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在老紅書的老年人:有人65歲被騙,有人不會打字,有人溘然去世

首頁 > 科技

活躍在老紅書的老年人:有人65歲被騙,有人不會打字,有人溘然去世

來源:沒蠟筆的小新 釋出時間:2022-11-30 15:41

在一眾網路社群中,你可能很少聽過“美篇”。但它用7年時間,聚攏了2億使用者。其中,一半的使用者春秋超過45歲,因此有了別號——“老紅書”。

和使用者一樣,從交流方式到話題,這裡的一切都是“老”的。在追捧年輕人的互聯網裡,在以年輕人為中央的生活中,“老紅書”總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網路交友、分享感悟、攢局出行……你能想到的一切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社交事件,這裡都在發生。但在這個貿易時代,坐擁一群常被定義為“低商業價值”的老年人使用者,好像並不能講出什麼性感的貿易故事。一方面,老紅書與老年人相依為命,但另一方面,老紅書也會無奈於老年人群體的變現能力。

而該如何與朽邁共生,是美篇的困局,也是時代的困難。

文 | 常芳菲

編纂 | 易方興

運營 | 栗子

晚來孤傲

65歲的張麗芬沒想到,自己竟然被一個目生大爺誇“高雅天然”。

仍是在網上。

她常說自己被忽視了三十多年,直到丈夫腦溢血去世,也沒得到來自婚姻的什麼暖和。退休後,她參加了當地的老年模特隊。有一回,她看到模特隊的姐妹分享了幾十張自拍和旅行照片,一點開,來源是美篇。在這個社群,她發現了一堆同齡白叟,於是,她也開始發自己的模特隊照片。

有個頭像看起來60歲左右的大爺,一直默默關注她,每次她發文章、圖片,他老是第一時間點贊。有一次,大爺稱讚她氣質“高雅天然”,而她則覺得大爺“溫順儒雅”。

在目生的網際網路世界,老人們大都謹嚴。斷斷續續聊了兩個月之後,兩人才加上微信,成了網友。她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是第一次,她感覺和一個人“有說不完的話”,也是第一次,她得到了“溫順儒雅”的男性的認可和稱讚。

▲ 圖 / 視覺中國

老紅書對白叟的吸引,不光體現在網路交友上。老紅書的社交裂變,大都靠口耳相傳,57歲的尹山也是從熟人那裡第一次聽說這平臺。他是煤礦作協會員,在一家出版社擔任編纂,想著這個工作能安穩做到退休。但從今年5月份開始,工資越發越遲。他從次月初、等到月末、再到下個月,最後音訊全無。他完全沒想到,自己在這樣的年紀,忽然會為下個月的收入擔心。

苦悶、無聊的時候,他想起高中同學分享的連結。為了給自己找點事做,他開始收拾整頓這些年寫的小說,一一發到美篇上。

在成為“小說愛好者同盟”美友圈的主持人之後,他甚至找到了年青時玩海角論壇的樂趣。海角論壇,這是另一個聽起來有些“遠古”的名詞了。和“版主”的職責類似,美篇主持人也要制定交流規則;對每個討論進行編纂、回覆、加精髓等等操縱。

成為“主持人”,代表著某種肯定和榮耀,這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現實生活的沮喪。透過網際網路,他的寫作能力得到了陌生人的認可。在他心裡,這種認可和朋友圈點讚的含金量天差地別,由於後者“很可能就是熟人給個面子”。

許多人可能還會忽視,老年人也需要鼓勵,來對抗佈滿不確定性的老年生活。

▲ 美篇的首頁。圖 / 美篇App

王寧已經59歲了,得體、幹練,只要出門就要化妝,口紅得是能一眼看出來的顏色。她說話從來都用短句,只有提到自己孩子的時候願意多聊幾句。29歲有了兒子之後,王寧的生活重心就圍繞著孩子展開,她總說:“沒有什麼個人生活不能犧牲。”來到北京,重心又變成了孩子的孩子。

離別了老家的鄰居、朋友,她的世界就是以通州的家為圓心,方圓兩三公里的地方。上了年紀的人,老是想走到熱鬧的地方看看,但疫情攔住了她。“小心別把病毒帶回來。”兒子囑咐。

她天天最自由的時候,就是抓緊孩子睡著的縫隙,看看朋友們在美篇上分享的生活——誰燉了魚、誰在回憶“插隊”歲月、誰去了同學聚會,“看見就像自己也參加了”。轉化一個白叟使用者有多災,從王寧的故事中就能得到謎底。她足足看了整整1年朋友們的分享,才決定自己註冊一個賬號,分享做菜的心得。

