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最近問我,“你家孩子怎麼稱呼你啊?”
我答,“當然是叫媽媽了,要不然怎麼稱呼?”
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
雖然我的女兒目前仍然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
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開始改了稱呼!叫“媽”了!
我們很難不懷念孩子叫媽媽的時候,既顯得可愛又讓自己有成就感!
當孩子甜甜的一聲媽媽,你的一切付出,你的辛苦,會覺得所有一切都超值。
這是一種複雜的情感,既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卻又捨不得孩子漸漸遠去。
從“媽媽”到“媽”,孩子對母親稱呼的改變,是一場母愛的分離。
其實這也是每一個媽媽都要經歷的:
@絕世美顏:確實是,小時候孩子從來都是媽媽的叫,也就是八九歲開始孩子會媽媽和媽之間切換的叫,慢慢的可能就會叫成媽了,母愛確實是一個逐漸分離的過程。
@若夢:從奶聲奶氣的一聲“媽媽”到簡短的一句“媽”,再到兒子的一聲“老媽”,有失落也有欣慰……
@球球:我小時候也這樣想過,我叫我的媽媽“媽媽”,而我父母叫奶奶的稱呼是“媽”,我當時想應該是長大了都這樣叫吧,但我對媽媽的稱呼不會變吧。
後來,我也改成了“媽”。哎,時間真的飛逝,現在我的孩子叫我“媽媽”,不知道何時改為“媽”。想讓女兒慢點長大~
@喵喵:以前閨女一直叫“媽媽”,後來上了小學之後突然有一天叫“媽”了,而且有很多的事情不需要我來幫助了,我問為什麼?她說同學們都這麼叫,否則感覺很丟人。
從“媽媽”到“媽”,意味著孩子長大了。
孩子從咿呀學語開始乃至整個幼年時期,對母親的稱呼總是“媽媽”,高興的時候會甜甜地叫“媽媽”,想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的時候會帶著央求的語氣叫“媽媽”,害怕的時候會帶著哭腔喊“媽媽”,甚至偶爾在睡夢中,也會迷迷糊糊地呢喃一句“媽媽”……
這一聲聲“媽媽”,體現的是孩子對母親的那種深深的依賴,而母親則在這一聲聲“媽媽”中,獲得了極大的自我價值感,哪怕是再艱難的困境,一聲“媽媽”也會成為她勇往直前的動力。
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稱呼母親為“媽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聲簡短的“媽”:
“媽,我回來了”
“媽,以後進我的房間請敲門”
“媽,我走了,到了再給你打電話”
……
作為父母,其實我們都經歷過那個成長期,做了媽媽之後,就更能體會出這種變化背後的含義。
當稱謂從疊詞變成一個簡單利落的單字,我們就知道孩子長大了,渴望獨立了,希望自己表現出幹練的形象,甚至能夠體會出孩子渴望獨立,不把對母親的依賴外顯出來的心情。
母親此時也會倍感欣慰:
辛辛苦苦養育的孩子終於長大了!
但欣慰的同時,或許更多的是失落:
孩子長大了,離自己越來越遠了,自己不再那麼被需要了。
尹建莉在她的書中寫道“母愛是個逐漸分離的過程”,“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從“媽媽”到“媽”,體現的又何嘗不是母愛逐漸分離的過程呢?
孩子對母親,幼年和童年時總是充滿依賴的,這一階段,他們需要足夠的母愛才能獲得安全感,才能讓他們心靈的土壤豐饒。
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更需要逐漸獨立,因此母親此時也需要逐漸降低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直到孩子完全獨立。
或許,這個過程會給母親帶來一些失落甚至是痛苦,但這卻是母親不得不完成的,是母愛的使命之一。
從“媽媽”到“媽”,就是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減少,自己逐漸走向獨立的體現。
由“媽媽”變成“媽”,一字之差,卻意味著,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學會放手了。
孩子希望獨立,有了自己的想法,總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不想再像小時候那樣,處處被媽媽呵護著。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個人空間,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
不管稱呼如何改變,我們都將用心陪伴孩子長大!
想分享一首經典的散文詩給媽媽們: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
紀伯倫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孩子有自己的未來,我們能做到,只有陪伴、支援和目送。
最後,其實父母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光,不過數年。
從孩子走進幼兒園起,TA的生命中,從此不再只有爸爸和媽媽,而當TA上小學,再上中學,大學,直至找到與TA攜手一生的人,父母與孩子的生活註定漸行漸遠。
所以,當你的孩子還對你有著深深的依戀,當你的孩子還稚聲稚氣地叫你“媽媽”時,請給予TA你能給的最多的陪伴,最多的愛吧!請珍惜與TA共度的每一分每一秒吧!
讓我們用心陪伴孩子慢慢長大!
部分素材來源:春竹媽媽育兒 孕媽學堂 父母課堂 ,轉自首都教育,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處理。
說起中央電視的主持人,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董卿了吧。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下董卿的6任風流情史。
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是根據乘坐交通工具、以及目的地疫情防控的需要,那核酸檢測48小時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早上8點做的核酸幾點能出結果?
農村商業銀行,簡稱農商行,其前身是農村信用社,是我國體系作為龐大的銀行,其網點遍佈全國各地。作為銀行業務中最為傳統的業務——定期存款業務,農商銀行的存款業務還是做得不錯的,那麼,在農商銀行存5萬塊錢,三年能有多少利息呢?
