在這種狀態下生活工作,會對艦員的身心帶來不小的傷害。

  一些艦員自參軍後從未出海

  不僅如此,在十餘艘美軍現役航母中,“華盛頓”號的新兵比例相對較高,不少新兵在整個服役期內,都未能隨該艦出海過一次,故很多人都會產生巨大的不滿和頹廢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員士氣低落乃至走向自殺。

  很顯然,“華盛頓”號航母及其艦員的經歷,直觀地體現出了事物的兩面性,即核動力航母雖然效能優越,但缺點也很突出,日常維護就是個避無可避的麻煩事,對裝備和人員都是一種考驗。說到這,可能一些人就會產生這樣一種疑問: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核動力航母,真有那麼美好嗎?

  中國的航母發展之路是否該遵循傳統的常規動力呢?這樣是不是就能避免長達數年之久的船廠換料大修了呢?其實倒不用這麼想,“華盛頓”號之所以引出了這麼多麻煩,歸根結底還是美國造船業產能不足所致,是國家產業空心化所帶來的惡果。反過來想,如果美國本土造船業生命力旺盛,那該艦趴窩的時間必將大幅度縮短,也不會對人員士氣造成如此巨大的打擊。

  中國核動力航母預想圖

  說白了,問題的根源並未出在核動力航母的身上,而是在於美國造船工業的衰落。由此可見,若要發展核動力航母,那這個國家不僅要有設計和建造該艦的能力,還要讓造船業擁有持續性的高產能,這樣才能“既造得出,也用得起”。以如今中國的造船業能力來看,同時維持多艘核動力航母且形成有效的輪換機制,恐怕已並非難事,我們的下一步目標應該就是發展國產核動力航空母艦了。

上一篇:我國唯一的“... 下一篇:比較卡爾文章...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