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在“馬嵬驛兵變”後的下落究竟如何 ?

首頁 > 歷史

楊貴妃在“馬嵬驛兵變”後的下落究竟如何 ?

來源:匿名 釋出時間:2021-09-28 15:07

蘇軾《薄命佳人》:

“自古佳人多命薄,閉門春盡楊花落。” 

 

美人的命運總是坎坷的。昭君最後老死異鄉,吳越之爭後,越王得勢,便將西施裝在袋子裡沉江,據《吳越春秋》載:

“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 

 

還有美得舉世無雙的楊貴妃,古往今來,對於她的身世下落一直都眾說紛紜,她到底在馬嵬坡到底是真死還是假死呢?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藉口討伐楊國忠發動叛亂,是為安史之亂。叛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搗京師長安,天寶十五年(756年),叛軍攻破長安門戶潼關,長安無險可守,唐王朝統治集團驚慌失措。

 

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馬嵬驛。隨行將士處死宰相楊國忠,並強迫楊玉環自盡,這就是著名的“馬嵬驛兵變”。

 

當時唐玄宗為了討楊貴妃開心,重重提拔了楊貴妃的親戚家人,叔父楊玄皀、兄長楊、楊錡等都被任命了重要的官職,她的三位姐姐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尤其是她的父親楊國忠直至升任宰相,封衛國公。身兼四十餘職。他任相期間,專權誤國,敗壞朝綱,與安祿山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番將安祿山、史思明以“誅國忠、清君側”為名,發動安史之亂。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但是貴妃無罪,本應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說她是紅顏禍水,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

 

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除了自縊這個說法,楊貴妃的“死法”還有很多。

 

有人說她是死於亂軍之中。這個說法多見於古詩,比如杜甫曾在詩中寫到“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暗示楊貴妃不是被縊死於馬嵬驛,因為縊死是不會見血的。還有類似的,如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華清宮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豔”。他們都認為楊貴妃血濺馬嵬驛,並非被縊而死。

 

還有人說楊貴妃可能是吞金而死,種說法僅見於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妖貓傳》裡的楊貴妃吞的假死藥可能就是改編於此。

 

最離譜的說法,可能就是傳說楊貴妃並沒有死,正因為楊貴妃長得好看,被侍衛看上被解救,送到日本安享晚年。

 

不過,根據《新唐書》和《舊唐書》記載,關於楊貴妃的死因大致相同,由此可見,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坡。後人傳說貴妃沒死,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上一篇:程元振:一個... 下一篇:長相年輕,是...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