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HR們都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需要運營、人力資源、財務等部門共同協作完成:算產值、獎金,預測每年的營業收入和需要投入生產經營的人數。這也是很多管理層糾結的:先有活還是先有人,或者說有這麼多人該接多少活的問題。
舉個例子:
公司全年總收入1000萬,但年終決算的時候,利潤只有200萬。老闆說人力成本太高,人力成本佔大頭。員工有情緒了,我的工資獎金就這麼多,大家也差不了多少,人力成本怎麼會佔那麼大的比重?
01
什麼是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因使用勞動者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費用與間接費用的總和。
詳見下表中的內容:
▲注:淡藍色部分是員工理解的人力成本,灰色部分是福利性支出的人力成本,深藍色部分是往往都忽視的獲得人的成本。
首先,人力成本不等於工資和獎金。比如:企業給員工支付1000元的工資,那麼人力成本絕不會是這直接的1000元,還有其它的間接費用。
其次,人力成本不等於工資總額。有人說,既然工資不等於人力成本,那工資總額是不是就等於人力成本呢?當然不是。按照勞動部1997年261號檔案規定,人力成本包括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教育經費、住房費用以及其它人工成本。
再次,人力成本不等於使用成本。從人力資源的分類來看,人力成本可分為獲得成本、使用成本、開發成本、離職成本,可見“使用成本”只是人力成本的一部分而已。
02
人力資源成本有哪些?
那麼我們最關心的人力資源成本有哪些?哪些是直接成本,哪些是間接費用?哪些人力成本比較高?
公司的人力成本,人工工資(月發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的人力成本,一部分是間接人力成本。
一部分直接發到員工手裡,跟每個員工有關,就是“職工薪酬—工資“(含社保和個稅個人繳納)部分,就是你當月所能得到的月薪,包括工資、各種固定補助、工作餐補、交通補貼、住房補貼、津貼等。各公司發放的方式都不太一樣,部分公司是直接把各種補貼合併到當月工資繳納個稅後發到員工卡里。這種應合併計算為應發工資。部分公司提供工作餐或食堂,或根據員工加班發生的餐費和交通費憑發票報銷等。這種沒有在應發工資裡,要核算到每個專案中的間接費用裡。
另外一部分沒有直接發到員工手裡,卻是員工受益的,主要有:人員社保(單位繳納的五險一金),是企業人力成本佔比比較大的部分,也是企業負擔比較重的地方。這部分雖沒有直接體現在工資裡,但實際是企業為每個員工繳納的,按月扣款存在當地人社部門的的集中管理賬戶裡,其中包括:
1 養老保險是在國家統籌的賬戶中,繳費達到最低年限,員工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之後,可以按月領取的退休金。
2 醫療部分是進了每個員工的醫保卡賬戶中,可以在所在地憑藉醫保卡直接享受社會醫療資源,獲得醫療保險報銷。如在職繳費累計滿足最低年限後,退休後不用再繼續繳納醫療保險費,個人的基本醫療費支出比例比在職報銷水平更高的醫保待遇。
3 失業保險可以在失業時獲得失業保險金等補助。而失業保險這樣的險種屬於政策性保險,通常在商業保險公司是買不到的。
4 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只有單位繳納,員工個人是不繳納的。生育保險是員工在生育期間可以享受報銷產前檢查、計劃生育手術和分娩手術的費用,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
5 工傷保險是員工遇到工傷事故或職業病時得到補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尤其是一些重大事故,不用擔心小公司拖延支付待遇。
6 公積金部分相當於單位與你同比例地存入一份免稅收入,可以提取用於房屋購買的貸款還款或租房租金相關用途,如果在職時沒有用完,退休後也能一次性取出;另外,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比商業貸款低。
從上述解析中可以看出,單位繳納的人員社保,獲益者還是員工個人。另外,從財務會計核算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的會計科目核算在“職工薪酬—社保“科目中,也是企業人力成本。
