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按時間排列為: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後10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共12帝。
清朝皇帝順序及名字
一、努爾哈赤(太祖),年號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
二、皇太極(太宗),年號天聰,1627年登基,在位10年。
三、福臨(世祖),年號順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
四、玄燁(聖祖),年號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
五、胤禎(世宗),年號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
六、弘曆(高宗),年號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
七、永琰(仁宗),年號嘉慶,1796年登基,在位25年。
八、綿寧(宣宗),年號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
九、奕寧(文宗),年號咸豐,1851年登基,在位11年。
十、載淳(穆宗),年號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
十一、載恬(德宗),年號光緒,1875年登基,在位34年。
十二、溥儀,年號宣統,1909年登基,在位3年。
各皇帝在位時間詳細解釋:
1、努爾哈赤
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在位11年。努爾哈赤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完成了統一女真各部大業,對後來滿族共同體的形成,對加強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遼東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2、皇太極
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年),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並以是年為崇德元年。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注意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作戰,確定滿族族名,建立清國,為清王朝的確立和後來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3、順治皇帝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皇太極第九子,清入關後第一位皇帝。6歲繼帝位,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14歲親政。清初滿漢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極為激烈,而至順治朝結束時,清廷擊敗了各種抗清勢力,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4、康熙皇帝
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清入關後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亂,收復了臺灣,驅逐了沙俄勢力,又平息蒙藏地區動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和統一。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康熙也創下對後世產生積極影響的重大業績,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5、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關後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對有礙於皇權的反對勢力大加撻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國庫收入,為乾隆朝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6、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程序的重要皇帝。
7、嘉慶皇帝
清仁宗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關後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開立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曆內禪即位,以是年為嘉慶元年,時年27歲。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弘曆死,始親政。在位25年。顒琰親政後,立即剷除貪贓枉法蠹國肥私的權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復多方採取措施,力圖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內憂外患重重,積重難返。由於腐敗勢力甚強,又缺乏新生機制,終難擺脫江河日下的命運。
8、道光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1782—1850年),清朝入關後第六位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為道光元年,時年29歲。在位30年。在位期間,由於國力開始衰落,故極力提倡節儉,改革鹽政,部分弛禁開礦,並整頓吏治。但由於腐敗成風,阻力過大,奏效甚微。對鴉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對時勢無知,主要大臣懦弱無能,戰略動搖無定,反而迫害禁菸主力,不能抵抗列強的侵略,釀成百年遺憾。
9、咸豐皇帝
清文宗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關後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為咸豐元年,時年20歲。在位11年。在位期間,正逢清朝亂世,國庫空虛,危機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國即在金田起義,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豐帝屢派兵將鎮壓太平天國及各地農民起義。戰火未息,英法聯合侵略軍又迅速攻佔天津、北京,奕詝從圓明園逃往避暑山莊。只命奕欣留北京與英法講和。侵略軍竟野蠻地焚掠了圓明等園。不得已奕詝與英法等國簽訂了數宗不平等條約。奕詝縱有重整江山之心,已無回天之力。
10、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4年),清朝入關後第八位皇帝。5歲即帝位,終身成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傀儡。
11、光緒皇帝
清德宗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1908年),清朝入關後第九位皇帝。醇親王奕譞之子,因其沖齡踐祚,導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簾聽政。在其親政期間,甲午之戰中他力主反擊,大力支援維新變法,但因變法失敗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統皇帝
清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親王載灃之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後,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皇宮。1924年11月5日,被馮玉祥驅逐出宮。
還不知道:宋朝八賢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宋朝時期的八賢王是一位怎樣的人?
朱元璋,中國明朝開國皇帝,原名重八。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唐玄宗後半生的故事。
對朱棣做皇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假如朱元璋長子朱標當皇帝,朱棣是否依然能夠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
還不知道:皇帝朱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朱棣當皇帝時才42歲,擁有後宮佳麗無數,為何再也生不出孩子?
對朱棣和寧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程昱,字仲德,兗州東郡東阿人,三國魏國名臣。
對朱元璋傳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歷史未明確記載姚賈死因。
鴻門宴人物性格特點1、劉邦:深沉精細,機智權變,能夠忍辱負重,並善於吸取眾人的智慧。
關於清朝皇帝順序的順口溜有“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入關第一帝,康熙雍正傳乾隆,嘉慶道光後咸豐,同治光緒宣統終。
時代順序:早期神話——彌生時代——古墳時代——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幕府執政——明治維新——大正時代——昭和時代——平成時代1、在日本神話中,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
飛機是根據鳥類的飛行發明的。
關於李信的死因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最詳細的記載之也只是說他跟隨王翦父子平定齊國,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大喬和小喬是三國時期的一對姐妹花,長相很是美貌,有句話說自古紅顏多薄命,薄命一是短命,一是命苦。這大喬和小喬算的上是命苦的“典範了”。不知道你們對這對姐妹花,瞭解多少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回到三國,
在中國古代的社會結構中,小妾的存在與其說是為了男人的慾望,不如說是深受時代與文化背景的影響。那時的中國,世俗觀念深厚,女人的地位普遍較低。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妾不僅是丈夫的“第二個選擇”,更是處於家中的最底層。
導讀:當年的突厥、柔然、鮮卑、契丹等族群,大部分都融入了其他的族群,或者改了名字。建立大遼王朝的契丹人,在遼朝消失之後,一部分融入了國內的漢族與其他族群,另一部分成為了蒙古國喀爾喀蒙古的主體,此外還有融入中亞各族群的。除此之外,有一種說法是,如今的達斡爾族實際上就是由契丹人演化而來,但有爭論。
導讀: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月,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在前一年,唐伯虎高中鄉試的第一名。當享譽四海的唐伯虎來到北京時,人們都覺得此番他必定高中,甚至有可能會高中狀元。然而,會試的結果還沒出來,唐伯虎卻被打入監獄,後被削去仕籍,罷黜為吏。那麼,唐伯虎為何會這麼倒黴呢?
在明朝的歷史長河中,眾多皇子們的命運如波瀾壯闊的大劇,各有各的傳奇與悲歡。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首任皇帝朱元璋與他的長子、未曾真正登基的太子朱標。
導讀:在近代史上,華夏和很多西方列強都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讓華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過華夏曆史上也曾誕生過非常輝煌的朝代,就像這個朝代,被看作是最有骨氣的王朝,他和周邊的國家並沒有進行過和親以及歲幣等手段,而且讓這些集團對他俯首稱臣,居然在他即將破產的時候,逼迫世界強國簽下了不平等條約,這到底又是哪一個朝代呢?
導讀:先按照史書還原事情,然後回答假設下問題。那麼要還原故事,我們需要貼出史記的幾段,除了原段落外,還必須補充另外幾段,才能瞭解劉邦突兀的行為。
在古代社會,"貞潔"是女性最為重視的美德之一。按照古代禮制,女性被教導要保持清白無瑕,以維護自己的貞潔。這被視為女性的最高榮譽和責任。當一個女性失去丈夫後,她的餘生就註定要在守寡的孤獨中度過。在這段時間裡,她不僅要避免與其他男性有不當的親近,更不能考慮改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