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媽媽說,無論天熱天涼,孩子稍稍一動,頭髮就像用水洗過一樣,就連腳心也都是汗。那麼,愛出汗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還是寶寶體質過於虛弱或是因為缺鈣呢?
汗液從哪裡來?人為什麼會出汗?
汗液主要是從汗腺當中分泌出來的。
汗腺的分泌部位於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內。為一條盤曲成團的管狀腺。
管壁由單層立方細胞組成,在腺細胞於基膜之間有梭形的肌上皮細胞,有收縮能力,細胞收縮時能幫助汗液的排出。
人體的汗腺主要接受交感膽鹼能纖維的支配,也有一部分汗腺受腎上腺能纖維支配。
維生素D的缺乏以及小兒的神植物神經功能發育尚不完全,是小兒出汗的最常見的兩個原因。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先天性心臟病、發熱、運動時等等。
因為這兩個原因可以導致神經纖維支配汗腺分泌增多,從而出現小兒出汗嚴重的情況。
那寶寶多汗到底有可怕呢?
其實呀,家長們不要看到寶寶多汗就緊張,這種情況大多屬於生理性多汗!
這是由於兒童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大腦在面對外界刺激時,就會做出多汗的反應。
嬰幼兒正處於快速生長髮育階段,交感神經興奮性比較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要明顯高於成年人,所以容易多汗;
孩子面板中水分含量較高,微血管分佈廣泛。而孩子一般都是在不停的活動,但其機體對冷熱調節能力較差,一旦受到環境刺激或興奮時,透過面板散發出去的水分也就比較多,就會導致多汗。
這是機體為了穩定自身體溫,汗腺分泌汗液並以此來達到散熱的目的,屬於生理性多汗。
生理性多汗與佝僂病引起的多汗不同,前者多汗常發生在入睡後的半小時內,主要見於頭頸部以上,但只要進入深度睡眠後出汗就會逐漸減少,隨著小兒神經系統發育逐漸完善,這種多汗的現象就會逐漸好轉。
而佝僂病導致的多汗會持續整個睡眠過程,而且日間安靜情況下也會又多汗的表現,也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緩解。
所以,如果你家寶寶是在睡覺初出現出汗,不是持續整個睡眠過程中,日間也是活動後才出汗,並不是安靜情況下出汗,那考慮是生理性多汗。
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加上自身基礎代謝率高所導致,不必過於擔心,會隨著寶寶年齡增加而逐漸緩解。
病理性多汗的主要表現:日間安靜情況下也滿頭大汗,或睡眠中整個睡眠過程又大量出汗的表現,則需要考慮病理性多汗了。
常見的疾病如維生素D缺乏導致的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導致的甲亢,結核桿菌感染導致的活動性結核病,還有營養不良的寶寶都會有多汗的表現。
但這些疾病除了有多汗外,還會有很多其他系統的臨床表現,這時是需要及時就醫進行下一步的檢查。
1. 穿純棉內衣,透氣/吸汗。穿衣服,蓋被子都不能太厚,保持環境溫度適宜,並根據環境溫度適時增減衣物。
2. 注意要給寶寶勤洗澡,勤換衣物,用以保持面板清潔,乾燥,預防汗水刺激面板,以及因衣物浸溼後受涼感冒。
1、補充水分:
孩子出汗多,失水就多,尤其生理活動所需水分及活動所消耗的水分較多,在出汗中都會消耗,需要補充的水分就越多。
一般6個月以內的嬰兒母乳餵養不需要另外補充水分。那麼其他年齡段孩子就要按照體重來計算每天的飲水量。補充水分以白開水或淡鹽水即可,不能用飲料代替水分。
<1歲:每天需要液體量是120-160ml/Kg體重,比如10公斤體重,每天的需水量是1200~1600ml/Kg體重,除去每天哺乳或飲食的量,另外補充不足水分。其他年齡以此類推:
<3歲:每天需補充水分100-140ml/Kg體重;
4-9歲:每天需要補充水分70-110ml/Kg體重;
10-14歲:每千克需補充50-90毫升的水量。
補充水分
2、少穿衣、不捂著:
家長看見孩子睡覺滿頭大汗,小臉通紅,一定是孩子捂的太熱了,或者沒怎麼活動頭上就冒汗,那一定是蓋太多或穿太厚了,此時,家長一定要趕緊解開孩子的衣襟,開啟被子,不要怕孩子“受涼、或凍著了”。
不要穿衣太緊太厚
3、按年(月)齡補充營養素:
按照生長髮育的需求,按照年齡段及時補充生長所需營養。