除此之外,還有勞動部1997年261號檔案規定的其他的間接人力成本,比如:員工福利費(年會、團隊建設活動、生日祝福、下午茶、工作餐補、年度體檢、年度旅遊、食堂等一切全員職工享受的福利待遇)、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誤餐費等。這部分,稅法是以“人員工資基數”為依據來進行稅前扣除的,一切出發點都是在”人“的基礎要素之上。
還有一部分,是企業用人過程中實際發生的人力成本,而員工往往容易忽視的,包含以下內容:
1 招聘成本主要包括招募人員的直接勞務費用、直接業務費用,如招聘洽談會議費、差旅費、代理費、廣告費、宣傳材料費、辦公費、水電費等。還有間接費用,包括行政管理費、臨時場地及裝置使用費等。
2 人員選拔成本包括各個環節如初試、面試、心理測試、評論、體檢等過程發生的一切與決定錄用或不錄用有關的費用。
3 錄用成本包括錄取手續費、調動補償費、搬遷費和旅途補助費等由錄用引起的有關費用。這些費用一般都是高級別人才引進時會發生的費用。
4 人員安置成本是企業將被錄取的員工安排在確定工作崗位上的各種行政管理費用;錄用部門為安置人員損失的時間費用;錄用部門安排人員的勞務費、諮詢費等。
5 人員培訓和學習成本:上崗前教育成本,包括教育與受教育者的工資、教育與受教育者離崗的人工損失費用、教育管理費、資料費用和教育裝置折舊費用等。崗位培訓成本,即企業為使員工達到崗位要求而對其進行培訓所發生的費用,包括上崗培訓成本和崗位再培訓成本。上崗培訓主要透過以老帶新的形式完成。
6 離職補償成本:指企業辭退員工,或是員工自動辭職時,企業所應補償給員工的費用,包括至離職時間為止應付員工的工資、一次性付給員工的離職金、必要的離職人員安置費等支出。
7 離職管理費用是企業管理人員因處理離職人員有關事項而發生的管理費用。
8 空職成本是指員工離職後職位空缺的損失費用,由於某職位空缺可能會使某項工作或任務的完成受到不利的影響,從而會造成企業的損失。
企業在實際運營中核算人力成本時,要把直接人力成本和間接人力成本加起來計算。人力成本是智力密集型企業財務費用科目中的第一要素,特別是其中的固定成本部分(固定工資、保險福利部分),無論公司經營業績好壞,都必須要支付。
03
人力成本預算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企業創造的價值不能覆蓋人力成本時,這個企業肯定難以持續;一個人創造的價值低於企業為其負擔的人力成本時,企業也要思考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透過組織結構設計、職位職級搭配、流程管理提高人員使用效率,同時還需建立人力成本預算進行人力成本控制。
人力成本預算可以按部門去做,也可以按成本核算單位如“專案”或“專案生產階段”去做,按部門編制的人工成本預算可以轉換為按每個專案各個階段需要參與的人及其對應的工時為統計維度的預算(後者在沒有歷史工時資料統計的情況下實行的難度較大)。
這樣在人工成本費用發生的時候,各級部門主管和HR主管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控制好人工成本與生產產值的匹配,最好能做到不超過人工成本預算。即使企業允許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超過預算,但也應該有超預算的預警和提示,費用支出時有必要的風險評價和審批控制環節。
人力成本的預算,可以作為實際運營過程中的參考來安排人的工作量和工作節奏。除了預算,卓越的HR都會在財務的角度去對人力成本做到實時管控。
文/周毓華 僅供學習交流之用,版權屬原作者
田亮之所以不要郭晶晶,與她身體這秘密有關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國家有很多,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國家,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它就是菲律賓。
眾所周知,俄羅斯的姑娘長得很漂亮,不管是平民還是女兵,個個貌美如花。但也正是如此,人們才會產生疑惑,因為俄羅斯女兵在退役之後,有不少人很難嫁得出去,這又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餘女士入住了杭州一家酒店,她說10月24號下午一點多,她正在房間裡午睡,一名男子用密碼開鎖闖了進來,把她給嚇到了。
蒂塔看起來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但說到她創下的記錄估計大家一定會感到驚奇。
這裡是“綠帽”第一的國家,女性出軌率高達60%,每年有大量中國遊客參觀!