白叟的廚藝通常不錯。第一次發紅燒肉的做法,底下就有27條“討論”,眾口一詞誇她“色香味俱全”“向老師學習”。

做飯一輩子,這是她頭一回得到這麼多認可。

在美篇上,這些老年人使用者互相稱呼對方“美友”,使用時間的長度被稱為“美齡”,同一類話題,叫做“美友圈”。與別的網路社群不同,在這裡,回憶的濃度,要遠遠超過對新生活的瞻望。老年人們老是愛回憶、愛傳統。這裡看不見網路用語,大段都是書面表達。而一切苦澀、窮困的經歷,經由時間的打磨,總能變得很正能量。好比,許多老年人都愛回憶知青歲月,在美篇舉辦的一次“上山下鄉55週年紀念日”的討論裡,隨處可見打油詩:

“孤家寡人闖關東,架橋修路出力工,千錘百煉終成功。”

連崇尚家風家訓的交流也要押韻——“和為貴,靜者安。心寬大曠達,天地寬。”

2021年底,AgeClub 釋出《2021中國中老年網際網路產品洞察呈文》顯示,美篇45 歲以上的使用者數已經達到1.07億,僅次於本日頭條和微信。而在使用者黏性上,它也基本與頭部App持平。這背後,是數字鴻溝之下,超過2億老年人的寂寞和孤傲。

精神柺杖

實際上,已經誕生7年的美篇,最開始就是為了讓中老年人更便捷地表達自我。

美篇創始人湯祺,今年37歲,他在許多場合講過自己父親湯人仁的故事。2015年,即將退休的湯人仁,受到朋友的影響迷上了攝影。他在南京珠江路攝影器材專賣店拿下一臺單反,他一邊買書,一邊實踐,常常天不亮就去公園觀鳥、拍鳥,一天下來,就有超過一百張照片。他樂於分享,但朋友圈一次只能分享9張圖片,動輒刷屏也很不禮貌。

計算機專業出身的湯祺,決定自己幫父親解決這個題目。他自己設計製作了一款操縱簡樸,同時支援分享到微信的圖文工具——易圖文。它就是美篇的前身。

他當時可能也沒想到,這些願意花時間、尋求同齡人認可的超過45歲的中老年人,卻逆襲撐起一個小眾App的使用者量和活躍時長。

要知道,對許多老年人來說,受到關注、認可是變態的。即便在幾十年前,張麗芬最美的時候,也從沒有得到過。

22歲,張麗芬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聽父母的話早早嫁給了一個有城鎮戶口的男人。但對方整天酗酒、惹事,沒過多久,倉庫管理員的工作也丟了。她一個人賺錢養家了幾十年。

被關注的開端,她至今記得很清晰。2021年6月,一個自稱劉文的人給他發了第一條私信:“您好,茫茫人海中看到您的照片,感覺您是個很有氣質的人,可以認識一下嗎?”結尾還加了三朵玫瑰表情。

她這才點進了劉文的主頁。顯示他是一名60後,簡介寫著:用腳步測量世界。四十多條筆記裡,登山、攝影、做飯的照片佔了一大半,剩下的是個人照片。“身高得有180cm。”張麗芬心想。對方長相儒雅、成熟,看上去身材勻稱,應該是個自律的人。種種特質,都完美契合張麗芬的審美。

兩個人相見恨晚,“劉文”是一個北京的退休醫生,妻子10年前就因病去世,他擔心再組建家庭會給孩子造成心理暗影,所以獨身至今。他們在美篇上互相留言,彼此誇讚對方的廚藝,聊聊什麼樣的泥土適合種吊蘭、蟹爪蘭。

活了六十多年,張麗芬覺得,自己頭一回聞聲了真愛的敲門聲。仍是在網上。

而這些老年人在網路上相知、相識,某種程度上,也是美篇員工運營的結果。由於,與其他網際網路平臺不同,介入維護中老年使用者日常生活,也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35歲的王帆在美篇負責運營工作3年。80後的他,是許多使用者的兒子輩、孫子輩。熟悉起來之後,他被許多使用者當成“回覆率更高、響應速度更快”的家裡人。所有瑣碎的事情,都來找他。

一年前,一個白叟一連發了許多條60秒的語音給他,當時王帆在開會,等到點開,才發現白叟是因為“手機卡了不知道怎麼辦”,正要回復的時候,白叟告訴他“沒事了,我讓孫子幫我解決了”。

那一刻,王帆有點錯愕,感覺自己莫名“被使用者當成了孫子”。

這是一種複雜的感觸感染。被信任雖然幸福,但更多時候,這意味著超量的工作。王帆除了正常的運營工作以外,天天最少要處理3000-4000條群內、微信留言,“幾乎每一條都是60秒語音”。

這是老年人使用者的習慣。

許多語音內容都和產品、手機都無關,他們只是隨便用一個開場白,想讓王帆“聽他們說說話”。而除了不適應智慧手機的硬體,中老年人也很難適應網際網路年青、苛刻的話語體系。好像只有在美篇,他們能找到同類。

