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唯一的滿人聚集地,203位村民均是八旗後裔,至今還在用滿文

首頁 > 奇聞

南方唯一的滿人聚集地,203位村民均是八旗後裔,至今還在用滿文

來源:讀史明世 釋出時間:2022-09-28 09:11

  【導讀】滿族人口分佈於全國各地,但是以華北和東北居多。在長江以南,只有唯一一處滿族聚居地——琴江村。神奇的琴江村在全國可以說鮮為人知,這座看似平凡的南方古村落,至今居住著203位滿族人,佔全村人口的一大半。這一特殊現象的背後,濃縮著一段風雲跌宕的大歷史。

  琴江村是福建省會福州的重要門戶,位於閩江南岸的長樂區,從市區自駕過去需要1小時左右。因流經此地的閩江如同一把古琴,故名琴江。這裡自古繁華,已被列入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擁有各種頭銜無數,但在福州依舊是個十分小眾的目的地。琴江村至今閃耀著歷史的光芒,它的開端,可追溯到近300年前的清雍正年間。

  當年清政府從八旗子弟中抽調513名官兵攜眷來到琴江安營築寨,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師旗營,拱衛東南沿海。這是福建第一支水師,也是全國四大水師之一,比馬尾水師還早151年。這些官兵從此在琴江開枝散葉,最盛時琴江有官兵4000多人,琴江營地也變成了琴江村。他們曾威震閩江,中法馬江海戰中,600名官兵拼死衝鋒陷陣,最後100多人在戰役中犧牲,譜寫了悲壯的詩篇。

  歸於沉寂後的琴江村,依舊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兵民合一的軍營營堡;是全國至今儲存最完整、最具文物保護價值的旗營遺址。這裡留下了將軍行轅、軍械庫、火藥庫、鐘鼓樓等一系列配套設施。村裡12條主街道縱橫交錯形似迷宮,呈“回”字形環繞,佈局類似太極八卦;陌生人很容易在這裡迷路,如此佈局也正是出於軍事防禦的需要。因此琴江村有個外號,琴江八卦城。

  村裡留下了諸多過去的痕跡,以及作為滿族聚居地,與福建其他古村落截然不同的特徵。村口廣場的八根旗杆象徵八旗,旗幟上印著滿族圖騰,依舊在飛中飄揚,一如300年前。村裡的八旗後裔們,除了閩南語和普通話外,依舊說著滿語、寫著滿文。比如村裡一些景點或民宅的匾額、對聯會採用漢語與滿文兩種語言書寫,走在路上偶爾還能聽到幾句純正的京腔。

  村裡近三分之一的建築仍維持著幾百年前的原貌,呈現著濃厚的滿族特色,尤以首裡街(又稱旗人街)為其中典型。140米長的首裡街老街,自大士殿至貞武街,兩側儲存的單層土木結構兵房均有300年左右歷史,仍是當年的模樣。高簷闊匾,窗扇大多是楠木雕刻,粗獷大氣;與福建常見的青磚土牆民居不同,吸引了不少遊客。

  將軍行轅俗稱“將軍樓”,是琴江村的主要景點。始建於雍正七年,當年是三江口水師旗營的最高指揮所。如今,修舊如舊的將軍行轅恢復了原來三進院落,還有一棵近三百年樹齡的古榕樹見證了琴江滿族村的百年興衰,讓人印象深刻。村裡另有許建廷(許府)、黃恩錄、賴府、毓麟宮這四座古建築修復完畢,等待遊客們前往打卡。經歷了三百年風雲變幻的琴江村,滿是抹不去的滄桑回憶。豐富而完整的旗人文物古蹟,讓滿族文化得以在八閩大地上傳承延續,希望這裡能一直保持現在的模樣。

  延伸閱讀:吉林省唯一的滿族自治縣,隸屬於四平,和省會長春相鄰

  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是前郭爾羅斯縣,而今天我們走進吉林省唯一的滿族自治縣——伊通縣(全稱伊通滿族自治縣),來看看這個縣有什麼特色之處。

  伊通縣隸屬於四平市,位於四平市最東端。伊通縣和遼源市、吉林市接壤,還和省會長春交界。伊通縣城位於長春市區正南部,縣城有到長春的直達高速公路,縣城到長春市區約50公里的路程,是距離長春最近的縣之一。而伊通縣城到四平市區,依據地圖的推薦路線有一百多公里。空間上的距離差距和省會的輻射效應,讓伊通縣和長春聯絡緊密。

  區位優勢明顯的伊通縣,交通路網較為發達,長白、長遼、長梅高速穿境而過,遼長鐵路建成通車,結束了伊通不通火車的歷史。規劃建設中的長春到伊通的城際快速路,建成後,伊通將會更好地接受長春的輻射帶動。伊通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吉林省唯一的滿族自治縣,這裡是滿族重要的發祥地和聚集地之一。伊通古稱伊敦、伊屯,是滿語音譯,源於伊通河名,意為“宏大、洶湧之河”。

  伊通還建有滿族博物館,是一所展示滿族歷史和民俗文化的博物館。博物館前身是伊通滿族民俗館,後建成伊通滿族博物館,2008年被確定為中國民族博物館伊通滿族分館,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伊通山清水秀,旅遊資源較為豐富,除了有人文景觀外,自然景觀獨特,如南山景區、大孤山景區、牧情谷、壽山湖等等景區景點。對於伊通縣,你有什麼印象?

上一篇:世界最髒的井... 下一篇:世界上最沒“...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