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大模型下一站

首頁 > 科技

AI PC,大模型下一站

來源:天氣早知道 釋出時間:2024-04-29 15:46

AI時代帶來的巨大機遇需要產業協同發力、生態協同發展。

隨著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發展,大語言模型ChatGPT、影片模型Sora等不斷重新整理能力邊界,AI應用也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終端裝置開始嘗試整合生成式AI能力。

AI PC作為當下最受期待的智慧硬體之一。生成式AI的訓練和推理需求,讓在智慧硬體的算力和硬體儲存單元上有著更多可能的電腦,成為行業期待。

4月18日,聯想在其創新科技大會上釋出了內建個人智慧體“聯想小天”的AI PC AI元啟版,覆蓋Thinkpad、YOGA和小新等多個產品線,實現了個人電腦新一次的代際進級。

但AI PC要想真正意義上對使用者有使用價值,還需要有豐富的AI 應用生態,去提高使用者的使用體驗。而AI PC 與傳統PC有著截然不同的產業生態,除了需要內嵌智慧體,還需要AI算力支撐大模型的推理和訓練需求,也需要AI原生的方案和服務豐富產品使用體驗。

為此,在當日下午舉辦的AI終端產業生態創新論壇上,聯想、信通院等近30家發起單位聯合啟動籌備AI終端產業生態聯盟,聯想創投公佈20億AI終端產業生態投資計劃,希望就應用生態、算力、個人智慧體、終端互聯等話題形成產業共識,共同推動AI PC時代更好地到來。

“AI終端產業生態聯盟將致力於促進多層次技術創新協同,推動規範的適配認證體系,降低AI應用創新門檻,促進AI應用生態繁榮,助力發展開放、共贏、可持續的中國AI終端產業生態。”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中國首席戰略官阿木說道。

大模型落地離不開AI PC

人工智慧若想真正走入千家萬戶,僅靠雲端公共大模型和雲端算力,很難真正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從計算維度考量,雲端計算存在運算成本過高等問題。隨著生成式AI發展,大模型開始走向推理應用階段,資料從本地傳往雲端計算,再將結果傳導回本地的過程,會影響生成式AI的回答速度,最終影響使用者體驗。這也是當初Groq晶片橫空出世時,能用速度驚豔全場的原因。

而從商業維度考量,當下使用者尚未形成為AI 工具付費的意識,企業也存在運營層面的壓力。

由此可見,能支撐大模型推理和運算的端側AI終端,有著更快的訓練、推理速度,和更低的運算成本優點。

此外,一些對資料安全和資料隱私較為敏感的使用者,並不願意將個人資料上傳到雲端,他們也不願意將個人意圖和個人意願交給雲端大模型,讓自己在“AI”面前成為透明人。

而內置於智慧裝備中的智慧體,則可以有效解決資料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問題,讓資料和模型計算及結果都留存在本地。

聯想認為,”混合式人工智慧是必然路徑。”從大模型角度來說,它可以同時呼叫公共大模型和端側內建的大模型,在保證大模型資訊廣泛度的同時,可採用融合行業屬性、企業資料、個人偏好的本地大模型;而從運算角度則是將工作負荷分佈在公有云、私有云、邊緣和終端上。

由此,在手機、電腦、手錶等多種智慧終端中,PC無疑是最佳的大模型落地智慧終端場景。它具有較強的工具屬性,擁有更大的算力空間、更多的儲存空間,還有著多渠道的互動模式,有更大的螢幕等,可以支援更加複雜、多步驟的生產力工具,如剪輯、創作、程式設計等。

根據《AI PC產業(中國)白皮書》,當端側混合AI算力達到10TOPS,可以在本地完成如裝置智慧管理、影象增強、遊戲調優等等特定場景的 AI模型推理任務;AI算力達到 40TOPS 時,可以在與GPU或雲端配合情況下,完成工作、學習、娛樂等場景的大部分 AI 創作類的需求;而當端側算力進一步提高,獨立模型推理能力也會增強,甚至能完成功耗控制、影像呈現、複雜運算、遊戲體驗等AI最佳化。

要想具有更強的效能,AI PC必須在硬體舉措措施上有所進級,畢竟傳統電腦已無法滿足未來不斷發展的AI應用需求。

而聯想AI PC這一新物種具備了五大特性,即內嵌個人大模型與使用者自然互動的智慧體,個人知識庫,本地異構AI算力(CPU/GPU/NPU),開放的人工智慧應用生態,個人資料和隱私安全保護。

在此次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所釋出的系列AI PC AI元啟版就配置了個性化的AI agent智慧體—聯想小天。小天內嵌個人大模型,可以和使用者進行自然互動,理解使用者的自然語言和意圖,自行思考,總結經驗。同時,小天還能很好地記憶使用者習慣,為使用者推薦符合其偏好的選擇,透過形成邏輯嚴謹的推理鏈條,對複雜任務加以分解,從而做出規劃。

