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呂之戰”發起人為什麼是陳平與周勃?原來劉邦做了他倆的推手

首頁 > 歷史

“誅呂之戰”發起人為什麼是陳平與周勃?原來劉邦做了他倆的推手

來源:名人記 釋出時間:2023-03-21 10:01

  【導讀】公元前180年,西漢王朝出現了一個大轉折,皇帝不再是劉邦的嫡系,繼皇帝位的是庶出四子代王劉恆。此時距漢朝建立21年,如果從劉邦當上漢王算起是26年。

  這個變故是劉邦不願意看到的,更是他沒想到的,這不過是他去世15年後的事情。劉邦一共有八個兒,長子肥、次子盈、三子如意、四子恆、五子恢、六子友、七子長、八子建。劉盈是嫡長子,生母是皇后呂雉。劉邦的決定是讓江山社稷在劉盈一脈傳承下去,否則他在去世前就用三子趙王劉如意替代劉盈了。從劉邦內心來說雖不看好劉盈,但他看好劉盈的母親呂后,那個精明幹練、殺伐果斷,曾經為他獨擋一面的正妻。

  最重要的是,傳位劉盈符合禮法,名正言順,能得到朝中絕大多數大臣的支援。所以劉邦認為,有大臣支援,再加上有呂后護著劉盈往前走,不會有沒什麼問題再出現。何況劉邦去世前,已經為劉盈鋪出一條路來。首先,用六年時間解決掉了異姓諸侯割據一方危患中央的局面,這樣一來,劉盈便不用擔心外人覬覦他的皇位;其次,劉邦將兄弟子侄封為諸侯王,以此形成對漢中央的拱衛之勢;再則,劉邦殺白馬同大臣盟誓:非功不能封侯,非劉氏不能稱王,否則天下共擊之。

  由此可見,劉邦雖然走得匆忙,能做的卻都做了,儘管沒有面面俱到,但不用質疑這個“三保險”的價值。但劉邦沒想到劉盈短命,自己去世僅七年後劉盈就去世了。又過了八年,漢朝宮廷迎來一場鉅變,呂氏一族被誅殺殆盡,皇帝由他的四子劉恆繼承,而這場事變的主導者正是他的心腹大臣陳平與周勃。

  劉邦臨終前當著呂后面有過一個“託孤”,裡邊提到五個,其中就包括陳平與周勃:已而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史記•高祖本紀》

  呂后去世時,蕭何、曹參、王陵陸續去世,五個人只剩下了陳平與周勃健在。那麼,陳平與周勃為什麼要發起“誅呂之戰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他們受劉邦信任的原因及過程。

  一、陳平

  陳平出生在戰國晚期的魏國,父母早亡,家庭比較貧困,一直寄食於兄長家。在兄長的資助下,陳平四處遊學,學了不少學問。成年後,陳平陰差陽錯地與當地一位富家女成婚,從此告別窘迫的生活。後來,陳平先追隨陳勝吳廣起義,後同周市助魏王咎復國,再後來投靠項羽,最終才投奔劉邦。劉邦立刻重用了陳平,於是引得手下頗多不滿,尤其周勃等人還找到劉邦理論,報料陳平一些不光彩的事情。

  但劉邦並沒有因此而輕視陳平,反而較之前更為器重,陳平本人也很爭氣賣力,一直為劉邦貢獻有價值的策略,比如離間項羽與范增的關係、計擒韓信、白登山突圍等等,不一而足。最重要的是,在劉邦稱帝后,陳平一直陪著劉邦平定異姓諸侯,而號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已經隱退,可見在此期間,陳平還在為劉邦鞠躬盡瘁。可見,正是由於陳平勞苦功高,所以才得到劉邦的信任。但劉邦對陳平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放心,原因就是陳平心眼兒多,機智圓滑,不好控制,所以他才安排周勃去做陳平的副手。

  二、周勃

  周勃從外地遷入沛縣,早年以編竹器與吹喪為業,劉邦起兵時加入。周勃寡言少語,為人率直忠厚,打仗非常勇猛,與樊噲、曹參等人不相上下。周勃也是陪劉邦一路入關滅秦、曲伏漢中、還定三秦、楚漢戰爭、平定異姓諸侯,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周勃是因戰功及性格得到劉邦的賞識與信任。與曹參不同的是,曹參能文能武,出將入相,而周勃只會武而不能文。與樊不同的是,樊噲有半個外戚的身份,容易引起劉邦忌憚,而周勃身份單純了許多。

  這就是最終劉邦器重周勃大於樊噲的原因,也是派曹參當相國而讓周勃做太尉的原因。既然陳平周勃如此受劉邦信任,為什麼還要掀起一場宮廷殺戮呢?實際上,始作俑者恰是劉邦本人。劉邦病重期間,有人報告說,樊噲要等皇上百年之後帶兵盡誅戚氏與趙王劉如意。戚夫人是劉邦最寵愛的妃嬪,劉如意是劉邦最喜歡的兒子,戚夫人的族人也是有功之臣,劉邦豈能容忍樊噲胡來。