說到央視的主持人,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們不但個個都非常優秀,而且長相也非常的端正,不過央視是一個非常正規的平臺,無論多優秀的主持人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不能出現任何失誤,否則會給央視帶來惡劣的影響。
說到社交軟體、支付軟體,“微信”無疑是其中的翹楚,憑藉著簡潔的介面,以上手的優勢和支付功能於一體,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就已經收穫了12億的使用使用者!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既可以形容有潛力的人,也可以形容一片“寶地”和一座城市。
每年HR們都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需要運營、人力資源、財務等部門共同協作完成:算產值、獎金,預測每年的營業收入和需要投入生產經營的人數。這也是很多管理層糾結的:先有活還是先有人,或者說有這麼多人該接多少
特定種類業務發票備註欄未按規定填寫不允許報銷入賬?怎樣填寫才能符合要求呢?今天,就幾種常用的發票教您如何正確填寫業務發票備註,從今以後再也不用擔心發票備註不合規啦~~1 提供運輸服務《國家稅務總局關於
對於客戶提出獨家代理的要求,很多外貿人往往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接受抑或拒絕,也不知道如何應對。假設,有個瑞典客戶,跟做園林工具的中國貿易公司提出獨家代理要求,面對市場是斯堪的納維亞四國(丹麥、瑞典、
軟刀子“殺人”最見奇效!領導排擠你的6個陰招,如果佔到3個,你就危險了,要麼向領導示弱,要麼趕快找下家吧!天下第一邪書《羅織經》,在“控權篇”中寫道:“權者,人莫離也。取之非易,守之尤艱”。權力是每個
合理化屬於心理防禦機制的自騙機制類,表現為當人追求的目標不能實現時,會找某些理由為自己解釋、開脫,掩飾行為,不願承認現實,使心理上得到安慰,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此類防
好物推薦在工作場所,能夠引起領導者的注意對自己的發展道路非常重要。如果您想升職並提高薪水,那完全取決於領導者的意思。1、領導對你不滿的幾種特徵如果發生以下幾種情況,則說明您的領導者已經開始憎恨您,您必
你為什麼沒有成功?因為你心理的“內耗”太高知乎上曾有個熱門的問題:問題:我明明非常努力了,每一件事都全力以赴,努力到身體和心理都筋疲力盡,為什麼仍然“一事無成”?這貌似是一個困擾很多人卻又無解的難題,
12條最好的職業建議,可供個人職業發展作為參考資料。
只有領導發表高見,最終變成個人脫口秀的會;毫無準備就被叫去參加,浪費寶貴工作時間的會;跟自己沒有一點關係,莫名其妙被叫去旁聽的會;大家討論的很積極熱烈,卻沒有得出結論的會;部門之間溝通不順暢、同事之間推諉扯皮,為了協同不得不反覆開的會…… 相信大家都被這些浪費生命的會議困擾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才是正確的開會姿勢。
作者 |王京剛來源 | 王京剛ID | wangjinggang0328領導應該怎麼當?正職、副職、平級,哪些事你該做,哪些事不能做?一、正職四不:總攬不獨攬,宏觀不主觀,決斷不武斷,放手不撒手1
銷售的最終目的在於成交,而不在於說贏客戶,而且,說贏客戶也未必就能成交,甚至還會妨礙成交。國際著名銷售課程行動銷售(Action Selling)認為:客戶的需求往往不止一個,我們要善於發現客戶的若干
又到年底發年終獎的時候了,一家公司怎麼樣,發次年終獎就知道了。年終獎發多少,見公司“司品”據智聯招聘《2019白領年終獎調查》資料顯示,在參與調研的白領中,僅33 3%能拿到年終獎,而2017年與20
朋友決定離職了,原因不是錢少。他跟我吐槽說,自己所在的公司兵少將多,公司一共才30多個人,帶著頭銜的領導就佔了一大半。平時都不知道該聽誰的,這個來指揮一下,那個來吆喝一下,把下面的員工弄得團團轉。我當
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把時間浪費在對你最有意義的事情上面。作者:墨多先生來源:墨多先生(ID: mrmoduo)2019年伊始,一好友跟我說,他離職了。原因是想跳出舒適區,彌補自己短板。這個朋友以前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