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嘉慶帝,死亡時不在皇宮,為何將其送回皇陵動用了8000人

首頁 > 歷史

清朝的嘉慶帝,死亡時不在皇宮,為何將其送回皇陵動用了8000人

來源:趣味說 釋出時間:2022-01-26 13:40

  【導讀】很多時期王朝的更替正是在帝王去世之時所發生的,然而作為一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去世之時,他的喪禮制度也是極其豪華,堪稱最高規格,倘若是正常的皇帝逝去,倒是大量的經驗可以借鑑和遵循,然而倘若皇帝死在皇宮以外乃至帝都以外的話,所造成的後果則是十分難以想象的,在中國歷史上就有一位這樣的皇帝,他死在了其他的地方,為了能夠將他接回至皇陵,期間動用了近8000人,只為給其抬棺材。

  嘉慶皇帝死亡

  這個皇帝便是嘉慶帝,一個在清朝盛世的三角色之一,對於嘉慶皇帝,最被人們所熟知的便是他將清朝貪官和珅處置,在他的執政期間,雖然有著諸多的不足,然而他所建立的清朝也足以讓其在後世留下好的名聲,雖然他並沒有讓清朝走向更加的繁榮,不過在他的執政之下也算是有所建樹,一個皇帝走向末年之時,一般會在皇宮待著,只是嘉慶帝卻並非如此,或者說嘉慶帝的死亡更多的是一次意外。

  清朝的皇宮位於北京城,每到炎熱的夏天這裡會奇熱無比,因此皇帝每年都會前往承德避暑,在1820年這一年,嘉慶前往承德避暑之時卻在這裡意外死亡,他的死亡不僅僅只是對清朝是一個打擊,同樣對於當時朝廷的臣子依舊是一個十分頭疼的存在,要知道皇帝作為一個王朝的最高統治,他的死亡不僅僅只是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同樣他的後事也必須十分的隆重,只是倘若按照皇室的規格進行發喪,需要準備的東西就十分的多。

  入喪遇到難題

  首先便是準備一盒豪華的棺材,只是其棺材不能透過承德製造,因此只能在皇宮找到合適的材料進行運輸製成棺材,隨後將嘉慶帝放置棺材之下,就是準備運送至京城,最後第二個難題便是如何入葬,作為皇室之人,尤其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他需要入住皇陵,而在承德安葬顯然也不合其規矩。

  在中國有一個傳統的說法,便是發喪時期,棺材不能落地,因為落地之處便是入葬的地方,當時承德距離北京城有著數百里的距離。

  這在當時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顯然是一個10分困難的事情,只是發喪之時,棺材不能落地,在民間都嚴格遵循,對於皇室而言,則更加要遵循這一古訓,因此一個奇葩的主意便由此產生,既然棺材無法落地,那便用大量的人抬棺材,輪流將其抬至北京城,只是皇帝的棺材與普通民眾所看到的觀棺材不一樣,棺材的豪華程度是許多平民沒看過的,其次棺材的厚實導致其承重,是三四人都無法將棺材抬起來的。

  更何況在遙遠的路途當中,道路有長有窄,最終導致的便是抬棺材的人數最少的時候,達到了32人,多時更是用到了128人在這中間一直在遵循著棺材不能落地的原則,最後統計之時,棺材所動用的人數一度達到了7920人,這個人數倘若申請一次吉尼斯記錄的話,絕對能夠登頂,在很多人的認知範圍內,一個棺材需要動用32人乃至上百人,顯然有些危言聳聽,然而事實上卻正是如此。

  動用8000人只為抬棺材

  在封建的古代,不僅只是等級十分的森嚴裡,也有著一套十分完善的禮儀制度,不同階層的人所使用的棺材乃至抬棺人數也有著嚴格的限制,而相比於封建王朝的底層人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且人人平等的生活當中,這樣的事情顯然是無法出現的,由此就可以想象,封建王朝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之下,普通民眾乃至底層的民主,對於生活乃至未來的希望是,抱有什麼樣的態度?

  這段歷史卻是真實存在的,一個曾經存在的歷史,最終在動用了近8000人的抬棺之後,經歷了長達10天的爭奪,嘉慶皇帝的棺材終於抬到了皇城腳跟之下,且在一年之後嘉慶的如願地進入到了皇陵,這場葬禮勞民傷財,且在民間當中也是議論紛紛,只是封建制度王朝的特有專制,使得這種現象在當時十分的常見,民眾對於這種現象的現象也只能敢動而不敢言,然而他留給後世的不僅僅只是一段趣味,同樣也是讓後世能夠明白封建主義社會所帶來的諸多弊端。

  封建王朝的弊端顯然還一至於此,作為一個時代特有的產物,封建王朝的出現自然有其道理,只是時代的快速發展,這樣的制度顯然也無法適應於當下的社會,因此,最終走向滅亡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小結:雖然嘉慶皇帝的死亡仍存在著諸多的謎團,然而關於嘉慶的趣聞還並不僅僅只是這些,不過卻能夠透過這些點點滴滴的有趣事件,也能夠明白嘉慶所在的清朝時期的專制,民眾的無奈以及處在等級制度高層的揮霍繁雜的制度,甚至是不懂得變通,使得一些制度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累贅,這些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促使著封建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靖康之變,北... 下一篇:朱棣遷到北京...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