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真的復甦了嗎?

首頁 > 科技

消費真的復甦了嗎?

來源:神劇解說 釋出時間:2023-02-06 10:12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財經(ID:DTcaijing),文字:唐也欽,資料:董道力,設計:鄭舒雅 、戚桐琿,原文標題:《消費真的復甦了嗎?這裡有7張圖和4個趨勢總結》,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這個春節,關鍵詞無疑是“復甦”。

即便大家都說實在“報復”不起來,新聞裡仍是充滿激情的年味。

更多人迫切透過煙火來釋放、告別、迎接,短影片裡火花四濺的景象配著昂揚的音樂,網紅加特林身價暴漲。假期還沒開始,三亞就傳來“天價”酒店被訂光的新聞,彷彿天南海北的人都趕著去海南過年。

萎靡許久的電影院,也迎來大V們口中質量最高的一屆春節檔電影,票房數字飆升、口水戰事激揚,繁榮程度轉眼就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自1999年確立7天春節長假開始,春運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活動,春節也成為最重要的旅遊和消費節點之一。春節期間的出行和消費增長情況,一定程度上能說明人們面對新年的決心信念。

DT研究院收拾整頓了春節期間的各類資料,希望釐清:消費真的復甦了嗎?跟疫情前相比,復甦到什麼程度了?

在分析的前三個部分,我們梳理了本次春節假期的各項公開資料和其中的細節,在最後一個部分,我們嘗試將各類資料中的發現串聯總結,形成對2023消費的趨勢預測。

一、春運人次整體只恢復了56.7%,但返程高峰鐵路恢復96.4%、民航恢復84.9%

春節期間的人流有著豐富的內涵,而單從消費層面,出行直接聯絡關係航空、旅遊等行業,也會影響不同地區春節期間的收入結構。

與前兩年相比,2023年的春運大幅回暖。

根據交通運輸部資料,2023年春運前21天(春節前15天加上春節假期)共傳送旅客7.91億人次,比2022年同期提升46.7%,但如果跟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只恢復了56.7%,不足6成。

這是否代表人口流動的活力和決心信念只恢復到疫情前的6成呢?我們認為實際出行復甦度應該是超過了這個比例。

在更具體的出行資料裡,有比較積極的復甦訊號。

1月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釋出會,公佈了正月初六一天內出行的詳細資料。

2023年正月初六返程高峰這一天,鐵路客運人次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96.4%的水平,民航客運人次的恢復比例是84.9%。

從純數字來看,整體恢復值之所以不高,主要是受佔到客運大頭的公路客運拖累,其春運上半段客運人次僅為2019年同期的45.7%。

但我們留意到另一個數字,2023年正月初六的高速公路小客車流量,已經達到2019年同期的1.32倍——也就是說,公路客運大幅下滑的那些出行量,可能是遷移到了自駕私家車、網約車等模組。

中信建投的看法相似,他們從統計口徑的層面指出了兩點,一方面,大學生和農民工等人員提前返鄉,使得春運前半段的人流低於預期;另一方面,交通運輸部統計的旅客運輸量中,公路運輸佔到大頭,而這一塊又不包括私家車、城際公交等交通工具,這幾年這類出行的比例在不斷上升。

據中信建投統計,從歷年春運40天資料來看,公路和水路佔全國客運的比例在逐年下滑,從2013年的91.9%下滑至2019年的83.8%,疫情後持續下滑至72.4%。

網約車出行更普遍、疫情導致更多人偏好私家車出行、城際公交更發達、就地過年短途遊興旺等,都可能是導致公路客運持續下滑的原因。

總之,人口流動的活力復甦挺強勁。現實中的新冠還在,但人們心中的新冠已經不再是禁錮。

二、旅遊人流強勁,但旅遊消費復甦相對弱

文化和旅遊部的資料顯示,2023年春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人次為3.08億人次,按照文旅部的說法,這個數字達到2019年同口徑的88.6%,復甦程度還不錯(2019年公開資料顯示春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人次為4.15億人次,純數字層面計算,2023年春節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4.2%,可能是統計口徑出現變化)

但旅遊的消費力恢復度就稍弱些,2023年春節假期國內旅遊收入為3758.43億元,是2019年同期(5139億元)的73.1%。

這種人流強、消費弱的分野,在2023大熱旅遊目的地三亞,更加明顯。

全國出遊人次離疫情前還有差距的大背景下,三亞2023年春節假期接待遊客數已經是2019年同期的1.62倍,達到161.29萬人次。

只是,如斯旺盛的人流,並沒有帶來同等體量的收入增長。

三亞官方沒有公佈旅遊收入與2019年比較的具體數字。我們找出當年的新聞,粗暴算了一下。三亞2023年春節假期的旅遊收入是48.68億元,而2019年時公佈的數字是103.85億,相當於只恢復了不到一半。

如果統計口徑沒有發生巨大變化,那三亞2023年春節遊客的人均旅遊消費大概只達到疫情前的3成。

從這個數字來看,新聞裡動輒數十萬的奢華享受,已經不是如今三亞旅遊的常態。蜂擁至三亞的人流中,多是平價觀景曬太陽或免稅購物式旅遊,而這,可能是旅遊乃至消費趨勢的縮影。

截至2月1日,全國各省市不同程度釋出了2023春節假期旅遊的相關資料,其中有13個省市提到了與2019年同期對比的數字。

敢於公開的,表現都不錯,其中天津、雲南、湖南、福建、江蘇等地春節旅遊收入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

細看各地的資料,會發現許多資訊,這裡我們重點關注到其中兩個點。

一個是遊山玩水、民族風情的休閒式旅遊受歡迎。雲南2023春節的資料大幅提升,旅遊總收入排名全國第一,旅遊收入和接待人次都同比2022年增長了近2.5倍,比疫情前還要高出3成。

另一個是短途遊、周邊遊貢獻大。部分省市公佈了春節遊客結構的詳細資訊,比如,遊客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13.2%的浙江,省內遊客佔到80.6%;遊客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36.7%的天津,7成遊客來自本埠。

如果再結合三亞的資料,2023春節旅遊消費情況傳遞出一個趨勢:遊玩這種非必要消費需求仍是挺強勁的,但追求輕鬆休閒無負擔——放鬆享受美景人情、短途高頻不累、經濟壓力別太大。

三、消費行業收入整體持續上升,但上升點變樸實了

國家稅務總局最近幾年都會公佈春節假期部分消費相關行業增長情況,依據是增值稅發票的資料——但因為是“部分”和“增長”,每年放出來的行業不太一樣,沒法縱向拉通比較。

不外,這個資料仍是值得參考。如果大家對過去幾年的生活和消費市場還有點印象,應當可以發現,被拉出來點名增長的消費行業,往往能對應到之後一年的消費方向。

先看2021和2022年的成績單。

2020年是溘然受挫的,疫情恐慌情緒重,許多資料大跳水,疫情暫時穩定後的2021年春節,情緒修復、決心信念迴歸,消費上升幅度很大,尤其是與線下相關的餐飲服務和文體娛樂業銷售收入,翻倍上漲。服裝、化妝品和高階消費珠寶這類在之後被認為是享受類非必要消費的行業,也成為這一年的消費增長亮點。

僅從消費來看,這是充滿信心的2021年,突發的疫情提醒大家,要對自己好一點、及時行樂。而春節,是這一年行樂的開始。

上一篇:《流浪地球2... 下一篇:彭于晏在日本...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