  而樊噲之所以打算這樣做,無非就是維護呂家的利益,因為他是呂后的妹夫,而戚夫人與呂后有過激烈的嗣位之爭,當時他在燕國追擊盧綰,手裡握有重兵。劉邦感到事態嚴重,於是召陳平來商議對策。陳平說,派使者拿著詔書到燕國立斬樊噲即可,也就是說來個出其不意,突然襲擊。劉邦想了想,能出色完成這個任務的只有陳平與周勃這個組合了,於是便命二人立即前往。

  燕王盧綰反,上使樊噲以相國將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惡噲者。高帝怒曰:“噲見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陳平謀而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二人既受詔,馳傳未至軍,行計之曰:“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呂后弟呂嬃之夫,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則恐後悔。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未至軍,為壇,以節召樊噲。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傳詣長安,而令絳侯勃代將,將兵定燕反縣。——《史記•陳丞相世家》

  由於陳平想給自己留後路故意“放水”,最終樊噲沒有死成,但即便如此他也成了呂家的大仇人。原因很簡單,給劉邦出主意的人是他,去執行任務的還是他,至於放樊噲一馬還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的臨時變通,如果當時劉邦還沒去世,樊噲活命的可能也不大。

  其中最恨陳平,一直不依不饒想殺了陳平的人正是樊噲的老婆呂嬃。好在呂后明白事理,加上陳平足夠機靈把呂后奉承得非常舒心,於是呂后才將這件事情壓了下來。平行聞高帝崩,平恐呂太后及呂嬃讒怒,乃馳傳先去。逢使者詔平與灌嬰屯於滎陽。平受詔,立復馳至宮,哭甚哀,因奏事喪前。呂太后哀之,曰:“君勞,出休矣。”平畏讒之就,因固請得宿衛中。太后乃以為郎中令,曰:“傅教孝惠。”是後呂嬃讒乃不得行。樊噲至,則赦復爵邑。——《史記•》

  顯然呂后活著的時候,陳平的安全沒有問題,呂后一旦去世,陳平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光是一個呂嬃就能要了他的命。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平內心的恐懼感越來越深。那麼周勃有沒有這方面的擔憂呢?肯定有。因為他也是殺樊噲的執行人,還取代了樊噲的軍權,只是他不像陳平那麼惹呂家記恨,但後來依舊被呂后架空了。他雖然身為太尉掌全國兵馬,實際上呂后沒有一兵一卒讓他指揮,以至於後來接管北軍,全賴詐取了呂祿的印綬。

  總之,陳平與周勃都面臨著被呂家人清算的威脅,這就是他倆能夠抱團後主動出擊的先決條件。只是他們二人還需要中間人串聯,因為他倆從早些年起一直存在隔閡,這個中間人就是陸賈。陳平患諸呂,力不能制,恐禍及己。嘗燕居深念,陸賈往,直入坐,而陳丞相不見。陸生曰:“何念之深也?”陳平曰:“生揣我何念?”陸生曰:“足下極富貴,無慾矣。然有憂念,不過患諸呂、少主耳。”……陳平用其計,乃以五百金為絳侯壽,厚具樂飲,太尉報亦如之。兩人深相結,呂氏謀益衰。——《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陳平、周勃想反制呂氏手裡沒有兵馬行不通,但是他們在呂后去世後很快得到了一個契機,那就是齊王劉襄(劉邦長孫)率兵到長安奪位。

  劉襄來勢洶洶,相國呂產(呂后侄子)派灌嬰率5萬大軍阻擊。沒想到灌嬰到滎陽後就按兵不動,與此同時他又告知劉襄要靜觀呂氏的舉動,屆時一起殺回長安。灌嬰停滯不前,呂產騎虎難下,他最擔心元老重臣們與諸侯王聯合起來對付呂氏,但從灌嬰的表現來看,這個擔心越來越轉變為現實,何況其他人還都對呂氏虎視眈眈。如果呂氏能撐住氣,以靜制動,陳平、周勃等人也不好找機會,但呂祿首先被忽悠的放棄了北軍軍權,從而讓周勃輕易控制了北軍。

  陳平、周勃還有兩個好幫手,分別是朱虛侯劉章與東牟侯劉興居。他們是劉襄的兄弟,自然也是劉襄的內應,他們幫助陳平、周勃除掉呂氏,本身也符合劉襄的利益。呂太后立諸呂為王,陳平偽聽之。及呂太后崩,平與太尉勃合謀,卒誅諸呂,立孝文皇帝,陳平本謀也。——《史記•陳丞相世家》

  最終在外部力量震懾及朝廷內部力量雙重圍攻之下,呂氏族人灰飛煙滅,但回顧過程就會發現,參與者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利益攫取,只不過讓陳平、周勃實現了利益最大化,而他們所有人口中的“呂氏欲危劉氏江”,其實大機率是一個幌子。

上一篇:商朝立國550... 下一篇:社保全國統籌...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