孩子自出生就應預防性的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IU,隨著年齡增長,加強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及鈣磷沉積;
6個月以後應及時補充鈣、鐵、鋅等營養素。
總而言之,孩子出汗多與其代謝、營養、體溫調節、活動等有關,平時,年齡越小、熱量消耗越多,出汗越多,需要補充水分,補充營養素,講究穿衣合適。
問:1歲男孩小雞雞勃起,正常嗎?答:絕大部分正常給孩子換尿布或洗澡時,有的媽媽發現孩子的小雞雞勃起了,通常會很吃驚,同時也會有些擔心。但事實上,兒童、嬰幼兒,甚至在媽媽肚子裡的胎兒,都可能出現勃起的情
閨蜜最近問我,“你家孩子怎麼稱呼你啊?”我答,“當然是叫媽媽了,要不然怎麼稱呼?”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雖然我的女兒目
一個母親的三觀,的的確確陶染著家庭及子女。喜歡讀史的人可能會察覺,每一位成就卓著的人身後,幾乎都有一位聰慧、有見地、三觀正確的母親。孟母三遷、陶母退魚、歐母畫荻、岳母刺字,古代四大賢母的故事,如今讀來
小時候,孩子總喜歡聽父母講著各種各樣生動又離奇的故事。自從有了孩子後,自己就變成了講故事的人,有時候一天講好幾個故事,又或者一個故事重複講幾遍,雖說有點累,但卻樂此不疲,畢竟,一雙可愛的、求知的眼睛充
最近,2020年“十大網路流行語”公佈,其中“打工人”、“尾款人”佔據兩席位。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大明星,紛紛以這個稱呼來調侃自己。還延伸出了類似的詞語,“工具人”“吃土人”……當這些略帶萌感的稱呼用來說
① 吃手吃腳,表示你的寶寶正在自娛自樂,寶媽們就不要打擾他。② 睡覺的時候愛亂動或者搖頭,表示寶寶很熱出汗了。③ 對媽媽不理睬,表示寶寶想睡覺了。④ 皺著眉頭紅著臉很用力,表示寶寶要拉粑粑了。⑤ 四肢
有一天孩子告訴你,他不想去上學了,好說歹說都不去,並告訴你,死活都不去上學。你肯定既震驚又氣憤,好好的,為什麼孩子就不願意去上學呢?孩子會委屈的告訴你,沒有同學喜歡他,沒有人願意和他玩,他沒有任何朋友
我家有兩個寶寶,大寶六歲半,小寶13個月,幾年下來,兩個寶寶小病小痛的次數難以計算,發燒更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也是令我最心驚膽戰的事情,每每寶寶發燒,我和老公都如臨大敵,整宿的值夜班,稍有“風吹草動”,
小主,點選上方藍字關注我吧 孕婦骨質疏鬆有什麼危害 該怎麼辦 孕婦骨質疏鬆有什麼危害 由於孕期和哺乳期都是“一人吃兩人用”,對鈣質及和其他礦物質消耗較大,如果不能夠及時補充,可能會發生骨量的流失
經常聽到有媽媽說,無論天熱天涼,孩子稍稍一動,頭髮就像用水洗過一樣,就連腳心也都是汗。那麼,愛出汗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還是寶寶體質過於虛弱或是因為缺鈣呢?汗液從哪裡來?人為什麼會出汗?汗液主要是從汗腺
孩子在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前,最大的學習來源就是模仿,當孩子開始說髒話時,家長要先找到孩子學習髒話的來源。1模仿身邊的親人孩子就是聽到了周圍的人先說了髒話,才會跟著說相同的話,也許孩子本身都不清楚其
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喜歡事情按著計劃走,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句話用在備孕上尤為合適。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也很久了。對於一些準備生二胎以及準備懷孕的的夫妻來說,很多
寶媽諮詢:“5個月的寶寶,可以新增輔食嗎?”我:“大多數的寶寶,都是6月齡時候,才開始新增輔食的,幹嘛非得要冒險提前呢!”權威指南明確強調,嬰兒滿6月齡時,通常是新增輔食的最佳時機,過早過晚新增輔食,
女性在懷孕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講孕期的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女性懷孕後注意什麼比較好,大家都知道,女性朋友一旦懷孕對於生活方面很多東西都是要特別的注意的,平時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