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快!“鶻鷹”13個月完成首飛,殲-35上航母也能這麼快嗎?

首頁 > 軍事

史上最快!“鶻鷹”13個月完成首飛,殲-35上航母也能這麼快嗎?

來源:介面新聞 釋出時間:2022-11-04 09:52

  導讀:2012年10月31日,是國產FC-31“鶻鷹”隱身戰機首飛的日子。在整整10年之後,中航工業於近日又披露了FC-31研發過程的不少資訊,使得外界驚訝地發現,FC-31當年僅花費13個月就完成首飛,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這樣神速的研發程序,也令外界對其後續發展型號殲-35,抱有更大的期待。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在蘇聯援助下成立了瀋陽飛機設計所(601所),負責殲擊機的研發和設計工作。到60年代末期,考慮到國際局勢的變化,601所部分人員分流前往成都,組建了成都飛機設計所(611所)。自此,我國航空工業在殲擊機領域形成了兩大核心設計單位,最初,611所主要負責601所移交的殲-7改進任務,而後者則專司殲-8研發,這也奠定了日後一南一北、各自負責一款主力型號的基本格局。彈指間就是30多年,在殲-7、殲-8完成歷史使命,又經過了新一代殲-10、殲-11的磨礪後,兩家設計單位在21世紀初期,開始面對中國空軍對第五代隱身戰機的需求。

  就當時而言,幾乎沒有人看好我們能夠獨立發展先進隱身戰機,畢竟在技術儲備、工業基礎、人才培養等領域,均沒有做好準備。但美國F-22A的大規模列裝,生產規劃更加龐大的F-35也在進行中,軍事強權領先邁入隱身時代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確保有能力維護國家安全,國產隱身戰鬥機專案非上馬不可。最終,北方所提交了那款著名的激進方案,南方所則拿出了“殲-10改”。期間,兩個方案的激烈競爭和軍方的反覆權衡,外界至今不得而知,但結局非常明瞭,“殲-10改”意外獲得空軍認可,成就了日後經典的重型殲-20;而“走錯了路”的北方則對這個結果大為震驚,也徹底改變了其發展道路。

  在此之前,南北兩家殲擊機設計單位分工比較明確,南方所從殲-7到殲-10一直負責單發中型機,而北方所則主攻殲-8、殲-11等體型更大的雙發機。在空軍重型隱身戰機專案上競爭失利,是北方所第一次失去國內重型主力殲擊機的主導地位,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舉個例子,在蘇聯時期,也有米格和蘇霍伊兩家戰鬥機設計單位,分別負責發展中型和重型戰機。當蘇聯解體後,由於發展資源、採購數量銳減以及外貿出口不佳等因素,米格設計局逐漸式微。雖然仍有米格-29K、米格-31、米格-29M(米格-35)等專案在維持運轉,但隱身時代的落伍,使其最終被蘇霍伊實質性兼併,曾經名震天下的米格設計局已經消亡。

  對於競爭失利的北方所來說,當時手中雖然仍有殲-11B和殲-15專案,後期四代半改型(即殲-16和殲-11D)也是板上釘釘,但戰鬥機的發展和預研向來是以10年為單位,沒有隱身戰機等先進型號的研發和持續投入,長此以往坐吃山空,必然導致技術人才落伍,最終淪為邊緣角色。競爭必然帶來壓力,但壓力才能激發動力,正所謂壓力越大、潛力越大。正是在巨大的生存壓力刺激下,北方所開始自籌資金髮展隱身戰機,並於2009年10月正式立項,設計目標是與殲-20配合的中型機,也就是日後廣為人知的“鶻鷹”。

  相比於當初技術激進的雙發重型方案,新誕生的“鶻鷹”外表稱得上平平無奇,但也正是這種普通卻得到了外界認可。現代工業體系無論什麼種類,本質上都可以分為設計、加工和材料三大領域。北方所早期對陣殲-20的重型機方案,看似激進,實則是對國內航空加工和材料缺乏足夠信心,試圖以激進的設計方案彌補不足。然而,越激進的方案風險也就越高,中國空軍也對這種缺乏信心的方案頗有微詞,最終選擇了更加成熟的殲-20。在事實面前發現自己的認知偏差後,北方所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技術基礎、戰術設定和軍方需求,立足隱身時代的趨勢判斷,在充分壓榨潛力的情況下推出了“鶻鷹”,其成熟的外形正是用心所在。

