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創新零部件加工技術 助力火箭上天

首頁 > 科技

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創新零部件加工技術 助力火箭上天

來源:小飛人 釋出時間:2024-05-04 10:12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題: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創新零部件加工技術 助力火箭上天

  記者 餘湛奕

  2024年1月11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發射升空,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受邀參與火箭發射觀禮的方圓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機械二廠車間主任、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心情激動無比。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裝配有自己參與生產零部件的火箭飛向太空。”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張偉告訴記者,這標誌著團隊又一次戰勝了困難、突破了自己,也為接下來參與更多專案積累了寶貴經驗。

  從手動操作幾萬元的普通機床變成操控價值數千萬元的加工中心;從粗車加工逐步攀升至高精度雕琢;從簡單的基礎零件到涉及壓力機、海工、核電領域重要部件......入職22年,張偉從方圓集團建設機械二廠最初的一名中專畢業學徒工,逐漸成長為班組長、車間主任。

  任何成長都離不開學習與鑽研。22年間,張偉工餘時間從未停止過學習,他透過自考獲得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大學專科學歷,發表技術性論文10餘篇,尤其在數控機床程式編輯和加工工藝最佳化方面頗有心得,並運用宏程式程式設計方法解決多項加工難題。

張偉正在運算元控裝置。     受訪者供圖

  “記得在2009年,車間有臺進口行車的鋼絲繩捲筒需要維修,行車的配件購買必須依靠進口,並且供貨期很長,我就想嘗試自己做這樣一個曲線螺紋捲筒,去打破進口配件的限制。”張偉說。

  想法是很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沒想的那麼輕鬆了。

  “當時除了機床的改造以外,只有進口的數控系統才有加工曲線螺紋的功能。但改造機床週期長、成本高,國產數控系統又沒有這個功能,只能從國產系統上找突破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張偉一度絞盡腦汁,廢寢忘食地在機床上研究每個指令的特點和路徑。

  最後的靈感來源於某天他下班開車回家時手中握著的方向盤。

  “方向盤轉一週就相當於機床上一圈螺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這一圈螺紋分解成很多小段,也就是計算出每段在整個圓360度的固定位置,然後對程式進行迴圈?”想到這裡,張偉立馬調轉車頭回到車間,按照這個思路修改程式,最終順利打破了進口數控系統對摺線螺紋程式的關閉和加工瓶頸。

張偉在測量鑄造用的模具。     受訪者供圖

  2010年到2018年,方圓集團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斥巨資打造新型千萬裝置平臺,張偉再一次被擇優培養,學習操作新的高階裝置平臺。2018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張偉工匠孵化工作室”成立了,他所帶領的車間全是數控加工的精英團隊,在按要求完成集團主業產品的同時,還圓滿完成了一系列高難度加工任務。

  然而,張偉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滿足。他深知,技術創新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只有不斷追求創新發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023年,張偉與團隊工友們又接到一個艱鉅任務:為引力一號運載火箭加工推進劑箱體。

  “這仍是我第一次參與航天專案,加工可以隨火箭發射升空的關鍵部件。”張偉告訴記者,因為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觸到航天鋁材料,直徑大壁厚薄並且毛坯價值極高,不好加工,所以工友們都有不小的心理壓力,不知如何下手。

  為了減輕大家的心理負擔,張偉率先上機操作,不斷調整機床切削引數,試用多種刀具和修正刀具角度。經過不斷的嘗試,反覆修改,他和團隊遴選出合適的刀頭以貼合箱體材料特性,同時改進刀具的彈簧機構。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技術攻關,最終引數達標的箱體成功下線。

  正是這種敢於突破、刻苦鑽研的精神,讓張偉在工作中不斷交出一張張優異的成績單,並相繼獲得省市縣三級“五一勞動獎章”。今年,張偉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月28日上午,2024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作為受表彰的代表之一,張偉從山東來到了北京。

  “當我作為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走進氣勢宏偉、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時,心裡感到十分榮幸,也很珍惜這份至高的榮譽。”張偉說,知恩於心,感恩與行,任重道遠,惟有行動。今後的工作中,要以更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學習、大膽求證,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將永不停步,讓這枚‘五一’勞動獎章繼續接力。”張偉說。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題: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創新零部件加工技術 助力火箭上天

  記者 餘湛奕

  2024年1月11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發射升空,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受邀參與火箭發射觀禮的方圓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機械二廠車間主任、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心情激動無比。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裝配有自己參與生產零部件的火箭飛向太空。”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張偉告訴記者,這標誌著團隊又一次戰勝了困難、突破了自己,也為接下來參與更多專案積累了寶貴經驗。

  從手動操作幾萬元的普通機床變成操控價值數千萬元的加工中心;從粗車加工逐步攀升至高精度雕琢;從簡單的基礎零件到涉及壓力機、海工、核電領域重要部件......入職22年,張偉從方圓集團建設機械二廠最初的一名中專畢業學徒工,逐漸成長為班組長、車間主任。

  任何成長都離不開學習與鑽研。22年間,張偉工餘時間從未停止過學習,他透過自考獲得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大學專科學歷,發表技術性論文10餘篇,尤其在數控機床程式編輯和加工工藝最佳化方面頗有心得,並運用宏程式程式設計方法解決多項加工難題。