終端異構算力是AI規模化落地的必然要求。聯想AI PC所具備的異構算力能利用不同的指令集和體系架構的計算單元,對不同的AI工作負載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

而個人知識庫中儲存了使用者行為和從本地資料中獲取的相關資訊。它可以將特定檔案進行分塊和向量化儲存。AI PC執行任務時,知識庫可以透過向量資料檢索的方式,匹配並強化使用者提供的關鍵詞,來幫助AI PC更好地瞭解使用者的意圖,從而提供個性化、高準確度的反饋。同時,AI PC也可以透過本地知識庫更加了解使用者的個性化語言習慣及操作模式。

當然,開放的AI應用生態,是AI PC能完成各類人任務的關鍵,也是AI PC能力的補充和延伸。AI PC以個人智慧庫作為與使用者的第一互動入口。個人智慧體需要調動不同的模型和應用,來滿足使用者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AI應用越多,對智慧體越加開發,AI PC才能提供更加靈活、高效的服務,滿足使用者訴求。

不過最重要的,是AI PC需要做好個人資料和隱私安全保護。使用者在使用AI PC時,會留下海量使用者資訊和痕跡,其中包括大量隱私資料。企業智慧體想要簡化工作流程,也需要接觸大量企業機密資訊,保證好裝置級個人資料和隱私的安全性,不讓其變成公眾資訊,是使用者信任智慧體的基礎前提。

創新科技大會主會場上,楊元慶表示,“有了這五大特性,PC將不再是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 而是AI Personalized Computer,人工智慧個性化電腦。”

個人智慧體,讓AI PC成為個人助理

AI PC的時代已到來。

據Canalys研究預測資料,2024年出貨的PC中,AI PC佔比將會達20%;而到2027年,在換機動能和全新使用體驗下,佔比將增長至60%以上。

作為一個新興事物,產業鏈各個玩家對於AI PC的定義尚未形成共識。目前部分廠商或第三方機構將AI PC定義為搭載神經處理單元(NPU)的電腦產品,或為搭載了一些AI應用的產品AI PC。但這種定義過於狹窄,難以與2022年之前出現的AI 電腦做區分。

AI PC與傳統PC最大的不同,是它能針對工作、學習、生活等場景,提供個性化創作服務、私人秘書服務、裝置管家服務在內的個性化服務。由於AI PC以本地推理為主,可以提供即時、可靠的服務響應,哪怕在離線狀態下,本地化大模型也可以工作。

此外,全生命週期的本地免費推理服務,也能大大降低使用者使用大模型的成本。AI PC的個性化本地知識庫、隱私資料的本地推理機制和裝置管家等服務,也會最大程度保障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和隱私,讓使用者能放心用AI PC。

如今,雖然大模型開啟了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上的新紀元,但大模型也存在著明顯的侷限性。大模型不懂物理規律,不具有真正的推理和規劃能力,只能根據高維語義空間的聯合機率分佈,來連線碎片化資訊,但他們並不瞭解自己能力的邊界。

比如文字大模型在回答問題時常一本正經地回答錯誤資訊,就連驚豔全球的OpenAI影片生成Sora,也會生成一幅在紅色飲料杯子還沒有倒出液體時,但桌子上已有液體流動的不合理畫面。

智慧體能很好地規避大模型這一問題——知道能力的邊界在哪裡,當超出能力邊界時使用工具。

AI終端產業生態創新論壇上,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範建平也表達了類似觀點,“PC是人民用來做出產的工具,針對PC的大模型和雲端大模型不同,要加強的是完成任務的能力,而不是雲端QA的能力。”

聯想小天是一個本地和雲端混合的智慧體,它內嵌了個人大模型,既可以透過雲端通用AI獲取公共資訊,也可以查閱使用者本地文件,給出回答和生成內容。

在科技創新大會上,聯想也首次揭秘了端側大模型及個人智慧體聯想小天的技術創新。

聯想透過大模型壓縮技術,讓智慧體在個人智慧終端上執行,它可以透過自然互動接收指令,並執行推理它還具有一定的記憶功能,可以記住本地的個人旅行記錄、購物偏好等資訊,根據使用者的喜好、思維模式、購物頻率,給出個性化的建議;它也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思維和行為頻率,預測下一個任務,並主動提出建議,自主尋找解決方案,比如制定家庭旅行計劃、下單補充食品、日用品等等。

而在互動方式上,它可以打破過往單個搜尋、開啟APP的模式,從過去程式化的互動,變成以智慧體為第一互動渠道,採用手寫識別、語音識別等自然語言互動,直接理解使用者意圖,並拆解任務,在呼叫電腦中的不同應用。而透過不斷加深對使用者的瞭解,“聯想小天”還可以給出更精準和個性化的服務。

關於AI PC的一切,都值得想象。例如,AI PC可以透過智慧體支援文字、圖片、音訊、影片等多模態的互動方式,連線AI應用生態,實現訂閱、廣告、遊戲、訂購等多種商業模式的閉環。

