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個一個病人從死亡線拉回來”,五一假期的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

首頁 > 健康

“把一個一個病人從死亡線拉回來”,五一假期的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

來源:娛樂當家 釋出時間:2024-05-09 11:22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徐詩瑜/文 牛宏超/圖)“咚、咚、咚,一摸脖子,就是心臟狂跳的聲音”“剛開始是暈,然後是麻,右手麻得尤其厲害,說話也不利落了”“120到之前一直抱著盆子吐血,嘩啦啦地,一下子就是一整盆”……

5月1日,假期第一天,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的醫護們卻沒有因為假期而輕鬆。腦梗、心梗、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患者不時地送到急診。

“一天大約接診300多人,搶救室最多容納50位患者。”對於在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搶救室工作了18年的醫生佟楠來說,“五一”和其他日子沒有什麼不同,一直緊張處理各種情況。

5月1日上午10時,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搶救室佟楠醫生(左二)和同事討論患者病情。

急診沒有假期。

“急診這個地方必須有人在。”佟楠上午8時到崗,到上午10時,接手了7位需要搶救的新患者。

93歲的張女士憋氣嚴重,血氧飽和度只有82,只能戴著氧氣面罩;89歲的李女士因血便被確診為嚴重的消化道出血,不立即干涉干與很可能造成缺血性休克;而50歲的趙先生則是因突發的膽管結石造成血壓過低,因休克風險只能平躺在監護室內。

搶救室外,在急診醫學科工作7年的醫生孫帥正為一名66歲的患者排查腦梗。在急診醫學科,醫生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多、最精準的資訊。

“我頭暈。”“是天旋地轉的那種暈嗎?之前暈過嗎?”“還感覺麻。”“哪個部位麻?哪裡麻得最厲害?”詢問完基礎病、慢性病史後,孫帥告訴患者:“攥攥我手。”以確定患者的握力、臂力。經過抽血、頭部CT、心電圖的排查,才能最終確定患者的情況。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輸液區,護士宋偉朋為患者輸液。

在留觀區、採血室、注射室,醫護人員正在各司其職。68歲的王先生是前夜因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被送到搶救室的,因各項生命體徵恢復不亂,即將轉入留觀區,王先生顯得健談:“大夫五一快樂!我今天是不是就能回家了呀?”

北京朝陽醫院分診臺,工作人員及時按照患者的情況進行分診。

佟楠囑咐道:“今天還要去觀察室看看病情有沒有反覆,沒事了再考慮回去呢。”對於患者來說,最大的心願是能夠健康回家,而對醫生來說,最大的成就感是看到患者平安回家。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搶救室佟楠醫生正為患者聽診。

佟楠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急診醫生們能把患者一個一個從死亡線拉回來。而正是這種在生死邊緣“救人”的工作,讓人倍感振奮。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徐詩瑜/文 牛宏超/圖)“咚、咚、咚,一摸脖子,就是心臟狂跳的聲音”“剛開始是暈,然後是麻,右手麻得尤其厲害,說話也不利落了”“120到之前一直抱著盆子吐血,嘩啦啦地,一下子就是一整盆”……

5月1日,假期第一天,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的醫護們卻沒有因為假期而輕鬆。腦梗、心梗、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患者不時地送到急診。

“一天大約接診300多人,搶救室最多容納50位患者。”對於在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搶救室工作了18年的醫生佟楠來說,“五一”和其他日子沒有什麼不同,一直緊張處理各種情況。

5月1日上午10時,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搶救室佟楠醫生(左二)和同事討論患者病情。

急診沒有假期。

“急診這個地方必須有人在。”佟楠上午8時到崗,到上午10時,接手了7位需要搶救的新患者。

93歲的張女士憋氣嚴重,血氧飽和度只有82,只能戴著氧氣面罩;89歲的李女士因血便被確診為嚴重的消化道出血,不立即干涉干與很可能造成缺血性休克;而50歲的趙先生則是因突發的膽管結石造成血壓過低,因休克風險只能平躺在監護室內。

搶救室外,在急診醫學科工作7年的醫生孫帥正為一名66歲的患者排查腦梗。在急診醫學科,醫生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多、最精準的資訊。

“我頭暈。”“是天旋地轉的那種暈嗎?之前暈過嗎?”“還感覺麻。”“哪個部位麻?哪裡麻得最厲害?”詢問完基礎病、慢性病史後,孫帥告訴患者:“攥攥我手。”以確定患者的握力、臂力。經過抽血、頭部CT、心電圖的排查,才能最終確定患者的情況。

上一篇:睡覺時身體溘... 下一篇:趙櫻子聲援胖...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