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幫助朱棣順利登基後,回家探親時卻發現自己已經眾叛親離

首頁 > 歷史

姚廣孝幫助朱棣順利登基後,回家探親時卻發現自己已經眾叛親離

來源:天天嘎嘎樂 釋出時間:2023-02-07 09:50

  【導讀】“王爺,我送您一頂白帽子。”朱棣聽了這話嚇得一身冷汗:“白”加“王”即為皇,他怎知我心思?大聲呵斥:“休得胡說。”隨後派人悄悄跟上姚廣孝。

  姚廣孝,14歲出家,法名道衍。後輔佐朱棣成就千秋霸業,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人。朱棣登基後,恢復他本姓,賜名廣孝。1382年,馬皇后病逝,姚廣孝進宮誦經祈福。葬禮上,他見四皇子朱棣氣宇不凡,文武雙全,就悄悄對他說:“王爺,若讓我隨您一起回封地,就送您一頂白帽子戴。”

  朱棣聽罷嚇出一身冷汗:“白”加“王”不就是“皇”嗎?這和尚怎知我心中所想?趕緊呵斥:“和尚休得胡說!”葬禮結束,他卻悄悄把姚廣孝帶回了封地。回到封地,姚廣孝白天在寺院誦經唸佛,夜晚從角門偷偷進入王府。只要姚廣孝一來,朱棣就屏退下人,與他徹夜密談。

  1398年,建文帝初登基,就開始大力削藩。各藩王先後被貶為庶人,湘王更是因此丟了性命。朱棣本想裝瘋賣傻逃過一劫,誰知建文帝步步緊逼。朱棣急召姚廣孝商議,姚廣孝說:“起兵造反。”朱棣聽罷色變,擔心民意。姚廣孝說:“您乃天命所歸,何須管民心?”

  在姚廣孝的勸說下,朱棣終於拿定主意,決定起兵造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起兵當日,誓師大會上,突然狂風四起,飛沙走石,把屋瓦也吹落。朱棣覺得這是不祥之兆,士兵們也竊竊私語。姚廣孝從容不迫地站出來,大聲說:“自古飛龍在天,必有風雨相隨。不把青瓦吹落,怎能換上真龍所用黃瓦?”這一席話,讓將士們士氣高漲。

  在“靖難之役”後期,朱棣的軍隊已顯出劣勢。關鍵時刻,姚廣孝又獻上妙計:輕騎挺進,直取南京。他自己則留守北平,替朱棣擋下大將李景隆10萬大軍對北平的包抄。果然,朱棣順利奪得南京並稱帝,建文帝下落不明,“靖難之役”勝局已定。

  朱棣深知,沒有姚廣孝,就沒有自己的帝位。於是,一登大典,就對姚廣孝加官晉爵,賞美女數人,府邸一座,並賜名姚廣孝,希望他蓄髮還俗。誰知,姚廣孝竟一一拒絕,從此像變了一個人。白天一身官服上朝,一言不發。一下朝,就回到寺廟,穿起一身黑色僧衣,只管吃齋唸佛。

  人們都很奇怪:為什麼姚廣孝歷經艱辛,終於助朱棣成就偉業,卻又過起吃齋唸佛的日子?事情原來是這樣的:永樂初年,姚廣孝輔佐朱棣奪得帝王,立下汗馬功勞。他決定衣錦還鄉,榮歸故里。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馬上就要見到久別的親人,姚廣孝十分激動,快步上前扣響家門。

  哪知,姐姐一開門看到是他,微笑的臉色瞬變,轉身“砰”一聲把門關上。咦?姐姐一直很疼自己,每次回家,她都喜出望外。今天這是怎麼了?姚廣孝很奇怪,就去找昔日好友王賓。結果,這個往日與他好的恨不得穿一條褲子的朋友,竟然拒不相見,只是讓下人帶話:“和尚,你錯了。”

  到底怎麼回事呢?他再次來到姐姐家,這次姐姐開口就罵:“你個亂臣賊子,濫殺無辜,有辱家門,姚家沒有你這樣的子孫。”這下姚廣孝終於明白了:在姐姐和朋友的心中,自己鼓動朱棣造反,幫他把建文帝趕下皇位,就是篡權奪位,是亂臣賊子所為。

  這次探親給了姚廣孝當頭一棒,親人辱罵,朋友不見,真是眾叛親離。吃了閉門羹,姚廣孝很沮喪。回京路上,他都在反思:自己當初輔佐朱棣謀反,究竟是為了什麼?記得那年,在嵩山上,擅長相面的袁珙,驚訝地拉住因無法實現抱負而鬱悶的自己說:“三角眼凌厲狠辣,面似病虎,骨子裡卻生性嗜殺,和劉秉忠是同一類人。”

  這句話猶如醍醐灌頂,姚廣孝瞬間明白:自己也可以像劉秉忠一樣透過輔佐帝王,來實現人生抱負。而今,自己真的做到了,功名赫赫,富貴在天,但結果呢?在親人朋友的眼中,姚廣孝已經成了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與這樣的人為友,他們不屑;有這樣的親人,他們覺得有辱門楣。

  仔細想來,為了抱負,發動戰爭,“靖難之役”四年,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究竟是對是錯?回到京城,姚廣孝就完全變了,自此,那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一去不復返,只留一個吃齋唸佛的“黑衣宰相”。姚廣孝這一生,從佛堂到朝堂,再到佛堂,堪稱傳奇。

  他為了施展抱負,輔佐朱棣登基,被人罵作亂臣賊子,落得個眾叛親離。然,作為一個現代人,拋卻皇家思想的所謂“正統觀”,我們不難發現,他有才華、有謀略,有膽識,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曠世奇才。

  若說有錯,那就是,他對不起這場奪位之爭中,因戰亂而無辜喪命、流離失所的人民。但就像晚明思想家李贄說的,我們國家二百年來,“士安於飽暖,人忘其戰爭”,姚廣孝功不可沒。

上一篇:60萬人遠征2... 下一篇:順產的寶寶更...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