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少有的明君,一生忠孝勤謹堪比漢文帝,明朝人稱其千古一帝!

首頁 > 歷史

大明少有的明君,一生忠孝勤謹堪比漢文帝,明朝人稱其千古一帝!

來源:手中蒼涼的歲月 釋出時間:2021-12-13 10:30

  【導讀】明孝宗,一般情況下,很多人將其稱之為弘治帝。而從弘治帝的成長經歷來看,弘治帝無疑是具備堅韌的性格的。

  事情要從弘治帝的祖父——明英宗說起。明英宗時代,明朝和北方蒙古瓦剌部的矛盾激化,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忽悠之下,率領數十萬明軍,御駕親征瓦剌,結果不懂軍事的明英宗,非但葬送了數十萬明朝精銳,自己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虜。

  而隨後,明朝大臣推舉明英宗的弟弟做了皇帝,是為明代宗,而代宗剛登基時候,太子依舊是明英宗之子、弘治帝的生父——後來的成化帝。

  成化帝的存在,成了明代宗的眼中釘,隨後沒多久,代宗廢掉了成化帝的太子封號,成化帝在宮裡,受到不少迫害,而這一切,全靠比自己大十九歲的宮女萬貞兒來維護,久而久之,有效的成化帝內心深處,有了戀母情結。

  多年後做了皇帝的成化帝,將這一情結展露出來,並冊封萬貞兒為貴妃,而萬貴妃不能生養,因此對別的嬪妃生下的孩子,十分痛恨。

  而弘治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要擔心成化帝聽信萬貞兒的讒言,更要擔心萬貞兒對自己的陷害、暗殺。

  從教育學角度來說,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這種成長環境,會對性格產生巨大影響,最終形成巨大缺陷,而從弘治帝后來的表現來看,無疑弘治帝克服了這些缺陷。從弘治帝能從成長陰影中擺脫出來,並且克服成長過程中客觀原因帶來的缺陷這點來看,弘治帝無疑稱得上千古一帝。

  弘治中興

  儒家講究追求“內聖外王”的境界,前文提到,弘治帝戰勝性格缺陷,屬於“內聖”的範疇。再說“外王”。弘治帝在位期間,大明朝處於朝綱混亂的狀態——此時明朝已經建國一百多年,按照“王朝週期律”來算,各類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也隨著明朝立國日久而彰顯出來——比如基層吏治腐敗,流民現象出現(早在成化帝時期,就已經產生流民現象),比如朝廷裡,大臣們黨同伐異,互相內耗,甚至還出現大量混日子的官員。

  如果這種現象不能及時扭轉,要不了幾代,大明朝就會爆發大規模民變,而對於明朝皇帝來說,最好的結果,也不過如同東周、晚唐的天子那樣,成為一個吉祥物,天下共主。意識到這一切的弘治帝開始著手整頓朝綱,先是把混日子的官員全部免職,而後又將一些破壞政治生態的官員(比如一些願意挑起事端,以及結黨營私的官員頭目)進行了處理。同時,還招攬、重用了一些有辦事能力的大臣。一時間,大明朝朝政煥然一新,在朝廷帶動下,地方吏治等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扭轉,因此,史書上將弘治帝在位期間,稱之為“弘治中興”。

  寬厚待人

  明朝從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間,奉行特務統治手段,而永樂帝登基之初,由於永樂帝依靠篡位起家,生怕人心不服,於是變本加厲重用特務機關。明朝的特務機關,總體上由錦衣衛和宦官系(包括東廠、西廠等)兩部分組成。明朝的特務統治,讓整個明朝,上到親王、下到平民都感到噤若寒蟬。

  而弘治帝在位期間,由於弘治帝達到了“內聖外王”的境界,因此,對於特務機關,處於冷處理狀態,在弘治時期,明朝的特務機關,幾乎沒多少存在感——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弘治帝的寬厚待人。能克服成長過程帶來的不利因素、能整頓朝綱造福百姓、能寬厚待人,真正做到,或者說實現內聖外王境界的弘治帝,被明朝人視為千古一帝,當然很好理解了。

上一篇:楚懷王並沒有... 下一篇:分散式事務經...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