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總是傾向合理化自身的行為?

首頁 > 職場

為什麼人總是傾向合理化自身的行為?

來源:匿名 釋出時間:2021-09-29 09:32

 

   合理化屬於心理防禦機制的自騙機制類,表現為當人追求的目標不能實現時,會找某些理由為自己解釋、開脫,掩飾行為,不願承認現實,使心理上得到安慰,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脫離現實且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

   合理化有三種表現方式:酸葡萄、甜檸檬、推諉。酸葡萄是當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因自己能力不夠而無法取得時,就加以貶抑和打擊。甜檸檬是指企圖說服自己和別人,自己所做成或擁有的已是最佳的抉擇。推諉就是外歸因,是把個人的缺點或失敗,推諉於其他理由,找人擔待其過錯,使其內心平靜。

人們總是會嘗試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這其實是為了讓自身態度和自身行為保持一個一致性。接下來嘗試介紹一下Consistency Theories好了,不過我只能做一些很簡略的概括性的介紹(說不定還有些錯誤敬請指正),想深入瞭解的請各位閱讀相關書籍獲取更全面的認識。

Balance Theory - Fritz Heider (1958) 最早的認知一致性理論。→這個實際上更多討論的是態度方面的一致性,並沒有直接回答本問題,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跳過。Balance Theory 其實又叫 P-O-X Theory。P=Person, O=Others, T=Things. Heider想用這個理論來解釋解釋什麼時候人們的態度是具有一致性的,是平衡的。我們首先來談談平衡的狀態。當我們喜歡的人正好喜歡著我們喜歡的事物的時候,是一種很符合邏輯的平衡狀態,態度保持了一致性。平衡狀態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這裡可以把加號理解為喜歡,把減號理解為討厭。當我們討厭的人正好討厭著我們喜歡的事物的時候,這裡同樣達成了一種平衡的狀態。同理,當我們喜歡的人討厭著我們討厭著的事物,我們討厭著的人喜歡著我們討厭著的事物,都達成了平衡的狀態。在Heider的三角形中,當同時出現三個+號,或者有兩個-號之時,態度保持了一致性,達成了一種平衡的狀態。

而第二個三角形,則描繪了一個不平衡的狀態,這時候我們討厭的人竟然和我們喜歡著一樣的東西!這實在是太可怕了!同理,當我們喜歡的人喜歡著我們討厭事物之時、討厭著我們喜歡事物之時,也是一個不平衡的狀態。在這個三角形中,出現兩個+號一個-號之時,或者說兩個正相關,一個負相關之時,這是一個不平衡的狀態。   這個最早出現的關於態度相關性的理論其實受到了不少批評,譬如是在是太簡單了,實際生活遠遠複雜於此;譬如忽略了不同元素之間的關係重要性不一,有時候更看重這個,有些人更看重那個。

Cognitive Dissonance 認知失調-Festinger總算說到大名鼎鼎的cognitive dissonance理論了。什麼是認知Cognition了?其實這是個很大的概念,包括任何的知識、看法、信仰以及行為。而Cognitive Dissonance則是指一個人認知之間的不一致。

當這樣認知上的不一致(尤其是當人的看法和其行為不一致)時,人會感受到壓力,這樣的壓力會促使人去減緩這樣的不一致。這裡的壓力大小會取決於認知不一致的幅度大小,以及認知本身的重要性。這時候我們有幾方式來緩解壓力、減緩認知上的不一致。讓我們首先來看一個典型的認知失調小例子——老Z好煙,他不是不知道抽菸對身體不好,但他還是想抽菸。

他的內心也在掙扎(認知上的不一致令他充滿了壓力),然後他終於——1.改變自己的認知——抽菸讓我保持活力,這說明抽菸對身體好。2.增加認知——是的,抽菸不好,但是我們沒有辦法避免所有的危險;抽菸可以讓我看起來很酷炫(並不)。3.減輕認知的重要性——對身體好不好這一點壓根不 重 要 嘛4.批評自己未選擇的選項——不抽菸的話我那些寶貝煙不都浪費了麼,那多糟糕。5.交流——和其他好煙的夥伴們一交流,從其他人那兒獲得支援6.壓抑想法——啥?抽菸對身體不好?咦你在說什麼我聽不懂?請大家萬萬不要模仿這個例子。不過我們可以看到,老Z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合理化自身的行為,緩解了因為認知不一致帶來的壓力,過上了無所畏懼的日子。除了以上六種之外,還有兩種減緩的方式:7.改變自身行為8.過度合理化(Over justification)——相信這個行為的發生完全是因為利益(reward)使然,並不是出於自身的態度選擇。

>>>從某種程度來說,是我們的行為決定了我們的態度。>>>相較於根據我們的態度行動,我們更容易為了自己的行為找理由而轉變、而發現自己的態度。

相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我們做決定的時候。當我們做出了決定後,我們會更支援我們已經做出來的選擇 (post-decision cognitive dissonance)。我們也會更主動地去尋找或者更注意那些支援我們選擇的資訊,因為這些資訊可以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selective exposure)。這同樣也是在合理化我們已經做出來的行為。

實際上,在態度Attitude的4個作用當中,有一項就叫做Ego-defense,來保護我們自己對於自我的認知(protect our self image)。如果一直生活在行為和態度的不平衡之中,人們將要承受太大的壓力甚至是痛苦,因此我們透過轉變自己的態度將自身行為合理化,更像是一個人在精神方面保護自我的機制吧。

上一篇:職場乾貨 善... 下一篇:如果你有這樣...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