說到菲律賓,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菲律賓是一個以旅遊業為主的國家,當地有著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都能吸引不少遊客前去遊玩。不過小夥伴們知道,100塊人民幣能讓菲律賓美女幹啥嗎?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會信!
農村信用社屬於農商銀行,存款利率一般要高於5大國有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的幅度會大一些。定期存款利率要高於活期存款利率,期限越長,存款利率會越高,而大額存單利率又會比傳統定期利率高一些。農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是多少?
摩托車文案短句高階感?①1.上坡如存錢,下坡如花錢上坡有多累,下坡有多爽。 2.一個人騎車可以騎得更快,一群人騎車可以騎得更遠! 3.騎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沿途...…
日語文案溫柔超仙短句?1.世界欠你的溫容我來給。2.請你當我手心裡的寶。3.書一筆清遠,盈一懷暖陽。4.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5.要學會糊塗,別...
董卿老公密春雷已經失聯半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有網友曾猜測密春雷已經被逮捕,但一直未傳出後續訊息,有網友猜測密春雷已經攜款跑路,至於到底去了哪裡,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真實定論。據悉,在密春雷失聯後,董卿就把位於洛杉磯的別墅以超低價向外出售,為密春雷還填補窟窿,要知道此事一出,引來無數網友關注。
我被判定為次密接患者了,那2022次密切接觸者需要隔離多久?次密接家屬上班了怎麼辦?
當過媽就知道,孩子的健康在媽媽心中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紛擾真的無關緊要。懷胎十月,寶寶的健康更是時刻牽動著媽媽們的心,其中的激動與不安交織的複雜情緒是難以言喻的,尤其是懷孕期間的危險期。其實,孕期每一天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小乳牙,表面應該是平滑的,顏色潔白,而且也很硬。如果這些特點改變了,就可能是蛀牙了。1、牙齒變「髒」了寶寶的小乳牙,應該是白白的,一顆一顆很可愛。當產生蛀牙的時候,牙齒顏色會變的不均
預防孕期貧血孕媽媽在孕期會出現貧血的症狀,畢竟要承擔自身和胎兒兩方的供血,且孕期孕吐又會影響食慾,所以孕期貧血也就比較常見的。雖說常見,但一定要引起重視,否則到了孕後期,引發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就很容易對
點選藍字關注我們 懷孕期間妊娠紋怎麼去除 妊娠紋的按摩手法 1、懷孕期間妊娠紋怎麼去除 娠紋和體質、遺傳等都有關聯,但只要注意保養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預防妊娠紋,保養應從孕前和孕後兩方面入手。
問:1歲男孩小雞雞勃起,正常嗎?答:絕大部分正常給孩子換尿布或洗澡時,有的媽媽發現孩子的小雞雞勃起了,通常會很吃驚,同時也會有些擔心。但事實上,兒童、嬰幼兒,甚至在媽媽肚子裡的胎兒,都可能出現勃起的情
孩子在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前,最大的學習來源就是模仿,當孩子開始說髒話時,家長要先找到孩子學習髒話的來源。1模仿身邊的親人孩子就是聽到了周圍的人先說了髒話,才會跟著說相同的話,也許孩子本身都不清楚其
閨蜜最近問我,“你家孩子怎麼稱呼你啊?”我答,“當然是叫媽媽了,要不然怎麼稱呼?”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雖然我的女兒目
我家有兩個寶寶,大寶六歲半,小寶13個月,幾年下來,兩個寶寶小病小痛的次數難以計算,發燒更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也是令我最心驚膽戰的事情,每每寶寶發燒,我和老公都如臨大敵,整宿的值夜班,稍有“風吹草動”,
小主,點選上方藍字關注我吧 孕婦骨質疏鬆有什麼危害 該怎麼辦 孕婦骨質疏鬆有什麼危害 由於孕期和哺乳期都是“一人吃兩人用”,對鈣質及和其他礦物質消耗較大,如果不能夠及時補充,可能會發生骨量的流失
經常聽到有媽媽說,無論天熱天涼,孩子稍稍一動,頭髮就像用水洗過一樣,就連腳心也都是汗。那麼,愛出汗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還是寶寶體質過於虛弱或是因為缺鈣呢?汗液從哪裡來?人為什麼會出汗?汗液主要是從汗腺
孩子在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前,最大的學習來源就是模仿,當孩子開始說髒話時,家長要先找到孩子學習髒話的來源。1模仿身邊的親人孩子就是聽到了周圍的人先說了髒話,才會跟著說相同的話,也許孩子本身都不清楚其
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喜歡事情按著計劃走,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句話用在備孕上尤為合適。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也很久了。對於一些準備生二胎以及準備懷孕的的夫妻來說,很多
寶媽諮詢:“5個月的寶寶,可以新增輔食嗎?”我:“大多數的寶寶,都是6月齡時候,才開始新增輔食的,幹嘛非得要冒險提前呢!”權威指南明確強調,嬰兒滿6月齡時,通常是新增輔食的最佳時機,過早過晚新增輔食,
女性在懷孕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講孕期的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女性懷孕後注意什麼比較好,大家都知道,女性朋友一旦懷孕對於生活方面很多東西都是要特別的注意的,平時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