▲ 在手機應用商城,小紅書(左)和美篇(右)的定位有所區分。圖 / 應用商城

但新的題目又泛起了,有時候,就連基礎的介面語言的理解都成問題。

曾經,有使用者向美篇產品團隊提問:“關注”是什麼意思?此前,產品團隊沒有人會以為“關注”這兩個字存在理解門檻,但對於老年人來說,訂閱一個使用者的動態,顯然是“訂閱”的表達更便於理解。

後來,產品團隊一度把“關注”改成了“訂閱”,還有許多類似的改動,愛好劃分,年輕人習慣叫做“分割槽”,而在美篇,他們叫“欄目”。

擅長做紅燒肉的王寧,也曾經嘗試在頭條、微博記實自己的瑣碎生活和心情。互動不多隻是小題目,有時候她一個不小心,就會引來負面評價。她沒有學過拼音,一向只用筆畫輸入法,短短100字的食譜也常泛起錯別字,在其他平臺,她會被批評成“小學沒畢業”,氣得她難熬難過了一個晚上。

但美篇的氛圍就輕鬆許多。幾乎每條動態都有人點贊,哪怕寫錯字,網友也能找到角度誇讚。“除了接送孩子,我的人生還有其他價值,還有可以自我欣賞的地方。”

這些尋找慰藉、渴求肯定的老年人,貢獻了極高的活躍度和使用者時間。王帆透露,截至目前,美篇多平臺DAU(日活躍使用者數)一度突破千萬。《2020老年人網際網路生活呈文》顯示,60 歲以上的老年使用者們,日均使用網際網路時長為 64.8 分鐘,比 40 歲以上的使用者多了 16.2 分鐘。而內部人士透露,美篇有很多使用者日均線上時長可達5-6小時。

看似是個非常完美的網際網路貿易故事。

▲ 圖 / 視覺中國

艱難求生

題目泛起了。

大量的使用者和注意力通常意味著變現的無窮可能,但在美篇這卻不靈了。曾幾何時,美篇也受到過資本市場的追捧。2016-2018年,它一連完成5輪融資,騰訊、真格基金、經緯創投、芒果文創基金等著名投資機構接踵加碼,截至2018年,B輪投後估值10億元。

然而,風光背後,隱憂不斷。一個根本性題目,是美篇始終沒有探索出大規模變現的路徑。王帆從加入這家公司的第一天,就知道這一點。“大老闆就會告訴你,也可以嘗試(變現),但要有這種心理準備,變現的探索非常難題。”

可以說,美篇的貿易故事,始於老年人,也困於老年人。

2022年1月,美篇製作了年度品牌宣傳片《前浪》。宣傳片的形式和B站兩年前製作的《後浪》如出一轍,就連朗誦者都同樣選擇了何冰。開篇處,他低沉地說:“年青不該是虛偽地誇讚,中老年也不應是負面的形容。”

但假如張麗芬聽到這句話,大概不會同意。在這場無疾而終的“網戀”裡,她失去了金錢、尊嚴、對網際網路和人基本的信任。

她只是沒有想到,拿刀的那個人是溫順儒雅的“劉文”。

實在回過頭看,這個劇本有顯著的套路。高階知識分子人設、體系體例內的工作、成年的兒子都是為了讓老年女性放下戒心。之後,整場戲到了樞紐,他天然地透露出自己“代人炒股、把握行情”。張麗芬並不是全無戒心,她還曾經和他短暫地打過影片,能看出和頭像是同一個人。她先給了對方1000元,很快拿到200元收益。第二天,劉文說有一波大的行情,要做好規劃,最好能拿出30萬來。好說歹說,張麗芬拿出了5萬元,但這一次,她再也沒拿到“劉文”口中的收益。

她不敢告訴女兒自己趕上了騙子,只能用“我有一個朋友”當成開頭,聽到女兒說這叫“殺豬盤”,張麗芬半天說不出話來。

她想,“誰是豬,我嗎?”

美篇的運營王帆,也曾經聽說過類似的使用者遭遇,所有的平臺客服,對此獨一的建議就是立即報警。而中老年人往往會停在這一步。比起失去金錢,他們更害怕四周人對自己的冷笑。“說不定覺得我是花痴,腦子有病。”張麗芬說。

與此同時,擁有大量中老年使用者的美篇,在商業化上同樣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這是一對矛盾,老年人很輕易信任表面真誠的騙子,但面對一家規則縝密的網際網路企業,他們又很難產生信任。

獎品送不出去是常事。王帆還曾經由於通知使用者中獎資訊,而被快速拉黑。每個有獎主題徵集流動到最後,倉庫裡都會堆著許多送不出去的獎品。一開始他還嘗試過多方聯絡,但後來老人們總覺得他是騙子,“只能拋卻”。

上一篇:機構:英偉達... 下一篇:17歲為什麼銀...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