  因此,“鶻鷹”於2012年10月首飛後,外界對其評價普遍較高,也對中國航空工業短時間內成功構建輕重兩型隱身機感到驚喜。不過,隨著2014年“鶻鷹”實機出人意料地參加珠海航展,並進行了飛行表演,輿論風口卻突然為之一變。國產軍事裝備在發展過程中的保密措施向來嚴格,比“鶻鷹”更早首飛的殲-20,直到2016年小批次服役才公開在航展上露面,並且至今也沒有公開進行實機靜態展示。“鶻鷹”在首飛約兩年後就公開露面,唯一的解釋是其缺乏保密價值。換句話說,外界在“鶻鷹”參加展覽並飛行表演後確認,這是一款與中國海空軍沒有多少關係的型號。簡言之,中國海空軍大機率不會接納“鶻鷹”入列。

  參照之前FC-1“梟龍”的發展軌跡,其最早立項於1986年,相關單位一直堅持不懈地發展了12年,才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得到外國買家——巴基斯坦的認可,最終在2009年開始量產,前後耗費23年時間。“鶻鷹”當時的處境與“梟龍”非常相像,甚至編號都是以用於外貿的“FC”列編(“殲-31”自始至終就不存在),在沒有軍方大量資源注入的情況下前景堪憂。這種觀感隨著2016年殲-20小批次生產,以及“鶻鷹”再次登上航展舞臺達到頂峰,輿論關於兩款戰機和兩家設計單位的爭論,也是愈演愈烈。

  有趣的是,隨著“鶻鷹”缺席2018年珠海航展,轉而以模型方式展出,輿論風向再一次發生變化。關於“鶻鷹”改進型號獲得海軍認可,未來將成為新型航母艦載機的說法,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最終,在2021年10月揭曉謎底,脫胎於“鶻鷹”的殲-35完成了歷史性飛躍,北方所10餘年的努力和堅持,也終於收穫碩果。到了2022年,殲-35更是以超出外界想象的速度向前推進,外界對這款中型戰機和設計單位的觀感全面轉向正面,北方所歷經10多年的涅槃之路,至此已經走完大半。就目前來說,一般認為003型福建艦將於2024年服役,與之配合的殲-35也將在這一階段完成試飛,這個速度雖然不如13個月完成研發那麼曠世駭俗,但也同樣驚人。

  站在今天回望過去,“鶻鷹”在2012年10月首飛,最重要的意義並不在於誕生了第二款國產隱身戰機,而是北方所在新的時代大潮來襲時,在面臨競爭失利的被動和壓力面前,沒有坐以待斃當看客,而是保持了放手一搏的進取心。事實上,“鶻鷹”作為一款僅花費13個月就完成首飛的型號,又誕生在一家沒有隱身設計經驗的研發單位,初期的技術水平註定不會太高。北方所實際也不認為“鶻鷹”就一定能參與日後海空軍的中型隱身戰機競爭。透過“鶻鷹”獲得隱身戰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經驗,避免在未來競爭中再次面對經過殲-20磨礪的對手時,毫無還手之力,這才是其不惜自籌資金也要發展“鶻鷹”的意義。

  從結果上來看,這條道路最終也確實走通了,進一步脫胎換骨自FC-31的殲-35,如今已經獲得了我國海空軍的認可,在未來將作為彈射型航母的隱身艦載機,以及殲-20的搭配機型而存在。更重要的是,殲-35還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在俄製蘇-57技術有限、蘇-75至今還是空殼的情況下,承擔起在全球範圍內抗衡美製F-35的歷史使命。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北方所在隱身機時代起步就跌了個跟頭,但此後確實做到了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從“鶻鷹”到殲-35的發展歷程,卻也成為中國航空工業前所未有的新路程。當年失利帶來的負面影響,儘管不可能經此一役就消失無蹤,但確實也被消解了大半。

  對於中航工業來說,透過一次競標,成功激起了南北兩個設計單位的潛力,讓兩者都抓住了歷史機遇,成為隱身時代的佼佼者,這個效果比殲-20和殲-35本身更有價值。畢竟戰機可以再發展,人一旦失去進取心就很難再挽回了。事實上,當下殲-20和殲-35攜手發展,甚至還以彼此動力需求,促成了國產大推力渦扇-15和中推力渦扇-19的研發,已經堪稱是夢幻的局面。相比於美國F-22A早已停產、F-35效能存在侷限,俄羅斯蘇-57隱身效能不佳、蘇-75尚在紙面上的狀態,中航工業已經建立起完善的隱身機時代的發展體系,未來只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至少20年內不會再面臨空防主力效能不足的尷尬。這是殲-35、殲-20以及兩家設計單位的勝利,也是中航工業的勝利,更是中國海空軍的重大勝利。

上一篇:除了中國還有... 下一篇:斥巨資!能摧...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