在本地化執行模式下,AI PC幾乎可以實現即時響應,無須等待資料傳輸帶來的延遲;且使用者蒐集的個人資訊、資料都可以安全留存在本地,無需上傳到雲端。

在使用場景上,AI PC可以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場景為使用者提供“助理服務”。例如,聯想AI PC具有智會分身、AIPPT等功能,可以幫助企業使用者簡化工作流程,提高資料處理和決議計劃質量。

“智會分身”應用場景為例,在開視訊會議時,使用者偶爾會有喝水等需要暫時離場的突發情況,“會議分身”可以透過“虛擬影像”代替使用者開會,且實時記錄會議內容。

在生活場景中,AI PC也有如AI畫師功能,使用者可以透過一個簡繪圖生成高質量的圖片,化身創意“畫家”。當用戶想要購買產品時,可以透過“AI 識圖”功能實現圈出圖片並搜尋,甚至一鍵完成產品購買。

而對於企業使用者來說,聯想還發布了企業智慧,可以分佈在企業的多個終端裝置和基礎設施中,對企業的大量資料進行學習和推理,來支援企業運營決議計劃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生產力。

以製造業企業為例,在臺風等劫難天氣,企業可以透過公共大模型瞭解颱風準確的位置、風力的預測,再透過企業智慧體瞭解產品供應鏈資訊,如哪些訂單的生產會因工廠關閉受影響,什麼訂單的運輸會因陸路傳輸中斷的影響,哪些訂單的生產會因物料不到位而延誤,再基於此給出最佳化運輸或調整訂單的建議,保障生產。

除了AI PC側,聯想在創新科技大會上還宣佈,將依託“一體多端”突破“AI內嵌的智慧終端”,即以天禧AS個人智慧體系統為核心,將應用和體驗延展到AI平板電腦、AI手機和各類智慧IoT裝置。

打通了不同渠道的智慧終端後,智慧體將成為使用者的第一互動介面,跨裝置、跨系統功能,可以連通多個裝置間的內部系統,為使用者提供更多場景化的融合體驗。例如使用者只說了一句話,智慧體便搜尋手機菜譜,並推薦到智慧廚具,讓廚具自行製作出甘旨的佳餚。

智慧體可以成為互動入口,但要豐富AI PC產品的使用體驗和產品應用生態豐富度息息相關。在AI終端產業生態創新論壇上,聯想中國消費網際網路服務事業部總經理陳學桂認為,“海量的AI應用會成為這個智慧體提供的強大的工具庫,也是智慧體行動能力的實現關鍵。”

同在場的36氪CEO、董事會聯席主席馮大剛也認為,當AI應用生態繁榮,將成為智慧世界的又一奇點時刻。

如今,AI應用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每個月都會有大量應用出現,根據A16Z的資料顯示,在其統計的全球TOP100生成式AI應用中,前50名AI優秀產品中的40%都來自於新公司。

而除了OpenAI的SORA,百度的文心一言,微軟推出的AI助手Copilot等大廠軟體產品以外,全球各地有大量創業公司湧入AI領域。AI技術的發展也讓應用開發門檻不斷降低,透過對模型進行簡單適配調整就可以生成新應用,許多非專業的個人使用者也開始參與AI應用的研發。

目前,AI應用方向主要集中在影片生成器、工作流程工具、創意工具、虛擬伴侶等方向,而隨著大模型技術的發展,還出現了Suno等音樂工具或生產力工具等新品類。

不得不相信,這些不斷出現的AI應用,未來都會成為智慧體背後能被拉動的產品中的一環,豐富著AI PC產品的生態,從而改善使用者體驗。

超20億投資,聯想推動AI終端生態發展

PC領域已發生過兩次“代際”進級,在多媒體和計算機結合時,聯想率先推出家用電腦,推動PC進入千家萬戶。而在網際網路和電腦融合時期,聯想也迅速跟上時代潮流,併成為全球PC領域領軍者。在這場AI PC的浪潮裡,聯想也是最堅定的吶喊者。

分析機構Sigmaintell預測,2024年將是AI PC規模性出貨的元年。IDC預測,AI PC 2024年會快速增長至55%,並於2027年將達到85%。

而在這樣一個AI時代,AI PC要想為使用者提供全新的終端體驗,需要大模型服務商、終端廠商、算力廠商、AI應用開發商等產業生態玩家,對裝置晶片、端側大模型、個人智慧體、應用軟體生態進行整合和創新,創造一個純靠自然語言和個人意圖驅動的使用體驗。

在AI終端產業生態創新論壇上,聯想邀請了30多位AI終端產業各個環節、鏈條當中的頭部的企業,共同探討如何開放、協作推動AI終端產業的建議。

上一篇:榮耀Magic6首... 下一篇:57歲男子一天...
猜你喜歡
熱門閱讀
同類推薦