張偉正在運算元控裝置。     受訪者供圖

  “記得在2009年,車間有臺進口行車的鋼絲繩捲筒需要維修,行車的配件購買必須依靠進口,並且供貨期很長,我就想嘗試自己做這樣一個曲線螺紋捲筒,去打破進口配件的限制。”張偉說。

  想法是很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沒想的那麼輕鬆了。

  “當時除了機床的改造以外,只有進口的數控系統才有加工曲線螺紋的功能。但改造機床週期長、成本高,國產數控系統又沒有這個功能,只能從國產系統上找突破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張偉一度絞盡腦汁,廢寢忘食地在機床上研究每個指令的特點和路徑。

  最後的靈感來源於某天他下班開車回家時手中握著的方向盤。

  “方向盤轉一週就相當於機床上一圈螺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這一圈螺紋分解成很多小段,也就是計算出每段在整個圓360度的固定位置,然後對程式進行迴圈?”想到這裡,張偉立馬調轉車頭回到車間,按照這個思路修改程式,最終順利打破了進口數控系統對摺線螺紋程式的關閉和加工瓶頸。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題: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創新零部件加工技術 助力火箭上天

  記者 餘湛奕

  2024年1月11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發射升空,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受邀參與火箭發射觀禮的方圓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機械二廠車間主任、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心情激動無比。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裝配有自己參與生產零部件的火箭飛向太空。”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張偉告訴記者,這標誌著團隊又一次戰勝了困難、突破了自己,也為接下來參與更多專案積累了寶貴經驗。

  從手動操作幾萬元的普通機床變成操控價值數千萬元的加工中心;從粗車加工逐步攀升至高精度雕琢;從簡單的基礎零件到涉及壓力機、海工、核電領域重要部件......入職22年,張偉從方圓集團建設機械二廠最初的一名中專畢業學徒工,逐漸成長為班組長、車間主任。

  任何成長都離不開學習與鑽研。22年間,張偉工餘時間從未停止過學習,他透過自考獲得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大學專科學歷,發表技術性論文10餘篇,尤其在數控機床程式編輯和加工工藝最佳化方面頗有心得,並運用宏程式程式設計方法解決多項加工難題。

張偉正在運算元控裝置。     受訪者供圖

  “記得在2009年,車間有臺進口行車的鋼絲繩捲筒需要維修,行車的配件購買必須依靠進口,並且供貨期很長,我就想嘗試自己做這樣一個曲線螺紋捲筒,去打破進口配件的限制。”張偉說。

  想法是很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沒想的那麼輕鬆了。

  “當時除了機床的改造以外,只有進口的數控系統才有加工曲線螺紋的功能。但改造機床週期長、成本高,國產數控系統又沒有這個功能,只能從國產系統上找突破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張偉一度絞盡腦汁,廢寢忘食地在機床上研究每個指令的特點和路徑。

  最後的靈感來源於某天他下班開車回家時手中握著的方向盤。

  “方向盤轉一週就相當於機床上一圈螺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這一圈螺紋分解成很多小段,也就是計算出每段在整個圓360度的固定位置,然後對程式進行迴圈?”想到這裡,張偉立馬調轉車頭回到車間,按照這個思路修改程式,最終順利打破了進口數控系統對摺線螺紋程式的關閉和加工瓶頸。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題: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創新零部件加工技術 助力火箭上天

  記者 餘湛奕

  2024年1月11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發射升空,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受邀參與火箭發射觀禮的方圓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機械二廠車間主任、數控機床高階技師張偉心情激動無比。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裝配有自己參與生產零部件的火箭飛向太空。”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張偉告訴記者,這標誌著團隊又一次戰勝了困難、突破了自己,也為接下來參與更多專案積累了寶貴經驗。

  從手動操作幾萬元的普通機床變成操控價值數千萬元的加工中心;從粗車加工逐步攀升至高精度雕琢;從簡單的基礎零件到涉及壓力機、海工、核電領域重要部件......入職22年,張偉從方圓集團建設機械二廠最初的一名中專畢業學徒工,逐漸成長為班組長、車間主任。

  任何成長都離不開學習與鑽研。22年間,張偉工餘時間從未停止過學習,他透過自考獲得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大學專科學歷,發表技術性論文10餘篇,尤其在數控機床程式編輯和加工工藝最佳化方面頗有心得,並運用宏程式程式設計方法解決多項加工難題。

張偉正在運算元控裝置。     受訪者供圖

  “記得在2009年,車間有臺進口行車的鋼絲繩捲筒需要維修,行車的配件購買必須依靠進口,並且供貨期很長,我就想嘗試自己做這樣一個曲線螺紋捲筒,去打破進口配件的限制。”張偉說。

  想法是很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沒想的那麼輕鬆了。

  “當時除了機床的改造以外,只有進口的數控系統才有加工曲線螺紋的功能。但改造機床週期長、成本高,國產數控系統又沒有這個功能,只能從國產系統上找突破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張偉一度絞盡腦汁,廢寢忘食地在機床上研究每個指令的特點和路徑。

  最後的靈感來源於某天他下班開車回家時手中握著的方向盤。

  “方向盤轉一週就相當於機床上一圈螺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這一圈螺紋分解成很多小段,也就是計算出每段在整個圓360度的固定位置,然後對程式進行迴圈?”想到這裡,張偉立馬調轉車頭回到車間,按照這個思路修改程式,最終順利打破了進口數控系統對摺線螺紋程式的關閉和加工瓶頸。

上一篇:AdCraft.ai:... 下一篇:寶鋼推進AI轉...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